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韵国学堂活动报道(一)——“粽意满省图”
2019-06-12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6月7日正值端午佳节,赛龙舟、过端午,粽子艾香满堂飘。陕西省图书馆少年儿童馆特邀曲江宣唐书院的王楠院长一起举办了一场古色古香的传统国学课,活动吸引了100名小读者和家长朋友们参加。
课堂伊始,身着一袭汉服的王老师为小朋友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端午节是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而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个,有: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端五节等等。那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是由上古时代的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王老师提问到:“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划龙舟!吃粽子!吃咸鸭蛋!绑五色线!避五毒!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回答着,个个都兴致盎然,如数家珍。这时,王老师拿出了一个神秘的盘子,竟然是一盘粽子!原来今天王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画国画,用水墨、颜料来描绘清香可口的粽子。
小朋友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步骤画起了粽子,家长朋友们也按奈不住好奇心,和小朋友们一起画了起来。大家都兴致勃勃,现场气氛火热。最后,小朋友们都拿着自己的作品开心的与王老师合影留念。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更饱含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对祖国、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相信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和家长们都会带着一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