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核心书架>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将军-归国参战 不计个人安危

米暂沉

 
    当船航行到地中海时,杨虎城又给宋子文发出一封电报。但是如同杨虎城临行前发出的几封电报一样,也未能得复。随后,在通过苏伊士运河时,又打听到先期派回国的人所乘之船刚刚驶过,看来已起不到什么作用。

    船行二十余天,到达新加坡。华侨团体隆重欢迎杨虎城。杨虎城即席演讲,说了下面这样一段话:

    我在甲板上望到侨胞们持旗在岸上欢迎时,已经看出这是欢迎我们归国“参加抗战”,因为知道侨胞们的抗战要求和牺牲的决心完全是与我们一致的……

    本人曾参加无数个官方和民众的援华会,曾向他们尽量地解释我国抗战的意义,尽量地说明中国抗战对他们的利害关系,要求他们作有力的援助。结果在美国、在欧洲各国都影响了许多人民能认清渐趋现代化的中国,对中国的抗战更加同情,而开始来帮助我们。在欧洲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对英国人努力,因英国与中国的关系较他国更密切。我明白地对他们说:日本在中国侵略若得到成功,也就是英国在远东遭到了失败。如英国仍不改过去的模棱犹豫态度,侵略者破坏和平的战线,也会进一步直接威胁到英国本国。这些道理,英国一般人民是很清楚地知道。我们相信英政府的态度在广大人民的推动下,是会可能转向于积极的政策的……

    至于抗战的前途胜败如何,我想侨胞们是急于要问的。我的回答是:首先要靠我们自己内部团结的力量。同时我们知道:德、意、日的侵略阵营虽然公开成立,同时也就更加紧了德、意、日与其他民主国家间的矛盾。而另一方面,英、法、美、苏联等多数国家为利害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也将会更同情援助中国,所以在蒋委员长领导下的抗战,如能持久到底,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

    《总理遗嘱》上说:“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正是要实现的时候了。我们要用血和肉与平等待我的民族来共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十一月二十一日,船抵西贡。杨虎城再次受到广大侨胞的热烈欢迎,并出席了华侨团体的聚餐会,做了历时一小时的讲演。次日,又应抗日团体之邀出席欢迎会。会上,杨虎城又发表了演说。据《救国时报》报道,杨虎城“首述自己为国民党员,但同时又为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拥护者,过去统一战线未能完成,以致不能抗日,今则统一战线已有成就,故能展开此次对日抗战,这就是统一战线的表现。要使这次抗战能坚持到底,也非巩固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可。”“次又述及日本必败的因素,后又谈及在国外观感,谓在国外援助中国最力的为工人及青年,工人力量实在伟大,特别在西班牙,当军队叛变后,彻底维护政府的力量就是工人。”杨又指出“在西班牙国际义勇军的勇敢和牺牲精神,足证只要中国自己有办法,国际同情是不成问题的。还有一点,就是西班牙的军队民众打成一片,这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总而言之,我们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和西班牙的人民战线有某些不同,但反侵略的实质是一样,所以西班牙的抗战经验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轮船在西贡停留两天之后,继续北行。

    十一月二十六日凌晨,轮船到达香港。这时码头上站满了欢迎的人群。其中有香港的爱国团体、各界代表,有在香港的友好,有从西北、上海赶来专程迎接杨虎城的原十七路军的部下,人群中也有一名无人认识的蒋介石的代表——梁参议,和事后知晓的几名特务蒋国光、谢瀛洲、杨彬、戴德抚等。这些人此后便一直紧跟着杨虎城,几乎寸步不离。

    次日,杨虎城应邀出席了同济中学的欢迎会。会上他做了他一生的最后讲演:

    我们目前抗战,虽未看见实际的胜利,然三月来流血的结果,国际人士对我们已有新的认识。中国过去在外人眼光中群起怀疑,上海协定与塘沽协定之成立是其原因,故外人以为中国人民屈辱受罪,毫无抵抗,日本今日之得寸进尺,仍作如是忍让。其对中国人民之民族意识犹未认识也。现在国际方面,因我抗战,结果态度一变,莫不予以同情。关于此层,可分为政府的与人民的两方面解释。英、美两国,自我开始抗战以还,放弃从前所持态度,转而对我同情。尤其是罗斯福在芝加哥演讲美国政策后,英国政府更见积极。至法国方面,在远东实力与利益虽属微薄,但人民与政府均能予我以莫大之助力。至于苏联,对我更觉好感。苏联为首先对我取消不平等条约者。在地理上既最密切,而在民族立场上尤不能分开。苏联与我国,均有共同之敌人。亦均以打倒敌人为快也。今日世界上和平阵线,已有英、法、美、苏等国为骨干,以比利时、捷克等为助,而此等民主国家对我均示同情也。至于侵略阵线,则仅得一二国而已。

