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二节 澄清认识,端正态度,弘扬延安精神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课题组编著


  毛泽东同志提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①这就告诉我们,通过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觉悟和水平,对党的事业的前进是极其重要的。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倡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弘扬延安精神,解决人们精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水平有新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好地完成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澄清对延安精神的各种糊涂、错误的认识,与之划清界限,从而端正思想,端正态度,则是弘扬延安精神不可或缺的前提。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克服共产主义“渺茫论”和“空想论”的错误认识
  我们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的80多年来,始终把党的最高纲领确立为实现共产主义目标。我们在前面说过,弘扬延安精神,首先就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所谓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实现新民主主义的最低纲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最终实现最高纲领。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也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更是当代共产党人继续奋斗的历史使命。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党员干部甚至高级领导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淡漠了,信念动摇了。有的污蔑共产主义是“乌托邦的旗帜”,竭力鼓吹伯恩施坦的“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谬论;有的认为共产主义太遥远了,宣扬我们不要管未来的事;有的则胡说中国搞社会主义要2700多年,相当于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至于以后要不要搞共产主义,还是要由2700多年后的人们去决定。这些论调模糊了人们的视线,误导人们放弃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从而也抽掉了延安精神的灵魂,必然把人们引向邪路,因而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必须与这种论调划清界限。
  毛泽东同志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人们的眼界是提高了,中国革命也改变了面目。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去指导是决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说革命的后一阶段了。”②这就为我们正确认识共产主义指明了方向,为与共产主义“渺茫论”划清界限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作为思想体系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它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正如列宁明确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③列宁还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④正是这个理论体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规律,武装了世界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直至最终要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目标。这个理论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发展的理论。它在世界的传播和武装无产阶级的过程中,其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使这个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正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先后取得了胜利,两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摆脱了剥削和压迫,翻身解放,做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实践有力地证明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巨大威力和无比正确。至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易帜,那是由于它们脱离了马克思所指引的轨道,是背弃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作为思想体系的共产主义,不仅在我国不断武装着党员、干部的头脑,指导着他们工作和行动,并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而且在世界各国人民中间,也发挥着重大的影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何来虚无飘缈之说。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目前尚未实现,但这并不能成为“渺茫论”的理由。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能够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若干个发展阶段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奋斗。所以,共产主义又是一种社会运动。在我国,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的运动,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开始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而发展到建立起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经进一步认识而确立的目前的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仍是整个运动的一部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尽管不同阶段完成的任务不同,但都是与实现远大目标相连。无论是发展生产力使物质财富不断涌流,还是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人们的素质、觉悟和水平,都是在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条件。无数革命先烈、众多英雄模范、千万共产党员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就是为使共产主义运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地向前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每一个历史阶段任务的完成,特别是社会主义各阶段任务的完成,都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完善了一步,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就多了一份,从而更加接近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可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工作都包含着共产主义,没有离开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现实的,哪有什么渺茫?!共产主义社会好比一座雄伟的大厦,在建到一定高度时看它,只能说尚未建成,怎么能视而不见,甚至说它根本就不存在呢?或者断言建不成呢?
