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三章 六、中央统战部的成立

中共中央统战部、陕西省委统战部、延安市委统战部编著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以及具体的方针政策,共产党和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都十分重视做统战工作。当时,党的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进行的。正如邓小平曾经讲过的那样,长征到达陕北时,“党把一些最好的干部派去做统战工作,加上其他方面的工作,在‘双十二’事变后形成抗日救国的新局面。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部队到达华北、华中后,人人都感到需要有统战工作,因为我们有了朋友就可以站住脚跟。那时甚至对一个碉堡的伪军,都拼命地去做统战工作”①。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协调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开展统战工作,愈来愈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同于大革命时期的民主联合战线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全民族性和复杂性,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了除汉奸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投降派以外的所有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以及海外华侨等。这样广泛的阶级、阶层参加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增强了抗日阵营的力量,也带来了统一战线内部的复杂性,在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建立专门的统战机构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开始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开始了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武汉组织长江局,统一领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包括统一战线工作。同时组成中共代表团,专门负责与国民党的联系和谈判,继续推动两党之间的合作。此前成立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和1937年成立的长江局,以及后来设立的南方局(周恩来为书记)、中原局(刘少奇为书记)和东南局(由东南分局改名而来,项英仍为书记)等组织和机构,积极开展对国民党以及其他抗日党派的统战工作,推动和加强了国统区的统一战线工作,促进了团结抗战民主。与此同时,在国统区的一些中共中央派出机构和某些省委如北方局、东南分局和广东省委、山东省委等,陆续建立了统一战线工作部,专门负责统战工作。
  此前,1937年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战线部,周柱任部长(任期为1937年1月至7月),加强了陕甘宁边区的统战工作。
  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周恩来在全会上作了关于统一战线的工作报告。全会通过了《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决定》明确规定,在区委以上各级党委之下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全会还决定撤销长江局,设立南方局和中原局,中共驻武汉代表团也随之完成了使命。1939年1月5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组织“中央统一战线部”,并决定“由王明负责”,王明任部长,副部长柯庆施(1939年2月到任)、南汉宸(1940年到任),秘书长韩光,中共中央统一战线部正式成立。同时还决定成立中共中央统战工作委员会,委员有王明、毛泽东、王若飞、王观澜、高自立、康生、莫文骅、李初梨、孟庆树,秘书长为李初梨。自此,中央统战部开始了延安时期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同年3月20日,中央书记处《关于统战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局、各省委、各特委如“还无统一战线部的”,必须“迅速成立”,并且要求各局、各省委、各特委“必须经常讨论和领导统一战线部的工作”。
  延安时期中央统战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调查和研究各党派、军队及少数民族的情形,研究各党派、各驻军对我党我军的态度,指导和进行各方面的统战工作。到1940年,中央统战部大体上已形成可以自行运转的中央工作机构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并开始以中央统战部的名义正式向各地行文,传达中央的统战政策,指导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当时中央统战部内设机构有文书室、资料管理室、统战委员会、传记委员会。1940年3月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非党人士”和“党外人士”概念。1940年11月2日《中央统战部关于统一战线的组织和工作问题的指示》,首次出现了“统战工作对象”及其简称“统战对象”的称谓,并在此后成为统战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
  1940年以后,为开展沦陷区的城市工作,中共中央决定加强党在敌后大城市中的工作。1940年7月底至8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敌后城市工作的问题。中央成立了由周恩来负总责,康生、王稼祥、任弼时、陈云等人参加的中共中央敌后城市工作委员会,领导沦陷区党的工作。同时确定以重庆为推进整个南方敌后城市工作的中心,以延安为推进整个北方工作的中心。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部门,并配备了专门人员。
  1943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精减调整中央领导机构,在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下设宣传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作为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助理机关。中共中央组织委员会统管中央统战部和其他几个部门的工作,刘少奇为书记。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中央统战部内设机构同时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友党科、友军科、非党干部科、社会统战科、总务科5个科室。
  1944年9月1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地委以上各级党委中相继设立城市工作部,在某些县委也指定专人做城市工作。城工部的主要任务是领导敌占区的统战工作。中央城工部部长由彭真兼任,副部长为刘晓、刘长胜。此后中央统战部便以中央城工部的名义开展工作。
