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楼观台植物考察记

常言道:“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2010年4月11日和5月1日,我两次来到位于陕西省周至县的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记录开花植物,并对这里的植物区系进行调查。 从园门向里走,夹道的树木除了“三北”地区常见的油松,也有一些从欧美地区引种的悬铃木,还有绵延成片的细竹林。路边矮坡上的深紫花朵是短毛堇菜(Viola confusa),株形比常见的紫花地丁要大一些,叶形即使在同一株上也有很大的变异,从短圆到狭长都有,但叶片上均见明显的绒毛。短毛堇菜的分类地位尚待确定,因为在《中国植物志》中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种,它的学名Violaconfusa既是长萼堇菜(V.inconspicua)的异名,也是紫花地(V.philippica)的异名。而这次考察中我看到的短毛堇菜与之前查过的长萼堇菜标本和紫花地丁标本又都有所不同。路边还生长着一些无喙囊薹草(Carex davidii),雄小穗单个顶生,一系列雌小穗依序侧生,青绿色修长的花序很是漂亮。紫堇 (Corycbalis edulis)正值花期,开着一串串浅粉红色花朵,它是华中地区的常见种,据《中国植物志》载其为紫堇属里唯一一个可供食用的种类,但也有其他的一些书籍认为它有毒不可食。这里还有一种开着白色小花的碎米荠属植物,初步判定为假弯曲碎米荠 (Cardamine flexuosa var.fallax),不知是否与同属的碎米荠(C hirsuta)一样可以食用。 上山的路上散落着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的浅黄色花序,很轻,细如丝,显然这些雄柔荑花序在散播完花粉之后就完成了使命。顺着山路,路两旁出现了大片的竹林,细的直径1~2厘米,粗的近10厘米,地面上裸露出一些竹鞭,这片竹林与山下的不是同一种类。山上的树木除了栓皮栎、圆柏,还有刺槐(Robinia pseudoac acia,俗称“洋槐”)。刺槐明显比别的树木发芽要晚,新叶很不明显,长矛一般的铁黑色枝干算是早春季节识别刺槐的一个重要特征了。虽然刺槐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实际上它是从北美洲引进的,与玉米、向日葵、马铃薯一样是外来物种。 “有花!”路边的一片清新的花朵吸引了我,这是毛叶欧李(Cerasus dictyoneura)。它是非常矮的小灌木,花梗像樱花的一样比较长,但花比樱花小许多。毛叶欧李也是蔷薇科樱属的成员,但与典型樱亚属(Subgen.Cerasus )的乔木樱花不同,它与相近的欧李、郁李等种类组成了全为灌木的矮生樱亚属(Subgen.Microcerasys)。 行至山腰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竹林消失了,各种灌木逐渐增多。在一处土坡上,我看到了一根从树上垂挂下来的木质藤本,藤条略粗于手指;由于花期还未到,没发育的花序就像一串串小小的绿色葡萄,只有一个花序的雌花已经发育成紫色,但还未开放。这是木通科木通属的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它的一个花序由一朵大的雌花和一系列小的雄花组成,是—种野生观赏植物和水果资源。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记载:“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阴,今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生作藤蔓,大如指;其茎秆大者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出五叶,颇类石韦,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开紫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如小木瓜,核黑,瓤白,食之甘美……今人谓之木通”;清代汪訒庵的《本草易读》中也有相似的记载。这里的“结实如小木瓜,核黑,瓤白,食之甘美”是木通科(Lardiza— balaceae)很多属种的共同特征。 沿着小路继续攀登,我置身于一片油松、圆柏和栓皮栎的混交林中,灌木有忍冬属、荚莲属、黄栌属等,林下有自然更新的栓皮栎幼苗,伴生着一些槲栎和一些槲树。地面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湿润清香。