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关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西安花灯

责任者: 阎成功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西安地区又被称为“灯节”,是民间的一个富有诗意的传统节日。
    在西安地区,按传统习惯,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五以前,外甥必上舅舅家拜年。正月初五以后,舅舅家也必定要给外甥送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句歇后语,大概就出自这里吧。舅舅送灯时,常常还配上蜡烛、麻花、糕点、糖果、元宵或水果等吃食。当地人称之为“拧灯”。所以每年的元宵节,除了耍“社火”外,在西安还有“张灯”的习俗。
    说到正月十五张灯,还有由来: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逝后,吕后专权,大肆杀害刘氏宗亲。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与陈平定计,率北军诛杀了企图夺取政权的吕禄、吕产等人,拥立刘恒即位,这就是汉文帝。汉文帝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开始了“文景之治”的新局面。周勃、陈平灭诸吕的日子正好是正月十五日,古代称这一天为上元节。这天的晚上称之为“元夜”,亦称“元宵”。汉文帝每到这一天晚上,即令张灯结彩,并出宫赏灯,与民同乐,以示纪念。从此,元宵节张灯的传统就兴起了,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在西安地区,从正月初三起,花灯就陆续上市了。过去,灯市集中在城内的竹笆市、西木头市一带。现在,乡城里外,几乎每个居民集居的地方,都有花灯出售。这些花灯,制作精美、品种繁多。从种类上讲,有“龙灯”、“虎灯”、“狮子灯”、“羊灯”、“兔灯”、“猴子灯”、“金鱼灯”、“麒麟灯”、“孔雀灯”、“荷花灯”、“蝈蝈蚂蚱灯”等。从形状上讲,有圆形、方形、三角形、八棱形、五角星形等各式各样。从使用方式上来讲,有在空中高举的,如“飞机灯”等;有在手中提的,如“荷花灯”等;也有在地上拖着走的,如“羊灯”、“兔灯”等。从色彩上讲,有大红、紫红、粉红、碧绿、金黄等五颜六色。从装饰材料上来讲,有玻璃的,有绸的、有缎的,有布的,有纱的,近几年还出现了塑料的,其中使用最多的要数绉纹纸和彩色纸的。这些花灯大都用竹、木、藤等材料作骨架,绑好造型,然后再在外面糊上纸或者绸、布、纱。也有小部分是完全用纸折成的,既能张,又能合。在灯笼外表的纸或绸、布上,有的贴上金字,金碧辉煌;有的写上“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双喜临门”等字,成了书法作品;有的绘上图画、色彩斑斓;有的在灯上用泥捏上各种装饰物,成了泥塑品;有的甚至贴上民间剪纸,更有一番情趣。在这些花灯中,尤以有着悠久制灯历史的三兆村产的大花灯,灞桥产的火葫芦灯,最负盛名,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民间工艺品。
 

出处:陕西风物趣事/阎成功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