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五章 第一节 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成立——3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成立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1948年九月会议关于更进一步地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的要求,中央军委于同年11月1日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又决定改各野战军番号按序数统一排列。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自1949年2月1日起,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阎揆要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张德生任政治部副主任,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参谋长,刘景范仍兼任后勤司令员,方仲如任后勤副司令员。原纵队依次改编为军,原有旅依次改编为师。按“三三制”编制,每个军下辖3个师,每个师下辖3个团。各军另编有直属炮兵团(营)、工兵团(营)及警卫分队。全军编制序列和指挥员为:
  第1军(原第1纵队)军长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参谋长陈外欧。下辖第1师(原第358旅),师长黄新廷,政治委员余秋里;第2师(原独立第1旅),师长王尚荣,政治委员颜金生;第3师(原独立第7旅),师长傅传作,政治委员曹光琳;军直炮工团。
  第2军(原第2纵队)军长兼政治委员王震,副军长郭鹏、顿星云,副政治委员王恩茂,参谋长张希钦。下辖第4师(原独立第4旅),师长顿星云兼,政治委员杨秀山;第5师(原第359旅),师长徐国贤,政治委员李铨;第6师(原独立第6旅),师长张仲瀚,政治委员曾涤;军直炮工团。
  第3军(原第3纵队)军长许光达,政治委员孙志远,副政治委员朱明,正、副参谋长李文清、邓家泰,政治部副主任江勇。下辖第7师(原独立第2旅),师长唐金龙,政治委员梁仁芥;第8师(原独立第3旅,在山西作战,6月入陕归建),师长杨嘉瑞,政治委员孟昭亮;第9师(原独立第5旅),师长朱声达,政治委员王赤军;军直炮工团。
  第4军(原第4纵队)军长王世泰,政治委员张仲良,副军长孙超群,副政治委员朱辉照,参谋长张文舟,政治部副主任刘拧平。下辖第10师(原警备第1旅),师长高锦纯,政治委员左爱;第11师(原警备第3旅),师长郭炳坤,政治委员高维嵩;第12师(原警备第4旅和骑兵第6师合编),师长郭宝珊,政治委员李宗贵;军直炮兵营。
  第6军(原第6纵队)军长罗元发,政治委员徐立清,副军长张贤约,副政治委员饶正锡,正、副参谋长唐子奇、陈海涵,政治部主任魏志明。下辖第16师(原教导旅),师长吴宗光,政治委员关盛治;第17师(原新编第4旅),师长程悦长,政治委员黄振棠;第18师(由晋南地方部队升编,8月入陕归建),师长陈刚,政治委员肖头生;军直炮兵营。
  第7军(原第7纵队,6月从山西入陕归建)军长彭绍辉,政治部主任黄忠学。下辖第19师(原晋绥独立第10旅),师长何辉燕,政治委员朱绍田;第20师(原晋绥独立第12旅),师长张新华,政治委员龙福才;第21师(由晋绥第8军分区部队升编),师长范忠祥,政治委员李建良。
  第8军(原第8纵队,始终留在山西作战)军长姚喆。下辖第22师(原晋绥独立第11旅),师长樊哲祥,政治委员黄立清;第23师(原晋绥独立第14旅),师长罗斌,政治委员姜文华。
  野战军司令部直属部队:第1骑兵师(原骑兵第1旅,留在晋绥作战),师长康健民,政治委员李佐玉;第2骑兵师(原骑兵第2旅,6月入陕归建),师长王智,政治委员王再兴;直属炮兵团(后添战车队)等。
  经过整编,第一野战军共拥有7个军22个师。其中,在陕作战的为5个军12个师,驻陕总兵力11.7万人。
  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也自1949年2月起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贺龙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王维舟任副司令员,张经武任参谋长,李卓然任政治部主任,朱早观任副参谋长,陈希云任后勤部部长,刘海宾任后勤部政治委员。西北军区下辖晋绥军区、晋南军区、西北军事政治大学以及陕甘宁边区境内的8个直属军分区等单位。
  其中8个直属军分区及其领导人为:延属军分区,司令员白寿康,政治委员李景膺;绥德军分区,司令员吴岱峰,政治委员张邦英;三边军分区,司令员曹又参,政治委员郭炳坤;陇东军分区,司令员徐国珍,政治委员李合邦;关中军分区,司令员陈国栋,政治委员赵伯平;黄龙军分区,司令员牛书申,政治委员强自修;西府军分区,司令员赵伯经,政治委员吕剑人;榆林军分区(1949年1月成立),司令员王心瑀,政治委员朱侠夫。
  西北军区所辖陕甘宁边区地方部队总计3万余人。
  这次统一整编,使西北人民解放军在正规化建设方面又向前迈进一大步,为今后消灭胡马军、解放大西北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陕甘宁边区史解放战争时期/朱凯,郭林,吴璋主编.—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