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四节 坚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个人的突出事迹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编


  1.郭必选,埋头钻研延安精神
  郭必选是延安大学教授,1978年陕西师大毕业后,离开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八百里秦川,来到延安大学任教。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延安岁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他首先感兴趣的是延安时期的哲学思想,于是到处搜集延安时期的哲学研究资料,先后整理出了十大本200多万字的资料,写出了《毛泽东哲学体系的主结构》、《毛泽东哲学的根本特征》等论文。后又从这一制高点出发,提出创立全面系统研究延安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延安学,并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延安学:特殊形态的中国学》、《延安学与中国文化》《延安学与中国精神》等具有独特见解的论文。
  经过一段准备工作后,1992年,经陕西省教委批准,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延安学研究所,郭必选首任所长。在一无编制,二无经费的情况下,他聘请了26位兼职研究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组织课题,联合攻关,先后完成了国家省级重点课题,出版了《延安精神概论》、《延安精神导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为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找到了极好的精神资源。
  随着“延安热”的兴起,团中央把延大列为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教工委、教委、团委和延大又创办了“窑洞大学”,郭必选被聘为特约报告员和特约教师。近年来,他先后给海内外来这里学习和参观者作报告200余场,受教育者五万余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刘煜,立志为宣传延安精神奉献一生
  刘煜是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研究员。30多年来,他把对延安这块热土的炙热感情完全倾注在了对延安精神的发扬光大上,并在研究和宣传中各迈出了三大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宣传的三大步:第一步,刻苦学习,熟记讲稿,并到处搜集和积累资料,不断充实和丰富讲解内容,以满足各方面参观者的不同要求;第二步,以外出进修和在岗自学相结合,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就统一战线、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为专题,同一些外宾和国内学术团体进行座谈;第三步,综合锤炼,总结提高,集历史、现实、理论为一体,立足延安,面向全国,广泛宣讲延安精神。在研究中,第一步,不辞辛苦,调查访问,收集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实践活动,编写轶闻趣事;第二步,潜心求学,勤奋笔耕,对延安时期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探索,撰写学术论文;第三步,在收集、编写、探讨、研究的基础上,联合党史同仁,集思广益,著书立说。
  从1990年至今,他已主编专著《延安春秋》等多部,参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等十多部,撰写《毛泽东革命道路》(1935—1949)等2部,发表各种文章200多篇,共计百余万字,作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500多场,听众达4万多人,为让延安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延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苏玉振,热心组建延安精神研究会网络
  曾经是河北省保定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的苏玉振,在他80多岁高龄的时候,非常热爱延安精神研究宣传这份工作,积极热心组建延安精神研究会网络。以苏玉振为会长的保定市延安精神研究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做出了突出成绩,多次受到保定市委领导的表扬,被评为河北省先进集体,苏老被评为先进个人。
  苏老在将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为党、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奉献的话,那么在1986年离休后的十几年当中,他继续为党的工作兢兢业业,勤奋不息,无私奉献,为宣传和研究延安精神谱写了又一曲奉献之歌。
  苏老的工作热情,简直到了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地步。1993年,保定延安精神研究会刚刚成立不久,他来到河北大学,主动来到河大最高层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中间,以自身的经历,讲述延安精神的特点,广大研究生们听了,很受感动,立即表示要带头弘扬延安精神。为此,在校党委的支持下,很快成立了“河北大学研究生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全国高校属首家,受到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马文瑞等领导同志的赞扬。不久,河北农大也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
