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一章 第四节 巩固和发展边区经济——2


  二、抗灾救荒,发展生产
  1945年,继春旱之后,又发生大面积的夏秋干旱,加上风沙、虫蚀、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频侵袭,给边区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害。全边区累计受灾面积1788万多亩,其中仅受旱灾危害的达1020多万亩,致使粮食总产量比1944年下降38.5%,估计约少收65万石。1946年春天,边区又出现更为严重的春荒。
  1945年5月,西北局和边区政府相继发出关于防旱备荒的指示和训令,紧急动员全边区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抗旱救荒,大搞生产。6月26日,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领导人林伯渠、李鼎铭、谢觉哉等联名写信给各级参议员、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员,号召他们带头努力救灾,并组织人民加紧生产,节约粮食,防荒备荒。于是,生产救灾活动在全边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为了抗荒救灾,增加生产,各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抢种和补种秋田作物,赶锄秋草,扩大冬麦面积,增种土豆、萝卜、南瓜等品种,同时积极兴修水利,打井,挖渠,改造水浇地等,争取多打粮食。
  政府号召全体军民开展增产节约活动,节衣缩食,共渡难关。规定部队、机关和学校降伙食标准,每人每天节省口粮4两(小米),并完成个人生产任务(每人每年交粮1斗)。同时,严令杜绝各单位公营商店的铺张浪费行为,珍惜粮食,禁止用粮酿酒熬糖,严禁粮食出口。号召人民群众节用口粮,积极采集和贮存野菜、野果、枣、苜蓿、玉米心、荞花、榆树皮和糠麸等作为代食品。动员家家户户订立备荒计划,作长期打算。建立义仓,开展群众互济活动。政府还为重灾区调拨麦种,保证及时冬播,争取来年丰收。如延属分区专署就给子长县拨去麦种200石。8月15日,边府紧急指示种麦地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证全部种上冬麦。
  灾情最重的绥德分区,地委和专署组织3个工作团,赶赴绥德、米脂、子洲三县重灾区协助救灾工作。专署发出紧急指示,提出8条救灾措施:(1)发动群众在十天内突击抢种完麦子,翻种补种被冰雹打坏的田地。麦种主要由群众自行调剂,另由县仓库借给灾民一部分。积极组织变工互助,调剂人力畜力,动员未受灾地区的人力畜力帮工或变工。(2)未受灾或庄稼损失不大的地区,发动男女老幼抢种;受灾地区,要发动老汉、娃娃和妇女,拣回打坏的庄稼。(3)动员部分劳动力到南部去揽工,开小铺,帮助秋收,开秋荒,有计划地组织灾民易地从事生产。(4)修小块水田,种春菜,整修土地准备明年生产。(5)继续节衣缩食。(6)以乡或村为单位,组织生产互济委员会。(7)机关学校每人每天节约半斤小米救济灾民。(8)各县领导深入灾区,具体帮助解决问题。专署还发放农贷100万元。
  到1946年春,由于歉收已普遍造成春荒。仅子长、延长、延川、延安、志丹五县就有61000人无口粮,安塞5个区有500多头牛无草吃。边府及时拨发救济粮4000石,发放水利贷款2000万元,棉花2000斤,由合作社和公营商店借出粮食1万余石,救济重灾区。如受灾最为严重的子长县灾民,先后三次得到政府救济,解决了5000余户的吃粮问题。边区政府还动员人民互助互济。许多干部以身作则,首先将余粮拿出来。延属分区群众互助调剂吃粮4200余石。三边分区调剂1200余石。关中分区仅新宁、马栏两地群众就自动捐款190余万元。华池县劳动英雄乔连珠,一人借出粮食17石1斗5升,救济了100个灾民。据不完全统计,边区群众共互济粮食12000余石,草130余万斤,挖野草220余万斤。结果灾民的吃粮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春耕生产也较为顺利地开展起来。
  发展生产,繁荣边区经济,是克服暂时困难、巩固边区的根本大计。因此,边区政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始终紧紧抓住边区生产这个基本环节,提出1946年要使边区生产再前进一大步的光荣任务。1945年12月17日,边区政府发出关于增产粮食的指示,要求县区乡干部深入群众,在领导生产中坚决克服命令主义和放任自流两种偏向,使群众生产运动得到正确和必要的指导;要求各地精耕细作,改良农作方法,更加合理地建立和整顿变工、扎工、唐将班子等劳动互助组织,继续推行劳模运动,改造二流子,有计划地组织移民从事生产。12月29日,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主持召开农业技术座谈会,有建设厅负责人、延属地委负责人和农业专家参加,共同探讨研究如何提高边区农业生产。