  散布“渺茫论”的人还有一个“理由”,即垄断资本主义并不像列宁所说是腐朽的、垂死的,相反还有生机,还在发展,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都不知何时实现,共产主义岂不渺茫?但这也帮不了他们什么忙。诚然,当代资本主义借助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推行经济全球化搞资本输出,从世界市场获取大量利润,同时对经济运行和管理作了不少调节和改良,甚至借鉴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一切并没有使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有本质的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依旧。相反,这一切促使了资本更加集中和垄断,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食利资本主义”的膨胀,同时又导致了贫困、失业和无家可归者的增长;垄断资本与权力相结合,使政治上的腐败层出不穷;国际资本主义的扩张、掠夺和穷奢极欲,不仅严重破坏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发展中国家的灾难,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两极分化。这样,就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全球化了。当代世界历史的进程表明,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也绝不能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得以解决,经济全球化将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达到极限,也使它缓解基本矛盾的余地达到极限,面临的矛盾和危机也越来越多,延长寿命的手段将越来越少,最终必然走向灭亡的深渊。这一点连美国的著名学者伊曼纽尔·华勒斯坦都看得很清楚,他指出:“资本主义将成为过去,它的特定历史体系将不再存在。”代替它的将是“更为平等的世界”⑤。这个“平等的世界”就是马克思主义早已揭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邓小平同志在谈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问题时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⑥因此,以资本主义经济有新发展就得出它不会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渺茫论”者从中是捞不到一根稻草的。
  总之,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看,还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灭亡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兴起、发展的实践上看,“渺茫论”都是站不住脚的,是错误的,有害的。持“渺茫论”观点的人,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则是蓄意歪曲、诋毁共产主义,妄图把人们引向邪路。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认清“渺茫论”的实质和危害,抵制其影响,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决不能“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只图一时的成就而不顾后果,为了运动的现在而牺牲运动的未来”⑦。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迷失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去做,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有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断地准备条件。一句话,要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现远大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有机统一。这样,就是对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有力回击,就是坚持延安精神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在新阶段对延安精神的最好继承和弘扬。
  二、坚持实事求是,既要反对理论脱离实际,更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体现了党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风范。在今天弘扬延安精神,既要继续解放思想,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和错误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也要反对忽视、贬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反对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更要坚决反对否定、攻击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坚决反对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教条主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克服和清算给革命造成巨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倾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今天,面对世界形势发生的变化和国内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弘扬延安精神必须继承党对马克思主义采取科学态度的优良传统,继续解放思想,反对教条主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千变万化的世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并遵循规律前进。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解放思想固然是无止境的,但不是为解放而解放,解放思想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为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而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⑧这就告诉我们,做到了实事求是就是解放了思想。所以,在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并在这种统一中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克服和避免教条主义的影响。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包含着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反对的是本本主义,而不是“本本”,这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使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决定了正确贯彻党的思想路线,除了反对对马克思主义作教条式理解外,更要反对贬低、丢掉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目前,这种现象不但存在,而且还有发展的趋势。如许多党员干部根本不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它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不知为何物。有些党员干部宣扬“重新研究”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意解释,胡乱处置,把马克思主义贬为仅仅是世界多种学科中的一种学说,否认它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妄图取消它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地位,谁要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则被讥为“教条”、“迷信”。有的党员干部曲解、篡改马克思主义,胡说马克思主义的最高成果是民主社会主义,鼓吹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民主社会主义,完全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堕入修正主义泥坑。有的党员干部则借口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犯过错误,就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存在问题,拼命从鸡蛋里挑骨头,企图从根本上否定它的科学性。有的以今天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政策来解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胡乱翻译,极力兜售,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的歪曲、篡改“实事求是”这个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对立起来,结果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其实,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解放思想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绝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如果像‘西单墙’的一些人那样,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去‘解放思想’,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⑨那些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对立起来的人,不正是这样吗?
  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我们贯彻这条思想路线,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也就谈不上贯彻党的思想路线。”⑩显然,邓小平同志在这里已把反对错误倾向与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重点讲得十分清楚了。只有两种错误倾向一起反,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保持科学的态度,党的思想路线才能得以正确贯彻。反对的重点是歪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离开这个重点,就必然迷失方向,正确贯彻党的思想路线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邓小平同志论述的正确性,它是党员、干部在未来征程中应该坚持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
  要达到党在这方面的要求并真正做好,根本的前提是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连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都不知道、不掌握,那就谈不上把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也就无法分清反教条主义反什么,如何反。不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就无法辨别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篡改和否定,甚至会被他们的一些幌子所骗,认不清其实质和危害。因此,认真提倡并切实抓好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关系党和国家兴亡的长期任务。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习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学深学透,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指导实践。通过学习、运用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这样,就可以认清、排除干扰,既坚持马克恩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才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是对延安精神的真正继承和弘扬。
