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建国以来延安经济社会变迁——以人口、环境、旅游与社会和谐发展为例

雷新军









  延安,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于隋。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5月,延安撤销陕北行政公署,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延安、延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陵、宜君、黄龙等12县。同年10月,改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1955年5月,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1956年10月,延川、子长划归延安专区。1968年8月18日,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次年9月,延安专区改称延安地区。1970年,延安县析置延安城区(县级),1972年,延安城区改称延安市。全区辖1市14县。1975年8月,延安县并入延安市。1978年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延安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延安市,原延安市(县级)改称宝塔区,延安市辖1区12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2万。
  延安经济建设多年来一直围绕着解决吃饭问题。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延安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近几年这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经济向着全面开发、综合治理和人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
  一、延安人口的增长与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后,延安社会安定,人口增长快速。1959年以后,由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延安人口死亡率均在10‰以上。随后又快速增长,据统计,1975年底延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在20%以上。1978年—1988年,延安地区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初见成效。1990年7月1日,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延安地区1982年至1990年,八年间增加了296665人,平均每年增加人口37083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2.4‰,延安人口仍处在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由于生活水平和工作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以后延安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10‰以下。2005—2008年,延安实行综合改革创建优质服务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据2008年底统计,延安市总人口216.6万人、当年出生率9.68‰,死亡率5.26‰,自然增长率4.63‰,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3%。人均期望寿命为71岁。按复利公式推算从1972年到2008年由于推行了计划生育延安市少出生人口590846人。人口数量的减少、人口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延安社会经济的发展。2007年延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45元,比1978年人均53元,净增2792元。延安市人均GDP达到28675元,位居全省第一。财政收入175亿元,人均财力居于全省前列。
  延安人口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延安经济结构的转型。由于交通状况的改变,以往延安经济发展封闭的状况完全政变,融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潮流之中。
  从以下表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人口和家庭数量在稳定中增长,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少数民族数量有所增加,青壮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劳动力富足,城镇化在平稳中进行,城镇人口数量在改革开放后显著增加。同时,义务教育普及程度高,受到高等教育人口显著增加,反映了延安人民的文化程度显著提高。
  二、延安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基本脉络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地处陕北,交通不便,延安经济发展极其缓慢。1973年6月,周恩来陪同外宾到延安参观访问。访问间隙,他专门挤出时间,要时任延安地委副书记的土金障如实向他汇报延安人民的生活状况。听了土金障的汇报,看到延安街市凋敝的情景,周恩来心情十分沉重。中午,在延安当地准备的餐桌前,周恩来含着泪说:“我这个总理没有当好,延安人民生活这样苦,这样的饭菜,我怎能吃得下去呢?”在登上宝塔山之后,群众发现了周恩来的车子,几千名群众向周恩来的汽车拥来。汽车只能在群众的簇拥下缓行。当时延安市区通往宝塔山还没有公路,车行进在小南河河道中,突然熄了火,车停在了河中间。此时,周恩来打开车窗,将手伸出窗外和群众握手。看到无比亲切的周总理,无数群众忘情地肩扛手抬,硬是把车抬过了小南河。周恩来向群众致谢,不少群众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这则著名的周总理回延安的感人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延安革命老区的生活条件是多么艰苦,道路的交通状况是极其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处在当年那种艰难困苦的挣扎之中。但是,党和政府在困难的日子里,从来没有忘记老区人民,改革开放以来,带领着延安的群众实现生活的脱贫致富,慢慢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按照“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发以石油产业为支柱的主导产业,彻底改变了单一的落后的经济结构。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发展战略,带动全市总体经济在“十五”时期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为延安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改革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商品日益丰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
