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三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

马新发 雷莹


  民族精神不是生而有之的,它需要通过教育来培育和传承。民族精神总要有载体,要通过适当的载体把它的内核变成当今年轻人的精神支柱,涵养他们的精神世界。如何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呢?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明确了具体的工作方向。
  (一) 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新的世纪,中国反映时代精神精华的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统领着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培育,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下进行,才能保证民族精神培育的正确方向和先进内容。
  一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因素的综合国力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是否强大的首要条件。邓小平早就强调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反映了这种时代精神,新世纪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必须反映这种时代精神,要做到“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为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就必须通过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开拓创新,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是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民族文化中活的部分。但是,民族精神也有狭隘与宽容、封闭与开放、先进与落后之分。狭隘封闭、落后的民族精神必然导致自负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种族主义,最终阻碍和窒息本民族的发展。所以培育新世纪的民族精神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育健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精神。为了保证民族精神始终体现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民族精神中精华部分,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精神中优秀的部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整合创新。
  三是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①民族精神要真正成为一个民族成员所共享的精神,就必须符合这个民族中绝大多数成员的根本利益,任何离开根本利益的意识和精神都不能长久和持续。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中,“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中华民族成员的根本利益。在中国,人民的利益就是民族的利益,向人民负责就是向民族负责,这是民族精神维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基础。
  (二)凸显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校教育担负着重要职责。民族精神靠传统来滋养,靠实践来锤炼,更要靠宣传教育来弘扬和培育,学校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因此,要把民族精神的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
  首先,应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把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德育、历史、文学、语言文字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熟悉、接受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要首先了解、熟悉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淳厚民风、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即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挖掘民族精神的教育因素,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传授民族精神,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文道统一的教育,既教书,又育人,这样民族精神教育的效果当会更好。
  其次,是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运用学校宣传工具和学生社团,大力宣传民族精神,传播民族历史、民族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感受和接受民族精神;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历史和现实,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实际才干,提高能力素质,促进其民族精神的形成。“两个课堂”同时努力,必能产生显著效果。
  1.深入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一是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土壤中。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许多古代名言,都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创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通过历史的积淀和传承,已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道德责任。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因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蕴含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蕴含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中,蕴含在中华儿女五千年奋斗创造的足迹中,蕴含在中华儿女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通过对中华民族昨天和今天的了解和认识,可使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和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为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实现繁荣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只有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和了解愈深,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认识和了解愈深,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才能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使之进一步内化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自觉意识,从而使民族精神成为他们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
  二是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精神蕴含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积淀与升华。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就越深邃,民族精神就越强烈。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是传达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载体,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并使之发扬光大的庄严使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要让学生熟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接受传统文化时接受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京剧昆剧到国画书法,其中不乏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隽永的经典作品。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强有力的育人功能,既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古人的聪明智慧;又可以启迪人生、修身养性,摆脱现实社会世俗生活的影响和束缚,成为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有根的一代”;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传统美德的魅力,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又可以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的自豪感。当然,通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绝不仅仅是对文化典籍的熟读和诠释,绝不是全盘继承传统文化,不是“尊孔读经”,而是立足当代实践,对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注入新的内容,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把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并与当代实践契合的部分加以弘扬,使其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成为现实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组成部分。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只有立足时代和民族的需要,并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的继承,才是对传统文化的真正继承。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奉行“拿来主义”,一方面吸取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又要抵制与拒绝西方“强势”文化中的腐朽内容,从而扩展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
  三是开展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共同的要求,又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和坚强意志。因此,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所以要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现状,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并从中国同世界其他不同类型国家的比较中看到自身的优势和差距,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把大学生的理想和精神引导和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理想而团结奋斗上来。
  2.深入开展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就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也就是说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是不是顺应时代需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二十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精神宽广的兼容胸怀,吸纳了许多外来文明、外来民族的东西,它不但没有停滞和后退,反而进一步强大和繁荣。中华民族精神伴随中华文明发展史,绵延五千多年,一直涌动在中国人的心理情结之中。由于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不同,民族精神也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丰富着自己的内涵。民族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才充满旺盛的创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信念和共同理想使爱国主义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凝聚在一起,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与时俱进的奋发进取精神,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激励着中华民族为新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传统中华民族精神延续到现代,已随着时代变化而吸纳了新的内容,现当代中国产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等,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民族精神的内涵,使民族精神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现当代中国所产生的种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要让学生既接受传统民族精神的熏陶,又受到现代民族精神的哺育,还应教育他们推动民族精神的发展。历史已进入21世纪,时代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扑面而来,大国之间的科技、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对此,我们应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把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处理好吸收、借鉴与抵制的关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发展民族精神,在培育民族精神中创新民族精神。一要坚持与时俱进,既要坚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其内涵,为传统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容。二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进行文化创新,既坚持中华民族精神,又要有海纳百川的磅礴气度,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条件,学习和汲取世界其他民族之长,汲取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精神。三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辨别力、免疫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与时俱进,成为21世纪乃至未来世纪支撑民族发展繁荣强大的精神力量。
  3.实现教育全面创新,务求教育实效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②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大德育创新的力度,才能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引导和教育。但目前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相比,明显滞后。我们要采取措施,加强思想教育的意识,寻找思想教育的载体,减少思想教育的痕迹,让民族精神在大学生中深深扎根。