  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防止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保持血肉联系,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克服淡化党的宗旨的观念和脱离群众的现象,防止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需要从几个方面端正认识,克服错误倾向。
  首先,必须认清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不仅仅是一个作风问题,更是一个立场问题。长期以来,许多党员干部把是否坚持为人民服务、同人民群众保持什么样的关系,看做是党的作风问题,这固然不错。但是,党之所以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同他们保持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则是基于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的体现。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这就再次为我们端正认识提供了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一句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远大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这种性质决定了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密切联系他们,为实现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不屈不挠地进行奋斗,成为必然的要求。党成立以来的80多年间,党什么时候坚持这样做,即使是在力量比较弱小之时,党也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革命事业就能前进;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就必然挫伤、打击群众积极性,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特别是党掌握全国政权以后,如果忘记甚至丢掉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正确关系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就不可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甚至会滥用权力搞腐败,结果必然脱离群众,损害他们的利益,失去他们的拥护和支持,最终丧失政权。苏东剧变已为我们提供了血的教训。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就告诉我们,在认识、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立场是根本的,立场决定作风,只有立场正确、立场坚定,才会有好的作风,如果立场发生动摇,作风上必然出问题;作风又是立场的反映,作风上出现问题,应从立场上找原因,否则只能就事论事,犹如隔靴搔痒,无法从根本上纠正不正之风。所以,只有在党员、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中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或三分之二心、三分之二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解决密切联系群众而不是脱离群众的问题,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政治优势,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其次,克服嫌贫爱富思想,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特别是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这就告诉我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广大党员、干部是否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及其效果如何的标准。因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都要从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和发展人民的利益出发。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特别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总之,要把工作紧紧围绕实现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去做、去落实,使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不断得到保障和满足,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并鼓起为实现长远利益而奋斗的信心。
  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利益关系,把实现工人、农民的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要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因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他们一个是党的阶级基础,一个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共同构成了党执政的根基,又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如果他们的利益没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何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全国下岗失业、农村尚未脱贫、徘徊在温饱线上下、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以上亿计,仅国有企业下岗、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有一千多万,许多人、许多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甚至出现了因经济困难而自杀的现象。处在困难之中的人,绝大多数是工人、农民,是党长期依靠的力量。如果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不首先联系他们,他们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较快、有效地解决,那他们对改革开放的目的就难以认同,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严重的政治问题。总之,不首先切实把工农大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们就会产生党究竟代表谁的疑问。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站稳立场,坚决杜绝在某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嫌贫爱富、傍大款甚至为其所左右的现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带着深厚的感情,落实好党中央已有的和正在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样,就会使受到削弱的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恢复和加强,党就能进一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再次,坚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决惩治腐败。在当前来说,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造成巨大损害的要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问题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告诫全党,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并不断加大治理的力度,但问题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危害着党群关系。如官僚主义歪风,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延缓群众问题的解决和利益的实现;形式主义歪风,劳民伤财,掩盖问题的存在;弄虚作假的歪风,坑害群众,损害党的形象;特别是腐败之风屡禁不止,并向新的领域扩展,腐败花样不断翻新,高级领导干部出问题也不鲜见,发展蔓延之势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扼制,成为人民群众对党最为不满的问题。因此,要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坚持不懈地而不是抓一阵放一阵地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排除干扰和阻力,加大反腐败的力度,相信、依靠群众去反腐败,不断以新的成果缓解人民群众的不满,真正取信于民。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改善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最后,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理想、宗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素质,真正从世界观上解决问题。应当明确,党的宗旨淡化也好,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削弱也好,问题不是出自群众,而是出在党员干部身上,他们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信念坚定、宗旨观念强、对延安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深有体会的老同志越来越少,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干部也多退出了岗位。而担任现职的一些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又不认真学习,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知之甚少。正确的思想理论观点根本没有树立起来,当然也就谈不上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党的历史经验证明,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理论索质,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克服脱离群众等错误倾向,抵制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侵蚀,正确对待市场经济消极影响的根本之途。因此,要认真抓好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和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党的力量之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所在,离开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充分认识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决不能用来谋私利、搞腐败,否则人民就会把权力收回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不承认扶弱济贫,价值规律不承认无私奉献而有利于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滋长蔓延的消极作用,自觉抵制其影响,决不能把市场经济原则引入到党群、干群关系中去;充分认识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腐败之风给党群、干群关系带来的危害,自觉与之划清界限并进行坚决斗争。只有在这些问题上树立起正确观点,并在头脑中扎根,才可能在行动中正确对待群众,解决党群、干群关系中的问题。一句话,真正坚持党的最大政治优势,防止最大危险。
