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解放战争中的“英雄花”——枪杆诗运动侧镜头

刘建勋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军初期开始,就很重视文艺工作,把文艺当作鼓舞战士斗志和教育军民的重要工具。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同志根据教育士兵的需要,提出了很多为当时条件下所能实现的文艺工作方法,其中就提到要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采编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
  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年代,人民解放军各部队蓬勃兴起的战士“枪杆诗”运动,就是在新的形势下部队文艺活动中的又一新生事物。为我国现代文艺运动的发展增添了一支新花,一文表现人民解放军为人民事业而献身的可贵品质和坚强无敌、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的“英雄花”。
  枪杆诗运动是街头诗运动和诗歌大众化运动的一个方面军,或者说是在部队这种特定的组织环境和解放战争这种特定的时间环境下的特殊发展。西北人民解放军的枪杆诗运动中,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优秀诗篇和许许多多的战士诗人。这是陕甘宁边区文艺运动史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边区的大型文艺刊物——《群众文艺》和《群众日报》,曾多次报导过枪杆诗运动的消息,刊登过战士的枪杆诗,并且发表过枪杆诗活动经验总结和有关枪杆诗的评论。
  战士的枪杆诗大都在紧张的战斗间隙中写成。多数是为了配合作战任务,内容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形式生动活泼、短小精悍,具有实际的宣传、教育和鼓舞作用。例如,在著名的洛川战役中,战士的“枪杆诗”对鼓舞士气,夺取战斗胜利便立了很大的“功劳”。据《群众日报》一则报道说:高岭部各连在五天内,就为该部战报《猛进》选送枪杆诗170多首。“王村”三连把攻城时应注意的事项,集体写成一首攻城诗。分四段二十句。分别说明架梯组、突击组、掩护组、救伤组的协同动作。全连同志念得烂熟。在攻城中,对鼓舞战士杀敌和指导战斗都发挥了很大效益。
  关于枪杆诗的作法和用途,部队在总结经验时曾这样谈到:有的是大家在一起凑;有的是自己作,找大家修改;不识字的请别人代笔;干部也带头写。什么内容都有。到处都写上或贴着,蔚成风气。这些创作,不仅表现决心、战术、技术、公约;还可以宣传战斗成绩,描写战斗英雄,表彰工作模范,赞扬军民关系,歌颂遵纪守法等。写了以后,贴在武器上、本子上,以至于弹药箱、云梯、米袋、背包、伪装圈、扁担、水桶、行军锅上。有的还投稿子给报纸,编成歌子教唱给连队。大家互相唱,互相念,成了常在身边的决心书、枪托铭。它可以作为战斗动员,鼓舞战斗情绪;又可以促进文化学习,提高文化水平;还是文艺娱乐活动的好方法,活跃部队业余生活;甚至还可以起到帮助提高战术、技术的作用。
  例如,有一首比较出色的诗《扁担》,就是这样写成的:一团二连炊事员韩寿礼作诗时遇到了困难,自己感到无啥可写。别人给他说:“你干什么就写什么。”韩寿礼想了想,开口说:“我的扁担软又软”。八班长陈子三接着说:“一头油来一头盐”。韩又说:“我为战士来煮饭,挑起干饭上前线”。有人说话了:“咱们现在吃白面,你写干饭不合实际。”韩寿礼说:“小米代表八路军传统,这是我军的光荣历史。”接着又说下去;“保证同志吃得好,坚决消灭胡宗南!”他的诗作成了,大家都拍手叫好。
  这首诗,表达了人民军队充沛的战斗意志,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刻苦顽强的革命品质。流露出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对革命事业的乐观主义精神。语言朴素,音节响亮,念越来顺口。体现了劳动人民诗歌创作的显著特色。它的创作过程,在战士枪杆诗创作过程中,有其典型的代表意义。
  枪杆诗创作的开始阶段,大都在自己的武器特点,工作项目,战斗决心等方面找诗意。例如,《通讯员的诗》:
  我是通讯员,
  任务重如山,
  不怕火力密,
  不怕道路远,
  信件要送到,
  争取当模范。
  把通讯员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吃苦完成任务的精神,争当英雄模范的决心,都表达出来了。又如,《司号员的诗》:
  小号吹起宏又亮,
  机枪大炮一齐放,
  大伙全力冲上去,
  吓得敌人喊缴枪。
  相当成功地表现出一个小司号员的勇敢、天真和对战斗充满了必胜信心的乐观心情。
  随着群众创作的普及和发展,战士枪杆诗在其写作过程中,从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等方面,也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后来,有许多诗,除概括性的叙述外,还能描写一定的形象。如,《任福禄真好笑》:
  同志们,情绪高,
  日夜苦练不怕熬。
  指导员,夸大伙,
  勤练刺杀呱呱叫。
  任福禄,真好笑,
  没有步枪心急躁,
  端起机枪学直刺,
  锻练臂力挺有效。
  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苦练刺杀,决心掌握多种杀敌本领的机枪手的动人形象。语言幽默,和谐,耐人寻味。
  另外,还有一首《保险一枪就打倒》,刻画形象更为逼真,表达作者心情更为巧妙。而且用了拟人化等艺术手法,语言紧凑、凝炼。堪称“枪杆诗”佳作:
  手举神枪把敌找,
  子弹急得直想跑,
  敌人他要将头露,
  我得耐心仔细瞧,
  保险一枪就打倒!