  (1) 观念创新。弘扬民族的创新精神,德育创新要从转变教育者的德育观念着手,克服过去德育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确立符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德育新观念,诸如,学生德育主体的观念、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拓展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的师生互动观念、全员德育意识的观念、德育环境优化的观念、网络道德育人的观念、教师人格示范的观念等,通过这些德育观念的变革,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2)目标创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德育创新要根据大中小学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思想道德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高低,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大学的民族精神培育要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度着手,重点是树立民族意识,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大中小学的民族精神培育目标要贯穿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符合阶段性、层次性、衔接性、可接受性原则的要求,使民族精神的目标真正到位、落到实处。
  (3)内容创新。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德育内容不仅要充实传统的民族精神内容,而且要充实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内容以及世界各国民族精神的精华,使德育内容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倡导多样化,以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承传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融合中外优秀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4)载体创新。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要充分重视文化载体的作用,包括发挥学生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社团的作用。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可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对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起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渗透作用。同时,学校德育通过榜样示范的教育引导和直观的、形象的历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美德教育,使学生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还要充分发挥舆论载体的作用,运用学校校报、广播台、网站、黑板报、壁报等各种文字与电子传播媒体,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刊登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事例,推介新时代的典型人物,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营造浓厚氛围,使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结,从而培育起强烈的民族精神。
  (5)队伍创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一支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贴近青年、善做工作、朝气蓬勃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下大力气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教师全面理解民族精神内涵的时代特征和衍生意义的认识,增强教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施能力;要着力培养一大批先进的骨干教师,使他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育人工作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学校民族精神培育目标的实现。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但是,长期以来,中外教育界都存在着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统一的规则与模式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智商”测试,从而衍生出形形色色的智力测试与标准化考试等现象。针对这种“统一规划的学校教育”和“智商式思维”的测试体系,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和“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的浪潮。加德纳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多元性。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构造了人的智力框架,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等7个方面的智能组成,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而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显示出独特性,这种种智能对于每个人所拥有的量是不同的,其组合方式也各有特色。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尊重人就要尊重并合理地引导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差异性。我们的教育者首先不应该从统一的教育目标出发来评价学生,而应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领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在发掘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帮助他们将优势智能的特点向弱势智能领域迁移与渗透,从而使他们的弱势智能领域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开发潜能来发展个性,就能实现教育而前无差生,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潜在的天才的教育目标。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
  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并塑造人。首先,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方法,诺丁斯的道德关怀教育理论认为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与方法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怀性,否则将不成其为教育。而关怀就既要考虑效果,但又不是功利的。在这一理念下,教育必须改变只见“学生”,不见“人”的状况。其次,教育又是对所有能促进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的运用。也就是说,虽然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文化,但它是对包罗万象的文化内容的一种选择,是对先进文化成果的运用。在学校这一具体环境中,学校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日益明显,校园文化尤其是大学文化是历史积淀和现实环境的产物,它以相对的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对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被文化化,是将人类已经积淀的先进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内在力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因此,培育民族精神不能仅靠外部灌输,必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个性差异,考虑民族精神本质的东西,从思维方式上进行调整。大学生本身具有接受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这种内在主动性,将这种主动性转化为对活动的主动参与,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了完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和传递的本质任务,必须讲究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对德育过程的主动参与,在参与的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发挥作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新时期的实践表明,凡是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在发挥作用中进行教育、引导的做法,一般都是成功的。大学生以学校主人翁的精神,在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不论其具体内容怎样,归根到底是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为实践活动服务的。要提高青年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性,要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起,既要立足岗位,又要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特别要在搞好课堂教育的同时,注重把民族精神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锻炼能力的平台、施展才华的舞台,广大青年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悟出许多课堂上体悟不出的道理,可以使广大青年学生了解、认识、认同并认真实践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激发青年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民族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到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从先进文化、舆论宣传、政策引导等方面,为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有力支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经济、政治、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从而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特别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起到使一个民族凝聚和团结起来,努力奋斗,建设强大国家的巨大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才能使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建立在雄厚的基础之上。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里,突出强调了“培育”人的多种形式,“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说到底都是为了培育人。只有坚持不懈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形成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舆论环境;只有不断地把高尚的精神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才能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前赴后继,艰苦奋斗,贡献力量;只有下大力气创作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好作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在进行精神享受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情操,塑造人们的美好心灵。
  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去占领。历史经验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新闻舆论应承担起重要的职责。要抓好舆论宣传,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营造浓郁的氛围,使人民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随时随处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和熏陶。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对群众进行教育,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要发挥各自优势,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贡献。
  江泽民曾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文艺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文艺作品作为精神产品,在团结人、教育人中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不仅具有感染人、启发人、鼓舞人的巨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世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和基本手段。因此,要积极倡导和扶持弘扬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的创作,要通过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等各种文艺形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要努力创作一大批弘扬民族精神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精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优秀品格,把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
  我国数量众多的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了近代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我们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高度,充分认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青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成为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场所。
  民族精神是指引民族前进的航灯,是激励民族发展的军号,它指引和激励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向上,沿着历史的轨迹从弱小走向强大。中华民族精神经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必将在当代大学生——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潜能的群体身上延续发展下去,激励着中华民族走向兴旺发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①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02年11月8日。
  ②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02年11月8日。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马新发,雷莹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