  四、坚持对外开放,决不能丢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点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提醒全党:“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1)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一些人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个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不那么清楚了,对还要不要坚持和发扬它糊涂了。这些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强大起来。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应予澄清。
  其一,这种看法没有认清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加剧着世界不平衡矛盾的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掌握着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凭借其雄厚资本和先进技术进行不平等交换,把广大发展中国家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资本流遍世界,利润则流向西方,就是它的真实写照。结果是发达国家的财富不断积累,富者愈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不断加剧,贫者愈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承认:“全球化对美国是好事,对其他国家是坏事……因为它加深了贫富之间的鸿沟。”现在,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世界上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的人均收入比已由40年前的30∶1上升到74∶1,联合国成员国中最不发达国家已由20年前的20余个上升到目前的48个。这表明,所谓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资本运动的特性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拥有雄厚资本的西方发达国家,绝不会因为发展中国家落后、贫困而发慈悲放弃剥夺别国的行径,顶多为缓和矛盾给一点施舍而已。许多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靠发达国家附有各种条件的恩赐和施舍,是始终摆脱不了贫困的。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只有维护自身的民族独立,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才能趋利避害,逐步发展自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当然也不能例外。
  其二,这种看法不符合中国实际。诚然,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决定了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如果拒绝与各国交往,把自己封闭、孤立起来,就会丧失发展机遇,延缓自己的发展,所以必须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但不能忘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挑战和考验。因为经济活动从来不是孤立进行的。国际资本主义在输出资本的同时,从来都是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结伴而行的,从来没有忘记更不会丢掉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在苏东剧变后更把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可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推行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就是以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又以政治全球化和意识形态全球化来保障经济全球化。这就对我国带来了现实的威胁。我国如果不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不把通过对外开放学到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变为自己的,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东西,那只能受制于经济全球化的西方战略,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的底部,是无法发展强大起来的。这已为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所证明。退一步说,没有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人连肚皮都填不饱,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哪几个国家能管得起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因此,以为参与了经济全球化,加入了WTO,就会有中国的发展强大,这不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三,这种看法不符合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邓小平同志早就明确指出:“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的技术,利用外资,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12)显然,这已把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目的讲得很清楚了。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然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其代言人——西方帝国主义不允许我国发展强大起来,它们总是企图通过包括“和平演变”在内的各种手段、办法使我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以纳入它们的资本主义轨道,成为它们的附庸国。中国本是一个穷国,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什么1989年的政治风波没有搞垮我国,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图谋至今尚未得逞;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上说话越来越有分量?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总结的:“就是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否则,只能是看着美国人的脸色行事,看着发达国家的脸色行事……那还有什么独立性啊!”(13)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越是对外开放,越是国际竞争激烈,越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越要把推进事业发展的基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因此,一切期望经济发展、国家强盛、民族繁荣的人们,都要牢记党中央的要求,警惕西方帝国主义设计好的圈套,抵御它们图谋的实施,在对外开放中绝不能忘记、更不能丢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点,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否则,我国的对外开放就一定会走向邪路,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灾难,发扬延安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五、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反对挥霍浪费、享乐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
  作为延安精神重要内容之一的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去夺取胜利的精神风貌,是党的传家之宝。所以,党中央领导人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一直到胡锦涛同志,都一再强调并要求全党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都存在一些糊涂思想,党的作风上更存在一些与艰苦奋斗精神相对立的问题,我们必须澄清认识、提高觉悟、解决问题。
  其一,一些人认为“搞市场经济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他们看到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弄虚作假、制假贩假、走私贩私,或贪污受贿,或买官卖官,都可以迅速发财致富,就以为艰苦奋斗精神无用了。诚然,这些现象是存在的,有的还很严重。但我们更应看事物的本质。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运行方式,是为了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推动生产力的更快发展。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同其他经济运行方式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要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因为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产品,没有产品就无法进行交换和产生财富。所以,没有生产劳动及其创造出的产品这个基础,资本不过是一些无用的纸片而已,企业、公司的股票也只能是随时破灭的泡沫。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法则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谁想站住脚、发展起来、获得更多的利润、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本,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科技含量,从而生产出质量好、市场需要和欢迎的产品。而这只能靠扎实工作、勤恳劳动和艰苦奋斗才能得到,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偷懒的。弄虚作假、制假售假只能得逞于一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法律的不断健全,终归是要失败和受到惩罚的。同时还应认识到,我国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必然要受其引导和制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倡导通过诚实劳动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鼓励不劳而获的食利者阶层肆意发展,更不允许其成长壮大、长期存在,否则,就与资本主义没有区别,就不是社会主义了。至于通过违法经营、权钱交易致富的事,则是党纪国法决不允许的,现在党和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对此进行惩治,更没有什么值得赞赏和效法的。因此,看到市场经济一些消极因素和其运行中的恶劣影响,就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根本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对实践也是有害的。
