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弘扬延安精神,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延安

遆靠山


  新时期仍然需要发扬延安精神
  延安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南部。全区辖12县1市,面积36712平方公里,人口182万。1935年起,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工作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铸造了在党的全部历史中最具创造意义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博大精深,它包含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丰富内容。当年,我们党依靠这种精神,动员和组织千百万民众,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这块鲜为人知的黄土地,连同延安精神一起载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人民在延安精神激励下,坚持改革,团结奋进,使全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与1978年相比,1990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13.0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988年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1990年已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54.7%),增长2.2倍;财政收入达2.16亿元,增长7.6倍;粮食总产量达到13.6亿斤,增长71.8%。农业上的烟、果、羊,薯和工业上的石油、煤炭、卷烟、毛纺八个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双马扬四蹄”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格局。石油,卷烟已发展成产值、税利上亿元的大企业。随着石化、煤炭、卷烟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和西延铁路开通后继续向北延伸,将为延安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贫困面逐年缩小,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延安各项事业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发展缓慢,直至70年代后期,群众的温饱仍然未能解决,人均占有粮食只有30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五、六十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多数群众吃饭问题虽然基本解决,但经济收入仍然很低。到1985年,全区13个县(市)中有84个乡镇、14.7万户,67.1万人,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贫困人口占农业总人口的49.6%。其中有7个县被列为国务院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经过六年努力,使82个乡镇13.81万户、62.8万人已越过温饱线。1990年全区农村人均收入达到380元,比1978年增长4.67倍。近十年多农村新修窑、房约63万孔(间),一半以上农户迁入新居。城镇职工人均年工资额由567元增加到1725元。
  (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有所提高。1990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3%,95%以上的农村小学实现了“一无两有”,全区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农村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国家标准。完成山区改水工程1449处,长期危害群众健康的克山病、地甲病、大骨节、氟中毒等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广播入村率达到66.1%,电视颠盖率中央和省台分别达到47%和51%,普遍建起了县、乡、村文化站(室),初步形成了群众性的文化教育网络。城乡普遍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促进了群众思想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贯彻执行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全国各地革命老前辈、“老延安”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继承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的结果。实践证明,延安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之魂。艰苦的战争岁月需要延安精神,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更需要延安精神。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指出,一定要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也把艰苦创业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延安视察,也都强调艰苦奋斗不能丢,建设社会主义离不开延安精神。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学习这些重要指示,增强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让延安精神在改革和建设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延安精神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延安是革命老区,也是一个贫困地区,把延安的经济搞上去,尽快使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延安精神开发和建设延安,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工作上主要抓了以下四方面:
  (一)用延安精神探索符合区情的经济发展路子。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遵循这一思想路线,为找到一条符合区情的经济发展路子,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
  过去,广大群众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争生存,求饭吃,一直沿袭广种薄收、开荒打粮的老路。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条路子不仅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反而加剧水土流失,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各级干部和群众,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抓住“薄、粗、旱”这一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大力推广以“四法”种植(水平沟、垄沟、油豆草轮作、间作套种)为内容的旱作农业技术,收到了显著增产效果。从1986年起,全区“四法”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年增产粮食约1亿公斤左右,为改变粮食低产状况,解决群众温饱发挥了重大作用。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如何拓宽发展的路子,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兴农富民、兴工强县”的发展战略,在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依托资源、面向市场、区域开发、重点突破”的方针,大力发展烟、果、羊、薯四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到1990年,以“四业”为主的多种经营产值达到3.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5%。这样做,改变了过去就粮抓粮,单一种粮的状况,相对地优化了产业结构。既使农村脱贫致富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为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稳定地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方面,我们于70年代初期,办起了一批“五小”工业。但由于有的无资源,有的缺技术,加上管理不善,年亏损近千万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果断地关、停、并、转了一批长期亏损企业,并从当地实际出发,改造和发展了一批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工业,逐步形成了“南煤、北油、中型纺”的合理布局和石油、煤炭、卷烟、毛纺四个拳头产品。1980年全区工业首次扭亏为盈,逐步走上稳定、持续发展的轨道。为了培植企业发展后劲,使四个骨干产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迈进,我们把着眼点放在蓄水养鱼上,在资金扶持、税利返还、分成奖励等方面,实行适当倾斜,增强了企业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走出了一条依托本地资源,依靠自身积累,发展地方工业的路子。
