五、“石门十三品”——国之瑰宝

  汉中“石门十三品”,又称“汉魏十三品”。1967—1971年,国家因修褒河水库,“石门十三品”从褒谷口迁移到古汉台保护。1983年建成陈列室,供人们参观。

  走进陈列室,迎面而来的是褒谷口七盘山下褒斜道上石门的一段模拟图形。石门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车隧道,自东汉以来,来往旅人和文人墨客或赞颂褒斜道的宏工巨制,或歌颂石门隧道的鬼斧神工,或咏叹自然风光的秀美险峻,世代不绝。分布在石门洞内及其南北石崖上的石刻共104块,尤以汉魏时期“石门十三品”最为珍贵。这些石刻对研究我国古代交通、水利、科技、书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载“现存最早的摩崖为东汉时期的褒斜道石刻……”它们是我国第一个早期石刻群。

  摩崖,就是把文字直接镌刻于山崖,与山体相连,且多刻于事发地点,石性坚硬,垂之久远,又无法更改,是真实的信史。品,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专有名词,指的是极有价值的石刻或书法作品。“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是历史实物、珍贵资料,内容所记多是史书上阙载的,起到“补史之阙,参史之错,祥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具有极珍贵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石门十三品”镌刻时期,中国文字正处于由篆而隶(隶书的鼎盛时期),再到楷书的重要过渡时期,从这些石刻的书体中,可窥见篆体之遗风、汉隶之神韵和楷书之先河,可称为书体演变的天然教科书。其每一品,均有独特之处。

  “石门十三品”摩崖,体高和宽在2米左右,形制宏阔博大,具有气吞山河的气概,早在唐宋时期就负有盛名,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所推崇,为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一)品读“石门十三品”

  “石门十三品”中,汉隶8种,曹魏和北魏时期各1种,宋刻3种。

  《石门》摩崖 镌刻于石门洞内西壁,高82厘米,宽50厘米,隶书,字径37厘米,竖刻,字体厚朴沉雄,无书名者,“相传汉永平四年凿通石门也。”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简称《大开通》,东汉永平九年(66)刻于褒斜道石门南270米处,高142厘米,宽288厘米,书16行,行6至11字不等,是全国现存较早的一方摩崖石刻。铭文记载了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六年(63)下诏令,汉中太守鄐君受诏承修褒斜道的经过。广汉、蜀郡、巴郡徙2690人开通褒斜道285里,修建大桥五座,桥阁600多道,官寺64所,四年用工766800余人。其规模实属空前壮举。由于这次修通褒斜道史书阙载,因此,它就成为研究古栈道的重要实物文献,也是研究古代邮驿制度最早的资料。

  《大开通》书法劲直瘦硬,健骨开张,明显具有篆书向隶书过渡的特征。从运笔和字形结构看,它保留着许多小篆的特征,但也具有明显的隶书形态。它将篆书中的圆笔向方笔转变,横平竖直;结字左右开张,如后来所说的八分书。字体纵横舒展,大小随意,既没有钟鼎文装饰约束的痕迹,也不像简牍那样排列成行,几乎没有波折,而更多的是隶书的体态。书者根据不规则的自然石体,以大小不等、疏密不齐的手法分行布白,表面看似不规整,但显示的是十分和谐的野逸之趣。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评价:“古秀天然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模拟,此之谓‘神品’。”它是我国文字书体由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最早的石刻,有极高的历史和书法价值。

  《晏袤释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简称《大开通释文》,刻于宋庆元元年(1195)。高270厘米,宽215厘米,楷书27行,行30字。由于《大开通》凿于云母页岩,字迹风化严重,原文150多字仅剩下97个字。南宋时南郑县令晏袤十分喜爱金石学,于是全文录下石刻文字,并做了详细考证,这就是《晏袤释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晏袤的隶书享有很高声誉,他的理解及其译文是今天研究《大开通》的重要实物资料。