  表现在: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变化明显。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经济总量看: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全市的经济总量(GDP)只有3.44亿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倒数第二;2000年全市的经济总量(GDP)突破100亿元,达到130.63亿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6位;2007年超越500亿元,达到594.03亿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4位,比1978年增长l9倍,年均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59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9.93亿元,比1978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1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2.51亿元,比1978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1978年只有238元,比全省低53元;2007年达到27921元,比全省高出13571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一位。1978年全市日均创造GDP仅为94万元,2007年日均达到16275万元,是1978年的173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3417元,人均财力连续五年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一。分时期看:生产总值1978—1990年年平均增长9.1%;1990—2000年年平均增长10.1%;2000—2007年年平均增长15.2%,呈现出逐期走高的态势。
  二是经济结构变化显著。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性气候,在改革开放前的20年,基本上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全市的总体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改革开放30年来,延安市在农村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推行企业改制,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迅速提升,并于1991年首次超过农业,工业化城市的特征明显显现。2000年以来,延安市坚持“两带动,一支撑”的经济发展战略,全市总体经济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工业特别是石油工业对全市总体经济和财政的支撑、主导、带动作用迅速增强,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75%以上,其中石油工业就占70%以上,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52.6%、27.4%、20.0%调整为2007年的7.0%、80.8%、12.2%。
  三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通过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富民政策,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苹果、草蓄、棚栽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70.41亿元,比1978年增长6.2倍,年均增长7.1%,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主要农产品显著增加。30年来,全市粮食产量先后跨越50万吨、60万吨、70万吨、80万吨几个台阶,1998年产量为97.7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近年来,由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70万吨左右。2007年粮食产量76.07万吨,比1978年增长92.2%,年均增长2.3%;由于果业“大改形、强拉支、巧施肥、无公害”四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苹果的产量、质量、优果率和效益大幅提升。2007年苹果产量达到138.09万吨,比1978年增长1.58倍,年均增长19.1%;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07年末全市拥有蔬菜大棚7.77万座,蔬菜产量达到55.15万吨。品种结构继续优化,蔬菜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油料产量稳步增长,2007年产量达到1.67万吨,比1978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5.8%;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引进优良畜草品种,推广扩大示范面积,草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7年末全市人工种草保留面积390万亩,其中舍饲存栏牛20万头,羊67万只,生猪58万头,家禽33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6.51万吨,比1980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7.5%,奶类产量达到6290吨,比1980年增长24.6倍,年均增长12.8%,禽蛋产量达到1.84万吨,比1980年增长10.97倍,年均增长9.6%。同时形成以延川的红枣、黄龙的核桃等区域性主导产业。30年的改革开放给全市的农业、农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实惠,大大提高了延安市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四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和效益迅速提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延安市从实际出发,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延安经济发展的路子,确立了“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发展指导思想,以石油、电力、煤炭、卷烟四大主导产业为依托的工业经济格局逐步形成。特别是1989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加上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工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抓住国内外能源市场持续走好的重大机遇,全力加强石油产能建设,以石油为主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石油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骨干作用明显显现。截至2007年底,全市拥有年末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69个,全年完成产值(含长庆)892.58亿元,较1978年的1.31亿元增加了891.27亿元。其中:石油工业完成产值819.8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1.85%,而1978年所占比重仅为7.6%,到1990年所占比重上升为53.3%,2000年上升为89.8%。全年实现增加值463.84亿元,其中石油工业实现增加值428.02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3%,占到总体经济的72.1%。四大主导产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1978年全市生产原油(不含长庆油田)只有3.6万吨,1992年突破100万吨大关,达到101.35万吨,2007年达到887.53万吨,较1978年增长245.5倍,年均增长20.9%;原油加工量1980年仅为7.87万吨,1995年突破100万吨大关,达到118.95万吨,2007年达到934.6万吨,较1980年增长117.8倍,年均增长19.4%;煤炭1034.83万吨,较1978年增长7.8倍,年均增长7.8%;卷烟31.5万箱,较1978年增长14.3倍,年均增长9.9%;发电量2.94亿千瓦时,较1978年增长1.97倍,年均增长3.8%。
  三、特色农业、山川秀美、退耕还林和人居环境的变迁
  (一)特色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
  农业一直是延安的主导产业,也是延安经济的重中之重。但是长期以来发展水平低,基本上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格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产业格局的快速调整,延安的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陕北特色,出现了新的调整方向和发展思路。