  其二,一些人一听说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就认为与提高生活水平相矛盾,妨碍人们去享受生活,这是误解。诚然,艰苦奋斗精神当然包括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肆意挥霍,但并不是不要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相反,我们党提倡并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发展生产,就是为了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够过上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目标,就是要使人民群众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过上比现在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国家的经验教训也启示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等不来,靠也不会来,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会施舍给你,只有靠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得来。也就是说必须靠人民群众的团结一致、创造性劳动,使物质财富不断涌流并掌握着支配的权力才能得到。因此,通过艰苦奋斗而增加财富则是享受生活的根本前提。这是必须明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是不断消耗财富的过程。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劳动者素质和领导者工作能力、水平的限制,在一定时间里创造出的财富总量总是有限的,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又是不断提高的,如果不量入为出、厉行节约、不断艰苦奋斗地去创造财富,反而不思进取、铺张浪费,甚至肆意挥霍、大搞享乐主义,那有限的财富总量就难以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无法保证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其后果是很危险的。还有一个方面也是必须明确的,那就是现在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上学、看病、住房、就业、社会保障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人的生活还有不少困难,不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就会出现不稳定,就难以使人民群众体验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我们不能不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不能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总之,无论从哪方面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不矛盾,要享受幸福美满的生活,决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精神。
  其三,更多的人则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在人们的生活已明显提高的今天,再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则是倒退。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奋斗过程,人类社会今天的一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无一不是经过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了世界,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而奋斗必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矛盾、问题和困难,奋斗的过程,就是不畏艰辛,探索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攻破难关、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就是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甚至牺牲宝贵生命的过程。所以,奋斗又是异常艰苦的。奋斗与艰苦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如果将两者相比较,则首先是奋斗,重点也在奋斗,只有奋斗才可能前进。奋斗就是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只有敢于奋斗又善于奋斗且不怕艰苦者,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知艰苦、怕困难而不奋斗者,只能停滞不前,无法改变已有的落后面貌和贫穷的窘态,如长期执迷不悟,结果必然是不进则退,最终被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所淘汰。中国古人云:“艰难困苦,王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说明他们也明白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我们党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优良传统,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胸怀共产主义伟大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为人民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艰苦奋斗注入了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思想。可以说,我们党和国家有今天的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完全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现在,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着艰苦奋斗。显然,这个艰苦奋斗过程所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作风,而且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世界观,体现了热爱生活、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和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正确对待苦与乐、得与失和为党为国为民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反复证明,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支撑,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支撑,是一个政党兴旺发达的支撑,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振兴中华和实现远大目标的强大力量,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有力保障。因此,艰苦奋斗精神没有过时,永远也不会过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要回头过苦日子、穷日子,恰恰是为了过好日子、富日子,不但不是倒退,恰恰是前进,一往无前不停步。
  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关于牢记“两个务必”的讲话中指出:“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发达了,人民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精神也不能丢。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时又强调: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我们应牢记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中,永远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六、大力发展党内民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有信心、有力量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表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剥削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延安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过程中,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认真地、正确地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令人们忧虑的是,现在党内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已十分缺乏了。这主要表现在:许多党员、干部对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已异常陌生;许多党内民主生活会变成了有的是谈见闻、扯闲篇,有的是汇报、议论工作,都不接触思想实际;即使有的同志尚能作些自我批评,也是蜻蜓点水似的,说不上是认真的;相互批评根本开展不起来,即使在1999年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开展的“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期间,在2006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许多人为了过关不得已而为之时,也是避重就轻,敷衍塞责;更有甚者,一些本应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却出现了表扬和自我表扬的怪现象,且滔滔不绝,相互吹捧,陷入庸俗之中;等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不少地方已经丢得差不多了。
  那么,是党员、干部的世界观都改造得很好,具有了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是他们的工作都做得尽职又尽责、完美无缺而无什么可以自我批评的吗?当然不是。是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已经纠正,消极腐败现象已经根除而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改正的吗?当然也不是。事实恰恰是:许多党员干部根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连买官、卖官这样为正直的人所不齿、党纪国法所不容的丑事已揭出不止一件,就是有力的证明;一些党员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一些党员干部根本不把工作放在心上,不思进取,整天吃吃喝喝,无所作为,尸位素餐;有的为给自己增加政治资本,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有的听不进不同意见,独断专行,胡乱决策,给党的工作带来损失;有的置困难群众的问题、要求于不顾,挥霍浪费,大搞享乐主义;有的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腐败,虽经年年惩治,但发展蔓延之势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扼制;等等。这些问题已给党员、干部和党的声誉、形象带来严重损害,给党的工作造成严重危害。对此,只要是有责任心的党员、干部都不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难道还不应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吗?
