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改造“西洋景”

石鲁


  “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边区的群众文艺活动搞得非常红火热闹,象秧歌呀、戏剧呀……。有一次,我在延安新市场看了秧歌戏以后心里很不平静。我慢慢地溜达到延河边上,很长时间心上总还是看秧歌戏煽起的热劲。我想到美术实在是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那时在延安搞国画、油画都没有条件,版画还可以有点条件。但是能看到的人也不太多,作用还是小。怎样才能有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美术形式呢?于是我就一个劲地想这个问题。
  我忽然想起当时民间流行一种叫做“拉洋片”的艺术形式,一只小便子,里面装有画片(俗称为洋片)。拉洋片的人一边拉给人看,一边说唱,脚上还系着伴奏的板子,很有风趣,老百姓都爱看,习惯上称作“西洋景”或洋片。当然这种洋片的内容都是非常陈旧的。能不能将它改造一下呢?利用它的形式而换上新的内容,把它改造为“新洋片”。
  我那时越想越有兴趣。我又具体地设想到可以把洋片匣子扩大,一次可以很多人看。洋片可以画成连环画形式的,这样就具有了戏剧性。原来一个人看的小洋片成了一台戏,加上说唱锣鼓,味道一定大不一样罗。
  考虑成熟后,我就向边区文协的美术工作委员会说了这个主意。那时工作委员会里有施展、辛可、张明坦、李梓盛、刘迅等人。大家一听都很有兴致,认为这种形式一定会受到群众欢迎的。于是说干就干,有的搞设计,有的做洋片盒子,有的就开始画画。一人画一部分,然后接成连续的。画的内容都是宣传时事,表现群众生活、生产的。
  头一批的演出是在东三县(延安、延川、延长)。洋片组专门配备了演唱人员,民众剧团的任国宝、戴彦峰都参加过。我那时也做过实验,演唱了几次。以后张明坦、李梓盛他们又继续下去演出,洋片组下乡很方便,赶头毛驴把洋片盒子一驮就喜喜欢欢地下去啦。到处都受群众的欢迎,许多山沟沟里的老百姓平时什么都看不到,见到洋片又是画儿,又是说唱、锣鼓,画的内容都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兴趣很高,象看戏一样兴高采烈。后来我参加绥德义合镇川堡土改运动时,也搞了几套新洋片。我一面参加土改工作,一面收集素材画洋片,还参加演出,生活满有兴味儿。实践证明新洋片这种形式对宣传群众有直接的作用,效果显著。我们演的《两头空》,是表现大生产和改造二流子的,群众非常爱看;又有一套较大的《刘锁儿》,是反映当时边区自卫战争的,曾拿到前方部队中演出,还给俘虏兵演过,都是很受欢迎的节目;以后,在一九四九年第一次文代会上还演了新洋片。新洋片已经成了崭新的而又相当普及的美术工作形式。这是“延安文艺座谈会”所开辟的文艺工作广阔道路中的一条。
  我在延安西北文艺工作团工作时主要搞舞台美术,设计布景,业余搞了一些木刻,在延安只有搞木刻有点条件,木板有时可以搞到点,木刻刀是自己磨制的。搞木刻在鲁艺是大批的人,我经常去那里玩,影响之下也开始搞木刻。《群英会上》、《妯娌俩》等作品就是那个时期创作的。进城初期搞的《打倒封建》、《胡匪劫后》、《说理斗争》等作品,也是边区生活积累的结果。搞创作只要自己勤快,可搞的东西还是不少。我那时又搞舞台美术、又搞洋片,又搞木刻,需要经常深入生活,经常去速写。那时我已经有了孩子,就常常让孩子骑在肩上,用皮带拴在头上,然后到外面画速写。学习要抓得很紧,才能跟上工作的需要。
  (选自《延安岁月》)
  

延安文艺回忆录/艾克恩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