  这简直是一个沉着、机智的伏击战士作战形象的生动剪影。从人和枪的关系出发,通过拟人化的武器和人的心情的对比,揭示诗作的主题,是任何一个没有亲临战场,没有亲自打过伏击战的人都难以想象和描绘出来的。这首诗从创作构思、结构布局、语言运用、韵律讲求等方面讲,作为“枪杆诗”,的确是值得称道的。
  人民军队的精神境界是高尚的,思想作风是纯正的,生活内容是充实的,活动安排是丰富多采的。这决定了他们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无不表现出庄重严肃,质朴大方而又丰富多采的特点。有一首描写小组检讨会的诗是这样写的:
  小组会议常常开,
  三人四人坐拢来。
  检讨一天好和坏,
  大小事情说出来。
  有功与你把功记,
  缺点大家解释开。
  不说自己有妨碍,
  说出雨收云散开。这是对解放军中战士与战士之间同志式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新型关系的生动描述,是军内民主空气,良好作风的生动的赞歌。尽管只写了一次检讨会,但从这里却看到了我军其所以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能够不断瓦解和吸引敌军兵士,扩大自己的队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的原因所在。语言极其通俗而朴素,所描绘的事件极其普通而真实。“不说自己有妨碍,说出雨收云散开”,我们战士的诚实、坦白、淳朴而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读着这首小诗,我们不禁感叹:人民解放军战士,的确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总之,战士枪杆诗的内容是在发展中逐步丰富的;艺术水平也是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的。有的通过对武器的赞美,表达战斗决心;有的通过歌唱连队生活,抒发对革命集体的热爱;有的描写紧张的战斗和取得的胜利、表现人民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的揭露敌军,嘲讽敌军,分化瓦解敌军,揭示人民战争必然胜利的规律;有的歌颂军民情谊,歌颂家乡,歌颂祖国,表达战士对革命战争的胜利、祖国面貌的改变饱含的理想和信心。所有的枪杆诗都是在战火中诞生,深深地植根于人民军队战斗生活的土壤之中,在战士中间生根、开花、结果,为战士所热爱,所欢迎。战士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武装了这种艺术,而这种艺术一经产生,又极大地武装了战士。战士在战斗中喊着诗句向前冲锋,在训练中按自己的诗句严格要求等等优秀事迹层出不穷,正说明了枪杆诗运动的巨大的实际作用和不朽的历史功绩。
  解放战争中,战士的枪杆诗运动其所以轰轰烈烈,取得很大成绩,与部队首长、领导机关的重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政治宣教部门更是把枪杆诗活动纳入自己宣传工作的范围,给予及时而适当地引导。据报道,西北人民解放军1948年7月召开前线文艺工作者会议,就对各部队中的战士“枪杆诗”、黑板报、战士画等文化、文艺形式的出现和流行,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和认真的总结。并对今后活动的开展,做了进一步的部署,以便使它达到新的发展高潮。那么,后来是否进一步达到新的高潮了呢?很显然,还是没有超过它此前的蓬勃发展阶段。为什么?这正是这种“时代文艺”、“政治文艺”的特点所决定的。这种文艺,它的发生、发展,它的生命力,始终是与它的时代环境、政治环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心理环境的偏执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甚至于可以说是延安文艺的总特点,是观察这一文艺现象的重要角度。我们研究问题时忽视了这一点,当然也是不全面的。