  (二)用延安精神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坚持用延安精神育人,是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特点,也是一项根本任务。主要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抓延安精神的研究。1985年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创办了《延安精神》报。以新时期如何继承发扬延安精神为主题,先后召开了3次大型学术研讨会,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延安精神概论》等十余部系统论述延安精神的理论专著,批驳了对延安精神的各种错误论调,为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了理论武器。目前,延安精神研究机构已遍布全国29个省(市),会员发展到3000多名。二是抓延安精神的宣传。为了及时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成形象化的宣传内容,我们组织力量摄制了《龙从这里腾飞》、《延安岁月》等六部电影、电视片,撰写出版了《今日摇篮与圣地》(与江西吉安地区合编)等十几部文学作品,创作摄制了《中国陕甘宁边区——光辉的历史画卷》等五部摄影画册,并通过大众传播工具广泛开展宣传,加深了干部群众对延安精神的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三是抓延安精神教育。我们坚持以革命旧址为课堂,以革命史料为教材,以“三老”(老红军、老党员、老八路)为教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举办展览、集中培训、全民大讨论等形式,把延安精神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门主课,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使之在人们心中扎根。具体采取了“四个结合”:
  1.与改革开放相结合,转变思想观念。我区长期贫困落后,除地域偏僻外,思想观念“贫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发扬延安精神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树立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开放的思想观念;克服和纠正闭关自守和等、靠、要思想,从而增强了干部群众改革开放意识,加快了经济开发步伐。
  2.与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不断推进“两德”提高全体公民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水平教育为中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围绕这个中心我们本着分层次,按行业和虚功实做、求实创新的原则,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实践活动,使之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培养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窗口”行业,开展“三优一满意”和“双十佳”竞赛活动,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行业新风;在基层依次开展文明户、文明单位(村)、文明城镇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了自建向共建、区域向社会推进的文明创建态势,社会的文明不断拓展,文明度逐年提高。
  3.与净化社会环境相结合,促进村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这几年,我们坚持集中打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城市开展了“扫黄”、和“严打”斗争,加强了文化市场和流动人口的管理,落实了单位内部的治安责任制,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治安联防网络;在农村清除封建迷信、买卖婚姻、聚众赌博等三大公害,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相信科学、遵纪守法、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有效地净化了社会空气,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局面。
  4.与智力开发相结合,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坚持把治穷与治愚结合起来,按照经济、科技、教育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总体部署,制定了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规划。在抓好基础教育和干部教育的同时,着眼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重点抓了以培养经济开发实用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围绕烟、果、羊、薯四大主导产业开发,先后对10万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我们还组织了2400多名科技人员下乡、下厂,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落实“星火计划”项目。几年来,有210多项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58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地科研成果奖。
  (三)用延安精神解决经济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建国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延安建设十分关心,在财力物力方面给了很大支持。特别是从1979年起,中央每年拿出专款支援陕北老区,对改变我区生产基本条件,开发主导产业,发展文化教育,促进经济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这一有利形势,我们一方面采取切实措施管好用好扶持资金;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把扶贫开发的立足点放在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一是坚持劳务投入,扩大有效积累。1985年至1990年,全区用于农田基建的工日累计4229.55万个,新修“四田”56.14万亩,修复和新增灌溉面积23.64万亩,造林490.28万亩,种草276.23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99平方公里。国家、集体群众集资架设农用电线路2200多公里,改造地方道路3000多公里。1980年以来,全区安排技改工程224项,投资7.56亿元,其中地方则政和企业自筹占60%。这种长期大量的劳动积累,为我区经济开发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二是狠抓开源节流,壮大开发实力。通过发展生产,培养财源,全区用于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资金也在逐年增加。在国家紧缩财政、信贷资金的情况下,我们努力挖掘内部活力,建立了主导产业开发基金制度。从1987年起共筹集资金2.4亿元,通过有偿使用的办法,增加生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紧缺的矛盾,保证了经济的正常运行。三是实行资金倾斜,保证重点建设。“七五”期间,我们把开发石油、煤炭、卷烟、毛纺和烟、果、羊、薯八个主导产业作为振兴全区经济的重点和突破口,在资金安排、物资供应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地区财政平均每年返还4800万元。用于扶持石油、卷烟工业的滚动发展。五年间,共用于工业主导产业开发和技改的投资达8.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投资的70%,相当于“六五”期间的5.9倍。
