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人民为本”

周冠五

  
  回顾我们党走过的70年战斗历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事业就胜利发展;什么时候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党的事业就受挫折。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彭真同志在《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一文中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简要概括。”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其核心就是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和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决定作用,坚持实事求是,不仅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而且还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这两者是统一的。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革命战争年代由于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曾经吃过很大苦头。经过延安整风,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一段时期内,又不那么实事求是了,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很快就出现了改革、开放的局面。事实说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离开了实事求是就谈不上坚持马列主义。然而,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实事”去求“是”,是很不容易的。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前无古人的,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的模式,只能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尊重我国人民自己的创造。我们应当反对两种倾向:一是认为,既然社会主义也搞商品经济,就可以把西方搞商品经济的那一套东西都移植过来。这种观点抹煞了公有制商品经济与私有制商品经济的根本区别。二是认为,50年代从苏联照搬过来的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模式,在改革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想走回头路。以上两种倾向尽管表现形式不同,却都是脱离中国实际的,主观主义的。
  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尊重中国人民自己在改革实践中的创造。十年改革实践中,我国人民创造了从农村联产承包到城市的企业承包,把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统一起来。在农村,承包制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在城市,虽然企业承包制的推广遇到一些困难,但在首钢、吉化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已经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当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还远远没有完结。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记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勤于实践,勇于开拓,不断总结经验,用心做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就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成绩。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这是党的无产阶级性制所决定的。在夺取政权的战争年代,我们党的人民性得到充分体现,处处为人民着想,既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时时为人民谋取现实的利益,使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真正成为人民战争,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根本。夺取政权后,党成为执政党,情况发生了变化,正如彭真同志所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事物的本质。但是,由于我们执政、领导建设,有些问题就不那么清楚了,在现象上、在形式上人民却好象只接受指挥管理的。再加上有些干部染了旧统治者的恶习,搞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威作福,不实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加损害了党与群众的血肉关系,使本质同现象矛盾的问题更突出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为什么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后,过去那种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渐渐淡漠、甚至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这不能简单归咎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说这里也有一个体制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它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这可以说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根。”(《邓小平文选》)第287~288页)这种体制的最大弊端,是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完全被政府机关所取代,政府机关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在这种体制下,企业职工一切按指令性计划奉命行事,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只能伸手向上边等、靠、要,广大职工体会不到自己的主人地位。“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很容易为谋取部门甚至个人私利,而滥用权力,损害人民的利益。这种体制形成了所谓“官本位,”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当是“人民为本”。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机关“应当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人民聘用政府官员就象过去“工厂主”给自己雇佣“工人监工和会计”一样。(《马恩选集》第2卷第376页)。他还提醒无产阶级要注意防止自己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现在看来,马克思的警告很有现实意义。
  要坚持“人民为本”,恢复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就要改革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首钢在改革试点中,通过实行承包制,既坚持了企业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又使企业充满了商品生产者的生机和活力,企业从经营管理、改造发展到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被称为“承包为本”。企业在承包国家财政上缴任务后,自身的改造发展和职工生活的改善全靠职工自己去创造,能够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在企业内部,把企业对国家承担的责任和国家赋予的权利,按照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职工。相应进行了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建立了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主人翁的积极性持久不衰。这就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问题。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在战争年代,脱离了人民群众就有被强大的敌人消灭的危险。因此,各级干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也就比较自觉。党执政后,这种威胁消失了,就容易滋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这一方面需要坚持不懈地对各级干部进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能够保证群众路线得到贯彻的体制和制度。
  政治民主必须以经济民主为基础。没有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往往流于形式。而要实行经济民主,必须首先扩大企业自主权。小平同志在讲到发扬经济民主时指出:“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扬主动创造精神。”(《邓小平文选》第135~136页)首钢的改革就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首钢实行的承包制不是经营者个人或少数领导人的承包,而是全员承包,全体职工是承包的主体。承包后,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企业的改造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民主管理企业就成为广大职工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最高权力机构,闭会期间,由职代会选举产生的工厂委员会代行其职权。实行工厂委员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党委实行政治领导。工厂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总经理由全体职工直接选举产生。企业重大决策包括长远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留利分配使用、重大改革措施的制订和重要规章制度的制订与修改等,都要在全体职工充分讨论、献计献策的基础上,由职工代表大会最后决定。为了让职工能够正确行使决策权,还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把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生活、分配、人事、教育、外事和社会各界对企业的评价国家有关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以及新制订的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等,每周都以《情况通报》形式发到班组,如实地向职工报告。需要职工讨论的大事,都通过《情况通报》将事情来龙去脉向大家交代清楚。为了监督职代会决议的贯彻,职代会选举产生了监察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各级干部执行职代会决议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广大职工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每年制订年度计划,总是提前两个多月交给全体职工充分酝酿,职工们提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上万条。在集中群众意见对计划进行反复修订后,才正式提交职代会讨论决定。计划确定下来以后,就按照责权结合的原则,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严格考核和按劳分配。由于计划集中了广大职工的正确意见,因此,决策比较符合实际。改革12年来,我们完成了4036项技改、措施和建设项目,干一个就成一个,没有出现大的失误。首钢层层落实到人的专业承包制,岗位承包制,都是经过广大职工讨论制订的。所以,虽然对制度的管理非常严格,但大家执行起来都比较自觉。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群众路线不仅在革命战争时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是各项工作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们进行改革的目的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人民为本”,这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最根本之点,也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实现“人民为本”,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效率和效益,使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搞“和平演变”的阴谋永远不能得逞。
  

弘扬延安精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理论研究委员会编.—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