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弘扬延安精神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延安时期堪称我党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党和人民创造力空前迸发的时期。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兵员不过3万,根据地是方圆不足百里的一小块武装割据区,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危机。1948年3月,当党中央和毛泽东离开这片黄土地时,我们已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人民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进攻阶段,人民解放军发展到200多万,全国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在这13年,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同时,党的创造性实践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凝结形成了延安精神。
  在战火纷飞、生活艰苦的时代,产生延安精神,可以说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产物,是非常宝贵的。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种精神依然有适应性和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面对“十一五”期间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任务,依然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为提高我国经济的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弘扬延安精神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创造的历史。理论思维的创造与活跃、革命文艺的创新与繁荣、政策的创新与完善、军事科学与实践的发展,在延安时期得到充分体现。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平原游击战、“三三制”的政权制度、“精兵简政”的政府改革等等,无不蕴含了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国内外环境也复杂多变,党和国家的发展面临众多挑战。长期以来,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大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政府科技体制改革缓慢,科技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在汽车的各项技术中90%是“舶来品”,而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仅占10%;我国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都被进口产品占据。面对严峻的现实,极其需要继续发扬延安精神,获取推动创新、创造的精神财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延安精神中创新、创造精神内涵
  延安时期空前迸发的创造力足以令世人惊叹。其中,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就是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所结出的丰硕成果。那么,延安时期的伟大创造力来源于哪?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来继承和发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
  延安时代及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塑造出来的。凡是在延安的人,都以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为理想,以天下为己任。把日寇赶出鸭绿江边,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成为延安人的美好憧憬。在黑暗的旧中国和烽烟遍地的战争时期,人们普遍燃起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不惜忍受一切艰苦,乃至宝贵的生命,慷慨悲歌,义无反顾,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集体坚强意志。这是创造辉煌的延安时代的重要精神状态和思想背景。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是和人民、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的。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延安的党员群众们始终都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勇于牺牲的精神状态,无论是物质匮乏、生活贫困,还是抛头颅、洒热血,都执著坚定地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不止,创造性地完成历史任务。
  (二)强烈的忧患意识
  残酷的战争、复杂的政治斗争和贫乏的经济环境,还有人民与民族的生死命运,重重压力和内忧外患使得党更清醒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方向,主动勇敢地带领群众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忧患意识是改变现状、实现目标、创造未来的重要动力。忧患意识是和责任感紧密相联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不会形成创新的动力。
  如果说延安时期,人们直接处在一个艰难困苦、内忧外患的环境之中,忧患意识是直接自然的。那么在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可能很多人已经沉迷于眼前的安乐之中,难以意识到潜在的危机。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对于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现在处于矛盾突发期的我们来说,忧患意识的树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刚刚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门槛,还很需要加速资金的积累,还不能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寄予过高的期望。
  (三)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浓烈的政治空气中,在美好未来的憧憬下,延安地区人们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时事政治和马列主义是主旋律,还有有关中国革命的著作等等,积极性高涨。当时中央政治局专门成立了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和若干学习小组,并创办了一大批学校、研究机构,有抗大、陕北、西北青年训练班、女大、联大、鲁艺等。此外,延安还有几种学习,一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工农分子,从识字、读报,到补习文化知识、练习写作,使许多原来没有上过学的同志得到提高。二是军事专门知识的学习。三是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在延安条件有限,但党中央建立了自然科学院,并派了一些干部、烈士子弟到苏联学习。四是民族问题的学习与研究,创办了第一个民族学院、民族问题研究室、研究院。
  知识是形成创造力的前提。面对帝国主义的疯狂入侵,面对敌强我弱、复杂多变的战争形势,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广泛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领导和组织中国人民取得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斗争的最后胜利。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21世纪,更需要永远充满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新知识。只有拥有较宽的知识面,才可能拥有广泛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
  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各项事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抗日战争时期,党提出并坚决执行了独立自主地进行山地游击战的战略原则,既有效地打击了日寇,又壮大了自己,赢得了人民的依赖和支持;在经济建设上,党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根据地的各项经济事业,全体军民总动员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不仅瓦解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经济封锁,而且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经济体制,同时,创造的物质财富也为解放战争做了物质准备。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独立自主的精神却在减弱,急功近利、贪图享乐的思想在滋长。在科技事业领域,许多的地方政府都热衷于引进国外大企业、大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可以为地方带来直接而可观的财税收入,而对于自己企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都相当少。目前,中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外企业在华知识产权状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明专利主要为国外企业拥有。例如,中国通讯、半导体、生物技术发明专利的90%,医药和计算机技术发明专利的70%为跨国公司所属。这样下去,技术标准都是国外企业说了算,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可想而知。