  (四)用延安精神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延安时期我们党与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清正廉洁,同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树立了良好的领导形象。建国初,毛主席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发来《复电》,勉励各级干部“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多年来,我们坚持用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优良作风教育干部,建设领导班子,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实行正确决策。正确的决策是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个首要问题。近几年,我们在制定政策措施、拟定工作计划、决定重大事项时,都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要求和意见,经过综合分析、反复比较,然后形成决议。地、县主要领导,坚持每年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深入农村、厂矿、企业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发展、党的建设、城乡改革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使决策基本上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领导做起,在领导机关做起,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为群众作出表率。采取党政领导干部挂帅,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联合行动、主动出击等办法,对钻改革空子、借搞活经济之名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挪用、私分公款公物,以权谋私,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违法违纪违章建私房和敲诈勒索、吃拿卡要等严重行业不正之风等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由领导干部包查大案要案214件,其中涉及到县级干部的22件,处理违法违纪党员、干部195人,依法逮捕45人,挽回经济损失450多万元,有力地惩治了腐败行为,鼓舞了群众,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我们还注意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治本上,在进行党风党纪党性教育的同时,抓住群众最关心和最容易发生腐败现象的环节,制定了廉政制度,在“农转非”户口审批、招工招干等八个方面实行了“两公开一监督”,有效地遏制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为群众办实事。1985年以来,地、县两级党政机关每年都抽调3000多名干部到基层蹲点,整顿基层组织,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企业排忧解难。各级党政机关还恢复了干部参加义务劳动的制度,每年都抽出一定时间植树造林、参加农田基本建设等,既锻炼了干部,又密切了党群关系。
  肩负起传播和实践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
  在邓小平和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的倡导下,出现了新的“延安热”和学习革命传统热。延安作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延安地区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于曾经哺育过自己、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延安精神,有着特殊亲密的感情。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我们要肩负起传播和实践延安精神的历史重任,一方面,要当好延安精神的“宣传员”,充分发挥“发祥地”的辐射作用,使延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把延安建成传统教育的基地;另一方面,要更加自觉地在实际工作中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建成富裕文明的新延安,使之与革命圣地的政治地位更加相称。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与兄弟地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经济上仍然是个贫困地区。“八五”期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七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兴农富民,兴工强县”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农村脱贫、财政脱补的奋斗目标,主要经济指标达到“2454”,即到1995年,全区农村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亩,人均生产粮食稳定在400公斤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500元,财政收入达到4亿元。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拓宽改革开放的路子。从今年起,我们拟从三个方面去抓:—是广泛开展全民商品意识宣传教育,有计划地选派一些同志到区外、省外吸收改革开放的新鲜空气,学习发展商品生产的基本知识和经验。二是加强“窗口”建设,在继续办好海口、厦门两个办事处的同时,拟在北京、上海、新疆等地新建一批“窗口”。三是利用“一圣三黄”资源优势,办好“中华黄陵扶贫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以文引资的形式,兴办“三资”企业,吸收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开放促开发,加快全区经济发展步伐。
  (二)实行分类指导,把扶贫开发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根据我区南北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实行提高南部、开发北部的方针。南部主要抓主导产业系列开发。通过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优化结构,实行集约经营,逐步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和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力争到“八五”来,人均生产粮食稳定在500公斤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600元以上,建成一批收入800元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北部主要抓黄河沿岸和白于山关两个贫困带的经济开发。通过实行资金、技术、物资、干部力量、科技人才配套倾斜输入的办法,从退耕还林还牧和发展主导产业抓起,力争用五年时间,使“两区”内人均实现2亩基本农田、2亩经济林、2只羊、400公斤粮和400元经济收入,比较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和建立起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三)依托资源优势,逐步把延安建成全省的能源化工基地。根据我区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较为丰富、工业开发初具规模的实际,“八五”期间,要在深度开发方面有新的突破。重点是加强后备资源勘探,逐步扩大发展规模,发展石油化工产品、煤电转化和出口煤基地建设。“八五”末,石油开采和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20万吨,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原料和动力的化工、电力、合成氨工业和以有机合成材料为主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工业,达到一定的发展规模,初步形成“能源化工基地”雏型。同时,围绕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优势,发展一批以能源利用和农副产品系列加工为主的县市骨干企业,以及为主导产业配套服务的城镇集体加工工业,进一步增强县市经济实力。
  (四)大力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搞好教育结构、体制的调整和改革。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经济、科技、体育三位一体新格局。同时,要把扶贫开发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结合起来,教育引导群众走少生——优生——致富的路子。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突出抓好三点:一是建立健全县为中枢、乡为躯干、村为基础的科技服务网络。二是切实抓好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积极推广实用技术。三是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重点抓好“两路、两线、一水、一电”建设。“两路”是,西延铁路今年铺轨到延安,明年投入营运,同时抓好西包线二级公路改造和延安市区过境公路建设;“两线”是,330千伏输电线路于1992年底架设到延安,在已建成5000门程控通讯线路的基础上,争取近两年内全区各县市实现自动、半自动电话通讯;“一水、一电”是,延安市区供水设施建设和延安热电厂建设。
  遆靠山 (中共延安地委)
  

弘扬延安精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理论研究委员会编.—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