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光大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窦诞(580—648年),字光大,是唐代扶风平陵(今咸阳市秦都区)人。其先辈建功立业,代有名人。曾祖窦善,曾任魏卫尉卿、侍中、北华州诸军事、北华州刺史、永富公;祖父窦荣定,任隋朝上柱国、右武候大将军,转右武卫大将军,秦、冀、洛等十州刺史,陈懿公;父亲窦抚,仍任隋上柱国,幽、易等四州诸军事,幽州刺史。进入唐代,出任将作大匠、纳言、左武候大将军,赠司空、陈容公。
窦诞为人严谨,胸怀磊落,深悉礼仪,博学诗文。仁寿二年(602年),起家补隋献皇后挽郎。三年(603年),授朝请郎,不久,出任潭州长沙(今湖南湘潭市长沙县)县长。当时,诸杰争雄,逐鹿中原,窦诞率先支持唐朝统一。初,除为相府祭酒,随后改任殿中监。封为安封郡开国公,食邑2000户。
这时,薛举父子起兵盘踞陇上,李世民为了稳固长安西北边防,亲自领兵征伐。武德元年(618年),窦诞任右元帅府掾,参与军机,讨论兵略,颇有作为。三年(620年),迁任刑部尚书,主管法律事宜。四年,又授太常卿、上柱国,负责宗室祭祀礼乐事务。同年,父死,他极尽孝心。不久,被夺情起任太常卿,仍摄参旗军将,判刑部尚书。他日理繁务,随机应断。旋又兼任国子祭酒。国子监为培养贵族子弟的重地,窦诞出任此职,无疑是他深得皇上器重的标志。
贞观三年(629年),窦诞除使持节、都督梁、集、洋、巴、兴、辟六州诸军事,梁州刺史。次年,又迁殿中丞,加右光禄大夫。四年(630年),拜右领军大将军。窦诞刚毅果敢,巡视京城,深受信重。同年,转任大理卿。贞观九年(635年),他奉命营修太庙,因勤诚认真,特封莘国公,食邑3000户,赐物500段。同年因故退休,授光禄大夫。
贞观十八年(644年),窦诞除任宗正卿。因偶感风寒,太宗屡次降诏慰问,并派司空梁某携书看望。廿二年(648年)二月,死于长安城辅光里第,享年68岁。遗赠工部尚书、荆州都督,谥号曰“安”。丧葬所需费用,一律由政府安排,并派五品官员一人专门监护。同年八月,与唐高宗女襄阳公主合葬于茂乡之中,墓邻长陵。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