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抗战艺术在延安

肖殷


  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城的北门外,罗列着密密的荒塚,几根石柱伴着硃红剥落的文庙的牌坊。废墟上还有几个已经湮没一半的什么“礼义廉耻”的残碑,这些都说明这里也曾经耸立过殿堂,有过金碧辉煌的好景,但在时代车轮不断的进展中,环绕他周围的只剩下寂寞的荒塚了!随着抗敌浪潮的高涨,这古城延安的一切,都欣欣向荣起来了。山上的土窑洞里,活跃着无数的青年。他们拿起锄头和笔杆不倦地工作着,学习着。他们骄傲的唱着:“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的战士,踏着鲁迅开辟的道路,为建立新的抗战艺术,为继承他的革命传统,努力不懈,……”这一切也同样说明在这荒漠的废墟和荒塚上,正创建着新的抗战艺术。
  1938年春天,为了纪念“一二·八”,曾凑起了一个《血祭上海》的集体创作。这3幕话剧在延安公演了10多次,每次都得到各方面的好评。在这种情况下,于是产生了组织艺术学校的要求。于是鲁迅艺术学院便产生了。第一期学生差不多全数是从抗大、陕公来的,那时只有美术、戏剧、音乐三系,人数不满100人。在上课1月之后,他们为了检阅自己的成绩,马上举行了一个美术展览会和戏剧音乐的公演,在这短期中已经表现了惊人的成绩。后来继续有“五·卅”公演,抗战音乐晚会,“七·一”——“七·七”的戏剧节公演,更加轰动了整个延安!他们创作了不少新剧本、新歌曲、小调、民谣和木刻、漫画,几乎随处可见,这一切他们都尽了组织和推动的作用。又成立了一个实验剧团,还有木刻研究会。
  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计划,开始以3个月为一期,读完3个月,再到各地群众中去实习3个月,再回来学习3个月才毕业。7月间第一届学生的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完毕,分发到前线后方实习去了。为了适应客观的需要,第二期扩大了,并增设了文学系,原定招生150名,实际却已达到200人了。录取条件虽然没有严格规定,但最低限度必须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和技能。这一届报考的300余人,取录的达全数五分之三。
  副院长是沙可夫,教员有周扬、徐懋庸、沙汀、何其芳、丁里、沃渣、胡一川、吕骥、向隅、左明、张庚、崔嵬、王震之等。还有洛甫、成仿吾、丁玲等在百忙中,也抽空到那里去演讲。这些人都能放弃过去养尊处优的生活,而穿起草鞋,吃小米,住窑洞,不断的为抗战艺术而努力。因为教员和物质的缺乏,主要的仍是靠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因此,在土窑洞里,在青草地上,在山崖边,经常可以见到他们热烈的集体的学习。开讨论会、排戏、练歌、绘画、写作。他们都孜孜不倦地争取一分一秒的学习时间。至于课程,文学系有艺术论、旧形式研究、世界文学、中国文艺运动史、名著研究、俄文、创作;美术系有解剖学、透视学、美术座谈、野外写生、室内写生、中国文艺运动、艺术论、社会科学;音乐系有音乐概论、作曲法、指挥、练耳、视唱、乐器练习、艺术论、中国文艺运动、社会科学;戏剧系有读辞、化妆术、戏剧概论、排戏、作剧法、表演术等。除了这些外,各系还有各种研究小组和课外文化活动。
  延安物质条件的困难是谁都知道的,尤其是初期创办的鲁艺,物质方面更加困难。因为没有教学设备,学生们经常在雨淋日晒中学习,在风沙弥漫中生活。不言而喻,他们时时刻刻都要去克服一切困难;有时,他们还跟工人们打成一片,帮助厨师烧饭,帮工人运砖石。他们不怕艰苦,不怕困难,虽然吃小米,穿草鞋,住窑洞,睡地铺,然而他们却非常愉快而朝气蓬勃。他们过着纪律化的生活。学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常有热烈的生活检讨会。反对个人主义和过去那种散漫的艺术家的作风,他们强调精诚团结,互相帮助,……
  他们把理论与实际密切地连在一起了,在这样艰苦的学习环境中,锻炼出来的艺术青年,不但可以拿笔,同时也可以拿枪!
  (1938年10月28日重灾版《新华日报》)
  

延安鲁艺回忆录/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回忆录》编委会.—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