    各国政府同情吾国,已如上述,现在进而讲人民方面:各国人民之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战争主义,其情绪纯洁,是以反战运动,驾乎各国政府而上。本人在美时,美国工人曾与余谈及研究反战方法,彼等以为最有效办法为杯葛①日货,实行经济制裁;同时敦促美政府断绝与旧贸易,并断绝日本之海外贸易。

    ……我们至要者,为扩大抗战,则各国人民态度必能予我以更大之同情,政府方面亦必能予我同情,可断言也。但吾人更须有深刻之认识者,各国态度之转变,其原因一以我国抗战流血之结果,一以各国民众反战也。故我们今须坚决抱定抗战到底精神。最后胜利,必属我有。

    吾人现在再看日本,日本是不是很厉害的国家呢?吾人知道,日本是先天不足之国,煤、铁、汽油等原料均极缺乏。……日本此次侵略我国,纯为少数人之利益与要求。多数人民方面,痛苦呻吟。故无论日本此战胜与败,受苦者均为人民方面也。日本宣传此次战事,为正当之防卫,然日海陆空大举侵入我境,其能谓为防卫乎?“九一八”事件爆发之际,日谓日本人口过剩,故需地生活。然既占东三省后,人民苦痛如故也。今又试观日本经济方面,日本每年收入十五万万元,今年预算,竟增至二十四万万四千万元,相差九万万元。试考日本岁收,完全来自海外市场。今因侵略我国原因,在中国市场已完全消失,至南洋及欧美各国市场,亦因各国人民之抵制日货而逐步退落。是以日本之预算日益加高,而税收日益减少。是则日本经济必至崩溃,决不能维持也。查开战三月以来,日已耗战费二十万万元,一年则需七十余万万元,试问日本将何以支持偌巨之战费耶?其基础摇动,可想见矣。在日俄之战,日本因得英、美之援助,致能击败俄罗斯,然今日日本已势成孤立,已无国际之援助矣。

    日本情形既如上述,吾人对于自己××弱点,尤须注意。我国此次抗日,系全民战争,系四万万五千万人民抗日战争。败可亡国,胜则还我自由。所以抗战意义非常伟大。全国人民均应了解也。不过吾人试问全国人民,已能将个人一切利益,一切力量,置诸于抗战路上否乎?其实,此时犹未及此也。故吾人须将全国人民加以组织,使每个人了解抗战意义。使每个人牺牲个人权利,以实现全面抗战之伟大能力。孙总理有言:“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所以凡是能以平等待吾人者,均为我国之朋友,吾人须联合多数之友国,以反抗侵略别国之国家。吾人抗日到底,共同负起打倒侵略者之责任。今日吾人已决定踏上民主路线前进,而非向××××途径进发也。我国目前已发动全民抗日战争。全国人民,均须前仆后继,坚决到底。今日忠勇将士鏖战沙场,今日之后继者,乃在于全国青年。今日在座同学,均为负有此项使命者。余谨以至诚,愿各位同学努力读书。惟须读活书不是读死书,以民族解放等问题为研究,以抗战做教科书,则民族必可复兴,胜利终必属我也!

    杨虎城在他离开祖国的五个月中,利用一切场合积极宣传抗日,先后进行了数十次的演讲和报告,为中国的抗日事业赢得了广泛的支持。由于这些讲话都是即席发言,没有讲稿,因此目前找到的只有前面所引述的一些。然而,从这几篇有文字根据的讲话中,不难看出他那颗对祖国和人民无限赤诚的心,也不难发现他对于中国抗日事业的一些真知灼见。

    一、他把中国的抗日事业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联系起来。他指出:“反对日本侵略的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事业,而且是为了保卫世界和平”,“它可算是国际和平阵营、和平运动中的一部分”,“日本的野心极大,实不仅为中国之敌,而且是世界和平之公敌。”他批评了美国的中立主义和英、法的绥靖政策,认为他们对法西斯的姑息态度,“虽然是想避免战争,但其结果恐仍非牵入战争漩涡不可,想避免战争的惟一方法,只有采取积极态度。”杨虎城还积极呼吁欧美各国对中国的抗日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而其方式如经济上、政治上及社会舆论上的制裁等等。

