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十三章 毛泽东及其战友和延安时期青年运动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及其战友十分关怀和重视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他们根据中国革命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和变化,及时地对青年运动作出重要的决策,指引着它走上健康发展和向胜利前进的道路。
  1935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剧变。国际上法西斯反动势力抬头,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在此情况下,共产国际七大决定建立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要求各国党团组织实行根本转变。青年共产国际六大贯彻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提出改造各国共青团,使之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的组织,以适应建立世界青年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需要。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会议上,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这就要求青年运动和青年组织克服关门主义倾向,真正担负起团结千百万青年参加到党领导的抗日民族战线中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企图。经过了近一年的酝酿和探索,1936年11月,毛泽东及其战友代表党中央作出了“根本改造青年团及其组织形式,使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形式,去吸引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中来,把建立为发扬文化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广大青年运动,当做自己为民主共和国的斗争的最中心任务”的决定,〔1〕实行对共青团的及时改造。在各地贯彻党中央的决定中,便出现了青年救国会、青年救国团以及在一二九运动中建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各种青年抗日救国团体,从而动员和组织了广大爱国青年投入抗日救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推动了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使青年运动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党领导的青年运动有了极大的发展,成千上万青年纷纷走上抗日前线,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和其它抗战工作。但自共青团改造后,党中央还没有一个统一领导青年工作的独立机构。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全国青年运动,以便集中统一对各青年团体的领导,1938年5月,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决定县委以上地方党部直至中央都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简称青委),由陈云(当时中共中央书记、中央组织部长)兼中央青委书记、冯文彬(前团中央书记)为中央青委副书记、李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长)、乔木(前白区文委干部)、宋一平(中共长江局青委书记),刘光悌(即刘光,前苏区共青团干部)、高朗山(陕甘宁边区青救会主任)等7人,组成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2〕这样,便使全国青年的抗日救国运动有了党的统一领导。
  蒋介石政府在抗战初期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抗战,但对人民特别是青年的抗日救国运动则处处限制迫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更转向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他们在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正式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政策,更以刚建立不久的三民主义青年团来控制全国青年运动,发动反共高潮,从而使党领导的国民党统治区青年抗日救国运动倍受摧残,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1940年6月,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及时作出决定,〔3〕对国民党区的学生工作实行转变。决定指出:“今后国民党区学生运动的根本方针,应是长期潜伏发展,积蓄力量,争取人心。”并要求“工作的中心应由校外救亡工作,立即转为校内学生工作,各重要的大中学校及地方教育界有地位的学校应设法建立短小精悍的支部”等。这个决定明确规定了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的根本方针和具体原则,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作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使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工作实现了顺利的转变,既保存和逐步壮大了革命力量,扩大了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也为后来学生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共青团改造后,青年救国会便成了抗日民主根据地青年运动主要的组织形式。它进行了许多工作,对团结各阶层青年抗日起过很好的作用,取得了优良的成绩。(1)向青年进行抗战的宣传动员。青救会以乡的青年俱乐部作为自己的基层组织。由于这种组织形式适合青年特点,所以青年俱乐部便成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进行抗战动员和教育的好阵地。(2)动员青年参加抗日武装,参加各项支前工作。(3)协助党和政府开展国民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青救会举办冬学夜校,推行识字运动,开展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活跃群众业余生活,受到大家欢迎。(4)发动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生产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项建设。特别是政权建设中,培养输送了大批青年干部。(5)注意用灵活的群众化青年化的工作方式,照顾青年的切身利益和正当要求,团结广大青年为抗日救国,为发展抗日统一战线,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而斗争。但有一段时间,有些地方的青救会正像任弼时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所指出,“因为不善于使青年运动和整个党所领导的人民运动相结合,过分地强调了青年的特殊性,因而产生一种单独去搞青年自己一套的闹独立性的偏向。”为了纠正这个偏向,1941年6月4日党中央作出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议》,〔4〕指出“一切做青年工作的党员,应该坚持党的统一。党的青委,只是党内工作的分工,其一切活动,应该统一于党委领导之下。”决议要求“在执行一般任务(抗日、民主、生产等)和青年特殊任务(教育、学习、婚姻、娱乐、改善生活等)时,应善为调节,不可偏废。”决议还强调“应该引导青年的积极性及好胜心理向着青年起模范作用的方面去,而不是引导到过于突出甚至和成年、老年相隔离相对立的方面去。”这个决议帮助青年工作者总结了经验教训,为正确开展青年工作指出方向,使青年运动更好地同整个人民运动相结合。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和策动下,背信弃义公开撕毁同中国共产党签订的一切协议,并于1946年6月挑起了全面内战。当时党中央考虑到在即将展开的规模巨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生产建设中,特别是战后的各项建设事业中,需要中国青年更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作用,而原有的青救会等青年组织和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先进青年的要求和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便于1946年8月26日和9月13日两次讨论建立青年团问题。毛泽东表示,搞青年团是好的,可以征求一下各解放区的意见。大家也认为要建立青年团,但要先经过试点。于是中央青委派出工作组先在延安的冯庄(农村)、丰足火柴厂、行知中学三个地方试建青年团。在取得经验后,党中央便于11月5日正式发出《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5〕从此,各解放区按提议的精神,积极择地试建青年团,使青年运动进入了再一次开始组建自己核心组织的新阶段,为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增添了一支有生力量。
  二、毛泽东对青年的情谊
