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六节 工业品自给的基本实现

星光 张杨


  1942年高干会后,在毛泽东“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和发展工业的正确方针的指导下,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争取工业必需品在两三年内全部自给的号召。经过广大干部、职工和科学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1943年和1944年边区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工业品的自给。据统计,截止日本投降前夕,全边区共有公营工厂101个,职工6354人。其中纺织21个厂,职工1375人;被服17个厂,职工795人;造纸11个厂,职工394人;化工9个厂,职工594人;木工及大车10个厂,职工290个;印刷4个厂,职工297人;石油1个厂,职工126人;煤和炼铁11个厂,职工1360人;机械和军火10个厂,职工973人;纸烟7个厂,职工150人。合作社经营的小工厂作坊,据1944年统计共有235家,工徒约500人左右。私营工厂作坊和个体小手工业作坊,仅据三边、陇东、绥德三个分区统计,就有1425家,工徒2875人。全边区的工厂手工业工人约有1.5万人。此外,家庭纺织业,据1944年统计,全边区有纺妇15万人,织妇6万人。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品不断增加,基本实现了工业品的自给。如1944年公营纺织厂年产大布4万大匹,合作私营和家庭纺织年产大布11万多匹,约可自给全边区所需布匹的40%以上。造纸方面,公私营共产1.5万令,可自给边区军民需要的50%以上。肥皂年产40至50万条,除自给外,尚可输出。火柴年产1000多万箱,可自给50%。石油厂所产的油类,除煤油可全都自给外其他油类也可解决部队机关学校的大部分需要。盐的产量为40万驮至60万驮,除供给全边区需要外,每年可输出10万至25万驮。其他如煤、铁、陶瓷、玻璃、制药、制革、印刷、机械制造、军火制造、被服等生产,都不同程度供给了边区的需要。
  边区原来是一个毫无工业基础,日用工业品几乎全部依靠外面输入的落后地区,但在中共中央“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号召下,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了公营工业,生产合作社、家庭纺织和小手工业,基本上做到了工业必需品的自给,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
  边区的工业建设是边区整个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革命战争和农村环境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大家动手、公私并进、分散经营、手工业为主的形式。大家动手,就是自力更生、白手起家。这是由于边区工业水平很低,停留在微弱的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业作坊阶段,生产方法很简单,资本不需要很多,只要有劳动力,即可自己制造。公私并进,就是公营工业、合作社工业、私营工业和家庭小手工业同时发展。这是因为边区政府是新民主主义政权,其经济基础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所以在发展工业过程中,采用公私兼顾的政策,以公营工业为骨干,以合作社工业、私营工业和家庭小手工业为助手,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边区工业。分散经营就是充分发挥各方面各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把所能筹措的人力、物力、财力动员起来,用来发展工业。手工业方式是边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工厂一般要办得短小精干,办在出原料的地方,这些特点,是在摸索中逐渐明确和形成的,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国民党统治区在城市办工业是有所不同的,它是边区的创造。
  边区工业建设在抗战中是起了重要作用的。首先是在抗战和封锁的情况下,利用本地原材料制造了工业必需品,保障了军、民日用品的供给,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渡过了难关,支援了抗战。其次是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畜牧业以及家庭副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繁荣了农村经济。第三是减少了工业品输入,节省了外汇支付,促成边区内外贸易日趋平衡,对边区金融物价的稳定起了一定作用。第四是积累了工业建设的经验,培养了一批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建立了一支新型的工人阶级队伍。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星光 张杨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