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十二章 第三节 社会教育的广泛开展——2


  二 冬学运动的健康发展
  冬学,是利用冬季的空闲时间对群众实施补习教育的一种形式。边区的冬学运动,是边区政府决定在每年9月底到年底利用农民五谷收割,颗粒归仓后的冬闲时间,开展集中学习的运动。冬学运动主要对象是不识字的成年人和青年人,特别是农民群众中的这些人,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因此,冬学是开展社会教育、消灭文盲、普及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边区经常的一种学制。
  每年树叶变黄,农场上的谷粒还没有入仓之前,教育厅就派人到各地去,协助县、区、乡组织起冬学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一般是由各级政府里的教育负责人来主持,吸收当地党政军民的代表参加,实行集体领导和具体分工。在冬学开学以前,开展广泛的准备动员宣传工作。各级冬学委员会首先要根据各县、各区、各乡的教育环境、社会条件等具体情况,讨论拟出各级的冬学计划,订出应办的冬学校数,应动员的学生人数。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深入的宣传,并在此基础上以自愿报名的方法进行落实。政府也不是不顾及民众个别的实际情况,平均主义的使成年人青年人一律到冬学里来,比如一家里只有一个生产的成年人,为着全家的生活,他白天要上山打柴或采药,也可以不到冬学里来,参加夜校或半日班读书就行了。
  因为群众把冬学看作是自己的事,所以冬学的设备、教员的经费,都由群众自己来解决,在冬学开学前,群众就把校舍、油灯、桌凳、纸张、粉笔、黑板等都准备齐全了。
  冬学是全日制上课,有一定的课程、布置设备和生活训练。因此,冬学的教员不能象夜校、半日班那样由小学教员兼任,冬学的教员是从当地抽调有一定文化政治程度的人,在开学前经过临时集中培训出来的,或者从师范学校抽出一部分学生来充任。为了防止学生的自流现象。学生订有冬学公约,凡无故缺席或借故逃学的,按公约的规定,轻的由小组批评教育,重的受到处罚。
  冬学的课程主要是识字课、政治课和自然课,其次是音乐和军事课。识字课是读新千字文,依据抗战和边区情况为内容编写的,共四册,由政府免费供给教员和学生,读完正好是认识1000个字,看报、写路条、记帐、写信一般不成问题。政治和自然课只教员有课本,教员把课本的内容讲给学生听。政治课讲的是抗战的道理,并对社会进化过程作浅明的解释;自然课讲的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一般常识。经过三个月的冬学学习,要达到对所学的内容能看、能读、能写、能用。在冬学的第二个月,要对学生的学习、教员的教学方法等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进行即时改进。在学完三个月后进行考试总结,对学习努力、识字最多的给予表扬,以至见诸报端,宣传表彰。
  边区冬学运动的开展,提高了边区许多成年、青年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使他们由文盲变为半文盲或非文盲,这是一个空前未有的成绩。但是,在以往的冬学运动中,还有许多缺点,主要是:(1)有些地方偏重于数量的追求,忽视主观力量和客观条件,致使有些冬学是有其名而无其实。(2)有的地方动员学生未能很好坚持自愿原则,不能区别对待,以致部分群众不以上学为乐事,反而觉得是很重的负担。(3)有的冬学教员各种常识贫乏,教学经验很少,文化程度太浅,不会算术,不会解释雷雨风云,故部分教员得不到学生的欢迎。(4)有的冬学课程没有抓住识字这一中心环节,政治课分量太重,门类也繁多,并与实际脱节。
  鉴于以上情况,1944年6月3日,边区政府关于冬学问题在给各分区专员、各县市长的指示信中,强调指出:决定每乡办一处冬学,条件好的地方还应尽量多办,将来做到每村一处,达到全边区公民除年老至50岁以上而又确实不愿学习的人外,每人识字1000,都能读《群众报》的目的。为此,冬学的学生,必须坚持群众自觉自愿和劝学的原则,绝对禁止强迫动员;冬学的形式,必须采取分散的原则,以村学形式出现,凡有学习者5人10人之村庄,群众要求办冬学,就在那里办,村庄虽小而群众愿意入学的也要设法办;冬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尊重群众的意见,以群众的需要为主,冬学的中心目的在于扫除文盲,但在适当情形下,也可传授群众迫切需要的珠算、农业手工业技术,或简单的医药卫生知识。同年8月22日,边区政府再次发出指示信,就冬学的目的、课程、教学方式、教员培训、学习期限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补充规定。
  边区的冬学运动,和其他教育事业一样,也是在不断整顿改革中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1944年边区的冬学教育,其规模比往年扩大好几倍,在数量和质量都有相当的增加与提高。以三边分区为例,全分区共创办各种形式的冬学461处,其中盐池51处,吴旗51处,靖边250处,定边109处;参加冬学人数6292人,其中盐池901人,吴旗522人,靖边2568人,定边2292人。有些识字成绩较好的冬学,如靖边县就有37处,共有学生571人,平均每人识字495个,其中94人能写简单的句字,164人能写简短的便条,71人会珠算的加减乘除法,99人能记帐,40人能读《群众报》。全县250处冬学中,有102处转为民办小学,这就为推广民办公助小学创出一条新路。
