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一、围攻洛川

任学岭 谭虎娃

    
  宜瓦战役后,敌整编十七师被孤立于延安。渭河以北关中地区近12个县城,除一三五旅、暂二旅、新九旅、骑二旅及伪保安团分散守备外,无一机动部队。胡宗南采取挖肉补疮的政策,不得不将豫西之整编一师、三十师(均在渑池)、三十六师(卢氏)及陕南之整编六十五师(商南)、二零二师(汉中)等部队调回西安附近。除铁路运西安、三原外,东线调回之整编三十师、三十六师,一师由潼关渡洛河北进,以抢占三原、蒲城、大荔,堵我南进。
  我军于结束宜瓦战役后,即集结于宜川以西之瓦子街、贺家原、马家原及宜川以南之砖庙梁、铁笼湾地区整补。但该地区粮食奇缺,欲休息三五天也属困难。部队经过宜瓦战役,有较大伤亡也很疲劳,需有较长时间休整。因粮食问题不能解决,以至两万多俘虏放走了一万多人。根据上述情况,乘敌后方空虚,继续前进,以解决粮食问题和消灭分散之敌。这成为西北野战军围攻洛川并在围攻过程中打援的重要原因。
  洛川是咸(阳)榆(林)公路上的重镇,是胡宗南集团重要物资供应基地。城周沟壑纵横,道路多为崾岘形成的要隘,塬上地面平坦,视野开阔,易守难攻。守敌利用陡峭沟壑构筑坚固工事,挖掘了深达几米甚至十几米峭壁外壕,设置了多层铁丝网,埋设了大量地雷,并有整编二十七、九十师增援宜川时留下的火炮、坦克等重型武器,更增加了我军攻城难度。
  1948年3月9日晚,三、六纵队同时向洛川发起攻击,部分外围据点守敌稍事抵抗即逃入城内。洛川守敌六十一旅凭借深沟高垒,拼死守城。副旅长杨荫寰将从外围逃入城内的官兵全部杀掉,警告城内守军断绝余念,舍得一死,死里求生。胡宗南调兵遣将。3月29日,裴昌会率第五兵团4个师8个旅,组成援洛(川)兵团,自铜川北进。
  15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你们攻洛川时,必须注意同时部署打援。”遵此,彭德怀决定继续采用“围城打援”战术。以三、六纵队各一部围攻洛川,诱敌北援;以一、四纵队于黄陵、宜君地区集结待机;二纵队从蒲城移到白水至冯原镇地区机动,准备歼灭可能北援敌军。
  西安民是洛川城东北的一个重要外围据点,守敌拼死顽抗,24日晨独五旅占领西安民,继克屯里、石家庄;独二旅于24日晚攻占飞机场,25日攻占窑子村等重要据点。28日晚,三纵队独二旅从城东,独五旅从城北,六纵队从城南及其两侧协同向洛川城发起总攻。三纵队因城外地形开阔,敌工事坚固,火力密集,3次攻击未果,于拂晓前撤出战斗。六纵队向笔架台攻击,已夺取部分前沿阵地,但因第二梯队未能及时投入战斗,致遭敌反击,伤亡较大,失去战机。
  为了达到攻洛打援的目的,西北野战军除以三、六纵队各一部继续围攻洛川外,北线以三、六纵队各一个团位于茶坊、富县地区监视延安敌军;南线以四纵队骑兵六师和一纵队一部控制铜川西北、东北地区,准备打援。二纵队位于白水至冯原镇地区机动。由于洛川之敌凭险扼守,又十余日连降大雪,三、六纵队连攻22天未克。延安敌军整编四十八旅旅长康庄率领3个团南援,27日到甘泉后不敢南进,31日缩回延安。
  4月上旬,西北野战军为促使敌军增援,又以三、六纵队对洛川组织了几次佯攻,以迷惑援敌,诱其深入。4月5日,裴昌会以4个整编师共8个旅兵力,从铜川出发,沿咸延公路北进援洛。由于担心重蹈刘戡复辙,便采取缓进稳打方针,4个师猥集一团,日行15公里,夜退7公里,步步为营,齐头并进。至11日,7天仅前进52公里,到达宜君。我军未获歼敌机会,决定以三纵队继续围洛诱敌,主力向西府出击,洛川战役遂告结束。
  围攻洛川未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由于洛川城坚地险,我军缺乏必要的攻城器具和弹药,又逢天降大雨十余日,影响了部队的行动。加之一些干部在获得宜川战役重大胜利后,产生了轻敌思想,缺乏周密的侦察和细致的组织工作。攻城部队协同不好,发生了火力与突击队、突击队与后续梯队脱节的现象,以致洛川未克。
  此役,西北野战军虽然未能攻克洛川,但在1个多月之内先后解放了石堡、黄陵、宜君、白水、韩城,一度解放了郃阳、澄城,共毙伤敌945人、俘敌2299人,缴获榴弹炮1门、野炮8门、山炮6门、追击炮211门、重机枪76挺、长短枪597支、炮弹689发、枪弹35万余发和一批军用物资,巩固和扩大了黄龙解放区。三纵队共毙伤敌600余人、俘敌155人,缴获60迫击炮3门、轻重机枪15挺、长短枪115支、子弹6万发,而自己却伤832人、亡206人,消耗各种炮弹2200发、子弹19万发、手榴弹3400枚、炸药600余斤。
  在此期间,陕甘宁边区晋绥联防军区延属军分区部队配合野战军作战,积极出击,解放了甘泉、富县等城,还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不断袭扰敌人,打击反动地方武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陕甘宁边区史稿/任学岭,谭虎娃编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