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短短的几年时间,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绩。现在,从东海之滨的上海到西北高原的青海,从鸭绿江边的丹东到西南边陲的昆明,都建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有的地区也在积极筹建中。延安精神在祖国大地上,在新的时期,得到如此发扬光大,说明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呼唤。正因为如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陈云同志、彭真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一再号召在新时期要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在中央号召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马文瑞会长等老一辈革命家,勤奋努力,以身作则,措施有力,教导有方。他们为党永葆青春,共和国永葆青春,干部永葆青春,为年轻一代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接好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班而奋斗不息。这些老同志,不顾年迈体弱多病为弘扬延安精神而奔忙,是感人至深的。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的时代,在毛泽东诞辰百周年之际,1993年8月,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了以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延安精神理论和实践第二次研讨会。研究会成立三年多来,全国对延安精神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究、宣传有了显著的前进。这次研讨会比较集中的体现了这种研究达到的水平。最可喜的是,绝大多数同志注意到了把延安精神的学习、研究、宣传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党的基本路线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延安精神在新的时期得以弘扬的根本条件,是延安精神在新的时期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条件。〔1〕
  以这次研讨会为基础,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提出了《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一书的编写纲目,经研究会强晓初副会长、郁文副会长和李鉴秘书长审定以后,即组织力量进行编写工作。
  撰写这部书,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在撰写过程中,适逢《邓小平文选》第3卷出版,为参加撰写的同志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最好的教材,使编写这部书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
  这部书,得到马文瑞同志、强晓初同志、温济泽同志的关怀,为这部书写了序言。
  这部书,得到在延安工作和生活过的许多老同志的热情支持,北京的田方同志、赵生晖同志,宁夏的韩国英同志、王延同志,他们不辞辛苦,亲自撰写了一些篇章。
  这部书,得到许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热情支持,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深入探讨研究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巨大作用。
  中共保定市委,从总结保定地区机关党的建设可贵的经验出发,阐发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作用,其中的许多道理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河北第一村——唐山半壁店村的党支部书记韩振国同志,阐述了延安精神在半壁店村各项事业中的作用,提出了不少令人深思的问题。
  西安政治学院和张家口第六中学,长期运用延安精神对本校学生、老师、职工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贵在坚持,贵在有恒,贵在实效,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中国妇女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安树芬同志,从学院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新时期加强干部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中不少是该校成功的好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是从延安自然科学院延续下来,演进成为一所人民的正规的社会主义大学,该校的领导同志和教授有郭景华、王立文、陈坤林、戴永增、李立、霍雅玲、李志峰、李邦起等,写了多篇从本校切身经验出发的论述高校改革的篇章,并着重探讨了徐特立老院长的教育思想和卓越奉献。
  时光同志,这位中央党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总结自己多年的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党政关系,在这次写作中,又从理论上作了很好的说明。
  这部书,得到众多的理论工作者的热情支持,他们深入研究了延安精神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的领导和老师,积极热情参加本书的撰写工作。吴木校长亲自带头参加,其他众多的教授,有罗忠敏、张彦玲、李淑荣、靳连芳、崔岩、姚垣、黄敦弘、殷庆言、苗佳英,以及研究生李月修等,撰写了一些重要篇章。
  宁夏的同志,大力开展延安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除了一些老同志亲自参加本书的撰写工作外,不少教授,有杨义成、张秉民、苏树铭、刘山等,也撰写了一些重要篇章。
  此外,还有其他许多单位和同志参加本书的撰写工作。
  现在,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沿着邓小平同志指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地奋勇前进。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党和国家,还会遇到一些困难,当前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广大人民群众中对党和政府中的一些腐败现象严重不满,但是,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还是坚定的。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信心,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是好的,因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卓有成效的。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党。党领导全国政权以后,经历了世界各国共产党少有的最复杂最残酷的斗争,经受了严重的锻炼,使党成为能驾驭任何复杂的政治局面,能抵御任何严竣的政治风浪,包括1989年那样大的政治风波的冲击,而仍能坚持自己的领导,适时正确地总结经验,更好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大踏步地又是稳步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说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是好的,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共同战斗。这种联系,经过几十年的战斗锻炼,是相当牢固的,是任何人轻易破坏不了的。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鱼水关系,是党领导人民胜利前进的根基,全党每个同志应十分珍视这个根基,千方百计巩固和发展这个根基。