  面对这么多的应该而且必须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现象,为什么批评和自我批评反而开展不起来呢?起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错误地吸取过去搞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诚然,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一些运动中,离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正确轨道,到“十年内乱”时则完全变成了无情打击一大片的整人运动,教训十分沉痛。对此,坚决纠正、认真吸取教训,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但许多同志因此害怕暴露自己的思想,有缺点甚至有问题也不愿、不敢进行自我批评,怕被抓住辫子;许多同志看到别人存在的问题,不愿也不敢进行批评,怕被误解为是不与人为善甚至整人,更怕因批评遭打击报复。于是,不讲党性原则、置党的利益于不顾的明哲保身态度和彼此哈哈哈的所谓“同志关系”,就在许多人中相互传染并日渐蔓延开来。这样,吸取教训实际上变成了因噎废食,认真批评和自我批评自然开展不起来了。
  第二,糊涂认识和错误态度的干扰。一些人看到党内买官卖官、贪污受贿、腐化堕落问题都出现了,且级别逐渐增高,对党造成严重危害,就认为与之相比,自己的缺点、毛病算不了什么,不值得检讨,如果进行自我批评,会被人看做是“傻帽”,于是就干脆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一些人则认为,那么多腐败问题还反不完呢,哪顾得上干部的不正之风,于是心存侥幸,不愿过早进行检讨。这充分说明贪污腐败对党内民主生活的巨大破坏作用。在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下,一些人忘记了党纪国法对人人都是平等的,忘了批评自我批评的防微杜渐作用,忘记了小洞不补、大洞受苦的教训,结果是党内没有了积极的思想斗争,是非混淆,美丑不分,甚至相互包庇,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批评和自我批评了。
  第三,领导干部不带头。领导干部手中有权,水平一般又比别人高些,处在表率的位置。如果他们始终不忘发扬民主,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上随时起带头作用,那么,因错误吸取教训、由糊涂认识造成的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现象就不可能随时蔓延。坚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会使党内民主气氛活跃起来。然而可惜的是,许多领导干部不但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党员干部,有的还不如一般党员干部。比如,带头违反党的规定的是他们,带头搞不正之风的是他们,拉关系、走门子、能上不能下的也是他们,带头搞享受、特殊化的又是他们,出了问题推卸责任的还是他们,有的出了大娄子实在推卸不掉时也只简单说几句,既不请求处分也不辞职,令正直的人困惑、寒心。可见,带头是带头,就是带了不好的头。在这种情况下,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氛围怎能形成,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如能开展起来,岂不是咄咄怪事。
  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党内的个人主义思想滋长了,封建主义遗毒的影响还在,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了,官本位观念提升了。一句话,为党为人民利益可以牺牲一切的党性原则削弱了、降低了。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发扬党内民主,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具体而言就是,一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提高觉悟,自觉抵制封建主义遗毒的影响和资产阶级腐蚀思想的侵蚀,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把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作为现实紧迫任务、又作为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二要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监督,认真过好民主生活,使之真正成为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分清是非、团结前进的有效途径。三要抓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不放松,解决好对他们、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难问题。只要这些工作做好了,做实了,党内民主就会有一个新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会习以为常,蔚然成风,党的肌体上的灰尘就能随时洗去,党就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谈到批评和自我批评时就指出:“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吗?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14)广大党员、干部都应永远牢记这个教导,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使延安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6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9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
  ⑤[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著,路爱国、丁浩金译:《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109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38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2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
  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1097页。
  

论延安精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课题组编著;有林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