  坚持独立自主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开放的基础上,要注重吸收,注重埋头苦干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始终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发展上,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外界。在经济和技术上的过度依赖,无疑将严重影响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才能取得持续的发展和最终的胜利。
  (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当年延安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先后集结重兵实施围剿。但“延安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困难,也在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可贵的创业精神。只有自力更生,才能不被来自于外部的困难所压倒,才能够从根本上使革命力量巩固和发展壮大。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增强革命必胜的信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无疑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胜利。
  现在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其中,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一时期,我们依然要保持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造精神,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
  (六)团结、民主的氛围
  在延安,人们基于一致的理想、一致的奋斗目标走到一起,在事业上、生活中,彼此之间相互尊重、信赖,在困难时互帮互助,形成了深厚的团结友爱之情。这从普遍互称同志就可以充分体会到这种高尚的情感。尽管那时政治气氛很浓,但官本位比较淡,而且充满了同志关系的情意。这种氛围使人感到经常生活在一个大集体、大熔炉的充满团结友爱的精神之中,心情舒畅,一心从事伟大的革命工作。这是革命队伍之所以具有无穷活力的原因之一。
  在延安时期还形成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总结经验,坚持真理,纠正错误,逐步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主席就接受了开明士绅张鼎铭的“精兵简政”的建议。这些表明,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氛围是民主开放的,能够面对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错误,勇敢地探索正确的道路。
  在这样一种团结、民主的氛围,每个人的创造性能够得到尊重和发挥,不因循守旧,不限于权威和官职,而是勇敢探索实践,表达自己的想法。
  (七)科学求真的态度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延安时期,实行了“精兵简政”的改革,同时为了巩固抗日统一战线,党对富农和地主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实行“双减双交”,即“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除此之外,还有实行政权构成的“三三制”等。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里是找不到的,在党的以前的革命经验中也是没有的,这是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而制定出来的符合历史条件的新政策,新举措。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一切创造活动必须遵守的原则。任何的创新创造都不是凭空设想,首先是源于现实的需求,源于实践中对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的解决。科学技术的探索创新,是一段相对较长的研究开发过程,更需要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来支撑。
  (八)群众参与,集体智慧的创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活动归根到底是群众性的事业。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紧紧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群众路线。延安战争时期所创造的胜利,也是依靠群众的集体智慧所取得的。其中典型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原游击战,是过去内战未经历过的,因此有许多创造,否则不可能坚持到胜利。如,群众创造的“抗日道沟”,相当于遍地挖的战壕,四通八达,既有助于随时作战,又能掩护军民免遭伤亡。还有“地道战”也是群众创造的,神出鬼没,打得日军昏头转向。另外,化整为零,昼伏夜动,采取武工队、小分队活动方式,以及劳武结合等等,都是发挥群众的集体力量创造完成的。
  要取得革命的胜利,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觉悟起来对敌进行殊死斗争的群众。这的确是一条深刻而又浅显的真理。如今,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全社会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在各自的领域大胆探索,改革创新。这是创造力迸发的不竭源泉。
  三、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延安精神永远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现在不但不过时,而且现在缺乏的、被淡忘了的正是这些宝贵的精神财产,需要忠实地继承、永远地发扬。面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无论是企业、科技工作者,还是政府、社会都需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结合时代精神,实现好现阶段的这一历史任务。
  一是要树立坚定的信仰,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这是开展创新创造活动的精神旗帜。今天讲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这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具体到科技创新事业,随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正在努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自主创新的精神,脚踏实地,奋力开拓,增强国家的科技创新竞争力。
  二是要主动持续地学习。在一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学会学习、努力求知是每一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必备素质。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采取积极的学习行动,才能有足够的视野和知识支撑创新行为的发生,才能够解决道路上的矛盾和困难。
  三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随着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都对科技提出了重要需求,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了市场和资源,这些都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面临的压力,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用行动去赶超发达国家,开创新局面。
  四是要保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求真是科技创新的一个核心价值观,而务实则是实现求真的一个必由之路。当前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官本位”、“权威本位”和急功近利、浮躁等思想,这严重影响了人的自由探索和创新精神,对国家的创新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弘扬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五是要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氛围。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用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创新的宽松环境。这包括,培养互相尊重、信赖的人际关系,允许各种不同观点相互碰撞,没有权威,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等等。鼓励创新、创造文化氛围的形成,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前提。
  六是要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不断超越。面对我国创新发展的挑战,唯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摆脱困境,实现国家的振兴。为此,必须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激烈的较量中,不掉队,并迎头赶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超越。
  

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