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形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原生形态 > 张思德精神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在普通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

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

    
  1940年春天,“荣校”警卫连从下寺湾调到延安。张思德被分配到中央军委警卫营担任通信班长。
  延安的天是明朗的天
  延安的人民斗志坚
  延安的太阳永不落
  延安的歌子唱不完
  新的生活环境,新工作岗位,张思德了新的奋斗。但这种奋斗绝不是为谋取个人名利的奋斗,更不是“自我奋斗”,而是一种彻底地为人民利益的奋斗;是一种真正的“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奋斗;是一种自觉的“为了革命,为了人民,敢于献出自己的一切”的奋斗,这种奋斗,这种精神,不是挂在嘴连,写进笔记,用于自我夸耀,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贯穿于第一次的任务中,融进在他的一言一行里。
  革命的总后方——延安,生活环境虽然不如前线战场那样残酷、那样紧张。但是生活也是艰苦的。特别是在通讯任务十分繁忙。送信没有任何交通工作,甚至连必需的雨具也没有,完全靠战士们的两条腿来完成。因而十分辛苦。就是这样的条件,张思德和战友们凭着一颗红心、一副“铁脚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通讯任务。
  一天傍晚,通讯班战士刚刚结束了实战训练,回到了临时驻地——姚店村,警卫营营长突然命令张思德,让他立即派人把一封急件送到延安王家坪的总参谋部作战室,从姚店到延安足有五十多里路,想到战士们才训练完毕,很是疲劳。张思德二话没说,装上信件,背起长枪踏上了北去延安的大路。
  约摸走了二十里路程,天空突然急剧地阴沉下来,狂风骤起,雷声滚滚而来,就要下雨了,这是一封作战急件,绝不能让雨淋湿,想到这里他便飞速地跑起来。汗水浸透了全身,他也顾不上喘息,刚跑了十里地,快到延安东关外的机场时,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便劈头盖脸倾泻下来。他一边弯着腰用手按住口袋里的急件,一边继续跑着。但是,雨太大了,雨水很快从脖根流到了胸前。为了不让大雨淋湿信件,他一闪身躲进了路边的石崖下,想等会儿雨小些再走。但天色渐渐地暗下来,雨却越下越大,张思德身上的衣服已全湿透了,怎么办?这是封急件,不能想耽搁。他突然想起了脚上穿的陕北纳帮布鞋,这不正是装信的好工具吗?这种鞋,底厚、帮硬,一时半会儿雨水浸透不过去,他急忙脱下鞋一摸,里面还没湿。便把信放了进去,然后把两只鞋对扣起来,紧紧地用草绳一扎,贴身夹在腋下,踏上了泥泞的道路,又大步地跑了起来。一路上,他深一脚、浅一脚,不停地跑,碎石蹭破了脚趾,他也顾不了疼痛,终于把信件按时送到了作战室。信件是干的,而张思德全身却似刚从水池里爬出来的一般。
  就是这样看似平凡的岗位,就是这种异常艰苦的条件,人民的战士——张思德就是以这样的精神和意志来完成的。在那个岁月,类似的任务又岂止是一次、两次呢!
  有一回,在中央警卫营驻地北桥沟。天刚蒙蒙亮,蒙长派张思德把一封信送往九十里外的南泥部队,并要求第二天返回。那时的南泥湾不像今天这样通上平展展的柏油马路,根本没有公路,只有些羊肠小道。为了赶路程,按时完成任务,张思德抄小路,爬山坡,没走多少路,脚上的草鞋就被磨飞了。他干脆光着脚赶路,但是遍地的荆棘和乱石很快给他的脚上划开几道口子,行进的速度减慢了。面对恶劣的道路条件,张思德没有退缩,没有犹豫,他看到山坡上有棵老桦树,立即跑上去,剥了几层树皮,然后拧了一根绳,绑成了一双“桦皮草鞋”。就是穿这样的“鞋子”,忍着磨擦伤口的疼痛,当天赶到了南泥湾,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第二天,当他带着收条赶回来时,战士们关心地问他累不累,他连忙说:不累,不累。但是,扯破的袖口和他手臂上野草划下的道道血印已经使大家明白了一切。事实上,他一个来回仅“桦皮鞋”就穿破了好几双。
  每当班里同时遇到几件通讯任务时,张思德总把道路近的、条件好的信件分给战士们,而留给自己的却是路程最为艰难的通讯任务。
  张思德对于革命工作和任务,就是这样尽职尽责地完成。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革命的胜利,不管多么艰辛、多么困难,他总是千方百计去克服。从不计较工作条件,从不考虑个人利益。
