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五章 友谊之歌——宝贵的礼物

《白求恩在中国》编写组


  一九三九年八月,白求恩在中国工作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本医疗技术著作——《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完稿了。为什么要编写这本书?又为什么说这是一本最具有代表性的医疗技术著作?这还得从晋察冀边区党代表大会说起。
  边区党代会召开前夕,白求恩正在河北省曲阳县一带,检查军区、军分区所属医疗单位的卫生工作。这时,军区领导发去电报指示:有要事,请白求恩立即返回军区。
  当时,检查工作非常紧张,接到电报后,白求恩感到很突然。因为来曲阳之前,他听军区首长讲过,最近一段时间,不会有大的军事行动,他可以安心地在下面工作。现在又要他立即返回,他心里很纳闷,直等回到军区他才知道:晋察冀边区要召开党的代表大会,请他列席参加。
  作为一个加拿大共产党员,能被特邀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个边区的党代表大会,白求恩认为这是很大的荣誉,特别是在战争年代,又是在前线参加这样的会议,就更加表明了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他莫大的信任。他当即要求军区领导同志代他发一电报,告诉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他们的代表在中国抗日前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晋察冀边区代表大会。
  大会邀请白求恩讲话。他深为感动。在向大会汇报了加美援华医疗队的工作后,他极为诚恳地说:
  “……我必须重复,你们的战争是正义的,你们并不孤立,世界人民支持你们。反抗法西斯是我们共同的任务,我们来中国,不仅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们。今天我们支援你们,将来你们胜利了,会同样支援我们。我决心要和中国同志并肩战斗,直到抗战最后胜利。日本法西斯一天不赶出中国,我们一天不离开!”
  短短的几句话,忠实地表达了白求恩纯洁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情谊。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白求恩知道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都是互相支援的。既不存在乞讨,也不存在恩赐。因此,他始终以一个八路军战士的身分出现在中国人民中间。他最关心的是怎样更好地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一个以医疗为职业的共产党员,一个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医疗队,怎样做才是对中国人民的最好的支援呢?远在来中国之前,他就反复考虑过。在两年间给毛主席的工作报告中,也曾多次提出:“培养本地区的医生和护士,这是任何一个外国医疗队的主要任务。”他认为,是不是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交给接受援助的人,这是一个真援助、还是假援助的重大原则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垄断了资本,也垄断了技术;他们以技术为资本,不择手段地攫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间,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把技术援助作为枷锁,以援助为名,行控制、压迫、奴役别国人民之实。作为一个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鲜明地表示:“我们必须运用技术去增进亿万人民的幸福,而不是用来增加少数人的财富!”
  本着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千方百计地培养八路军的医生、护士。开办模范医院、特种外科医院,举办专题讲座、巡回讲座,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现场实地参观、表演。在紧张的战斗中,他还先后编著了《战地救护须知》、《战伤治疗技术》、《初步疗伤》、《战地外科组织治疗方法草案》、《消毒十三步》等二十多种医疗卫生教材,培养了相当一批能独立工作的医务工作干部。但是,白求恩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认为,只是把自己过去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拿出来还不够,还要根据斗争的实际总结新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介绍到部队和边区卫生工作人员中去。在边区党代会召开前夕,白求恩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材料,可是怎样编写呢?他感到心中还缺少底数。