  在抗战爆发前后,一批又一批的爱国青年,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寻求革命真理的渴望,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不畏艰险,越过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军的层层封锁线,长途跋涉,历尽困苦,奔赴延安,开始新的革命生涯。
  毛泽东及其战友对在延安的青年无比关怀和爱护,寄予殷切期望。他们积极参加青年们的一些重要会议和组织活动,亲自向青年作报告,撰写文章和题词,热情真诚地同青年交往,予以教诲。
  以毛泽东来说,他出席了1937年4月召开的西北青年救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向代表们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争取和平民主、团结抗日的新政策新口号,阐明了采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停止土地革命、苏维埃改制、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受南京国民政府指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同年5月召开全国党代表会议期间,亲切接见了北方青年代表黄敬(中共北平市委书记)、李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长)、杨学诚(清华大学中共支部书记)、林一山(北平师范大学中共支部书记)等,同他们进行了谈话。他充分肯定了北方青年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突出作用,对一些北方青年由于时局的变动而产生的苦闷、困惑,他指出,“这应在集体的运动中求得解决。这个运动就是为求民主与实现抗日的斗争。”在谈话中,他特别指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正向北方青年发生影响,企图把他们从前线拉到后方,从奋起中拉到平凡安静,从领导地位拉到尾巴主义,扑灭北方青年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北方青年应该同这种改良主义者作斗争。”他最后殷切期望北方青年“对改良主义者的倾向和影响,应该加以严格检查和完全克服”。
  毛泽东多次给抗大、陕公师生讲课、题词,勉励他们要“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6〕他提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7〕毛泽东还向陕北公学青年赠送“两件礼物”:“第一件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第二件,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他说,“只要我们有一个一致的政治方向,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而且坚持这一方向和作风,就可能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就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8〕
  为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他撰写纪念文章《五四运动》,又出席了延安各界青年举行的纪念大会,发表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接着又参加了延安模范青年的授奖大会,他讲了模范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一生代表中国老百姓。”毛泽东在此期间不仅强调青年应当坚持的政治方向和工作作风,号召他们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而且针对他们的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空虚、行动动摇等缺点,提出“知识分子的这种缺点,只有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才能克服。”〔9〕在安吴青训班创办两周年时,他在题词中写道:“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但青年同志的自然的缺点是缺乏经验,而革命经验是必须亲身参加革命斗争,从最下层工作做起,切实地不带一点虚伪地,经过若干年之后,经验就属于没有经验的人们了!”〔10〕在延安青年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的大会上,毛泽东作了《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的重要讲演,〔11〕总结了一二九运动的历史经验,指出“知识青年要与共产党结合,要与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要同革命武装队伍结合”的正确道路。1940年2月19日又在延安青年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讲了“青年不但做事,而且应该打头,”做“宪政运动的先锋。”
  1947年5月当国民党统治区爆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时,毛泽东立即为新华社撰写评论《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12〕高度评价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运动,称它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并断言:“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三、延安时期成长的一代青年为新时期青年的楷模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及其战友的共产主义者的革命风范,令在延安的爱国青年钦佩敬仰和感动,使大家深受薰陶和感染。当时延安的学习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上上下下团结一致,依靠自己动手,战胜困难。青年们在毛泽东及其战友的影响和带领下,一边劳动生产,一边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文化和军事知识技能,把自己锻炼成为会劳动,能打仗,又有理想,有献身精神,有纪律有文化的革命战士。为了加强革命队伍的团结,毛泽东倡导和要求密切青年和老年、新干部和老干部的团结合作。他亲自为党内两个老人徐特立、吴玉章写了热情洋溢的生日祝贺信,这个敬老的举动不但被传为佳话,而且这两封具有高度革命哲理性的信,又成为全党和青年学习的好教材。他曾郑重而亲切地教诲大家:“我们党如果没有广大的新干部同老干部一致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新老干部应该是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便团结一致,进行共同的事业。”〔13〕
  延安是革命的大熔炉。这批爱国青年在毛泽东及其战友的关怀和领导下,经过延安时学习教育和斗争的锻炼和考验,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党、政、军、群各方面的骨干,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当年的往事,会永驻人间,并给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成长的新一代青年,以激励、启迪、信心和力量。
  〔1〕《中共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1939年11月1日)。
  《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1921·7—1949·9),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441页。
  〔2〕《中央关于组织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决定》(1938年5月5日)。
  《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1921·7—1949·9),第453页。
  〔3〕《关于目前国民党区学生工作的几个决定》《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1921·7—1949·9),第519—520页。
  〔4〕《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1921·7—1949·9),第546—548页。
  〔5〕《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1921·7—1949·9),第633—635页。
  〔6〕《在抗日军政大学的毕业证书上的题词》(1938年)。
  〔7〕《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纪念题词》(1937年10月23日)。
  〔8〕《在陕北公学第二期的开学典礼大会的讲话》(1938年4月1日),载于《党史研究》1981年第4期。
  〔9〕《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2版,第642页。
  〔10〕《安吴古堡的钟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11〕《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1921·7—1949·9)第499—507页。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2版,第1225—1227页。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第824页。
  

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