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事变简介>西安事变纪实

  


西安事变纪实-第十三章 谈判与放蒋

申伯纯


  一 西安南京双方谈判
  十二月二十日,宋子文与端纳乘飞机同来西安。张坦白地告诉宋: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三方面已经共同商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只要蒋答应张杨通电中的八项主张,三方面将一致同意释放蒋介石。宋子文也同蒋介石作了密谈,蒋授意宋一面和平谈判,一面不放松武力威胁,以达到他早日离开西安的目的。宋美龄原打算与宋子文同来西安,宋子文因为事变真象如何尚不明了,故约定由他先来弄清真象。
  宋子文在西安除同张杨晤谈以外,还同周恩来作了长谈。周告诉宋,西安事变的发动,中共并未参预,中共为了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这个原则下,力主和平解决的方针。宋了解了情况,明白了西安方面的意图,与蒋介石密商后,便在二十一日飞回南京,报告与张、杨、周晤谈的情况。二十二日,宋又偕同宋美龄、端纳、蒋鼎文、戴笠等人一同飞到西安。张杨均到机场迎接。
  宋美龄带来了许多吃的用的东西,还替蒋介石带来一付假牙。宋美龄先向张说:“汉卿,我的行李希望你不要检查。”张回答说:“夫人请便,我不敢检查。”说罢即请他们连人带东西一齐上了汽车,直奔玄风桥高公馆,只有戴笠随身带的一支小手枪被缴了械。
  当日起,即商量如何正式开始谈判。
  宋氏兄妹见了蒋介石,蒋授意两宋负责谈判改组政府,三个月后开救国会议,改组国民党,改组国民政府,同意联俄容共等。宋子文就出面同张、杨、周商量。张、杨、周提出以八项主张为谈判的基础;蒋介石提出两个条件:一是他本人不出头,而由宋氏兄妹代表他谈判,二是商定的条件,他以“领袖的人格”作保证,不作任何书面签字。张、杨、周为了便于早日解决问题,便答应了他。
  二十三日上午,进行正式谈判,蒋方由宋子文出席,西安方面由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三人出席。谈判开始,首先由周恩来提出共产党和红军的六项主张:
  一,双方停战,中央军撤兵至潼关以东;
  二,改组南京政府,肃清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
  三,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
  四,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红军保存独立组织领导,在民主国会前,苏区仍旧,名称可冠抗日或救国);
  五,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
  六,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
  基于以上六项,要求蒋介石接受,并保证实行。共产党和红军赞助蒋统一中国,一致抗日。张杨同意周提出的六项主张,并主张即以此为谈判基础。
  宋子文对周的提案表示同情,答应转达蒋。上午谈判至此休息。
  下午继续谈判,宋子文提出改组政府等项办法,并进行讨论:
  一,宋提议先组过渡政府,三个月后再改造成抗日政府。目前先将何应钦、张群、张嘉璈、吴鼎昌、陈绍宽换掉,推荐孔祥熙为行政院长,宋子文为副院长兼财长,徐新六或颜惠庆长外交,赵戴文或邵力子(张、杨推)长内政,严重或胡宗南长军政,陈季良或沈鸿烈长海军,孙科或曾养甫长铁道,朱家骅或俞飞鹏长交通,卢作孚长实业,张伯苓或王世杰长教育。张、杨、周推宋庆龄、杜重远、沈钧儒、章乃器等入行政院。宋力言此为过渡政府,三个月后抗日面幕揭开后再彻底改组。张、杨、周原则同意,要宋负责,杜、沈、章等可为次长。
  二,宋提蒋下令撤兵,蒋即回京,到京后再释放爱国七君子。张、杨、周坚持中央军先撤走,爱国领袖先释放。
  三,张、杨、周提议在过渡政府时期,西北联军先成立,以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成立联合委员会,受张领导抗日,准备实行训练补充,由南京负责接济。宋答此事可转蒋。
  四,在蒋同意上述办法下,周要求直接与蒋讨论有关问题。
  二十四日上午,张、杨、周与宋子文、宋美龄继续谈判,谈判结果如下:
  一,孔宋组院,宋负绝对责任,保证组织满人意,政府肃清亲日派;
  二,撤兵及调胡宗南等中央军离西北,两宋负绝对责任,蒋鼎文即携蒋手令停战撤兵;
  三,蒋允归后释放爱国领袖(七君子),西安方面可先发表,宋负责释放;   
  四,目前苏维埃、红军问题,仍归两宋担保,蒋确定停止剿共,并由张负责接济(宋担保周与张商定多少,即给多少),三个月后抗战发动,红军再改番号,统一指挥;
