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三章 第四节 工业的建立与发展——2



  二、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
  它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从1937年秋到1938年底为手工业合作社初创时期。1939年冬,手工业合作社达10个,社员199人,股金11251元,年总产值约5万元。1939年至1941年是合作社手工业初步发展时期。至1941年,全边区手工业社共达30个,股金合计613,117元。
  1.延安工人合作社的成立
  1937年秋,原供给部的鞋靴社和被服二厂解散后,边区总工会将流散的工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延安工人合作社,有社员70余人,筹集股金法币250元(每股0.3元)组织了鞋袜、被服、木器、食品等4个生产部门。1938年冬发展到13个,股金增加到1500元,边区银行投资1400元,盈利4300元。其中,略具手工业工场规模的只有鞋袜和被服两个生产部门,其余的只是几个人的手工业作坊。随着生产部门的扩大,工人合作社改名为延安工人合作社联社。后又在延长、固临、安塞各筹建一处纺织合作社。
  2.中国工合延安事务所的成立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初步发展。
  1939年4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顾问、国际友人艾黎建议设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延安事务所,推广工业合作。该所建立后,在行政上归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领导,日常工作由边区银行主持,曹菊如任事务所主任。延安工人合作社的被服、制鞋两个生产部门改组为延安被服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延安鞋靴工业合作社。
  边区工合是在边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与全国工合委员会的协助下建立起来的。主要包括19个性质不同的合作社。据1940年统计,工合工厂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是日用必需品,这对于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品种与月产量如下表
  边区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有了初步发展。1939年上半年各县已有人民纺织生产合作社110个和纺织工业生产合作社4个,社员9547人,股金6178元。
  1939年10月,边区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和《陕甘宁边区合作社联合社章程》,要求“发展生产合作社,以生产合作社的办法,组织广大群众的劳力与资金,普遍地发展手工业,求得战时工业品自给自足;并对现有的生产合作社加强管理,提高其生产技术和管理办法,使之增加产量,改善产品质量。”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又拨给边区资金2万元,创办了训练班,训练会计人员;成立了工业合作社陈列室,收集各社的材料长期陈列、展览,以便各社在技术上相互观摩学习;设立了联合供销处,以推销成品,供给原料,并协助与调剂各社的业务。这些都促进了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到1939年底,不同性质的规模较大的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0个;按其业务性质分为五金工业、纺织工业、服装工业、广化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土木石工业和运车器材业8大类。
  1940年4月12日,边区党委和政府作出的《关于本年度经济建设计划的决定》要求:健全已有之生产合作社,使营业活跃,产品增多,品质改进,成本降低;并组织新的生合作社。
  1940年1月,边区建设厅还发布了《生产合作社组织办法纲要》,指明了组织生产合作社的目的和各类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办法。提出纺织生产合作社以乡为单位,每乡组织一社。凡住同一乡的妇女,只要会纺纱或愿意纺纱、织布的,都动员她们参加纺织生产合作社,依自然村编成小组,每组选1名组长。对于打盐、挖药、制粉、挖煤、造粉笔、榨油、烧瓷等生产合作社,则不限定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要按社员及出产原料地分布情况灵活处理。各生产合作社社员以能参加该项生产劳动或有该项原料之出产为合格。但无上述条件而诚心合作的人亦可以认股入社。规定:参加任何一种生产合作社的工人均为社员、可享受其权利,不得实行雇佣制度。①
  1940年,又增加了7个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7个,股金增至64000多元,每月生产总值达到34400多元。1941年,全边区手工合作社达30个,股金共达613117元。
  ①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生产合作社组织办法纲要》1940年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上):建立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1937年7月—1940年12月)/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