  二、中国共产党是有5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广大党员和干部同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这些党员和干部的作用,总体上是好的。这种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表现是好的,从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代表、模范人物中,可以看出,党员所占比例是比较大的。第二,从关键时刻看,在群众有了大灾大难之时,党员和干部绝大多数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的。第三,看生产是否发展。在党领导下,生产是发展的,而且是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更快的发展,这说明党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促进力量,党的战斗力是强的,党的领导是有力的。
  三、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各个时期的、各个层次的、各个方面的干部,并用一定的科学的制度使这些干部都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各种大的政治风浪中稳坐钓鱼台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老的干部不能起应起的作用,党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发挥不了作用,党是不会稳固的;同样,如果没有大批的中青年干部朝气蓬勃地战斗在第一线,能够不顾疲劳,连续作战,及时正确地处理各种紧迫问题,党也不会是稳固的;如果党的各级干部之间,没有科学的制度使之结合起来,协调一致,团结无间,各得其所,发挥各自的优势,党也是不会稳固的。而中国共产党恰恰在这些问题上,有优良的传统和成功的经验,并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不断地进行改革,强化对党员和干部的教育,使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制度,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因而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有些成绩,代价大了些,应总结改进,但这毕竟是成绩,不可否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
  五、党的中央领导是正确的。当出现一些失误时,党中央总是或迟或早地能够同群众一起自己进行纠正,走上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能够制定正确纲领和路线的党中央领导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前进,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胜利保证和最大的幸福。对党中央应充分信任,充满信心,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党中央的威信,从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这些理论和原则,在党的建设历史上发挥了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六、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和实践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必须同中国实际紧密地结合的原则,这是十分可贵的。掌握了这一原则,排除了教条主义,克服了经验主义,抵制了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党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懂得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等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自己言行的准则。这就使中国共产党,人民的政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坚如磐石,根深叶茂。
  〔1〕1993年10月27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一届理论研究委员会的三年工作总结其主要精神也在这里。总结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谈工作态度问题,总结说,我们在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一直是抱着敬业勤学的态度。敬业,是认真向老同志学习。研究会在彭真同志、马文瑞同志直接指导、领导下,我们在这里工作,可以向许多革命前辈学习党的优良传统。马老,在1943年和王震同志一起,是由中共中央和西北局表扬的生产劳动英雄之一,毛主席亲自为之题词,赞马老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楷模。马老论述延安精神之作,深得同志们的赞扬。马老说,没有中央到陕北,不会有延安精神。对马老的这种观点,同志们赞为大局观、全局观、高屋建瓴观。这一思想是马老的一贯思想。马老于1993年8月25日在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研讨会开幕时的讲话中提出:“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保持全党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他继续批评山头主义、分散主义,批评地方保护主义。马老语重心长地说:“全党同志都要以整体利益为重,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地执行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指示,遵行国务院的政令,才能把改革推向前进。”这些思想,是我们工作的指针,是要认真学习、认真实践的。总结的第二部分是谈工作和经验。总结说,这一届理论研究委员会的工作,经过几年的探讨,逐步取得了一些共同的认识。(一)延安精神理论研究工作,这一届只是起步。在彭真同志指导下,在马文瑞会长和各位副会长直接领导下,这个起步是好的。科学研究工作有起步阶段、中间阶段和成熟阶段。延安精神的科学研究工作,大致有三至五届的努力,可以逐步达到成熟阶段。理论研究委员会的活动,是从讲课、写文章、写书、调查、参加学术活动这几个方面进行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建立科研课题小组,已建五个。由开展“延安一日”的科研活动到参加“毛泽东在延安”丛书的科研活动,就是一个飞跃。理论研究工作,只有在切实的科研实践中,长期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逐步提高研究水平,走出一条健康有效的途径,取得有用的成果。(二)根据苏星主任的意见,从理论研究委员会的刚成立、成员多是兼职的情况出发,每年的工作能做好一两件就很好了,不要安排过多,不要担负实际做不到的事。苏星主任对理论研究委员会工作中的原则问题、大问题,抓得紧,工作处理及时,每次汇报、请示从不过夜,及时批转;对工作中的困难,热情关心,适时解决。(三)延安精神的理论研究工作,要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要同党的基本路线紧密结合,要有针对性、时代感。这样,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延续和弘扬。这一点,经过多次研讨,已经取得了共同的认识。这是理论研究委员会三年来取得的主要经验。 (四)理论研究委员会应多吸收一些年轻的、甘愿为学习、研究、宣传延安精神服务的同志参加,体现老中青结合,以中青为主。现在的组织形式,一是委员会本身的12人;一是在各单位成立的延安精神课题研究组。课题研究组的活动好一些,正常一些,是同自己的工作结合的实实在在研究问题的科学活动组织。这种组织,建议今后可以继续活动,并适量发展。(五)延安精神理论研究工作,要开展经常的活动,必须有一定的可靠的经费。这就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正当的收入渠道。这一点,也取得了共同的认识。研究会办公室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
  

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