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方人物>院士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朱显漠

院士类别: 科学院院士


            壮心未与年仅老
        一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来显谟
                        ● 王百战 杨前进
    曙光初照、夕阳飞红时,常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西安植物园的绿阴下习拳练身。走 近一瞧,原来是80多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未显谟教授。
    “朱老,你打的什么拳?”
    “简易太极拳,还有易筋经和剑指桩。可有时我也是胡打哩!”
    “那你身体可锻炼好了?”
    “嗨!我这是‘垂死挣扎!’哈哈……”
    幽默的话语和返老还童的天真劲,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壮心不已的老人。其实,朱 老天天吃药、坚持锻炼是为了想多做事情。他说他还有两个心愿未了,一是黄河变清;一是 中国土壤学的复兴。正是为了这两个心愿,朱显漠教授已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纵横驰骋了半 个多世纪,和黄土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显漠从小生长在上海崇明农村,民间的疾苦,苍生之饱暖,稼穑之“艰难,他深有体 会。所以高中毕业时,他便有了“将来当一名科学农民”的抱负,并把这句话写在全班同学 的毕业纪念册上。正基于此,他才“辜负”了老师的希望,没有报考交通大学,而走进了国 立中央大学农化系的课堂。
      1940年,朱显漠大学毕业,他来到江西地质调查所工作。在此期间,他跟随我国著名 土壤学家侯光炯转战数省进行土壤调查,逐步养成了治学严谨、从不人云亦云的好学风、他 4O年代后期提出的我国南方红壤主要是红色风化壳的残留和红土冲积洪积物的堆积,而不是 现代生物气候的地带性土壤的论点,曾在学术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多少年来争长论短无休 止,呜鼓而攻之者也屡见不鲜,但他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近年来,他的观点终于被从 土壤侵蚀和沉积学、生物反馈矿质元素等研究的结论证实了。1978年贝月。他的论文在香港 召开的第二次东亚古气候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后,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和支持。
   1949年,新中国的灿烂阳光使朱显漠的研究工作获得新生,步人了一个新天地。他来到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工作,1951年受命赴东北考察。在考察中他发现土壤灰化层(A2)不是过 去一直认为的铁铝的淋失层,而是硅的积淀层,便提出了山地棕色森林土等新观点。第二年 ,他即从“三秋佳子,十里荷花”的江南来到“七沟八坡,四季尘飞”的黄土高原工作,先 后担任中科院西北水保所土壤室主任、第一副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 究室顾问等职。从那时至今,朱显漠从未间断过土壤和黄土的研究。在漫长的40多年里,他 带领科技人员系统地探索了黄土地区土壤发生和土壤侵蚀及演变规律;阐明了黄土中古土壤 黏化层的生物起源问题;在土壤形成过程方面修正和发展了原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提出的成 土过程与风化过程同时进行的观点,认为黄土地区是沉积、成壤和成岩同时同地进行的;对 黄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问题,提;出了“风成沉积”的新理论,认为250万年以来黄土主要 是从天而降,其风成过程主要是西来尘暴和东来湿气在黄土高原上空相遇交锋,以高空泥拦 水、水截泥而自动坠落形成的得天独厚的黄土沉积,并大胆提出了“没有季风就没有黄土沉 积,没有植被的繁生就没有黄土高原”的论断。
    为了深入研究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的整治战略,观多年来,朱显漠实地考察黄土高原山 山水水20多个轮回,曾三次飞越昆仑,两度人疆考察,脚踏长江和黄河源头。在获得大量第 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重点研究和定位试验以及数千个水土样品的化验镜捡,他对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机理有了规律性的了解。据此提出了融科学、技术和工程为一体的“ 全部降水就地人渗拦蓄,米粮下卅上原,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坳”的整治黄土高原、 根治黄河水患的“28字方略”,在国家“七五”、“八五”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11个试区、 无定河流域以及定西和晋西北地区的大面积治理中,都程度不同地被当地应用,取得了令人 深思的效果。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40多个春秋,朱显漠撰写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著有 《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陕西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等 专著,并参加了《中国土壤》一书的编写。曾获全国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奖、中科院科技进步 奖、陕西省科技成果奖和中科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者奖等奖励以及陕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
    “壮心未与年俱老,鬓衰犹能挽硬弓”。而今,朱显谟并没有因年事已高和身体多病而 停止对土壤和黄土的研究。他目前仍在从事“250万年以来黄土沉积过程中气候周期性变化 ”的研究。可以说,他的一切有关黄土的研究,都是为了黄土高原的繁荣昌盛和黄河水利的 兴旺发达。说到中国土壤学的复兴,朱显漠院士感慨万端地说:“我们的土壤学研究要走自 己的路子,我们每一位土壤学工作者都要从我做起,在研究工作中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不要一味死搬洋人那一套,土壤侵蚀研究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 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应该如此。所以我说,模仿追踪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我国土壤学研究 理论中不是没有超过外国人的东西,同时,我国土壤资源丰富多彩,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只 要有信心,我们定能在土壤科学方面再创辉煌!”
    说到这儿,朱院士握紧了拳头。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