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三 边区经济建设的成就

李智勇


  由于边区政权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确定的目标合理,制定、实施的政策、方针符合边区的实际,因此,成功地在这块封闭、落后的黄土地上组织了空前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首先,是成功地解决了近200万军民的吃饭和轻工业的原料问题。耕地面积由1937年的862.6万亩,扩大到1945年的1425.6万亩,8年时间几乎翻了一番。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37年126万石,1944年达到175万石,增长39%,1945年遇到自然灾害,收获量仍达到160万石①。1941年达到自给有余,1945年则基本实现“耕三余一”的目标②。
  边区沿黄河的县份,有种植棉花的历史,但耕作面积和产量都不大,1939年耕作面积不到3800亩,至1941年棉产量仅50.8万斤,所需棉花大部靠输入。1942年耕作面积和产量均有大的提高。至1944年,耕作面积达29.5万亩,产量达到304.5万斤。1945年种植面积提高到35万亩,产量未见统计,依上年平均亩产10.3斤计,当在360.5万斤左右,边区的棉花消费量据边区建设厅1944年统计,年需350万斤,已自给有余了③。畜牧业在边区占有重要地位。牛是主要的耕力,驴、骡、骆驼是主要的运力,羊则是被服所需的羊毛、羊绒的来源。1938年边区的牧畜总数为93.67万头(匹),1944年增至249.1万头(匹),增长了166%④。
  其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了水准不很高,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纺织、被服、制革、制药、化工、造纸、印刷、炼铁、炼油、煤炭、陶瓷、玻璃、机械修造、军工等等,基本实现了工业品的自给。关乎民用军需,据重要地位的布匹,以前基本靠输入,1944年达到16万匹以上。1944年“全边区党政军民共需消费大布31万匹”,自给率达到了50%⑤。纸张生产开始受限于原料,1940年原料问题解决后产量飚升,1944年公私营产量达到1.5万令,印刷用纸的自给率达到89.6%,1945年达到99.8%⑥。
  “食盐是边区重要资源之一,占出境贸易的首要地位”。食盐的生产取决于天气和运力。边区政府从1940年起组织大量人力、畜力从事食盐的运输,改变了长期以来仅由私人小规模运输、食盐生产一直不振的局面,刺激了食盐的生产。1940年至1945年,边区的食盐生产年均近40万驮(每驮150斤,每斤24两),有的年份达到60万驮左右,成为边区财政的重要来源。1943年出境的盐占出口总值47.4%⑦。边区的石油生产有较早的历史,但产量一直不高。“据1920年美国地质所估计全中国储油量为137亿桶,陕北即占其半。边区油苗发现地点遍及各分区,实际开采的只有延长及延川之永坪二地。延长油矿于1906年即由清政府请日本技师开采,1914年成立中美油矿事业所,由美孚洋行运来采油、打井、炼油设备,至1916年因见油不多而中止,后收归省办。截至内战爆发时止,三十年间共打20眼井。出油最多时期是1916年,全年产原油635000斤,至1931年降低至552桶。”1937年边区政府建设厅接管延长油井,至次年,仅永坪一井出油,全年产油3527桶。以后石油生产逐年增加,1943年达到6.35万桶,是1938年的18倍。与此同时,石油产品特别是汽油的产量也有了大的提高,1943年达到近6000桶⑧。
  其他工业品的生产,铁1944年达到1000吨左右,“边区每年需铁量,按入境的铁推算不超过1500吨”,1945年子长铁厂开办后实现了全部自给⑨;煤炭生产1943年统计共有矿井100个,矿工人数1891人,年产量10万吨左右;机械和军工生产开办了农具厂、电器材料厂、兵工厂等10个工厂,可以生产织机、弹毛机等纺织机械和铧梨等农机具,掷弹筒、步枪、炮弹等军工产品,手榴弹的年生产能力1943年达到4万个⑩。
  第三,市场繁荣,商户及其资本迅速增加,进出口贸易有序,保证了物资的流通和供给,稳定了物价。边区的商户有公私之分。私营商户以商业比较集中的延安为例,1936年为123户,1944年增加到473户,增加了285%;资本则由300万元左右,增加到10亿到16亿元,增加了500倍;5万元以上资本的商户由2户增加到32户,增加了15倍(11)。公营商业主要是1940年开始发展起来的,“至1944年延属七县,陇东分区六县,关中分区,定边,靖边县,绥德市及子洲、清涧共有各单位商店348家,工作人员2500—3000人”。公营商业的特点是户数占全部商户的比例并不很大。如延安市1944年公营商户67家,只占当年延安市总商户的12.4%,但是资本、规模很大。以边区贸易公司所属的8家公司为例,总资本即达36亿元(12)。边区的新集市不断出现。《解放日报》1943年10月21日报道了关中分区新集市建立的情况:“新正县新立三处,原有一处。赤水县新立二处。宁县新立二处。共设八处。马栏区在1940年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后,人口由五百户涨增至今日的一千二百余户,耕地面积更扩大三倍有余,群众购买力还空前提高,仅马栏合作社一家,每日销货在万元以上。马栏镇上,三年前仅有出售粗布、火柴等简单日用必需品的小店铺九家,今则公私商店共十八家,街上小摊贩也很多,购货群众往来不绝,集市日渐形成。现专署及马栏区政府会议该市商民,决定从本月二十八日起建立逢四逢十(旧历)集期,本年九月三十日为首届集日,集市筹集会已聘定关中剧团演戏五日,届时必有一番盛况。”(13)边区的进出口贸易在南京政府的军事封锁下仍能有效地进行,组织了大批特产,主要是食盐、牲畜、皮毛及制品出口,换得了大量边区紧缺的物资,如棉纺织品、杂货。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1941年2亿元,1944年达到250亿元,增加了125倍(14)。
