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民生观及其当代价值

张荣生


  关注民生问题,始终是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局部执政的伟大探索,也开始了为人民服务、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毛泽东深刻阐述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立场的民生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群众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减轻人民负担;健全民主法治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等一系列措施,为我们党赢得民心,获得人民支持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延安时期毛泽东民生观的主要内容
  (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
  延安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发挥人民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主体作用,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和军队的宗旨,要求全党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群众观点。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并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要靠人民群众自己的主体力量。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1945年《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为人民服务作为毛泽东民生观的根本立场,成为延安时期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这一时期我党解决民生问题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大力发展经济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多是地处偏僻、封闭、保守、落后的农村,各方面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农业,不仅要承担这块土地上人民群众的衣食开支,同时还必须承担庞大的必不可少的抗战经费供给,承担根据地政府、机关、部队的绝大部分财政于开支,财政负担非常沉重。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他号召:“一切可能地方,一切可能机会,一切可能种类,必须发展人民的与机关部队学校的农业、工业的合作运动,用自己动手的办法,解决吃饭、穿衣、住屋、用品问题之一部或全部,克服困难,以利抗战。”①因此,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中,党始终把发展农业、解决吃饭问题放在第一位。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边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维持边区财政运转和部队生活所需的大量经费就更多地要由边区人民来承担。军粮负担尤其沉重,边区军民关系出现紧张局面。1941年6月,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时,延川县代县长被雷电击死。毛泽东后来讲:“有人就说,雷公为什么没有把毛泽东打死呢?我调查了一番,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公粮太多,有些老百姓不高兴。”“人民给了我们粮食吃:1940年的九万担,1941年的二十万担,1942年的十六万担,保证了军队和工作人员的食粮。”②这诚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一时候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这种负担是特殊困难环境中形成的。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做了大量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开展了以大生产运动为主的“民众减负运动”。首先通过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早在1939年1月,毛泽东在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就提出“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1942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积极性。”为了使减租减息有据可依,在《决定》的附件中,对地租和债务的额度做了详细的规定。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减轻了农民负担,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其次,开展大生产运动,确保增收。军队进行生产,保持了劳动人民本色,侵害人民群众财物的事情不再发生了。特别是通过军民互助,增强了军民之间的团结,密切了军民关系。第三,开展“十一运动”。1944年8月,在同英雄吴满有谈话中,毛泽东根据边区基础建设和自己对推进边区社会建设的思考,提出在边区开展“十个一”活动的设想,他说,咱们边区几年里要做到:“每家余一年粮,拴一犋牛,植育一百棵树,建一个厕所,掏一口井,每人还要识一千个字,而且每乡要有一个合作社,一个铁匠炉,一个农办小学,一个医务所,一个秧歌队。”后来,边区政府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在边区掀起了“十一运动”,建设新民主主义模范村的活动。“十一运动”不但改善了边区生存环境,提高了边区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全面促进了边区社会建设。
  (三)增进人民福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增进人民福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边区政府进行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毛泽东民生观的重要内容。在边区的三大纲领中,都对“增进人民福利”,保障社会各阶层人民基本生活做了原则规定。
  首先,成立陕甘宁边区社会保障机构,颁布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工作一般由民政部门兼管。在边区一级称民政厅,下设民政、社会保证、卫生三科。工厂企业设工厂委员会,下边设有劳动保护委员会。还建立了难民收容所、抗敌后援会、总工会以及抗敌互济委员会、抚恤委员会等等。1939年4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中规定了民政厅所掌管的社会保障有关事务主要有:关于卫生行政事项,关于赈灾、抚恤、保育及其他社会救济事项,关于劳资及佃业争议事项。边区政府根据《施政纲领》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法规,对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抗日军人优待条例》、《陕甘宁边区抚恤暂行办法》、《优待外来贫民和难民之决定》、《陕甘宁边区劳动保护条例(草案)》等。
  其次,积极展开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陕甘宁边区的社会保障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社会优抚政策、社会救济政策、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政策。在社优抚方面,其对象主要是抗日军人家属、抗日工作人员家属和残疾退役军人等。在社会福利方面,主要受益者是儿童、老人和公职人员中的知识分子。边区曾在民政厅下设保育科,由专人负责儿童的登记、统计、卫生、奖励和保护工作。满周岁的儿童体检健康者,发给奖金。各党政军的卫生医疗机关,免费给儿童治病。贫穷无依靠的孤儿,由政府负责抚养。
  (四)健全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理社会,加强党员干部廉政建设
  民主法治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开化程度。加强法制,对于调整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保证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既是政权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边区人民群众通过普遍、直接、自由、平等的民主选举,形成了在浓厚的民主气氛下,边区政府结合实际,推进民主政治建设。1939年、1941年先后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两个宪法性文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抗战胜利后,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制定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用根本法的形式把民主宪政的成果肯定下来,确立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规定了人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等,这些宪法原则大大鼓舞了人民,从而树立了民主宪政榜样。
  廉政法制建设。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廉洁政治,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形成鲜明的对比,被誉为民主廉洁的政府。首先,倡导廉洁政府。毛泽东在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时就指出,要把边区建成抗日民主的模范区,强调人民群众是主人,党和政府是人民公仆,党和政府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边区把这些思想具体化为条例制度。1943年边区政府制定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规范公务人员行为,强化公仆意识,使廉政建设法制化。其次,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边区政府把厉行节约,反对贪污浪费,把它作为廉政的主要目标。为惩治贪污腐败,边区政府在1939年颁布《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并严格执行。同时边区政府加强财政制度的监督,有力抑制贪污现象。边区政府提出“公正廉洁、奉公守法”的总则,实行“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严治罪”的原则,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奉公守法,为民表率。
