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九章 延安精神与党风廉政建设 一、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辉煌时期 1.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陈登才,郑志飚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之一,也是党风廉政建设最有成效的时期之一。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成立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就指示,要把边区建设成抗日的民主政治模范区,特别强调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其干部无私忘我的工作和廉洁勤俭的作风赢得人民的信任。实践证明,陕甘宁边区的党风廉政建设成就是巨大的。期间,不仅形成了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开辟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也积累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这一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当前和今后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辉煌时期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辉煌时期。当年在延安,不仅形成和深化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创造了通过整风对全党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以提高党的战斗力的党的建设的成功模式,而且积累了在根据地执政廉政的丰富经验。
  1.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共产党员和党的组织言论及行动上的表现,无产阶级政党应具有良好的作风。但是,由于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大批农民、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加入党组织而带来的小农经济及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影响,使我们党的思想作风长期以来与无产阶级的要求不能完全符合。农民小资产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的低,决定了他们思想上的主观片面、容易脱离实际,搞主观主义;组织上自由涣散,缺乏全局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容易搞宗派主义;作风上狂热急躁,急于改变现状,爱面子,好虚荣,难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和作风,对于战斗的工人阶级政党腐蚀很大。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把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归纳为八种表现,而且提出了纠正与克服的具体办法和措施。但是,由于当时错误路线在全党占主导地位,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没有被全党接受。遵义会议之后,虽然这些错误思想不占统治地位,但还经常在党内作怪。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在大发展中增加了70多万名新党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民或其他小资产阶级家庭,很容易接受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随着革命事业的胜利发展,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当时的延安已发展成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三股歪风,成为党内错误路线的思想基础。为了彻底纠正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延安整风,党克服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作风。后来,经过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的概括,形成了著名的党的三大作风。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革命事业胜利发展的保证。
  一是深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鉴于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而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优良作风。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针对党内教条主义错误,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强调马列主义要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延安时期,我们党已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同时,延安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和相对和平的环境,使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们有机会坐下来研究理论,对中国革命的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1937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深刻地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为全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打下了良好的哲学基础。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历史任务。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用中国人民通俗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之适应于新的历史环境和中国的特殊条件,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群众战斗的武器。这个过程,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解决革命的实际问题,并进行理论创造的过程。《论新阶段》的发表,为全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指明了方向。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精辟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至此,理论联系实际被中国共产党人视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延安整风逐步地被全党所掌握。经过七大的概括,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优良作风。
  二是发展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和根本宗旨。延安时期,毛泽东用“为人民服务”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他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①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共产党员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是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就是要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对同志极端地热忱,关心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些论述,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则。不仅如此,延安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党的各项重大决策,都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党内的绝大多数同志,无论是党的领袖还是普通党员,无论是干部还是他们的家属子女,都十分注意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以革命队伍中普通一员的身分,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特别是我们党的领袖人物,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成为全党全军的楷模,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当时人与人的关系是真诚的,平等的,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只是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革命队伍内部的阶级情、战友情、同志情达到了十分感人的程度。所有这些,都使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成为佳话,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党的优良作风。
  三是完善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是解决党内矛盾的锐利武器。党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左”的或右的错误,解决的办法都是靠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是,在延安整风以前,我们运用这个武器很不够,尤其缺乏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延安整风期间,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完善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使之成为党的又一优良传统。主要表现在:(1)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为了帮助人,团结人。开展批评,要与人为善,诚恳地帮助同志克服缺点,改进工作,增强团结,共同进步,而不是不问效果,不负责任的指责和训斥,更不是伤害同志、瓦解团结的挑拨、诽谤和恶意攻击。进行自我批评,关键是要有诚意,有了诚意,就能提高改正缺点错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否则,自我批评就会变成一种矫揉造作的官样文章。(2)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以后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决不能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既要分清是非,对原则问题毫不让步;又要对犯错误的同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前提下,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注意原则问题。对于个人的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就不作过多的指责,以免把人弄得动辄得咎,手足无措,或把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小的缺点方面,变成谨小慎微的君子,而忽视党的政治任务。但是,决不排除个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广大党员在自我修养中决不忽视自己小的缺点错误。(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以理服人。一方面教育党员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另一方面要求党员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尽力创造一个民主生活正常、活跃,民主渠道通畅的政治环境。毛泽东一再教导,要坚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刘少奇也指出:“党内斗争基本上是一种思想上、原则上的分歧和斗争。在党内一切要讲道理,一切要讲清楚道理,一切要有道理可讲。否则不行。道理讲清楚了,一切都好办,都容易办”。这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更加系统化了。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04、1094页。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陈登才,郑志飚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