  五,宋表示不开国民代表大会,先开国民党中央全会,开放政权,然后再召集各党各派救国会议,蒋表示三个月后改组国民党;    
  六,宋答应一切政治犯分批释放,与孙夫人宋庆龄商定办法;
  七,抗战发动,共产党公开;
  八,蒋回后发表通电,自辞行政院长;
  九,外交政策:联俄并与英美法联络; 
  十,宋要求:蒋下令停战撤兵后即日回南京。张同意,杨、周允再考虑。    
  二十四日上午,谈判结束。下午张杨均因处理内部问题,委托周继续与两宋接触。
  下午,周恩来与宋子文会晤,宋表示要求中共为他抗日反亲日派作后盾,并派专人赴沪,与他保持经常的秘密接洽。周要求见蒋当面再谈一谈。经宋转蒋,约定晚间在蒋的住处会面。
  二 周见蒋
  当天晚上,周恩来由宋氏兄妹陪同去见蒋介石。两宋告周,蒋这两天病了,不能多谈话。周一进蒋的卧室,望见蒋躺在床上。蒋见周进来,勉强在床上坐起来,请周坐。周这时看清蒋的形容衰老憔悴,满嘴没有牙,难看得很,远非当年在黄埔军校的样子。
  周、蒋谈话的内容如下:
  周先向蒋说:“蒋先生,我们有十年没有见面了,你显得比从前苍老些。”
  蒋点点头,叹口气,然后用眼睛直看着周说:“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
  周立即回答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
  蒋听了这句话,沉默了一下,好象有很多感慨的样子,然后向周表示以下三点:
  一,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
  二,由宋、宋、张全权代表他与周解决一切(所谈如前);
  三,他回南京后,周可直接去谈判。
  谈完以上三点,蒋坐在床上表现疲劳困顿的样子,指着宋氏兄妹说,“你们可以同恩来多谈一谈。”
  周于是向蒋说:“蒋先生休息吧,我们今后有机会再谈。”
  蒋连说:“好,好。”
  周就此辞出。
  三 西安内部在放蒋问题上的争论
  中共代表团来了,方针大致确定了。接着,宋氏兄妹也来了,谈判开始了。设计委员会的成员们风闻谈判很快就会结束,蒋介石也将在几天之内被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十二月二十三日下午,设计委员会开会了。会议由高崇民主持,出席的人有杜斌丞、申伯纯、王炳南、应德田、卢广绩等人。会议一开始,空气就很紧张,主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应该向蒋、宋提出什么条件;第二,在什么具体保证之下才能放蒋。第一个问题大家并不重视,认为蒋、宋现在什么条件都是可以答应的。要紧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具体保证,只凭空口说白话,就把蒋放走,万一将来他不认账怎么办?所以大家着重讨论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有具体保证以后,才能放蒋。要什么具体保证呢?有的说,要他们先把潼关以内的军队撤出漳关,使我们先免去军事威胁。有的说,要他们先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七君子,以取信于全国人民。有的说,要阎锡山出来做保证人,并将潼关到洛阳之间划为缓冲地带,由山西军队驻防,中央军撤到洛阳以东,使蒋介石想报复也报复不了。大家都同意这些意见,一致的决定是“没有保证,蒋不能走”。还有个别激烈分子说:“西安事变是大家提着脑袋干的,不是张杨两个人的事情。他们想捉就捉,想放就放,不行!现在蒋介石还在我们手心里,不听我们的话,我们干脆就先把他干掉!”    
  会议讨论到此结束,大家的意见由高崇民去向张杨汇报。
  张学良听了非常着急,害怕闹出大乱子来。杨虎城听了默不作声。周恩来很重视这种情况,赶紧找张学良,建议张找这些人开个会,好好地向他们进行说服解释。
  二十四日下午二时,张学良在金家巷他的办公大楼上小客厅里召集前一天参加设计委员会会议的人谈话。
  张首先将连日和宋氏兄妹谈判的经过和内容,简单扼要地向到会的人做了说明,并透露蒋很快就要走,他自己打算亲自送蒋到南京去一趟。讲完这一段话以后,张很严肃地对着到会的人说:“听说你们昨天开会,也有一些意见。这些意见你们可以向我提,但是我现在要警告你们,不许你们在外边随便乱说,尤其不许你们任意胡闹。这是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天大的事,做错了一点,我们担不起。你们有什么意见,现在可以当面和我说。”
  张讲完这段话以后,用期待的目光注视大家,等候大家说话。这些人在这时候反都沉默起来了,面面相觑,谁也不先讲话。过了好几分钟,才有人说:“副司令所说的蒋、宋答应我们的这些条件,究竟有什么保证没有?他们将来说了不算怎么办?”张马上就显得神情很紧张,用很急促的语气连着向着说话的人问道:“你们要什么保证?你说!你说!”
