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六章 一、2.延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陈登才,郑志飚


  陕甘宁边区在1937年以前,乃是一片文化教育的荒漠。全区仅有小学120所,文盲占总人口的98%,中学更是屈指可数,能够上学的也主要是地主子弟。边区建立后,由于党把发展新教育事业作为边区革命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了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的政策,边区的教育才得以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延安时期教育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到1939年秋。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奔赴延安,不仅中央各机关办了许多训练班和干部学校,边区党组织和政府也举办了一些训练班和干部学校,培养了不少青年干部,而且还十分注意培养与训练在职的工农干部,提高他们的文化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社会教育也普遍地开展起来,不少山村办起了识字班或识字组,冬学运动尤其活跃,逐步减少了许多人的封建迷信思想。在小学教育方面,边区的乡乡村村都增添了不少初小,有的地方还办了高小;教学内容除了一般的文化课外,不少学校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政治课,增添了革命的政治课。在这个阶段,中等教育主要以短期训练班为主,修业时间短且不固定,学生流动性大,课程也不很确定,学生大部分是外来青年。第二阶段,从1939年秋冬到1942年。1939年秋冬以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与封锁,边区以外的革命青年来边区遇到种种困难,因此,外来的革命青年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在前一阶段短训的基础上,各类教育需要有一个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边区的干部学校开始延长学制,不仅学习理论,而且增加了各种业务知识,如工业、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社会教育主要是在前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仅增加了数量,而且提高了质量,群众教育逐步向正规化、经常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不少常年的民校。小学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了学校的质量,许多群众自动送子女上学读书。中等教育从1940年春季起,先后成立了关中师范、三边师范等学校,学校逐步走向正规,学制延长为1年—2年,教材和课程也较确定,学生编级上课,不毕业一般不外调。第三阶段,从1943年到1949年。自1943年开始,延安的教育工作,从干部教育到社会教育和普通教育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面向边区、面向实际办学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从教育方针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不少新的创造,一定程度地克服了传统教育的某些消极的方面,使理论与实际、学与用进一步结合起来。特别是经过整风运动,提高了干部的认识,端正了改革教育的思想,从思想上较深刻地认识和纠正了教条主义和旧型正规化的错误倾向。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学校的班次设置、学制、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校风等进行彻底的改革,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的教学原则,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方向。
  延安时期,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教育硕果累累。干部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重点,在边区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大量的干部学校。因为要进行全民的抗日战争,需要大量的党、政、军、民干部。延安是党中央所在地,培养并输送大批干部到各个前方,提高现有干部政治、文化水平,训练干部,整训干部的任务更为突出。为了推动全区范围干部的学习,边区政府根据党中央发布的《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于1939年12月份制定并通过了《关于党内干部教育问题的决议》,从此,边区在职于部教育便开展起来。在职干部既学习政治、业务方面的内容,又学习理论文化。学习的方式有上课、听报告、自学、小组讨论等,同时,边区政府还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短期训练班,加强干部的教育,如行政人员训练班、合作社干部训练班、司法干部训练班、保安干部训练班等。干部教育成绩最为显著的是举办各类干部学校,著名的干部学校有: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院、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民族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为改进干部教育,1941年12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规定》,对延安各类干部学校的任务、课程设置、教学原则、教学方法、领导体制、学风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干部学校的师生一边教学,学习知识和本领,提高思想觉悟,一边参加各种生产劳动,这对教学改革和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普通教育成绩斐然。延安时期的普通教育主要分为中等学校教育和小学教育两部分。中等学校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培养小学师资、地方干部和培训提高在职干部,属于地方性的初级干部教育,这是主要任务;另一方面,为升入高一级学校作准备,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中间环节。为了加紧培养急需的小学教育人才,成立了鲁迅师范学校、边区师范学校、关中师范学校、三边师范学校、绥德师范学校、鄜县师范、延安师范等中等师范学校,这些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课程设置上既开设有政治课,又开设有教学法、文化课,还有军事课、科学课。教学活动也是丰富多彩,主张集体学习,集体研究,学校教育与政治打成一片,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打成一片。他们以建立新的师范教育,培养新的地方师资作为边区推行普及教育的中心堡垒为宗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充实基本的生活知识,获得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为陕甘宁边区整个普通教育输入了大批新生力量,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的迅猛发展。中学教育是延安时期中等教育的一个方面,从1938年开始创办了边区中学、延安中学、陇东中学、公立米脂中学、三边公民学校、子长中学等。中学的教育方针是以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有民族观念、有民主思想、有抗战建国智能的新青年为宗旨,学生通过学习国语、数学、政治、自然、军事、历史、地理、新文学、美术、音乐、体育和劳动,增长知识才干,提高思想觉悟。小学教育在延安时期也办得有声有色。1938年3月边区教育厅公布了《陕甘宁边区小学法》,规定边区小学应依照国防教育宗旨及实施细则,以发展儿童的身心,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革命精神及抗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所有小学都非常重视抗日的政治教育,一方面经常地学习时事政策和政治常识,另一方面组织儿童参加社会活动,激发儿童的民族觉悟和爱国情感。三是社会教育成就卓著。以成年青年为主的群众社会教育在延安教育中,占据着除干部教育之外的第二位的重要地位。1939年8月,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各县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规定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广大群众经常的有组织的进行政治文化教育,以增进抗战建国的力量。社会教育的基本内容有:文字教育即扫盲教育、政治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娱乐活动等。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有识字班、识字组、夜校、半日校、冬学、民众教育馆等六种。教员由附近的小学教员、学生或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知识分子担任。延安的社会教育进行得很广泛,也很有成效,不仅扫除了大批的文盲,而且更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各项革命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总之,延安时期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小学在1937年春只有320所,学生人数5600名,到1940年秋,增到1431所,学生人数为43625名,有近1/4的学龄儿童入了学。中等教育从无到有,1941年有学校七所,群众识字教育发展很快,1940年有识字组3580个,组员23725名;冬学965所,学员21689名。1941年至1943年,由于贯彻“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小学和社教组织减了很多。1944年11月边区文教大会后,小学增到1377所,学生增至34004名。社会教育得到广泛开展,参加社教组织人数总计34331名。干部教育更是进行得波澜壮阔,创办了几十所干部学校,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革命干部。延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国革命造就了大批革命英才,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陈登才,郑志飚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