我注意到一株灌木上有一对洁白的小花,靠近就能嗅到十分浓郁的清甜香气。这是忍冬属的苦糖果(Lonicera fragrantissirma subsp· standishii),它是郁香忍冬(Lonicera fragrantissima)的一个变种,这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两朵花了。由于它早春开花且花气芳香,具有开发成为园林植物的潜在价值。 时隔20天后的5月1日,我再次造访楼观台,并选择了与上次一样的路线。毛叶欧李此时已经开败,但叶子正好完全长开,能看出它叶形较宽、叶背有毛的特点,与同属的欧李和郁李相区别。刺槐垂下了一串串洁白的槐花,悦人的香气就像浓浓的茉莉花茶。其实食用“槐花”的上品正是这外来的刺槐,而非毫无香气的本土国槐。两种正值花期的灌木吸引了我:一种是木犀科的蜡子树(Ligustrum molliculum),细小的白花不引人注目;另一种是胡颓子属的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ta),满枝乳白色至浅黄色的花朵清香宜人。作为胡颓子科的成员,牛奶子也是没有花瓣的,看上去像花瓣的部分其实是花萼。虽然其红色的果实可以食用,但还没有将牛奶子作为果树商业种植的记载。 路旁栎属的树木除了栓皮栎,还有一些槲栎和槲树,其中槲树的叶片长满绒毛,摸起来就像毛毯一般。路边生长着矮小的中国繁缕(Stellaria chinensis),白色的小花只有5片花瓣,但看起来却好像10片,这是因为它的每片花瓣都深裂成“V”字形,这是很多繁缕属植物的共同特征。开着紫蓝色花的筋骨草(Ajuga ciliata )从华北到南方地区都很常见。还有紫草属的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开着鲜蓝色的花朵,在紫草属里只有它才有如此大而艳丽的花。 在海拔较高的炼丹峰,我记录到了矮矮的橿子栎(Quercus baronii),可惜没有见到它的花果。令我惊异的是,这里的一株不足半人高的“槲树苗”竟然开花了。这里的灌木还有陕西荚蒾(Viburnum schensianum),花序由多数五裂的 门色小花组成。《中国植物志》中记载陕西荚蒾为落叶灌木,但它冬芽无鳞片这一特点却又与南方的常绿树木相同。那么,陕西荚蒾这种落叶灌木是否源自某个常绿的祖先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下山后,我走进阴暗清凉的山谷中,沿着小溪逆流而上。两旁的是白花碎米荠(Cardamineleucantha),一种植株较高的十字花科草本,复叶由5-7片小叶构成,可作为野菜食用。溪水边几株开着淡蓝紫色花朵的紫堇属小草本植物正是《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分布于湖北、四川两省的巴东紫堇(Corydcdis.hemsleyana)。崖壁上一些同属紫堇属的小花黄堇(Corydalis racemosa )细微的鲜黄色花朵形状很像小鸟,这是一个在华中以南地区广布的物种。在这里,正值花期的草本植物还有卵瓣还亮草(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 var.calleryi),它的花形状有些像蝴蝶,花色以淡蓝紫色为主,也有开白花的变异植株。与翠雀属的其他成员一样,卵瓣还亮草最外圈的5片“花瓣”也并非花瓣,而是萼 片;花心里的4枚小“花瓣”也只有上方一对是真正的花瓣,下方一对则是漂亮的退化雄蕊。很多毛茛科植物都有类似的这种以萼片和退化的雄蕊“冒充”花瓣的现象。在崖壁上,我还看到一株短蕊车前紫草(Sinojohnstonia moupi—nensis),匍匐的小草本,叶基呈深心形,白色的五裂花冠形状很卡通,该种分布于华中及西南地区。 在回程途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现在看到的物种可以说是演化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漫长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那么,自然保护区要如何建设,才能既保护现有的物种,又可以对自然界演化的过程给予保护,从而保证自然界的成种过程不被人类所打断呢?在《中国植物区系区划图》中,记载着秦岭以南的整个陕南地区在植物区系上属于华中,而秦 岭以北的关中地区属于华北。然而,在位于秦岭北麓的楼观台却分布着无喙囊薹草、梓木草、巴东紫堇、小花黄堇、卵瓣还亮草等多种来自华中植物区系的植物。看来,这个问题要留待以后解决了。

张敬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