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崇高的品质

延安精神研究会编


  爱人民的人必将受到人民的爱戴。权力不能强迫人们去爱他。万能的金钱也是买不到的。
  我们看到一篇报导《一辆小车坠入长江,百入围观无人相救》,这事发生在当今令人难过。一人有难,众人相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过去和现在,毫不利已,奋不顾身,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举不胜举。可是在八十年代的今天,当天门啤酒厂的小汽车坠入江里的紧急关头,看热闹的多达三百多人,竟无一人下水去救,幸灾乐祸,张口要钱。这难道还不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吗?
  人民爱什么?是金钱吗?
  四十多年前的陕甘宁边区,在今天仍然堪称“贫困落后”地区,却发生着人类的爱,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高尚的品德。
  林伯渠这个忠心耿耿的“人民的老黄牛”,在艰苦紧张繁忙的岁月里,却很细心地关照着一切穷人。他在灶房外边发现一个孤寡老太婆,经常提着筐子到厨房后边去拣蓝炭(未烧尽的碎煤核),因她是小脚,提着筐子走山路实在艰难。他对王定国(谢觉哉夫人)说:“那个老太婆太苦了,拣点炭拿不回去,你叫高世文(谢觉哉的警卫员)给她送回去吧!”林伯渠还亲自到这位老太婆家里去问寒问暖。
  林伯渠爱人民,人民爱戴林伯渠。1945年延安市群众选举边区参议员时,他的票数最多。在这年春节期间,群众敲锣打鼓,放着鞭炮,热热闹闹地给他去报喜,有的群众带上年糕和好吃的来看望林伯渠。一位七十岁的李全海老人,带着陕北的土特产和两只大公鸡,从百里以外的临镇来到延安,看望使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林主席。
  1745年3月28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都为林伯渠来祝寿,同时写了贺联“鹤发童颜,老当益壮”。有的还送了红旗,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的老勤务员”。林伯渠的这种高尚品德难道不正是被“淡忘”了的延安精神吗?
  

延安精神颂——延安时期领导人的优良作风/赵生明、任景信执笔,延安精神研究会编.—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0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