  受到“枪杆诗”运动的影响,在当时西北解放区不断扩大的大好形势下,城镇的工厂出现了工人诗,学校、机关和农村出现了各类的群众诗歌。这些群众诗歌写在黑板报上,流传在人们口头上,有的还刊登在《群众日报》或地方小报上,优秀的还选登在《群众文艺》上。这一时期群众诗歌创作的中心内容是支援前线。作者也大都是民兵。所以也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群众诗歌创作活动是“枪杆诗”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部分诗歌创作是“枪杆诗”创作的组成部分。仅就《群众日报》副刊1949年所发表的群众诗歌统计,除相当数量的战士枪杆诗外,其余大部分内容都是表现支前的。这方面内容在所有篇幅大约占到将近50%。可以说,“支前诗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群众诗歌创作的新成就和新特点。
  1947年10月1日出版的《边区群众报·副刊》,在《无枪的战士》标题下,刊登了四首小诗。每诗只有七句,分别写了“救护”、“缴枪”、“参军”、“反清剿”四个场面。把人民群众抢救伤员、抬担架,以伪装的“扫帚枪”缴获敌人真枪,送独生子参军杀敌,埋粮草、反“清剿”等支前活动写得异常生动具体,逼真感人。例如,其中《缴枪》一首是这样写的:
  扫帚把,
  红布包,
  专等胡军来告饶。
  喊一声:
  “往那跑?”
  慌忙跪地把枪缴,
  真枪不胜假盒子炮。
  这首诗写的是民兵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以自己的机智、勇敢、配合主力部队,捉拿全副武装的敌兵。表现革命群众的聪明、智慧和敌人的愚蠢、虚弱。把一个生死攸关的严肃事件写得妙趣横生。一个充满了大无畏乐观主义精神和具有豪爽、勇敢性格的民兵形象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了。这首诗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也是很有特点的。民兵表达自己勇敢杀敌的心情不直接说,而是说自己的武器——红布裹着的“扫帚把”。并且巧妙地夸奖它是“专等”匪军“来告饶”!这种通常在民歌中惯用的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这一组诗的四首短诗中都运用得非常得当。譬如《救护》一诗中说:“千里路,万里沙,紧跟主力抬担架。”《参军》一诗中说:“你有枪,我有人,送我独苗儿去参军!”《反清剿》一诗中说:“埋粮草,反‘清剿’,不给敌人留根毛。”所有这些群众中产生的朴素而又富于艺术夸张和艺术修饰的语言的运用,都无不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支前诗歌有一个极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内中所体现的那种子弟兵与人民群众之间兄弟姐妹般、鱼水般的深情异常感人,这是古今文学史上比较少见的。当时那个时代环境中,祖祖辈辈受苦的群众乍得翻身,支援前线的劲头和热情本身就很动人。而这种动人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经群众自己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显得集中而热烈。《群众日报》1949年8月18日副刊发表一首支前歌《做军鞋》,把母女二人灯下为自己的战士做军鞋时的真情实意写得极其深刻。全诗只有两段,第一段写母女俩“你锥帮,我纳底”的忙碌情景和愉快心情。为什么越忙越高兴?因为她们想到:“战士们给我们人民把匪歼,怎忍叫他们赤着脚儿上火线!”多么淳朴的语言,多么深厚的情谊,好像要一针针,一线线纳缝在那鞋帮鞋底里似的。第二段写直到五更三点,鞋已经做好了。这时候,你再看母女俩那种心情:
  哟,多么齐正①!
  又结实,
  又好看,
  好像是一双篷篷船。
  战士们穿上它,
  攻甘肃,
  下四川,
  活捉二马匪,
  生擒胡宗南!
  读到这里,似乎我们的感情也已经不能自抑,跟随着那母女二人所做的一双漂亮的军鞋,飘寄到南征北战的子弟兵身边!