  对边区进出口贸易中的两大问题,即入超大(入超额相当于出品额)、进口货物中棉及棉织品比重大(占进口总值的60%以上),以往史家多从消极面看,笔者则认为应从积极面看,这一状况对边区而言,既是合理的又是有利的。边区进出口贸易中的两大问题,实际上是一大问题,即棉及棉纺织品进口数量大。扣除这一因素,边区的进出口实际上是平衡的。棉及棉纺织品进口量大应怎么看?笔者觉得:首先,边区历来无植棉、织布的习惯,以盐易棉是一个传统,因此棉及棉制品进口量大是正常的。这种状况实际上随着边区植棉和纺织的发展在逐渐减弱。到1945年,棉及棉织品进口为12.9亿元,比重已从上年度的68.6%下降到63.6%,降了5个百分点。如果扣除出口的棉丝及制品3.4亿元,棉及棉织品的进口实际为9.5亿元,所占比重则为47%左右。其次,两军对垒,谁拥有的物资多谁就占优势。甲方的物资多就意味着乙方的物资少,甲方就处于比较优势,反之亦然。进多出少,边区的物资增加了未尝不是件好事,何况进口的又主要是棉及棉织品这一军需民用的战略物资呢。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此长彼消的影响。1944年9、10月大关中新花上市时,国民党区域花价每斤1100元,边区以2800元一斤收购,差价117%,“当时看起来是吃亏的,可是价高招远客,有一天跑三次者,两月的时间争取进口棉花百余万斤,迫使国民党的60万担购花计划破产,虽屡次增加奖金好坏兼收仍不能完成。嗣后不久,国民党区域棉花逐渐上涨四倍多,所以最后算起来是大有利的”(15)。边区的物价尽管也受大环境的影响而上涨,但总起来看仍大大低于国统区,这里有精兵简政、发展生产的因素,确也与边贸的大量进口不无关系。
  第四,财政状况好转。1942年开始,实现了收支平衡。1943年全边区财政支出60亿元,其中生产自给占64%,政府公营企业收入占19%,税收和公盐代金占10%,赤字仅为7%,而且主要是用于生产投资。边区银行调剂金融、扶持经济,到1944年共发放贷款25.98亿元,其中农业1.31亿元,机关学校生产贷款6.06亿元,工业贷款6.87亿元,贸易贷款10.86亿元,合作社贷款8600万元(16)。
  ① 南汉宸:《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1947年),《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第85、86页。
  ② 边区建设厅:《关于边区经济建设之报告书》(1941年10月),《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一编,第21页。
  ③ 《边区建设厅历年统计》,《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第87页。按:1939年、1940年、1945年产量依1944年亩产10.3斤推测得出。
  ④ 资料来源:《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41年4月);边区建设厅:《一九三九年农业生产总结》;南汉宸:《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1947年);《边区农业统计表(1940—1943年)》,见《抗日战印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第62、63、96—99页。
  ⑤ 资料来源:《历年边区工业概况材料之一》(1946年);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经济情况简述》(1948年);《陕甘宁边区民间纺织业》(1945年),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第154—158、551—560页。
  ⑥ 资料来源: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经济概况简述》(1948年2月),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第214页;《历年边区工业概况材料之一》(1946年),同前书,第133页。
  ⑦ 资料来源:《关于盐务问题的报告》(1942年);《边区食盐产收运销实况》,1942年贸易局编印;盐务局《盐产工作》(1944年),盐务局:《两年来盐务工作总结》(1943年);《陕甘宁边区盐务局1945年总结报告》(1946年),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第292—313页。
  ⑧ 资料来源:《关于石油工业的材料》(1946年);莫汉:《边区矿产》(1942年);陈振夏等:《延长石油厂四三年工作总结》(1943年),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第315—322页。
  ⑨ 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经济情况简述》(1948年2月19日),同上书,第322—333页。
  ⑩ 《警一旅生产与供给工作总结》(1943年12月),同上书,第348—351页。
  (11) 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贸易工作》(1948年2月),《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四编,第20—25页。
  (12) 同上书,第20—36页。
  (13) 《人民购买力提高,马栏设立集市》,《解放日报》1943年10月21日。
  (14) 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贸易工作》(1948年2月),据《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四编,第62—67页。
  (15) 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贸易工作》(1948年2月),《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四编,第17、18页。
  (16) 《解放日报》1945年1月4、5日;又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四编,第155页。
  

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 —1945)/李智勇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