  1940年起,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给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生活带来极大困难。为了解决中央机关和警卫部队的冬季取暖问题,军委警卫命令张思德带领十个战士组成一个班,进山烧炭。烧木炭是一个重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当时,有的同志思想上颇有顾虑。于是在接受任务的当天,张思德便召开动员大会,在会上他对大家说:“进山烧炭,又脏又费衣服,生活要比延安更艰苦。但是我们烧好炭,保证首长和同志们的冬天取暖,就等于为抗战、为战胜敌人经济封锁贡献一份力量。因此,这也是一份重要的革命工作。进了山,我们就如同在战场上一样,一定要完成好这个任务”①。经过动员,大家的认识明确了,信心增强了。第二天张思德便和战士们赶到六十里地外的土火沟烧炭。
  烧木炭又是个多工序的活计。从木材烧成木炭要经过砍伐、打窑、烧窑、出窑、撤运等多道工序,而每个工序都需花费相当的体力。特别是烧窑和出窑。烧窑时,要昼夜连续不断地烧,烧到最后封窑时要恰到好处,温度和湿度既不能过头,否则整窑炭都变成了灰,也不能提早,否则烧出的木炭尽是“羊角把”没有烧透,不能使用;出窑时,尽管室内温度特别高,但要求速度很快,否则整窑炭就会着火。张思德虽然是负责人,但他处处都干在前头。砍木材,他比别人砍得多;扛木材,别人扛一根,他扛两根;烧窑时,他让别人休息,自己昼夜守在窑边;出窑时,每逢扒窑口他总是第一个钻进去,并坚持在窑中工作的时间最长。全身汗湿透了,还不让别人替换。他并不是知不知道劳累,并不是不需要休息,而是为了同志,为了革命,早已把这一切忘到了一边,抛到了九霄云外。作为班长他不仅是劳动能手,更能在困难的时候鼓励大家,给同志们以勇气。有几个同志烧了一窑炭,打开一看,全是“羊角把”,很是灰心,有个小同志甚至着急地掉下了眼泪。张思德看到这个情况,便风趣地说:“没关系,吃一堑长一智嘛。这次的责任主要在我,怪我一时忙于组织劳动,没把关键环节给大家多讲几遍”。说着,便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给大家细致地示范了一遍。同志们既受感动和鼓舞,又掌握了技术,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木炭烧好了,该是往山沟外搬运的时候了。但是既没有包木炭的麻袋,也没有运输的工具。怎么办?上级部门急需要木炭烧。于是他们就用树叶稠的树枝当炭包,用草绳捆炭包,靠肩扛背驮把木炭运往山外,可天公不作美,正巧赶上延安的秋雨季节。几场秋雨过使本来就难走的山路更加泥泞,行走起来更加困难。为了战士们的安全,张思德一边扛着炭包,一边利用别在腰间的小镢在危险的地段刨出脚窝,并且在沿途山道旁修了些高台,使大家中途可以歇息一下。战士们都感动地说:“班长心里总是想着别人,而忘了自己”②。他的确是这样。
  从1943年开始,抗日战争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国民党愈来愈严格的经济封锁给延安军民的生活造成了空前绝后的困难,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曾经弄到了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们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为了战胜困难,渡过难关,党中央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边区军民掀起了震惊中外的大生产运动。
  张思德所在的中央军委警卫营也于1941年秋来到了南泥湾的阳湾,加入到大生产的行列中。
  到了阳湾,张思德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这样四句自勉的话:“前方流血,后方流汗,为了革命,大搞生产。”没有窑洞住,他们自己修;没有开荒工具,张思德带领战士们从破庙里搬来大钟,自己铸造工具;每次劳动,张思德总是把好使的工具让给别人;满是血泡的双手在他那把又重又钝的镢把上留下了一道道血印,他却从不歇息。为了生产,为了革命,他不仅流了汗,也流了血。生产是辛苦的,生活是艰苦的,但张思德的内心是欢乐的。每当劳动之余,他便带领大家唱起歌子,开展文娱活动,为战士们艰辛的劳动带来了几份欢乐。他常唱这样一首歌:
  南泥湾 好风光
  红红的太阳照山岗
  革命战士不怕苦
  拿起锨头来开荒
  自力更生反封锁
  气死日寇、贼老蒋
  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怕困难,敢于吃苦且充满乐观精神的革命战士。
  张思德从不计较工作的大小,更不计较个人的名誉和地位的高低。1942年秋天,根据党中央“精兵简政”的政策,中央军委警卫营和中央领导大队合并,组成党中央警备团,合并以后,干部要精简,原来绝大多数班长要下去当战士。12月7日,在枣园对面的侯家沟正式召开警备团成立大会,张思德被分到一营二连四班当战士。会后,原警卫营教导员关心地问张思德:“当战士有啥想法?”张思德笑了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班长是革命的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的需要,作党中央的警卫工作无比光荣,请首长放心,保证好好当一名战士”。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第二天,张思德便和其他战士来到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杨家岭,负责警卫工作。在新班里,虽然论资历、论年龄他都是个老战士,可是无论干什么工作,他都勇挑重担,认真负责。每当夜晚站岗,他总是要求站最远的哨位。他从不摆资格、摆架子。在班里他对班长和战士们都很尊重,常常协助班长,搞好班务工作。干什么工作,对张思德来说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民的利益,党的需要高于一切。
