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一、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任学岭 谭虎娃

       
  (一)教育事业的繁荣
  抗战初期,边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是,在教育工作中也存在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倾向。在整风运动中,中共中央和边区对教育进行改革和整顿,使得群众性教育事业得以进一步发展。
  1.边区教育的改革和整顿
  抗战初期边区教育事业中出现了教条主义和旧式正规化办学倾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脱离实际地照搬照抄大城市的“正规化”。如边区教育厅制定的《陕甘宁边区暂行中学规程草案》中第4条关于入学年龄的标准就按照旧时大城市的规定为:初中为13岁至17岁,高中为16岁至20岁。事实上,当时边区小学入学年龄在十六七岁以上的农村青年占很大比例。如果严格按照教育厅的规定发展教育,那么边区中等教育就举步维艰了。在高等教育中这样的问题也极为普遍。
  二是强迫实施普遍免费义务教育制。1938年,边区提出了普遍的免费义务教育制。1939年下半年制定了《普及教育三年计划草案》,提出了普及教育、强迫教育制。草案认为:“边区老百姓落后,不强迫使不能普及”。为此规定:不论贫富,凡学龄儿童一律入学,否则予以惩罚。这种改变边区教育落后面貌的愿望是好的,但是通过强迫命令的方法来开展,却脱离了边区的实际,违背了群众的意愿,得不到群众的支持。
  三是课堂设置、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这个问题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在抗战初期,讲坚持抗战的多,讲争取政治民主的少;讲国共两党联合的多,讲中共独立自主的少。②对边区人民急需的自然常识、时事政治、妇幼卫生等知识讲得很少。③反映城市生活多,反映农村生活情况少。
  针对上述问题,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逐步提出了改革和整顿的方法。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就是“反对主观主义的精神在学校教育上的具体运用”,“是中国教育上的一个革命”。1942年下半年,边区教育厅和延安各学校开始整风,批判了《陕甘宁边区暂行中学规程草案》所反映的旧式正规化教育思想,批判了不顾实际、抄袭外国的“洋教条”和沿用中国大城市旧型正规化“土教条”的错误倾向。此外,还结合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开展了“三个对比”的教育,即对比共产党与国民党、对比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对比共产党领袖和国民党领袖的教育。通过整风,对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掌握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宗旨,明确了办学思路。
  2.群众性教育事业的发展
  1943年春,边区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制定了新的教育方针,即为抗日战争与边区人民服务,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边区政府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原则:①各中学、师范学校担负提高现任干部与培养未来干部的双重任务;②各校学制,应依学校任务及地方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一致;③教育内容,以文化教育为主,同时需从思想上确立学生的革命观点、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④为使学校教育与边区实际结合更密切,各学校应与附近乡村政府和生产部门建立经常的协作制度;⑤彻底改革学校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反对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集体主义,反对惩罚主义与自由放任主义,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⑥调整教育工作干部,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整顿、改革,边区的文教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学校教育方面,到1946年春,边区的普通小学发展到295所,民办小学1038所,共有在校生2.95万余人;完全小学62所,学生3000余人;中学7所,在籍学生2800余人。延安大学与医校也逐渐成为以吸收边区子弟与训练边区建设人员为主的高级学校。在干部教育方面,八年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为其他解放区培养了4万多名政治、军事干部和上千名文化与技术干部。在社会教育方面,大大提高了边区群众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削弱了封建迷信等落后观念,改变了边区的社会风气。
  (二)医药卫生事业的新发展
  医药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抗战的胜利。抗战时期,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陕甘宁边区的医药卫生事业有了快速发展。
  1.医药卫生的基本状况
  陕甘宁边区地处偏僻的山区,经济文化历来都很落后,影响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再加上抗战初期,边区党和政府又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经济建设,对医药卫生事业重视不够,因此,当时边区的医药卫生状况极其落后,主要表现在:(1)不讲卫生。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边区群众不良的卫生习惯极其严重,导致了大量可以预防的传染病盛行,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直至1940年,边区的一些地方成人死亡率仍高达30%,儿童则高达60%。(2)封建迷信盛行。当时全边区巫神多达2029个,仅延安县一年累计,全县用于巫神招待的费用即达3361万元(旧币)。(3)医药条件极差。1940年,全边区各种程度不同的中医合计1000余人,兽医50余人,工作在机关、部队的西医只有200余人。以边区人口计算,每1000多人当中才有1个医生,且多数是中医。若以西医来说,每7000多人中仅有一个。
  2.贯彻正确的医药卫生方针和政策
  为了搞好边区的医药卫生工作,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方针、政策,主要有:(1)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个口号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大夫逝世题写的挽词,也是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方针。(2)面向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方针。边区卫生处决定,边区医院及其他所属医院、所,除治疗边区干部、学生、工人、战士外,第一个任务就是诊治群众的疾病,医务人员要以便利群众看病为原则。据统计,边区医院在1943年一年间,为当地群众治病达9611名,占病员总数的30%。治愈9322人,治愈率达97%。(3)实行中西医结合,提高医疗效果。为贯彻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延安县专门召开了中西医会议,成立中西医研究会,举办中西医学术交流。中西医的互相结合,使治愈率大大提高,对发展边区的医药卫生事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4)采取以预防为主、专门机构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群防群治的工作方针。
  以上方针政策的贯彻实行,大大改善了边区军民的医疗卫生状况,疾病的发生与死亡率大大减少,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初步建立起了医疗卫生体系,当时边区分别按系统和行业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医院、医疗站、疗养所,各分区均设有较大的卫生院和医疗点,各县设有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每区有一个卫生所,还有防疫和妇幼保健机构。这些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上保证了边区军民的健康,有力支援了战争。
  3.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
  妇女和儿童的保健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是边区医药卫事业中的薄弱环节。据边区民政厅调查,安塞县五区1939年4、5两月共出生婴儿50名,至1940年7月,仅成活10个,死亡率高达80%。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边区党和政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非常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先后发出《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关于保护母亲和儿童的决定》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具体的做法主要有:第一,通过举办展览、开办妇女冬学班等形式,宣传妇幼保健常识。第二,培训妇幼卫生人员,推广新法接生。为了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边区政府开办了助产班和接生班,学习助产技术和育儿方法;采用“师带徒”的办法对接生婆进行技术革新;用交朋友的办法逐渐转变中医观念,使其改用西医方法科学接生。第三,颁布各种政策法令,维护妇女儿童的健康权利。如边区政府明确规定妇女在产前可休养一个月,产后可休养一个半月,身体虚弱者可适当延长,其间不承担家务劳动,家庭困难的,还可呈请政府给予适当帮助。并要求各机关单位在工作强度及工作时间上给孕产妇和哺乳期妇女以适当照顾。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使边区的妇幼保健事业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面貌。
  

陕甘宁边区史稿/任学岭,谭虎娃编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