  1.新出现的农村合作组织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如何加快农村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长久以来的艰巨任务,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在延安农村地区,近几年涌现出了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将会进一步推动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农民合作组织尤其是营销组织在延安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不仅帮助农民增收、完善农村现行的社会组织结构,而且可能孕育新的社会经济体制。因此,我们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要拓宽思路,从政策上和实际方面积极培育和支持农民合作组织。
  首先,政府行政部门让出赢利的涉农领域,不要与民争利。提供条件让农民的合作组织发育,让农民通过增强组织的力量增收。政府有关部门放开视野,改革现行体制,将那些目前有可能产生利润的涉农领域如供销、批发、农机、水利、科技服务等部门放开,让农民自己组织的合作社能够低税进入,逐步形成规模经营并达到规模收益。让出赢利的涉农领域,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必要的市场框架、市场法律法规、秩序维护、仲裁监督等工作,即整个市场环境的整治和维护,都是政府的职责。
  其次,调整政策,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组织发展。在政府行政部门退出赢利的涉农领域之后,由新的组织来占据涉农领域的空间。这类组织中最需要大力倡导的,就是农民合作社组织。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不少方面需要与国际社会接轨。通过发展合作社组织帮助弱势群体自强、自立、自助,也是同世界上正在兴起的合作社热接轨。延安市根据实际状况,参照我国历史上和国际社会的经验,制定关于延安市农民合作社的试行办法,在实践上先行一步。农村产业结构继续调整,蔬菜、林果、草畜三大产业开发取得新的成就。
  同时,农民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是不同于村委会的另一类农村社区组织,目前被称为农村的中间组织或中介组织,它在生产者农民和购买者城乡居民之间及各类社会机构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活动,主要解决售买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运输渠道、品种种类、时间和价格要求等问题。截至2000年底,延安市已经有各类农技协154个,会员达到31060户,占全市总农户的8.9%。协会涉及农、林、牧、副、加工等18个专业门类,其中种植业占67%,养殖业占24%,乡镇企业占5%,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占4%。
  农技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农村科技能人。这些乡土科技人才“懂理论、会操作、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的人力资本。二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据初步统计,各级农协近几年转化科技成果120多项,直接经济效益5.6亿元,2000年全市主导产业科技含量增加的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70%以上。三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农技协带动了技术专业户、专业村向更高一级的专业生产发展,规模化的专业生产又孕育了专业市场,使各县区的农村经济逐步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四是促进了农村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入会后,技术上互帮互学,利益上互助互惠,信息上相互传递,打破了小农经济狭隘观念的束缚。
  2.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突出优势,做大做强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一是努力建设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延安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延安市坚持把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全力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30万亩,占全国的7%、全省的33%。“洛川苹果”远销欧洲、东南亚20多个国家。在未来的规划中,计划把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左右,稳步扩大红枣、核桃、小杂粮等特色产业规模,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努力把洛川苹果打造成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和聚焦点。积极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程度。二是按照“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开发思路,因地制宜发展草畜、大棚蔬菜、红枣、核桃、小杂粮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努力形成绿色产业新格局。
  (二)山川秀美工程、退耕还林战略的实施与人居环境的改善
  1.山川秀美工程的缘起。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曾是陕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特别是延安北部地区,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恶劣,山塬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尽管经过了多年植树种草、水土流失治理,但直到上世纪末,广大农民“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仍未根本改变,这不仅导致延安农村的贫困,更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山川秀美工程”为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支撑,为改善延安的人居环境建立了造福子孙万代的生态屏障。
  1999年,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号召,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不久又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方针。在国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下,延安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为延安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方向。延安市认真贯彻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了《延安市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规划纲要》。在认真总结整山治水经验教训和严格遵循自然、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延安市经过反复论证,编制了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水土保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规定了封山绿化、天然林保护、经济林果、舍饲畜和农田水利等五大工程为整个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2.山川秀美、退耕还林的成效与老百姓人居环境的改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延安市率先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882.16万亩,面积分别占到全国的2.5%、陕西省的27%,延安由此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退耕还林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延安投资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工程,对延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吴起县的退耕还林最为典型。吴起县山峁沟坡,10年前的面貌像是一笼蒸熟的馒头,黄秃秃、光溜溜;如今,在卫星遥感图片上,吴起县的区域像一枚绿色的树叶粘贴在广阔的黄土高原上。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扶持下,吴起县累计完成造林种草面积24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62.9%,灾害性天气明显减少,多年罕见的飞禽走兽重新出现。