  如果说工作中的张思德是唯恐比别人干得少的话,那么恰恰相反,生活中的张思德是唯恐比别人享受得多。
  张思德身边有两件“宝”。其中一个是长征时带过来的一个搪瓷碗,到延安已经用了将近十年,搪瓷都掉光了,里外磕得坑坑疤疤,上级几次发新搪瓷缸,他都没有去领。他对战士们说:“革命还非常困难,我们要省吃俭用,尽量减轻人民负担。如果每人都注意节约,就能为革命解决好大问题”③。他还给这个搪瓷碗缝了个小布袋,精心地予以保护,一直到牺牲时还带在身边。他的另一件“宝”就是他在“荣校”做的那个“百宝箱”。每当衣服破了,他就用“百宝箱”里的碎布头来缝补,他穿的衣服总是补丁撂补丁。有一次上级发新棉衣,战士们见张思德的棉衣已穿了好几年,很破旧了,劝他领件新的。他说,不用领了他拆补一下,可以再穿两年,后来,他费了好大功夫拆补,果真又穿了两年。他心中始终铭记的,正如他当时在笔记中写的一样:“全国还有许多穷苦人没有解放,我们要努力工作,艰苦奋斗。”
  敌人的经济封锁使边区的粮食一度出现了空前的危机,一段时期战士们每顿饭不一定能吃得很饱。通讯班的战士都是青年人,加之外出送信,体力消耗大,所以饭量比较大。从伙房打饭回来,大家都互相谦让,每当看到饭不多时,张思德吃到一半,便悄悄地搁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找开水,以便让同志们能多吃一点。时间一长,他的这个秘密被战士们发现了,有一次,他又拿桶去打开水,准备借机走开,战士们将他当场“抓获”。可他却轻松地说:肚子这玩艺,是橡皮的,吃个八成饱就行了。你们比我年轻,应该多吃一点。
  这就是张思德,这就是张思德精神。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的军队和人民真正地融为一体。陕甘宁边区政府到处呈现出“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谊深”的动人景象,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呼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张思德便是其中的光荣一员。
  他时时想人民利益所想,处处做人民利益所做,每到哪里,他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土火沟烧炭时,他发动同志们给老乡割麦子,帮助群众秋收;请老乡吃饭,宣传军民一家和抗战胜利”。水井脏了,他就把水井淘净,掏出泥沙并用石块垒好;小桥被冲坏了,他就带领战士把桥修好,甚至在老乡收完庄稼的地里看到几根谷穗,他也要拾起来,送到老乡家里。“老乡们都称赞他说:张班长真好!”
  当时,土火沟还住着一个军属王大娘,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前线去打鬼子,张思德一有空闲时候就去王大娘那儿,帮大娘劈柴、担水、推磨、扫院、种地,啥活都干,村里人见了大娘,不无羡慕地说:“大娘,你又多了个儿子。”王大娘说:“不只一个,我现在有十二个儿子。”原来,她把张思德他们烧炭班的战士全当成自己的儿子。有一次,张思德在扛一捆炭包时,走到半路,突然捆炭包的草绳断了,几根木炭掉在路旁的田地里,不慎压倒了几棵庄稼苗,张思德立刻把压倒的几棵苗子扶了起来,仔细地培上土,事后还跑到那个老乡家里,再三地道歉。
  就是这样,在张思德心目中,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使人民利益不受一点点损害,他自己忍受再大的辛苦,也是心甘情愿。
  在北桥沟的驻地,有一次,张思德和战士小杨去到离延安一百多里路的富县张村驿买猪。他们买了二十几头猪后,随即往回赶,刚走出二十多里路时,一头猪突然病倒了。俩人很着急,赶忙把猪群赶进了附近的一个村子,找老乡帮忙。一个白发老者仔细给那头猪检查后说:“没啥事,是中暑了。”随即就从家里取了些草药,给猪灌下去,不一会儿,这头猪的病就好了。张思德他们十分高兴。想到白天走路天气太热,猪容易生病,而且行走速度太慢,他俩决定夜晚赶路,以便尽快完成任务。于是天一黑,他们便赶猪上了路。临走时,张思德把药钱和一张感谢字条用石头压在那个老乡家的窗台上。等老汉发现药钱和字条时,他们已赶出了十多里路。老汉激动地逢人便说:“这两个八路军战士一进村,又是挑水,又是劈柴,一会儿也不停歇。用这么点儿草药还给钱,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人民的子弟兵啊!”