    二、他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弱点。概括他的几次讲演,有这样几个观点:(1)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2)日本在国际上日益陷于孤立;(3)日本军阀和日本人民的利益是对立的;(4)日本有着资源先天不足的缺欠;(5)日本的经济使其无法长期负担浩繁的军费。

    三、他提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持久必胜的人民战争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战争的基础是人民。他认为,“我国此次抗日,系全民战争”,“我们的自卫斗争的基础是广大中国群众”;只有“动员全国人民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去”。(2)要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他说:“这次抗战,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万一政府动摇,全国人民势必要坚决抗战到底”,“只要还有一个人,这场斗争就将继续下去”。(3)战争是正义的,中国人民经过斗争,“胜利终必属我也”!(4)战争是持久的,他指出,“中国对日抗战乃一长期的艰苦的战争,中国人民以为非持久抗战不能达到民族解放的目的”。(5)持久战的基础是人民的民主,他认为西班牙人民政府因为“能给民众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的自由,所以民众就能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他提出了“非民主不能持久抗战”和“决定一切的是人民的意志”的重要论点。

    四、他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惟一利器。”他通过对西班牙的参观,对人民战线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认为,“中国统一战线同西班牙的人民战线都是反抗法西斯的唯一利器”,中国由于“过去统一战线未能完成,以致不能抗日,今则统一战线已有成就,故能展开此次对日抗战,这就是统一战线的表现。要使这次抗战能坚持到底,也非巩固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可。”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他虽身在国外,却根据自己的观察,结合中国抗战的具体情况和他多年的战争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其中的许多观点与毛泽东同志的不朽之作《论持久战》不谋而合,这不仅表明他对祖国、对民族的赤胆忠心,也反映出他所具有的政治修养。但是,面临他的却不是上战场、酬壮志,而是一个无底的陷阱。

    杨虎城在香港住了四天。十七路军方面派了王菊人、王根僧、王惟之等多人前来迎接。王炳南接到杨虎城的电报后,也赶到香港。杨虎城到香港后,宋子文也从上海赶来与杨虎城会晤。在香港的许多要人也前来拜访。加上杨虎城又要去拜会何东爵士、陈其尤和出席一些欢迎会等,四天中没有能够冷静地分析一下形势。二十八日,经宋子文转告接到蒋介石由南京的来电,“嘱至南昌相见”,同时又收到戴笠的电报,约杨虎城先至长沙一同赴赣。杨虎城于是决定立即动身,偕王根僧同赴江西。

    这时,王菊人等已感到气氛有些异样。在杨虎城的住地附近,常有些自称是“奉命保卫”杨虎城的不三不四的人走动。杨虎城的出入也总有那个所谓“蒋介石的代表”跟随。还有一个经人介绍随杨虎城回国却又不明身份的留学生,无论杨虎城与谁谈话他都要在场“陪坐”,每次都要杨虎城几次催他才离开。这些都令人生疑。王菊人等曾将这些情况向杨虎城谈了,希望他加以注意,劝他在香港多住几天,看看情况再说。杨虎城说,我已给蒋和戴笠复电说即日起飞,不能再缓了。去冬,我和汉卿发动事变,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争取蒋介石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现在抗战爆发快半年了,我既然回来,岂能久住香港。我回来的心地是极坦白的,为了参加抗战,别无其他。对王菊人等劝他早回西北的建议,杨虎城说,我是奉派出国考察的,既然回来了就得先去南昌汇报,回西北只能放在第二步了。他也谈到,我和陈铭枢将军见面时,了解到原十九路军的抗日将领目前还都侨居海外未被起用。共产党号召全民抗战,蒋介石仍在排斥异己;敌人节节进迫,蒋介石却步步败退,这当然要引起人们的怀疑。正因为如此,我曾反复考虑,最后决定还是先去看看,蒋如在串演着假抗战、真投降,假团结、真排挤的“戏”的话,就立即回西北。但是,就是这样简短的谈话也时常被打断。杨虎城四天的活动日程安排得满满的,而一回饭店,住房总是坐满由他资助回国的留学生及南京方面的人。十七路军来香港接杨虎城的这些人,始终没有能得到机会与杨虎城坐下来长谈,以分析形势和详商对策。三十日,宋子文送来了当日的飞机票,一切已无考虑余地。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三十日上午十一时半,杨虎城乘机飞往长沙。送行的人高呼“欢送杨将军北上抗日”等口号。谁能料到这位抗日英雄在八年抗战中却失去自由,甚至无人知晓他被囚禁之处!

    ①英语boycott的译音,意为抵制。

杨虎城将军/米暂沉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