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三节 抗战初期的经费支出

星光 张杨


  一、经费支出概况
  抗战初期,边区经费支出主要是军队和工作人员的生活费和抗战事业费。
  “七七”事变以前,边区有脱产人员约3万人。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主力开赴抗日前线,边区仍有脱产人员1.4万人左右。1938年,敌后及国民党统治区大批知识青年到延安,人员增加得更多。与此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为了封锁边区,调高桂滋部进驻绥德,企图控制八路军驻防的绥德警备区,切断陕甘宁边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8月7日,军委主席毛泽东电令八路军第120师,将活动于华北恒山地区的第359旅回防绥德警备区。第359旅先派一部于10月到达指定地点。这样,边区人员增加到49686人,并有马4428匹。1940年,第359旅第四支队,第385旅第770团陆续调回边区。边区人员发展到61144人,马4974匹。
  随着人员、马匹的逐步增加,边区经费支出也逐渐增大。据统计:1937年,财政收入626302.45元,财政支出497882.74元,年终结余28419.71元;1938年,财政收入907943.31元,财政支出814563.49元,年终结余93379.82元;1939年,财政收入6602709.88元,财政支出6501007.56元,结余101702.32元;1940年,财政收入9730995.31元,财政支出9682106.98元,结余48888.33元①。
  这个时期在财政支出上,由于边区实行“量入为出”的原则,所以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但是,这个时期,保证财政支出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外援收入,因此,外援可靠与否,就成为能否保证财政支出的主要因素。1939年,党中央虽然预见到外援不可靠,提出机关、学校、部队自己动手,开荒生产,曾出现了生产运动的高潮,但是,由于边区政府在财政问题上还没有经验,存在着外援不会断绝的幻想,财政支出方面受“量入为出”原则的束缚,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独立自主发展边区经济、解决财政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到1940年,生产运动没有坚持下去。这时,国共摩擦加剧。9月国民政府一度停发八路军的抗日军饷,11月则全部停发,造成边区财政的极大困难。边区政府对党政军机关的经费,被迫采取拖欠、减发以至停发津贴等消极措施,严重影响了军队和工作人员的生活。
  二、事业费的支出
  抗战初期,边区事业费的支出,主要有军务费、经济建设投资、教育费、民政费及行政事业费。
  边区处于抗日战争的环境中,财政支出首先要保证军事方面的需要,这就使军务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很大。除1937、1938年因军务费由军委系统交付,边区财政支出未列外,1939年军务费支出为3401971.23元,占年财政总支出52.3%;1940年军务费支出为3376653.09元,占年财政总支出34.8%②。军费支出庞大是战时财政的基本特点。
  这一时期,边区所需物资主要依靠外边输入,财政直接投资于经济建设如农业、工业、商业方面的资金是极有限的。1937年经建支出29537.13元,占年财政总支出5.2%,1938年支出19977.33元,占年财政总支出2.3%;1939年为91491.64元,占1.4%;1940年为160265.73元,占1.6%③。但是,边区政府实行休养民力的政策,如对农业仅征有限的救国公粮;工商业税也微乎其微;举办带供给性的公营工业和公营商业;部队、机关、学校开展了农业生产运动等。这些政策和措施,都不同程度的促进了边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育事业费,主要由各县筹措。1940年9月5日,边区政府决定:公田、公产、罚款归地方作教育费,教育费不足部分由边区政府补助。1940年12月9日,边区政府训令规定各小学经费仍由人民负担,完小高小经费在各分区、县自给项内筹划,教育厅不再拨款(均包括课本社教费等一切需用)。边区财政支出教育费及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937年45537.81元,占8.9%;1938年111167.61元,占12.2%;1939年64450.57元,占10%④。
  边区地瘠民多,旱潦频仍,特别是抗战以来,由沦陷区及邻境迁移来大批灾民、难民,据1941年1月统计,灾、难民达33735户,共170172人。边区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搞好社会救济工作。对来边区的大部分灾民难民给予适当的安排:(1)参加抗战事业的,家属的土地由群众代耕,政府给予救济;(2)1939年国民政府拨救济金10万元(法币),边区政府用3万元急赈,7万元办难民纺织厂,吸收难民到纺织厂作工,以工代赈;(3)除边区党政军民节省捐助、组织当地群众互相调剂外,各级政府为灾、难民代谋职业营生,如拨给耕地和籽种、贷款垦荒从事农业,贷款经商等。在救灾方面,1940年春,拨发急赈细粮990万石,急赈款91135元(法币)。同年夏、秋,边区发生了三十年来罕见的水、旱、风、雹灾害,受灾区达23县、市,灾民689342人。损谷禾289961亩,损牲畜8692头,瘟死2205人。边区政府一方面发动各机关部队学校社团,每人每日节省1两米支援;另一方面急筹粮、款救济。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0年,边区政府共拨发救济粮11000余石,赈款19万余元⑤。边区卫生事业落后,各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尤其是儿童的死亡率高得惊人。边区政府一方面对群众加强防疫卫生教育;一方面开设医院、建立制药厂,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并经常派医疗队下乡,免费给群众医治疾病。
  这一时期边区用于救济、卫生等民政方面的费用及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937年152623.08元,占28.2%;1938年67466.40元,占7.4%;1939年68921.28元,占1.1%;1940年53033.55元,占0.6%⑥。民政方面救济经费的支出逐年下降,一方面是因为边区财政支出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即主要方面是因为随着边区经济的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这一时期的财政支出中,行政费用(包括财务、党及群众团体补助费等)占相当大的比重。1937年为72811.23元,占年财政支出14%;1938年为203140.40元,占20.9%;1939年为1348759.23元,占20.7%:1940年为3045950.17元,占31.4%⑦。
  从以上财政支出情况看,第一位是军事费用,第二位是行政事业费。其他事业费,尤其是经济建设投资数量很小。这说明边区政府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当然,这个时期财政收入有限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生活费的供给办法
  边区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生活费的使用方法,主要采取供给制。粮食、被服、居住等项实行实物供给,另外,一般干部每人每月发给1—5元的津贴费。后来又增发过一些日用品,如毛巾、肥皂、牙刷等。但是,到了1939年、1940年,津贴费及日用品就无法保证供应了。边区政府用供给制分配生活费,是承袭了红军战争年代的办法,也是符合边区实际情况的。因为边区财政不充裕,商品经济不发达,处在战争环境中,人员流动性很大,只有实行供给制,才能保证全体人员基本生活品的供给。
  边区部队的生产自给,也解决了一些财政支出问题。1938年留守兵团开始从事开荒种菜、喂猪、打毛线等生产来改善部队生活。到1939年、1940年时,留守兵团及第359旅的生活不仅已比机关学校要好一些,并且实际上已能自给经费20%左右⑧。
  ①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此件分类表列1939年财政支出为6549499.72元。另据1939年12月《边区财政厅经费收支对照表》列1937年10月至1938年12月经费支出1131420.01元。1941年10月26日边区财政厅《财政工作报告》列1939年财政支出为8762659.47元。
  ②③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另边区财政厅:《财政工作报告》,1941年10月26日,列1940年军务费为7525808.58元,经建支出为1960800元。
  ④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
  ⑤边区民政厅:《灾情严重设法筹款救济》,1941年1月14日。
  ⑥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
  ⑦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
  ⑧《整财问题》,1942年10月。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星光 张杨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