  (五)为人民服务,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协调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但阶级矛盾依然存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归根结底在于政治、经济等利益的冲突与对抗。因此,协调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关系,淡化阶级之间的对抗,实现各阶级联合抗日,建立维护抗战大局的主体力量,满足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需求,是构建边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在政治权利上,中国共产党从抗日的大局出发,照顾各界人民政治利益,团结各阶级、阶层,整合了社会力量。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推行“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的政策”,赋予一切抗日的人们以真正自由平等的参政、议政等权利。政权组织人员的权力受到民众的直接约束,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违法行为,确保了选举能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在物质利益上,边区政府运用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调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形成了有效地利益调节机制,确保困难群众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通过以上政策措施,缓和了边区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激发了边区民众的政治热情,凝聚整合了各阶级的力量。
  (六)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教育是边区兴盛的基石,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众文化素养是社会建设基础性工程。长期以来,陕甘宁边区所辖的区域一直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中。这里的文教事业落后,生活在该区域的普通民众90%以上都是文盲,有些村庄100%的为文盲。1936年,访问陕甘宁边区的美国记者斯诺认为,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④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提高边区文化教育水平便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下,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素质良好的干部和各类人才输往前线。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以抗战需要和提高边区人民素质为原则,大力发展边区的教育事业。
  一是国民教育。国民教育主要是指针对学龄儿童举办的正规化、制度化的中小学教育。抗战初期国民教育一度被摆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在陕甘宁边区的教育立法中,最早的就是小学教育立法。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旧学校的重建和继续,而是一种创新,它不再为地主、富农所把持,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向农民子女开放,其在教学内容、教员培养、学校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征。
  二是民众教育。针对抗战时期的特殊性和边区农村分散的特点,结合各种工作和斗争的需要,照顾边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因时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多种形式,真正把教育与群众的生产劳动结合了起来。其内容一般是以文化教育为主,同时重视政治教育和生产教育。1937年民众教育工作开展后,由教育厅第三科具体领导。为了推动工作进行,边区教育厅在1938年决定每县增设一名社教指导员。1941年10月,边区教育厅、青救会、妇联会、总工会及保安司令部发出《关于办理冬学的联合指示信》,要求各分区专员、各县县长、三科长、各级青救会、妇联会、工会、各县自卫军大队部的同志,都要把推动冬学工作当作是自己的工作任务之一,看得和其他动员工作一样重要,不要当作捎带的事情。
  二、延安时期毛泽东民生观的当代价值
  回顾历史,就是要启迪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需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会发生变化,但关注民生,为民谋利益,始终是我党的宗旨和不懈追求,7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形成的民生观,今天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民生观,就是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价值导向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执政理念上深化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说到底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二是要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拥有人民赋予的众多权力,这些权力既可以为民谋利,但若监督不力,也容易假公济私。因此,必须“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真正做到十八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二)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一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这是实现我们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前提。
  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所凸显的一些民生问题,不是由于发展生产力引起的,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展方式偏颇出现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真正“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因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三)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首先是完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初次分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只有再分配才解决公平问题,而实际上目前许多的不公问题往往就发生在初次分配领域,集中表现为一线普通劳动者的报酬偏低,而弱势群体又没有足够的生计保障。因此,必须真正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如期实现2020年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其次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其实,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就是要在人们“吃饱穿暖”的基础上解决“气儿顺”的问题,重点是畅通社会下层的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重视倾听普通民众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声音。因此,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给普通老百姓搭建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并及时回应这些利益诉求,切实合理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四)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创新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方法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改善民生,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各种民生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各级领导干部和决策部门,一定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了解民意,掌握民需,集中民智,凝聚民力,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从而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杜绝“闭门造车”和“拍脑袋”决策。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关注民生,赢得民心,从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出发,要有为人民谋利益的能力和思路,更要有解决民生问题的真诚态度和实际行动。
  (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马列系哲学教研室)
  ①《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4页。
  ④〔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
  

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