  1945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刘少奇兼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王若飞任副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坚持反共、独裁、卖国政策,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破裂,各级城工部停止工作。
  194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召开书记处会议,专门研究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为了加强对第二条战线的领导,推动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会议决定改组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并恢复工作,由周恩来兼任部长,李维汉任副部长。部内按工作分为党务、统战、农村、文教、顽军五组。确定城工部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央领导下管理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包括工、农、青、妇的一切工作,负责训练这方面的干部。同时还规定,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各有关区党委都设立城工部。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组织调整和加强,为第二条战线的兴起做了组织准备。
  1947年3月10日,因为工作需要,城工部撤离延安,向晋西北转移。4月27日,城工部部务会决定,因部长周恩来在陕北转战,由华岗、潘梓年、于江震、童小鹏、王翰、薛子正、齐燕铭、张友渔、李维汉、周子健、陈华、何其芳组成部务会议,负责部内工作;由李维汉、华岗、于江震、童小鹏组成常委会,处理日常工作。城工部驻山西省临县王家沟后,受中共中央后委常委会直接领导。城工部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掌握情况,向中央提供指导建议;总结经验,积蓄经验;训练干部,输送干部。同时确定了部内各组负责人,并增设秘书处。8月间,成立蒋区工作组和南洋工作组。这段时间,城工部曾先后领导过两个训练队:一是1947年5月1日开学的青年训练队,其任务是训练从南京、上海、重庆等地撤回延安的工作人员,共有学员116名;二是同年10月20日开学的川籍干部训练队,其任务是通过训练使学员掌握政治方向,了解党的政策,为南下工作做好思想准备。
  1947年12月9日李维汉去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参加十二月会议。会后,根据中央指示,城工部将对华侨工作的研究扩大为对南洋各国问题的研究。1948年7月,城工部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李维汉兼石家庄市委书记。同时对部内机构进行了调整,分设第一室为城市政策研究室,任务为搜集解放区城市工作经验,帮助中央研究政策、介绍经验,下设三个组(工商业组、文教组、政权组);第二室为蒋区工作室,主任张秀岩直接参加华北局城工部工作,负责对平津工作的指导;第三室为南洋问题室,任务为调查整理南洋各国的一般情况等;同时还设有资料室和秘书处。
  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1948年9月24日和26日,中共中央先后发电,决定“将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管理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国内少数民族工作、政权统战工作、华侨工作及东方兄弟党的联络工作”,并具体负责筹备召开新政协的工作。李维汉兼石家庄市委书记,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原城工部所管解放区城市政策的研究工作,划归中央政策研究室。
  中央统战部诞生于延安时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央统战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任务,积极探索,努力工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解放战争决定性胜利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战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附:中央统战部的历史沿革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央统战部(1939年1月——1944年9月)1942年的组织机构情况:
  部 长 陈绍禹(即王明)
  副部长 柯庆施(1939年2月到职)
  南汉宸(1940年以后到职)
  秘书长 韩光
  友党科
  科 长 李乐光
  友军科
  科 长 廖鲁言
  非党干部科
  科 长 徐一新
  社会统战科
  科 长 刘澜波
  总务科
  科 长 彭平
  组织机构中还设有文书室、资料管理室、统战委员会、传记委员会。
  (二)中央城市工作部(1944年9月——1948年9月)
  1948年的组织机构情况:
  部 长 罗迈(即李维汉)
  城市政策研究委员会
  主 任 罗迈(兼)
  副主任 潘梓年
  工业组
  组 长 王翰
  副组长 梁华
  商业组
  组 长 潘梓年(兼)
  市政组 (档案中未反映人员状况——编者)
  文教组 (档案中未反映人员状况——编者)
  蒋区工作组
  组 长 张秀岩
  南洋工作组
  组 长 罗迈(兼)
  秘书处
  处 长 童小鹏
  副处长 周子健
  机要科
  科 长 邹群
  副科长 杨广仁
  文书科
  科 长 于刚
  总务科
  科 长 王治
  副科长 乔风咏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央统战部(1948年9月——1949年9月)
  1948年9月的组织机构情况:
  部 长 李维汉
  副部长 高文华
  秘书长 齐燕铭
  副秘书长 童小鹏
  第一室(负责城市政策研究和统战工作,中央城工部改为中央统战部后,城市政策研究部分划归中央政策研究室)
  主 任 齐燕铭(兼)
  第二室(负责国民党区工作)
  主 任 张秀岩
  第三室(负责华侨工作、东方兄弟党联络工作)
  主 任 章汉夫 连贯
  第四室(负责干部管理工作)
  主 任 梁华
  秘书处
  处 长 周子健
  副处长 骆是愚
  资料室
  主 任 于刚
  机关党总支
  书 记 童小鹏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同年3月至5月,中央统战部从河北平山县李家庄分三批搬来北平,中央统战部驻中南海。当时的组织机构情况:
  部 长 李维汉
  副部长 高文华(1949年5月调出)
  邢西萍(即徐冰,1949年7月到职)
  秘书 长齐燕铭
  副秘书长 童小鹏
  第一室(负责统战业务及资料工作)
  主 任 杨超
  副主任 何成湘
  第二室(负责干部管理工作)
  主 任 梁华
  第三室(负责华侨侨和东方兄弟党联络工作)
  主 任 连贯
  副主任 许立
  办公室
  主 任 童小鹏
  中南海办事处
  处 长 周子健
  副处长 宋友学
  交际处
  处 长 申伯纯
  副处长 管易文 张尧民 程子平
  人事处
  处 长 余城
  副处长 黄仁
  秘书处
  处 长 周子健(兼)
  副处长 骆是愚王福林
  机关党总支
  书 记 童小鹏
  ① 邓小平:《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1951年3月2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3页。
  

延安与中国统一战线/中共中央统战部、陕西省委统战部、延安市委统战部编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