  1946年1月19日,边区政府举行有边区级30多个机关、1000多名干部参加的生产动员大会。西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贾拓夫,号召大家动手,发展生产,励行节约,精简机构,健全制度,进一步减轻人民负担。2月10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前进一步》,专门论述陕甘宁边区的生产运动,要求各地干部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上来一个大的转变,克服以往满足于一般召号等老一套思想,努力寻找和学习掌握细致、深入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领导生产,争取更好的成绩,为全国树立一个和平民主建设的好榜样。为支援春耕生产,财政厅拨发移民贷款1000万元,并发放工农业生产贷款。边区政府决定停征公盐代金,使群众能把更多的财力投到生产上去。
  从春耕到夏收,各地都重视把劳力组织起来。短期或长期参加变工、扎工等劳动互助组织的,最高的如延安县达到全部劳动力的62%,最低的如固临亦达到23%。绥德王家坪村,对主要庄稼采用按期变工的办法,效率大大提高,既有效弥补了劳力的不足,又做到了不违农时。各地的干部作风和工作方式也有很大变化。例如,安边县干部深入基层培养生产骨干,在全县范围内就有“231条根”(即231名骨干分子)。绥德王家坪,成立了由9名骨干组成的核心组,带领群众把本村建成了自治模范村。
  经过党政军民的一致努力,加上1946年夏秋雨水较足,边区农业生产取得很大的成就。全边区共耕种土地1500余万亩,植棉35.1万亩(其中足苗26.5万亩)。收花约200万斤,夏田收获细粮85万余石,加上秋粮,共折合细粮180万石。部队、机关和学校的自给生产也取得新的成绩。蔬菜大部分已能自给。伙食费和办公费方面,仅据延安16个机关的统计,自给率已达到47%。边区政府仅5个厅的干部个人生产,总产值就达到870多万元。
  工业生产也是边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投降后,因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边区公营工业和民间纺织业生产一度有所下降。其后,边区政府加强对公营工业的领导,确定企业生产方向,制定具体生产计划,调整物力;增加投资,同时调整干部力量,聘请科学技术人员任职,组织当地群众和职工家属配合企业参加生产,使工厂生产与群众副业和家属生产密切结合起来。经过艰苦努力,1946年上半年的工业生产计划顺利完成。到9月份,某兵工厂已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石油厂完成86%,难民纺织厂完成92.4%,火柴厂完成95.94%,振华造纸总厂完成70.7%。产品质量也稳定提高。
  民间纺织业不仅全部恢复,而且又有很大发展。为鼓励和促进民间纺织业的发展,边区银行发放专用贷款1.8亿元,边区贸易公司供应棉花26万斤。延川全县1万多妇女,参加纺织的就有8000余人。到9月,她们已纺纱62000余斤,织布10万余丈,除保证全县用布外还能部分外销。绥德分区的民间纺织业发展更快。
  1946年4月,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制定并通过《陕甘宁边区1946年至1948年建设计划方案》,在作为国内实现和平民主的大环境下,边区军民今后三年的奋斗目标和边区全面发展的蓝图。该方案确定边区仍坚持以农业(包括林、牧)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工业,努力开发各种资源,争取农林牧业有一个大的发展,提高工业必需品的自给程度,实现边区人民普遍丰衣足食的目标;三年内做到家家不愁吃穿,年年都有储备粮;以民间手工业及家庭副业为主,以公营工业为辅,使工业生产全面提高;大力培养技术人才,欢迎中外资本家来边区投资,加强文化、教育、卫生建设,等等。
  按照1946年上半年的执行情况,边区人民完全有把握提前全面实现该计划方案所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是,这个方案正在顺利执行中,就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彻底破坏了。这是蒋介石、胡宗南对陕甘宁边区人民犯下的又一滔天罪行。边区军民只能拿起枪来战斗,决心待胜利后再建设更加美好的新边区和新中国。
  

陕甘宁边区史解放战争时期/朱凯,郭林,吴璋主编.—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