  如果说这首诗是因为写母女二人做一双军鞋的具体特点,所表现的感情深沉而细腻的话,男一首诗《猪肉、鸡蛋、挂面丝》就表现得更为淳厚而热烈。这首诗共三段。第一段写猪肉,一开始就说:“肥猪肉,鲜又鲜,一个整猪劈两瓣,能过节,能过年,又能下酒解解馋。”但这怎么能行呢?有比这些都更为至关重要,始终牢记心中的用途呢!这就是,要送给“白天打,黑夜拚,流血流汗为人民”的解放军!鸡蛋也一样,“不舍吃,不卖钱,一天一个慢慢攒。”,“恐怕小孩打破了,小罐放在炕头上。”到了第三段,诗中更深情地写道:
  挂面丝,长又长,
  封好放在柜顶上,
  绿纸封,红纸绑,
  这捆挂面日子长,
  看朋友,走亲戚,
  那会我都舍不得;
  别人说咱太会过,
  咱的心里有主张,
  等到有人上前方,
  把它捎给军队尝。谁看了不为这真金般的晶明透亮的热心所感动呢?诗歌的特点是以情感人。像以上这两篇通过对做军鞋,送慰劳品的描述所表现出来的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真情实意,是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军民关系、军民感情最真实、最具体,而且是很有代表性的纪录。人民群众,特别是占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众,是最现实最具体的。他们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自己的命运是紧紧地和祖国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而祖国的解放又和人民子弟兵的不怕流血流汗分不开。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把一片深情寄往人民军队。应当说,这类群众诗歌写得特别感人,其原因正在这里。
  不仅以抒情为主的诗歌感人,以叙事为主的群众诗歌,也有许多非常感人的作品。例如1949年7月28日《群众日报·副刊》发表的《马大娘帮忙磨刺刀》,就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抓住了解放军磨刀擦枪,老大娘一旁帮忙这一极为普通,然而又带典型性的事件,以极其朴实凝炼的诗句把它表现了出来。全诗仅有23行,从战士中午休息磨刀擦枪开始,写到战士田锡良向东院马大娘借磨石,通过他们俩人的对话,表现马大娘对战士的关心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最后,诗中写道:
  马大娘——
  嘴儿一咧笑洋洋,
  搬块石头放当央:
  “同志你磨我倒水,
  我也给你们帮帮忙。”
  整篇诗叙事清楚,有场面,有细节。语言也十分典型化。如写马大娘与田锡良的对话:
  “家家磨石都借光,
  你们为啥这样忙?
  “磨快刺刀杀马匪”
  ……
  缴匹战马我骑上,
  西北高原溜溜缰。
  为的是:
  解放全国更快当。”
  全诗几乎没有一句标语口号式的话。这是当时诗歌创作中比较难能可贵的。
  在整个陕甘宁边区群众诗歌创作中,支前诗歌其所以值得着重提出来加以叙述,就是因为它的出现总以情深意切为特点。从抒情到叙事,都为以后的这类诗歌提供了借鉴。解放以后许多反映拥军爱民这方面内容的诗歌创作,明显地继承了解放战争期间支前诗歌的优良传统。
  总而言之,陕甘宁边区工农兵群众诗歌创作在整个文艺创作活动中,是较为活跃的。到了40年代中、后期,突出地表现在战士枪杆诗运动和群众支前诗歌中。他们的创作激情,是巨大的生活变化所给予的。他们用自己新鲜活泼的语言,歌颂其祖祖辈辈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生活;歌颂为劳苦大众指出一条翻身路的党和领袖;歌唱自己及其同伴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歌唱劳动人民从斗争走向胜利,从苦难走向幸福,从被支配被奴役走向当家作主的战斗历程;与此同时,有的还歌唱理想,歌唱未来等等。这些发源于民歌之乡的新的歌唱,以新的风格和新的气魄出现在经过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的陕甘宁边区文坛,也绝非偶然。它是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群众的聪明智慧和长期的艺术实践哺育的结果。边区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在延安文艺整风之后,曾几度深入群众采风,并从中吸收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同时,也在群众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为促进边区群众诗歌创作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①“齐正”关中方言,内心赞美之词,表示非常漂亮、非常称心。
  

延安文艺史论稿/刘建勋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