  唐县是革命老区,是白求恩生前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有一次他带着保定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去参观“白求恩纪念馆”,唐县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热情接待了他。苏老三句话不离本行,热情洋溢的讲起了延安精神,并建议唐县成立延安精神研究会,该县领导很感动,立即决定筹备建立“唐县延安精神研究会。”
  苏老认为,弘扬延安精神,教育青少年,重点应在学校进行。于是他和研究会的领导同志们来到了保定女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这是个知名度很高的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学校、示范学校。经过积极筹划,该校很快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不久,保定农业学校也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
  苏老经常讲,要把延安精神推向21世纪,必须让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知道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为什么可贵,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在群众中间,我们要以青年为重点,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我们祖国的命运和前途,要掌握在他们的手中,谁拥有了青年,谁就拥有了未来。因此,苏老总是强调,并以身作则,深入学校。苏老经常和同学们讲这样一句话:“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千变万化,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延安精神永不变。”在苏老的努力下,有三十多家单位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
  4.宋彩玲,当代拥军楷模
  延安市吴旗县周湾镇姚峁侧村年仅16岁的中学生宋彩玲,深明大义,负重持家,爱国拥军,支持哥哥在部队安心服役,为国建功的事迹,通过新闻部门以《六十八封平安信》在报纸和电视上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1995年1月,宋彩玲的哥哥宋文山光荣应征入伍,不到1月时间,家中飞来横祸,父亲外出购买化肥不幸失足跌入山崖而亡,重病缠身的母亲遭此打击,病情加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每天往返奔波十多里地上学的宋彩玲牢记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一定要支持你哥哥在部队好好干。”从此,她忍痛含泪,毅然挑起了操持家务、侍候病母、春种秋收的生活重担。在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的日子里,先后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哥哥发出了68封报“平安”的家信,硬是用自己稚嫩的双肩独自支撑着连遭不幸的家庭。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支持哥哥参加部队成人中专学习,她偷偷到县城去卖血,将所得的“血汗钱”以早已故去的父亲的名义寄给哥哥,而自己却因贫血昏倒在庄稼地里。在妹妹的全力支持下,哥哥宋文山安心服役,入伍第一年就被提升为副班长,受到了部队嘉奖。
  延安是双拥发祥地,长征落脚点吴旗孕育出来的又一位拥军模范、爱国典型宋彩玲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宋文山所在的部队除开展向好“军妹”学习活动,延安地委宣传部、地区民政局和军分区政治部为进一步把全区“双拥”活动引向深入,联合向全区发出学习好“军妹”宋彩玲的活动,号召全区各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以宋彩玲为榜样,学习她识大体,顾大局,时时为国家安危着想,处处为军队建设分忧,以爱国拥军的实际行为,去谱写精神文明的新篇音。
  5.沈为备,“一心为着延安人的北京人”
  沈为备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干部,上海解放时参加革命,长期工作在首都北京。五十年代,曾出席过中央召开的一些积极分子大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的接见与合影。
  早在1973年,周总理回延安“落泪”的情景,使他大为震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从这时开始他就萌发了来延安扶贫的念头。后经20余次申请,直到1983年才如愿以偿,来到子长县最贫困的涧峪岔乡。
  在子长县的十五年里,他以自己的言行实现了“充分认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做发扬延安精神的实践者”的誓言。这里自然条件极差,一些人对脱贫致富丧失信心,因此,他特别注意用延安精神为他们“铸魂”。有一年春节,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给自家门上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贫穷如洗过日月”,下联是“每逢佳节倍增愁”,横批为“苦度光阴”。他发现后建议上联改为“贫穷如洗更有志”,下联改为“每逢佳节倍增劲”,横批改为“前途光明”。接着又在生产上帮助他购买牲畜,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不仅使他增强了生产信心,而且光景很快好转。与此同时,他引进资金,帮助农民广开生产门路,发展多种经营,种植药材、种草养畜、发展经济林木、实行科学种田、建立生态农业,使这里人均产粮由过去的120元增加到700元。曾经一贫如洗的农民李生福,如今年人均产粮2300斤,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元以上,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除此而外,他还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购置电视机、录相机,安装放大天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帮助和带动当地群众修公路、买汽车,打通这里与外界的联系。修建综合服务楼,兴办商贸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被群众称为“一心为着延安人的北京人”,他被评为全国杰出十大扶贫状元之一。