  像黄土地容貌的改变一样,延安的广大农民逐步走出了千百年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吴起县吴仓堡乡周关村,村民贺建清一家人10年前耕种60多亩土地,但日子并不好过,靠天吃饭,粮食收成没保障。自从退耕50多亩并获得国家补助后,加上种植沙棘果的收入,贺建清一家年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
  10年来,延安市120多万农民受益于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82.16万亩,占到全国的2.5%、陕西省的27%,由此“还出”了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秀美山川。退耕还林成效显著。至2006年底,累计退耕还林865万亩,占全国的2.4%、全省的27%。
  退耕还林使延安山川大地的基调由黄变绿,也有力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10年间,加上封山禁牧等生态政策的实施,退耕还林使延安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使延安全市林草覆盖率由1999年的42.9%提高到现在的57.9%,林木绿化率由37%提高到46%;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20.7%提高到45.5%。一些重点治理区基本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与此同时,延安市降雨量增加、扬尘和风沙天气减少,局部地区小气候已经形成,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郁郁葱葱的绿装,山川大地初步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自1996年以来,退耕还林彻底改变了延安农业产业结构,为延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良机。国家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解决了农民吃粮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放开手脚,大力发展林果、畜牧和棚栽三大产业,使农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走上了农业综合发展的道路。非粮产业的发展使延安市农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粮经比达到48.1:51.9;粮食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31.4%,非粮作物产值年均递增11.1%。退耕还林的政策不仅保护了生态,而且在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帮助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当地农民称为最受拥护和欢迎的政策。
  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延安基本农田增加到313万亩,农民人均2.2亩。全市新建苹果园92万亩、蔬菜大棚8.2万座、沼气池12.5万口,农村近50万人解决了能源问题,生产条件差的2.7万户13.9万农村人口实施了移民搬迁,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据延安市财政局初步概算,退耕还林两个补助周期实施完毕,国家累计投入延安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高达105亿元。截至2008年底,延安市已给退耕农民兑现补助资金58亿元,涉及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农民户均获得补助2.03余万元,人均4650元。2008年,延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51元,较1998年退耕前增加了2195元。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10亿元,总量全省第三,人均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17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2.7亿元,人均财力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2845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7.8%,同比增长16.5%,财政收入100.08亿元,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40.39亿元,增长9.8%,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
  退耕还林还使延安的区域小气候明显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得到优化。全市年均降雨量由1998年的540毫米提高到2007年的560毫米,个别年份超过600毫米;沙尘天气由5至6天减少到3天,春秋两季沙尘暴天气几乎再未出现;全市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42.9%提高到52.8%,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0.7%提高到45.7%,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郁郁葱葱的绿装,延安山川大地初步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山川秀美工程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摆在优先位置,不仅巩固了已有的经济成果,而且对环境整治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红色旅游的勃兴与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低碳时代的到来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旅游的目标就是要建成为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红色旅游产业勃然而兴,将会带动延安经济发展转型和向着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延安最负盛名的旅游招牌是“两圣两黄”,即革命圣地延安,华祖圣地黄帝陵和黄河壶口瀑布,黄土民俗风情。“两圣两黄”集中反映了延安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的优势与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古老的历史文化和中国现代革命的辉煌史绩。延安市的旅游产业发展,也得益于近十几年来红色旅游文化的勃兴。
  中国独特的红色革命背景,造就了富有中国特色红色旅游线路,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红色旅游景点不计其数,不仅延安,北京、江西等地也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延安红色之旅相对于其他红色旅游线路究竟有什么特色?延安不仅作为一个充满浓厚历史内涵的城市,而且其光辉的革命背景,亦令延安能在中国的旅游文化历史上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延安的红色旅游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亦面临着重重挑战。延安的红色旅游有什么特色?又如何改善其现存的问题?