  边区的冬学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1)以分散与分时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以靖边县张家畔的妇女轮学为典型,采取每天分早、午、晚三个时间轮教;每天不论上下午,由组长集体教或个别教;由组长上门去教;由家里识字的人代教,教员和组长10天检查一次;家里有2人以上学习,可抽1人参加,回去再教其他人。(2)以分散为主的形式。有轮流教学的分散形式,如教员轮流去教、学生轮流去上课和教员学生一齐到各村去轮流教与学等;有直接与生产组织结合的分散形式,如按运输、熬硝、推粉、卖茶饭、杂务、拦羊娃、拾粪等业务分组的冬学和与妇纺结合的冬学、作坊冬学等;有为上学地点方便而采取的分散形式,如家庭冬学、以距离远近分成小组的冬学和送上门去教的冬学等。(3)以分时教学为主的形式。如一揽子冬学和夜校、半日校等;(4)集中与分散相互变化的形式。如随着气候变化改变教学形式,配合群众生产变动组织形式。这些冬学的组织形式,既适合于分散的农村环境,又照顾到群众的生活与具体需要,群众甚为满意。
  边区的冬学运动,在教学方面也摸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
  第一、把群众的具体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群众要学啥就教啥,是最显著的特征。比如,赤水县周家山冬学里有个叫张福的学生,是个文盲,他要求给他教珠算和笔算。教员黄森满足了他的要求,他的学习热情很高,表现出惊人的用功,在短短20天时间里,就学会了珠算和笔算的加减乘除法,同时还学会了阿拉伯字母和200个汉字。又比如,刘家城村的妇女冬学教员李珠,根据该村194个产儿中,因不懂卫生常识,就死亡了106个,群众强烈要求从进行妇婴卫生教育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分成三班进行教学:第一班是10岁至20岁,以识字为主,卫生为辅;第二班是20至35岁,着重卫生常识,其次识字;第三班是年龄较大的妇女,专门进行卫生教育。在冬学结束时,有35个妇女按新法做了月经带,有4个妇女用了新法接生,3个怀孕的妇女也做了新法接生的准备,普遍注意了洗手、洗脸、不吃生冷、馊饭,而且还认识了五六十到一二百个不等的字。此外,还有满足村主任学记账、开便条、写花名册的,给群众教认票(钞票)的等等,既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需要,又学习了识字,效果都很好。
  第二,和群众的业务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干啥就以啥为教材教啥,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比如,华池县温家台冬学以学生业务分学习组,对驮盐队常去三边驮盐,编了“驮盐歌”:吆上毛驴走三边,去驮盐;驮回盐来赚了钱,全家老少有吃穿。他们在路上边走边唱边识字,回来进行考查,再教新的。又比如,延安市旧城等冬学,对不同行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课文形式:对放牛娃开始教“放牛”,再教“放8个牛”续教“我14岁,放8个牛”等,对卖面粉的,教打卖面条子,教“年月日,石斗升合,斤两”等,再教记账。由切身事物到周围有关事物,联系实际,便于学生记诵,引起学习兴趣。
  第三,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教材教法。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方法,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以盐池县石家坑冬学为例,对8岁到12岁的娃娃,由单字到短句顺序编了课文:“人,大人,娃娃,一只羊,三个瓜……”对16、7岁的放羊娃,教“山羊、绵羊、羊皮、羊毛,羊毛值钱,羊皮缝衣,羊毛捍毡……”;对成年农民用庄稼、牲畜、皮毛、甘草之类的名称和有关度量衡的字,编成课本,识得百来个字,再过渡到日用杂字。在教法上,对不识字的人,以个别教学为主,先念后讲再学会写和用;对已经认识些字的人,特别注意教他们用,开条子、写信,多给机会练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四,使用课本和教学方法上的创造。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学法,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边区教育厅供给各地冬学用的有“识字课本”、“日用杂字”、“庄稼杂字”等课本,但各地在使用课本时,又都不局限于教材,遇到不适合此时、此地、此人的情况时,就进行改变。如庆阳把“碌碡”叫“滚子”,就不教“碌碡”两字,改教“滚子”二字;赤水不叫“乾饭、稀饭、高梁饭”,就改为当地的“面条、蒸馍、洋芋蛋”等。在教学方法上,不墨守于老师教学生念的老一套办法,采用个别教学、分组教学与集体教学相配合的方式,“啥时来,啥时教”、“早来早教”、“家里实在忙就可以回家”以及“轮回教育”、“家庭教育”、“挨户教育”等办法,如子洲周家圪崂冬学,在崖上、窗台上、磨道上、门箱、橱柜上到处贴了字、识字的人“抬头见字”,造成了学习的环境。在识字方法上,普遍采用“分合教字法”(如言、忍为认)、“加笔划教字法”(如从一、十、土、走、肖合并为赵字)、“部首分类教字法”(如联系“木”、“土”等部首教有关的实用字)等方法,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