  6.郭永祥,“毛主席让我一生为人民服务”
  郭永祥崇拜张思德,因为他人为民的利益死得其所;郭永祥崇拜杨步浩,因为他辛勤劳动带动了边区大生产;郭永祥崇拜焦裕禄,因为他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郭永祥是延安市安塞县沿河湾镇边墙村人,1935年参加红军,1939年10月至1942年5月是毛主席警卫班战士,后升为中央政保队队长,1953年复员退伍。郭永祥退伍时至毛泽东给了他一双布鞋,并嘱咐说:“回到家里要为人民服务,不能因为在我身边工作过向地方组织提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郭永祥把毛主席的话铭记于心,退伍后他从来没有向党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只是默默无闻地干着农活,实现着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愿。
  改革开放后,郭永祥在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日谋夜算为社会再尽一份力。
  后村头有一条拐沟,窄窄的,半沟石崖上有一股水,四季不涸,终日汩汩流淌。要是利用起来,能浇灌几亩地。郭永祥下定决心,治理这条沟。
  治沟谈何容易。没土的地方是碎石洼,有土的地方是峭壁。一个人,气力有限。可他不气馁,认定愚公能移山。他早晨比谁都起得早,雨天披块塑料布,风天里系根布带。十年时间里,在沟河里一块块搬来大石头,垒起四米多高,六米多长的三座蓄水坝。修出四米来宽、总长达200米的四条梯田。坎上栽了红柳,渠渠洼洼上栽了300多棵柳树。梯田内栽了60多棵苹果树,100多棵葡萄树。昔日无人涉足的荒山沟,被他治理了绿树掩映,梯田层层的宝地。
  边墙村的人众口一声都说郭永祥是好人。收了瓜果要上市没筐子,给郭老打个招呼,割两捆红柳条现成编;修窑盖房缺木料,郭老的300棵柳树上有,只要吭声,砍几根不难为;柴禾接不上了,提筐子到地里,郭老就给拾满……
  郭永祥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7.高万兵,衷心热爱毛泽东
  高万兵是延安市凤凰小学的一名教师,40出头,出生在延安市安塞县农村,父亲是位退伍军人,对毛泽东和共产党有着很深的思想感情。高万兵父亲之所以给他起名叫万兵,意为他是毛泽东百万雄兵中的一员,要他一生热爱毛泽东。由于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在高万兵幼小的心灵里,便产生了对毛泽东的敬仰和爱戴。
  1993年12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延安市收藏界搞了一次交流聚会活动,高万兵带着自己历年收集的毛泽东像章300多枚,照片、画像200多幅前去参加。这次交流会使高万兵大开眼界。通过比较,高万兵感觉到自己收藏的毛泽东照片和像章,不仅数量少,而且品种单调,同别人的相比差距很大。正是这次交流,使高万兵对毛泽东的衷心热爱由潜在意识转化成一种具体行动,下定决心搞毛泽东照片像章图片收藏。
  同专业搞收藏的相比,高万兵面临许多困难和压力,但是他硬是咬着牙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宿愿。缺乏经费,面对孩子上学,父亲有病,家里连一件象样的电器也没有的窘迫,他坚持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三分之一用于收藏的费用;他是一名教师,每天要给学生上课,没有时间,只好利用节假日来搞。收集工作进展到一定程度,近距离范围已难以收集到有价值的物品,他就开始向远处跑,先后多次去西安、郑州、太原、石家庄、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古玩市场,寻找自己心爱的物品。有时一次出去几十天,花费数千元,只收集到三五枚毛泽东像章。为了节省费用,他常常几十里路上步行,挎包里背着方便面路上泡着吃,夜里有时睡在火车站或汽车站广场,有时甚至蹲在人家的屋檐下。不过,有时也不得不大方一下。那是2000年8月,他到上海已是夜晚时分,天下着雨,因身上带着收集来的5张毛泽东照片,他怕蹲在马路边毛泽东照片被雨淋坏,却又一时找不到价钱便宜点的旅馆,只好掏200多元钱住了一晚高级宾馆。那一晚,高万兵没有睡着,犹如电影里的陈奂生进城,好歹不是个滋味。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万兵在七、八年时间里,收集到了大量的毛泽东照片、像章及有关研究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生平事迹的书籍。其中毛泽东像章最多,约有2000多种5万余枚,主要是文革时期的产品,毛泽东在各个时期的照片、画像500多种1万余张,有的称得上是稀世珍品。2000年的一天,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的几位同志来到延安,在高万兵收藏的照片里选中200余幅,认为是世上少有的珍品,要出6万元购买,高万兵认为这是对他收藏毛泽东照片功劳和价值的认同,无偿赠给了中央文献研究室。
  现在,高万兵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的毛泽东旧居和周恩来、张闻天旧居的中间的一排砖木结构的房子里,办了一个毛泽东照片展览,免费向游客开放。展览按内容分为七章:1.领袖风采,光照千秋;2.献身精神,力挽狂澜;3.中流砥柱,民族英雄;4.运筹帷幄,开国元勋;5.一代伟人,公仆精神;6.兴趣爱好,家庭生活;7.伟人长逝,功垂千古。据统计,从1998年到现在,接待参观人数已累计达到近200多万人。在回答记者和游客的提问时,高万兵十分认真地说:“我收藏和举办展览,都是为了表达我对毛泽东的热爱和敬仰。”
  

延安精神概览/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