  延安红色之旅的特色在于丰富的历史素材与生动的现实生活的结合。在延安,人们既有红色历史的激情感悟,又可以感受到陕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延安的旅游产品资源丰富,比如极具陕北黄土高原风情的菜肴和小吃,如钱钱饭、油糕和洋芋擦擦等;再比如延安特有的风土民情,种类繁多而又极具特点的民间艺术,充满陕北风情的安塞腰鼓、洛川瞥鼓、宜川胸鼓以及陕北农民画、布堆画、毛绣、刺秀、窑洞窗花、民间剪纸艺术等等,这些质朴的陕北特色风情无一不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这一切,都是在其他地方的红色旅游所无法领略到的特色。延安的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延安市在为完善红色旅游,配套交通和服务体系方面不断创造条件,成效显著。“要致富,先修路”,延安市在交通设施方面改变巨大。火车站改造完成,开通南北等多条线路;纵贯南北的包(头)茂(名)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延安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已经启动。铁路、公路、民航构成了立体交通网,使延安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延安市“十一五”规划中,全面启动以“三山两河”为重点的城市功能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正在努力把延安打造成“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绿色旅游城市。
  延安旅游产业的发展成效显著。旅游经济的勃兴,带动了延安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以2003年为例,全市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和协议项目235个,总投资125.3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19个(包括15个协议转化项目),总投资39.2亿元(包括15个协议转化项目5.95亿元);协议、意向116个,总投资86.11亿元。通过项目的促进转化,已有96个合同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4.1亿元,到位资金13.3亿元,全年合同项目履约率80.6%,资金到位率56%,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为优化延安对外开放作出了新的贡献。“旅游业已经成为延安市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市市长陈强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积聚了巨大潜力,延安正在向现代化的新兴旅游城市迈进。但同时应当看到,面临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延安的红色旅游如何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又是延安面临的紧迫问题。
  综观延安红色旅游多年的发展,但在形式上,基本是以自助游为主。没有形成产业经营和品牌优势,缺乏整体策划及形象宣传,缺乏一个高度概括、凝练的创意主题。因此延安的红色旅游要发展就必须形成鲜明而又具有特色的旅游主题,单靠红色旅游这一主题很难在众多红色旅游线路中突围而出。另外,要懂得挖掘红色资源,从“品牌经营”到“经营品牌”,用品牌提升产业。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而且有些东西已经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标志,例如宝塔山、杨家岭、凤凰山革命旧址,还有粗犷豪迈的安塞腰鼓、信天游等。这些作为延安红色旅游线路的品牌,融合延安特有的红色革命背景和陕北民族特色,不需要大力宣传就已经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延安旅游,当务之急是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做低碳环保旅游产业的实验基地。要把延安打造成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当务之急是要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时代潮流的精品红色旅游产品,以此提高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厚重的历史积淀为延安旅游赋予了恢宏博大的气势和魅力。革命圣地延安、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已成为延安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以“红色旅游”着力打造“魅力延安”,让延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之地和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是延安新阶段的历史任务。
  (作者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博士服务团团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企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延安时期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论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付建成主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