  《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摩崖 简称《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148)镌刻在石门洞西壁,高261厘米,宽205厘米,隶书,27行,行30字,铭文655个字,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针对当时穿越秦岭几条道路只有子午道通行,而最便捷的褒斜道却被废弃不用,南北往来十分不便的情况,数次上奏请求修复褒斜道的事情。“有司仪驳,君遂执争,百僚咸从,帝用是听,废子由斯……”褒斜道至东汉延光四年(125)得到朝廷批准,终于被修筑复通,“自南北,四海攸通,君子安乐,庶士悦雍。商人咸喜,农夫永同”,时过24年,至建和二年,汉中太守王升“推序本原,喜君明智,美其任贤”刻碑。全篇虽为杨孟文歌功颂德,但作者王升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穿越秦岭、巴山几条道路的情况,为今天研究秦蜀古道交通状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石门颂》比《大开通》晚了82年,书法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其用笔有了明显的波磔,每笔起处逆锋,收笔回锋,行笔含蓄,线条瘦挺圆劲,又舒展流畅,运笔感强,有隶书之笔意,同时横划波磔颇为伸张,竖短而敛,这样就呈现出向两侧开张的横势,产生了一种既具有生动活泼的气韵,又达到古拙自然的效果。而这种成熟的隶书中,“命”“升”“诵”三字竖笔拉长的笔法,是典型的汉代简牍的笔意。清王昶《金石萃编》赞《石门颂》为汉人“极作”,为习隶者必学之范本。清杨守敬赞“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石门颂》古拙飘逸的鲜明个性,对后来书法艺术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大型工具书《辞海》,1936年编成出版的封面“辞海”二字,就选自于《石门颂》。《石门颂》还是典型的赋颂体佳作,现在它仍被日本列入中小学教科书中。

  《石门颂》与陕西略阳《郙阁颂》和甘肃成县《西狭颂》合称“汉三颂”,并为汉代摩崖石刻的精粹。

  《杨淮杨弼表记》摩崖 高216厘米,宽67厘米。杨孟文之孙杨淮、杨弼为官清廉,颇有建树。与他们同为一郡的黄门卞玉在东汉灵帝熹平二年(173)二月二十日,谒归故里时,路过石门,观《石门颂》,念及杨氏祖孙功德,有感而发,便将杨淮、杨弼兄弟二人官职政绩镌刻于这方石上,名为《杨淮杨弼表记》,位于《石门颂》南侧。

  《杨淮杨弼表记》是优秀汉隶作品。从整体上看,它比《石门颂》更趋于古拙,是东汉隶书中尚意的代表作,与《石门颂》有一脉相承的风格,更有自然浑朴的特点,也是东汉著名摩崖石刻之一。

  《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记》摩崖 刻成于永寿元年(155),由于石质剥落漫漶,许多字迹已无法辨识。根据残余字迹与文献记载,李君是四川人,主持修复了褒斜道,为民造福,其后汉中人勒石,怀念其美德。它在书法史上有一定地位,也是东汉通俗隶书的代表作。

  《玉盆》摩崖 大隶字,高63厘米,宽103厘米,字径30厘米。原刻石位于石门洞南三里处褒河水中一白净形状似盆的巨石上,是褒谷二十四景之一,名日“浮浪玉盆”。由于长年累月河水的冲刷,字迹已经模糊了。民间传说这二字为汉初名臣张良所书。明代李一鳌书:“石盆应有意,要洗贪者廉”,他借玉盆的原义,赋以人生哲理,很有现实意义。

  《衮雪》摩崖 右行横刻隶书大字。高50厘米,宽125厘米,字径45厘米,相传书者是一代枭雄曹操。曹操争夺汉中,两次来到汉中,一次行至褒谷口,见河中潺潺流水击石激起浪花,似白雪翻滚,触景生情欣然挥笔写下“衮雪”二字,刻于石门隧道之南褒河。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才华出众,于诗、文、书、音律无所不通。衮雪之喻景妙笔正是曹操文学水平的折射。“笔触圆润,柔中有刚;棉里包针,富有动态。”清人罗秀书对《衮雪》石刻评论说:“昔人比魏武(曹操)为狮子,言其性之好动也。今见其书如此,如见其人矣!”有诗赞:“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曹操手迹,存于世间者,唯此二字,广陵绝响,弥足珍贵。传说,有人问曹操“衮”字为何不写三点水,曹笑曰:“江之水甚多,何必画蛇添足。”

  《石虎》摩崖 隶书大字,字径30厘米。褒谷石门对面,有一山峰,形状似虎,西汉隐士郑子真触景抒怀,写下象形字汉隶“石虎”于山崖,形象生动。郑子真名朴,西汉成帝时,居家躬耕于褒谷,垂钓于褒谷石虎山下,隐而不仕,名动京师,避官不做。史书称颂他绝于世道,情操高尚。后人有诗赞之日:“汉代名流郑子真,洁身却聘隐垂纶。风高不让严陵濑,褒谷钓台先富春。”

  《李苞通阁道题记》摩崖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刻。高36厘米,宽24厘米,隶书2行,全文共38字。“景元四年十二月十日,荡寇将军浮亭侯谯国李苞字孝章,将中军兵、石、木工二千人,始通此阁道。”它的体积是十三品中最小的,但它的价值不容忽视,是研究三国时期,曹魏灭蜀汉时对褒斜栈道全面复通的重要实物资料。

  《晏袤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摩崖 景元四年(263)、晋泰始六年(270)修筑褒斜道的石刻解释文字。由于漫漶不堪,南宋庆元元年(1195),南郑县令晏袤,对其作了解释。它是研究上述两种石刻的重要资料。