  这次参加边区党代会为他创造了条件。党代会上,他听边区负责同志传达了毛主席、党中央的重要指示,对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党的方针政策有了明确的认识;他听了各部队、地区代表的发言,了解了他们的希望和要求;他和卫生部门的代表们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明确了部队卫生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党代表大会一结束,白求恩便拟定了编写的纲目和书名:《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
  开始着手编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盛夏了。这年夏天,冀中和冀西交界的唐县一带,天特别热,雨水特别多,白求恩抓紧利用战斗的间隙,开始了紧张的编写工作。
  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白求恩掀开盖在打字机上的苫布,写下了全书的“自序”:
  “战时卫生工作的组织是随着战争的方式来决定的。这个道理特别是在晋察冀军区的游击战中表现了它的正确性。在阵地战中,我们的队伍是正面向着敌人,用兵力严守两翼,并且在后面要统制交通线以伸展到后方——根据地。但是,游击战争就无所谓前方或后方,而经常在敌人的后方和两翼,甚至在敌人的中央进行战斗……
  “在目前的游击战中采用了许多新的战斗方式。这些战斗方式在二十五年以前不常遇到或未曾发明。它主要的不同是队伍的极端移动性,没有固定的或永久的阵地,一切行动是迅速和变化无常的。因此,现在的卫生工作的设施,必须适合这些条件。此外,以前战争对于卫生器材和药品是可以尽人力与财力来改善和充实的,但现在我们必须利用其它物品来代替医疗器材,并且要用简单的器具来完成我们的治疗任务。”
  天色暗了,白求恩拉开抽屉,取出一支蜡烛,顺手点上。烛光下,白求恩看到抽屉里横放着几本蓝色封面的书:那是一些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况编写的战时卫生工作的书籍。
  这使他一下子想起了那场令人诅咒的帝国主义战争。一九一四年,正在大学学习的白求恩曾经到过法国战场,他亲眼看到过那里卫生工作的情况:有永久的阵地,固定的野战医院,运送伤员用的是救护车,药品、器械可以得到充分的供应……但是,人民愤恨这场战争,对伤兵们毫无热情,卫生工作人员也在应付差事,伤员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接着,他眼前又出现了来到中国抗日根据地以后的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松岩口的“五星期”建院运动,广灵伏击战中送麻醉药的民兵,活的血库——群众志愿输血队,冀中平原上隐藏伤员的家庭……
  想到这里,他脸上流露出一丝欢欣的神情,他又拉开另一个抽屉,小心翼翼地取出两个英文手抄本。封面的书题是用工整的大写字母组成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当毛主席的这两篇光辉著作刚刚从延安辗转传来以后,翻译立即把它全部译成英文。打开书页,白求恩眼前又出现了那些熟悉的字句:“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又广大又持久的游击战争,在整个人类的战争史中,都是颇为新鲜的事情。这件事是同时代进步到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一事分不开的,是同共产党和红军的存在分不开的,这乃是问题的焦点所在。”
  他合上本子,神情庄严地思考着,然后继续写道:
  “最可庆幸的是八路军和他的卫生部门中,有他们从红军流传下来的十年宝贵的经验。所以,有的地方在其他部队看来是新奇的和特殊的,可是在他们却是司空见惯的。……
  “这本书是根据我在八路军从事卫生工作十八个月的实际经验写的。有时走到所谓前方——距敌人约三里至九里;有时在所谓的后方——距敌人约三十里至九十里。这本书是根据实际工作写的,不是理论的,是在以下的工作经验里得来的:一九三八年的春季在陕西东北和山西东部的山里;一九三九年春季和夏季在冀中平原……
  “这本书贡献给我们卫生工作的同志,作为我对他们向困难作艰苦斗争的精神钦佩的表示。这本书不是什么条文法典,它只是一些工作的参考材料和改善的指针罢了。
  “并将这本书献给……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英勇善战的八路军。”
  写完“自序”,他又认真地读了一遍,然后点燃一支香烟,走到窗前,望着天上的北斗,微微地笑了。
  白求恩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刚刚写了两章,白求恩的脚上长了一个脓肿,又红又胀,疼的厉害。上了药,也不见好转。中午,烈日当空,万里无云。白求恩叫警卫员帮他把桌子抬到室外去。警卫员奇怪地问:“为什么?”
  白求恩指着脚上的脓肿说:“我要采取一个新的疗法,用日光消灭这里面的细菌。这样还可以一边晒太阳,一边工作。”
  三伏天,骄阳如火。只一会,白求恩的脸上、臂上渗出一片片的汗水。后来他索性脱掉上衣,赤着背专心致志继续工作着。警卫员悄悄地用湿毛巾为他擦去背上的汗珠……
  连着晒了两天,脚上的脓肿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扩大了。脓液浸泡着神经,整个下肢一跳一跳的象针扎似地疼痛。白求恩无可奈何地推开打字机,请来了医生。那医生见了不由地叫了起来:“白大夫,你怎么拖成这个样子!”
