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三章 第五节 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2

梁星亮 杨洪 姚文琦


  二、大生产运动在边区的广泛开展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预料到边区的财政经济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而这种困难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加以克服,于是决定把边区部队以改善生活为目的的局部性的农副业生产,发展为整个边区的以逐步实现经济自给为目的的大生产运动。
  边区大生产运动首先是从机关、部队、学校发展起来。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大生产运动伊始,毛泽东就号召机关、部队、学校“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张闻天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做“劳动的先锋”。李富春提出了机关、部队、学校生产的种类“以农业生产为主,分别进行农工商运输及畜牧业”的原则。边区的机关、部队、工厂、学校、农村各界人民热烈响应中共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当时的情景是“日夜都有动人的景象,黎明时分,成群结队的人们,已荷锄扛镢上山了,登高一望,到处都是挥汗如雨的垦荒者。夜晚,一孔孔窑洞的灯火却亮了起来,万家灯火与点点繁星交相辉映。白天生产,晚上工作,几乎成了所有机关单位的常规;紧张、忙碌,是边区各部门的共同作风”①。
  边区机关、部队、学校的生产自给,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938年至1940年为休养民力,准备自给阶段;1941年至1942年为渡过难关,争取自给阶段;从1943年开始,是实现丰衣足食,建设革命家务的阶段。1943年5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直属机关和学校经济工作人员会议,李富春在会上作了《丰衣足食,为改善物质生活而斗争》的报告,提出了1943年生产自给的目标。中共中央要求机关、部队、学校开展生产运动,在这一年要达到丰衣足食。
  边区机关、学校的工作人员依靠自己动手、艰苦奋斗,在生产自给和丰衣足食方面获得了很大成绩。全边区机关、学校达到粮食自给15%、30%以至40%不等,蔬菜接近全部自给。
  军队是除农民以外数量最大、最有组织的劳动集团,因而军队生产是边区大生产运动极其重要的方面。对于处于经济非常困难的游击战争环境的军队,只有一面打仗,一面从事生产,才能保障自己的物资供应,粉碎敌人的包围封锁。毛泽东指出:“我们有打仗的军队,……这支军队也要当两支用,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我们的军队有了这两套本领,再加上做群众工作一项本领,那末,我们就可以克服困难,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垮。”②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下,边区留守部队全体官兵提出了“背上枪到战场,荷锄到田庄”的战斗口号,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小风川、大风川等地的屯田活动。
  军队的大生产运动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最为闻名,被誉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1939年10月,为了曾强边区的防御力量,保卫中共中央,保卫边区,中共中央军委把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从晋西北前线调回陕北。遵照朱德总司令的指示,为了屯田南泥湾和加强边区南线防务,第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率领下,于1941年到1942年,先后分四批全部开进南泥湾。第三五九旅开到南泥湾,在广阔的荒野安营扎寨,开荒种地,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向荒山野岭要粮。1941年,全旅开荒1.12万亩,收细粮1200石,达到粮食自给一个月,经费自给78.5%。1942年,开荒种地2.68万亩。收细粮3050石,达到粮食自给三个月,经费自给达到92.2%。到1943年就做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分钱”,达到了粮食全部自给,经费自给。此外,第三五九旅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办起了畜牧业、运输业、商业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革命战士自力更生,艰苦努力下,昔日满目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一块块碧波荡漾的良田,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中共中央西北局赞扬第三五九旅是“发展经济的前锋”。
  在机关、部队、学校大生产运动的感召下,人民群众的大生产运动也广泛开展起来。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实质上就是领导农民发展生产,依靠农民支持革命战争。当时的农民都是分散的个体生产者,有些还受着地主的剥削。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的主要办法,就是在实行减租减息之后“把群众组织起来”,即组织农民实行生产劳动互助。
  陕甘宁边区农民实行集体劳动互助的组织主要是变工队和扎工队,“变工”即换工,是农民相互调剂劳动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人工换人工;(2)牛工换人工或人工换牛工;(3)牛工换牛工;(4)集体养牲口;(5)生产技术上的换工。大家在生产技术上互助,取长补短。“扎工队”一般由土地不足的农民组成,除内部相互变工互助外,主要是组织起来集体出雇于需要劳动力的人家。
  大生产运动以前,农民的生产互助合作社,一般还处于自发状态。大生产运动开展以后,发展到有组织的自觉状态。1942年,延安为了完成八万亩的开荒任务,利用民间的互助形式,组织了487个扎工队,另外还吸收了4939个好劳动力,参加集体生产。这次组织起来的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的1/3以上,在20天中,开荒46442亩,完成开荒任务的58%,初次显示了互助合作、集体生产的优越性。1942年12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号召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发展农民的集体劳动。于是,在陕甘宁边区以及敌后根据地掀起了一个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大生产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943年,组织在各种互助组中的劳动力,占全边区劳动力总数的24%,比过去增加了四五倍以至20倍。总之,广大农民群众为发展生产,争取富裕生活,积极组织起来,在劳动中密切合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边区政府还发放贷款,提倡精耕细作,采取改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实行奖励政策等。特别是为了保证粮食和棉花产量不断增长,边区党和政府提倡扩大种植面积,实行奖励开荒的办法。除粮食外,政府还作出了一些规定,如种植棉花者三年不交公粮;试种者全免公粮,如有损失,政府负责赔偿一半;奖励优秀棉农等。同时,鼓励兴修水利,颁布了“由旱地变水地的增产部分三年免交公粮”等政策。由于上述政策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使边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陕甘宁边区在重点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了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在工人群众中开展了学习赵占魁艰苦创业精神的“赵占魁运动”,掀起了工业生产的热潮。在1941年至1942年的大生产运动中,边区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边区所属各单位及民间个体先后建立了纺织、被服、制鞋、木工、造纸、榨油等工厂。
  ① 刘东社、刘金娥:《陕甘宁边区政府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105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28页。

陕甘宁边区史纲/梁星亮,杨洪,姚文琦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