  《石门铭》摩崖 《石门铭》是北魏永平二年(509)刻于石门隧道东壁的一方石刻,高175厘米,宽215厘米,文27行,行22字,字径5~6厘米,魏体楷书。铭文记述的是北魏永平年间褒斜道石门通塞、复开和改造的历史。文中说:“自晋氏南迁,斯路废矣……门南北各数路车马不通者久之。”北魏正始元年(504)褒斜道被修复,道路基本通畅。“至于门北一里,西上凿山为道,峭阻盘行,九折无以加,径途巨碍,行者苦之”,于是永平二年石门被疏通,即将汉魏时期的褒斜道的北线改行故道,成为唐宋时期的褒斜道。史书对此记载不详,因而,它的历史价值也就很高了。铭文突出歌颂了贾三德在这项工作中“精解冥会”的杰出才能和“忠公忘私”的高尚品德,起到了“立传”的作用。

  《石门铭》全文600字,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已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石门铭》就是这一过渡时期的珍品。这方石刻凝聚着撰写者、书写者的心力和智慧,字的结构和点划均表现出潇洒的风度和俊逸的骨力,楷体势已经具备,刚柔兼施,方圆兼备,灵动洒脱。其整体布局则疏密有致,表述出情驰神纵、卓然不群的神感,是北魏时期的代表作。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为飞逸之宗,喻为“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不识人间烟火之仙品。”可见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石门铭》还是一篇六朝骈体文学佳作,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一向为金石界、文学界所推崇。

  《山河堰落成记》摩崖 此摩崖形巨体丰,气势雄伟,原刻石门洞口南山崖上,是该地摩崖石刻中最大刻石,高225厘米,宽550厘米,通篇擘窝大字,波势纵横,气势磅礴。它记载的是绍熙四年(1193)山河堰决堤,汉中官方出资修建山河堰的经过,是一方以纪事与歌功颂德为主要内容的摩崖。当时修葺的方法“是堰也,围以木,聚以石,每岁孟取,鸠工聚材以缮修之”。文中有“六堰尽绝”,六堰中头堰、三堰为正堰,即官堰,其余为民堰。这次维修是官司堰出资,维修了官堰和民堰。因而作为一件大事被记载了下来。

  南宋文人多习楷书、行书,写隶书者并不多见,晏袤师法石门隶,字大如碗,洒脱中尤显敦秀,其书法价值虽比不上《大开通》和《石门颂》等汉隶,但它是宋代隶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因而也被珍视。

  (二)“石门十三品”的书法艺术价值

  我国文字历经古、篆、隶、楷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篆分大篆、小篆两种,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通用文字。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并命李斯等人编书,作为推行秦篆的典范。秦在推行小篆的同时,还极力提倡另一种新书体——隶书。隶书是汉字的一种庄重字体,字体略微宽扁,横画长,竖画短,是从篆书中演化出来的,它改篆书的曲笔为直笔,结构平稳,书写方便,提高了书写效率,为民间所乐用。由于隶书所特有的优点,很快就在全国广泛使用了,甚至官方使用的文字也以它为主。西汉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伟大变革时期,隶书得以定型,达到鼎盛时期。隶书的出现既使中国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汉隶发展到三国时期,逐渐形成楷书挥洒超脱、柔和多姿、飘逸有致的体态。“石门十三品”正是这一段文字发展史的真迹,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一直是研究汉魏书法的实物标本,为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发挥了启迪和推动作用。著名学者兼书法家康有为诗云:“餐霞神采绝人烟,古今谁可称书仙?石门崖下摩遗碣,跨鹤骖鸾欲上天。”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曾以“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的诗句抒发了他对“石门十三品”的褒爱之情。石门汉魏十三品,迄今已成为国内外书法家视为圭臬的艺术珍品。中国前文化部长黄镇题词:“国之瑰宝”。日本书道界权威、书道联盟副理事长种谷扇舟先生说得好:“石门石刻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就像埃及的金字塔那样。她标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种谷扇舟先生1983至1993年曾三度造访石门石刻,1988年参观“石门十三品”展室亲笔书写了“汉中石门,日本之师”的题字。日本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中田勇次郎先生参观后即兴以汉字赋诗:“石门摩崖隶草奇,天然古秀入神祗。春潭千丈缘依旧,移得巉岩天下知。”可见“石门十三品”在我国古今以及国内外书法界影响之大、之深。

  汉中市博物馆以古汉台为馆址而建,是国家二级博物馆。珍藏着4000多件从旧石器时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其中一级文物41件、二级文物84件、三级文物304件,反映了不同时期汉中的文化发展情况,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汉中地域文化特色,尤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摩崖石刻最为著名。

出处:

汉中文化之旅/来文基,魏素娟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