  白求恩苦笑着说:“采取了日光疗法,可是还不解决问题。”
  那个医生坚持让白求恩住院休息,白求恩摇摇头说:“如果在手上,那我同意你的意见,可是在脚上长了个脓肿,我怎么好叫两只手闲着?”
  医生为难地说:“这样拖下去,有危险哪!”
  “不会的,请你给我作个手术,把脓放出来就行了。借此我教你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它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说完,白求恩仰卧在床上,举起双手说:“你现在可以给我滴麻醉药了。看到我的手倒下来时,便迅速切开脓疱,麻醉也马上停止,试试看吧。”
  那医生按白求恩的办法办了。见白求恩双手一倒,迅速地在脓疱上切了个十字口,排了脓,填塞进油纱条,还没等包扎,白求恩就坐起来,笑嘻嘻地说:“怎么样?这个方法又省药又省时吧?好,谢谢你,你可以忙去了。”
  说完,白求恩一瘸一拐地走到打字机前,“嗒嗒嗒”,打字声又急速地响起来……
  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一本译为中文后长达十四万字,并附有一百一十九幅插图的卫生教材编写成了。望着那一叠厚厚的文稿,翻一翻那些精细准确的插图,再想想,这一切都是在半个月里做完的,而且这是在一个闷热多雨的盛夏,他脚上还长着脓肿。炎热、疼痛在折磨着他,他却日复一日,每天写下万余字,每天画出近十幅画,这种工作精神,谁不为之深深感动!
  《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油印本,很快发到了八路军、新四军中,广大医务人员争相传阅,爱不释手。
  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医学技术书籍。它是白求恩丰富的战地医疗实际工作经验、广博的医学知识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工作十年宝贵传统溶汇一体的总结,是白求恩呕心沥血的结晶。它记录了白求恩一年多来的辛勤劳动,记录了白求恩科学的工作方法。它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页、每一行里,都有鲜血的流动,枪炮的轰鸣;都记载着白求恩不分昼夜的、寒来暑往的奔忙,殚精竭虑的战斗啊!
  这本书又是在斗争最需要的时候诞生的,讲的都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八路军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读着这本书,人们感到非常亲切。白求恩所选用的战例,就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那些战斗;书里介绍的方法,都是可以立即运用的。从一个医院的组织方案到一根橡皮管的煮沸晾晒,一招一式,一点一滴白求恩都想到了,写到了,好象站在你的身旁,回答你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读着这本书,人们感到非常新鲜。考虑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白求恩详细总结了卫生工作中克服困难的经验。例如,木锯可以作离断刀,丝线可以代替羊肠线,木棍、鞋、秫秸可以当夹板用,做麻醉口罩可以用纱布和硬纸板等等,这些历来无人为其著书立说,那些资产阶级专家甚至嗤之以鼻的土方法,在白求恩的著作里第一次出现了,而且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来突出地讲这些内容。
  更引人注目的是,白求恩将他到中国后学习来的红军的光荣传统写进这本技术专著里:他强调卫生部门必须“直属于师、团的领导和总卫生部”,一个领导人“不管是否懂得技术”,但一定要“懂得军事,特别是政治工作和行政工作”。他提醒大家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以借用老百姓的门板或木板作担架,但用毕一定退还”。他还意味深长地写道:“记住,把手术中取出的弹片、子弹要交给受伤者本人!”读到这里,人们不由地想起白求恩常说的一句话:“这些从伤员身上取下来的弹片、子弹,是法西斯侵略罪行的铁证。带上它,会激励着伤员们重返前线狠狠地打击敌人,也会使他们经常想到:有许多兄弟姐妹正在遭受这些弹片、子弹的威胁!”
  《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一书,是白求恩送给八路军、新四军的卫生工作者、指战员、伤员的最后的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礼物。
  

白求恩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白求恩在中国》编写组.—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