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李靖(571—649年),字(一作本名)药师,祖籍陇西成纪,与李唐皇族同源。因其五代祖文度迁居三原,遂为京兆三原人。曾祖李权(一作叔),后魏河、秦二州刺史,杜县开国公。祖李崇义,后周雍州大中正,开府仪同、大将军、广和复硖殷五州刺史、永康县公。父李诠,为隋使持节、都督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一作赵郡太守、临汾襄公)。
李靖年16岁时,长安令调为功曹。后渐除为汲县令,历安阳、三原,“考绩连最。”不久入隋为殿内直长。隋朝名将韩擒虎、吏部尚书牛弘、仆射杨素均誉其为股肱人才。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靖出任马邑丞。他以德安边,“合境无尘”。后来发觉太原留守李渊有叛乱举动,决意到江都告发,被李渊抓捕问罪。临斩时,他大声高呼:“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将士乎?”经秦王李世民坚请被赦。从此,李靖成为秦王手下的得力战将。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靖先是主掌宫廷宿卫,后参与平定王世充之役,以功授开府。四年(621年)二月,后梁萧铣在长江中游一带起兵,建都江陵。李靖奉命与赵郡王李孝恭一起进讨。同年八月,他在夔州阅兵,随后出奇制胜,一举攻下江陵。萧铣援兵多达十余万,听说江陵失守,皆弃甲投降。他实行宽大政策,使萧军残部纷纷归顺,因功受封永康县公、检校荆州刺史。十一月,李靖又以岭南道安抚大使、检校桂州总管身份翻越岭南,岭南部落首领皆派子弟来谒,岭南一带得以安宁。
武德六年(623年)八月,割据江淮地区的辅公祏集团起兵反唐,阻挠统一。唐高祖仍命赵郡王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帅,统率齐州总管李勣等七总管东讨。他先攻侧翼,再攻主营,于次年(624年)三月全部平定江南。李靖兼任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颇受赏赐。旋又改任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八年(625年)八月,突厥南犯唐北方军事重镇太原,李靖即率江淮兵万余驰战太谷,朝廷授其检校安州大都督职务。
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登基,即授李靖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任兵部尚书。同年十月,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统辖十余万众,自马邑直出定襄城南恶阳岭。次年(630年)正月李靖夜袭定襄,突厥颉利可汗逃往铁山,被部下擒送唐军。太宗将突厥降众安置于朔方,其酋长多拜官,居长安者数万家。八年(634年)右仆射李靖因病辞职,诏谕愈后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平章政事”的名称始此。
由于吐谷浑屡次侵扰西疆,贞观八年(634年)底,太宗任命李靖为安海道行军总管统帅诸军西进。次年,改封卫国公,授濮州刺史,“畴其爵邑,子孙承嗣。”李靖带兵进逾星宿川,至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扎陵湖)。伏允可汗被部下所杀,其子甘豆可汗降唐,又被杀。十年(636年),唐封其子锘曷钵为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勤豆可汗。从此,唐帝国边境基本安定下来。
李靖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死,诏赠司徒、使持节、都督并汾箕岗四州诸军事、并州刺史。朝廷给东园秘器,班剑40人,羽葆鼓吹,“凶事所须,并令优厚,赐茔于昭陵。”谥曰景武公。坟制如卫、霍故事,起冢像铁山、积石山,以旌殊功。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