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关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兴平川流寨故事

责任者: 张世新主编

  出兴平县城东南有一个四阜乡,跟前有一个川流寨。提起这个寨名还有段故事。

  据说汉武帝刘彻登基第二年,即着手为他修筑陵墓。当时风水先生把墓穴定在槐里(今兴平县)境内东北部的北坡原上,并说:“此地是块福地,东离京城长安很近,北有乔山,南临渭河,山水相连,风景优美,以后必然成为圣地”。汉武帝听后大喜,下令召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云集槐里,修建陵墓,同时把陵墓定为汉孝帝茂陵,将槐里改为茂陵。

  为使陵墓坚固,汉武帝想出一系列防范措施,墓中除设机关外,还动用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运沙石来填充陵寝外围的坑,防止后人挖掘。茂陵距渭河路程不远,百姓们便排成两行队,一队传递空筐,一队传递沙筐,年复一年,整整传了五十余年,茂陵终于修成了。然而由于长年传运沙石,使渭河滩到茂陵脚下成了一条沙川,百姓们便把当时传沙的地方叫“传沙寨”,由于“传”与“川”读音相似,又因当时从这儿传沙川流不息,后来人们便把传沙寨叫“川流寨”。

出处:三秦采风: 陕西景观风俗方言小吃故事集 / 张世新主编.-西安: 陕西省人民政府鲁迅图书馆,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