  这一夜,张思德他们两人赶着猪群走了好几十里地,可就在天刚亮的时候,战士小杨突然发现有一头猪系着脖圈,他立刻说到:“糟糕,我们一定是赶错老乡家的猪了。”张思德听到后,立即把猪清点了一遍,果然多了一只。他对小杨说,我们昨天休息的时候把猪圈在老乡家的猪圈里,准是天黑时我们看不清,连同老乡的猪也一块儿轰了出来,老乡一定很着急。说到这里,他立即让小杨在前面的村子里歇息等候,自己赶着那头猪又往回走。
  离了群的猪很不好赶,张思德就用野草在前面哄着走,过了一阵,那头猪就听从指挥了。一路上,每到一个村庄,他就找来了泔水,自己拿钱买了些豆子,拌在里面让猪吃饱;每逢遇到河,他就撩起清水给猪洗澡。到晌午了,他便把猪赶到树荫下,防止中暑。下午,汗流满面的张思德赶着吃得滚圆的猪来到了老乡家,一见主人,他就连连道歉。回到部队后,他把这件事情向领导作了汇报,并做了自我批评。
  在张思德看来,人民的苦乐就是他的苦乐,人民的利益就是他的“个人利益”。在他身上,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也是本职工作,二者是没有严格界限的。
  一个深秋的清晨,张思德奉命去李家湾中央医院取药。刚走出不远,他发现延河上面漂下来些黄瓜、茄子,再往上看,只见两个老乡正手忙脚乱地在水里捞菜,岸边站着一头湿淋淋的毛驴,旁边放着一副空驮篓。见此情景,他急忙跑几步,“噗通”跳入河中帮助打捞起来,不一会儿便帮老乡把菜捞了上来。原来两个老乡是给河西“联防”部队的同志们送菜时,不小心,驴蹄子打了滑,便把菜倒入河中,一阵冷风吹来,两个老乡直打颤。张思德对他们说了声“等一等”,便扭头跑回了驻地。不一会儿,取来了两套干衣服,塞到老乡手里,说了一句:小心着凉,便转身朝李家湾方向跑去。望着这个不知名的八路战士的背影,两个老乡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北桥沟驻地,他常常对班里的战士讲:“分班不是分家,同志们都是为打日本救中国来到部队的。革命队伍里的人,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要多想人民、多帮同志。多做工作、少考虑个人。”④他抽空就到伙房帮炊事员哑巴老王劈柴、挑水。还常常到饲养班帮助老李锄草、喂马。在南泥湾开荒时,每到收工他就带领大家给伙房拾上一些柴,还常到山上弄一些“野味”,改善同志们的生活。他是一个为了同志,为了群众,忘记了“自我”的人。
  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张思德十分重视改造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对此,当时的《解放日报》曾有这样的报道:“他是一个好学上进的人,他常说‘我自己还有很多缺点,今后要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改造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要拿整风、整军文件及古田决议来武装自己’。抽空就学,学得很好”⑤。他确实是这样。
  1943年夏,张思德调到枣园,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工作。毛主席很关心警卫班战士的文化学习,常给他们上文化课,讲马列,给他们批改练习本和墙报稿。课余之外,张思德还自学了《共产党宣言》、《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在毛主席的关怀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张思德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最使张思德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的是毛主席的一言一行。毛主席日理万机,忙得是废寝忘食,但却很关心枣园周围群众的生活,常和群众促膝谈心,研究生产和生活问题。有一次毛主席给群众做报告,张思德和几个战士负责警卫工作。散会后,张思德和几个战士知道主席很忙,时间很宝贵,便想从人群中挡出一条路来,毛主席看到后急忙制止,并对战士们说:大家都很忙,让同志们先走,并且告诉大家,要尊重群众,以后不论到任何地方,不要同群众抢路。这一切,张思德看到眼里,记在心里,这一切使他更深刻地懂得了什么是人民的子弟兵,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意义。为此,张思德对战友们说,我从未上过学,但在枣园我上了一所人间最好的大学。
  就是在这些貌似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就是通过这些看似平平凡凡的事情,张思德以他顽强的精神,淳朴的态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的思想品格,实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
  ①《张思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07页。
  ②《张思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15页。
  ③《张思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44页
  ④《张思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97页。
  ⑤《解放日报》1944年9月21日。
  

延安精神探源/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著.—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