  说话的人被张这么一逼,也有些紧张,于是就把昨天大家所提的保证意见一一讲了出来。
  张听了所提的保证的意见以后,就很诚恳而又很自信地向大家说;“你们所提的这些意见,我都考虑过,都是行不通的。你们要知道,蒋现在是关在我们这里,他现在说什么话,何应钦都不见得肯听。我们逼着蒋下命令,如结果无效,怎么办?我们且不说这层,即使蒋的命令还生效,可是这是我们逼着他下的,不是他甘心愿意下的。那么,他的命令下了,也发生效力了,譬如潼关以西的中央军开出潼关以东了,上海爱国领袖七君子被释放了,政府也改组了,到那时,你们放他不放?保证实现了,当然要放他。但是他这样做是被逼迫的,不是心甘情愿的,一定心存报复。他回到南京,开出潼关的中央军又开回潼关以西来了,释放的爱国领袖又被逮捕起来了,改组的政府又改组回来了,甚至你们压迫他对日本宣战他都肯,可是回去以后,他又同日本妥协了,到那时,你们怎么办?你们怎么办?所以我说你们那些意见都是行不通的。我们提出的条件,只能他在原则上承认了,就让他走,签字不签字都没有什么关系,签了字要撕毁,还不是一样地撕毁。”
  他又接着说:“至于提到要阎锡山来做保证人,那更是不可能的。我们是‘好汉做事好汉当’,自己的事儿自己了。我们不请客,更不请阎锡山那样的客。在西安事变以前,我们联共抗日的一些情况和主张,是同阎锡山说过的,他也曾向我们表示赞成和支持的。这次事变发生之后,我们打电报告诉他,向他请教。他回电向我们提出好几个‘乎’,什么‘促进抗日乎,破坏抗日乎,停止内战乎,扩大内战乎’,最后并质问我们‘何以善其后乎?’只是满篇责备,毫无半句同情。他把给我们的电报,又送到南京的报纸去发表,不知道他脑子里打的什么算盘。这样的人我们不同他共事,不让他投机取巧找便宜。”
  说到这里,有人问张说。“听了副司令刚才说的话,怎么,放蒋介石回去,副司令还要亲自送他到南京,这是什么意思?”
  张很郑重地回答说:“是的,我打算亲自送他到南京。我这一着比你们想得高,这一着是要抓住他的心。你们要知道,这次事变,对蒋是个很大的打击,我们现在不但要放他走,而且今后还要拥护他做领袖,还要同他一起共事。所以现在我们万不能再难为他,我们要给他撑面子,使他恢复威信,今后好见人,好说话,好做事。我亲自送他就是这个意思。并且我亲自送他去,也有向他讨债的意思,使他答应我们的事不能反悔。另外,我亲自去也可以压一压南京反动派的气焰,使他们不好再讲什么坏话。总之,做人情要做到家,同人家合作也要合作得彻底。我在这个问题上比你们想得深,想得高,你们这些人都要听我的话,都要受我领导,不许乱说胡闹。”
  张讲到这里,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没有,大多数人不答话,个别人也有表示同意的。最后有人问说:“红军和杨主任的意见怎样?”张说:“红军的态度比我们还软,杨主任虽有些不同意见,但是他是顾全大体的。”
  二十四日那天,高崇民在会上对张学良的意见是不同意的,但不好当面争辩。当晚他用个人名义写信给张,反复说明无保证放蒋的危险性。同时,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两方面的高级将领也连夜联名写了一封给宋子文的信,第二天一早送去。信上提出:商定的问题必须有人签字,并且首先必须将中央军撒出潼关以东,才能让蒋走,否则虽然张杨两将军答应,我们也誓死反对。宋子文看了这封信,大吃一惊,赶紧送给蒋介石、宋美龄去看。蒋宋一看也吓得不得了,马上要宋子文去找张学良想办法,并要宋亲自去找杨虎城恳求放蒋早走。宋马上去向张杨保证,蒋走后中央军立即撤出潼关。张学良此时看到这种情况,唯恐闹出乱子,就更加急于把蒋马上放走。但是他知道这个问题是一时不容易说服众部下的,于是一面故作镇静,安抚将领们静候解决,一面急着找杨虎城商议。他用沉重的语气向杨说:“现在不走不行啦,夜长梦多,不知道会出什么大乱子。我今天决心亲自送蒋走。我想我在几天内就可以回来的,请你多偏劳几天。假如万一我回不来,东北军今后即完全归你指挥。”说着,就把预先亲笔写好的手谕交给杨。手谕的大意是:“余去南京期间,东北军全军在绝对听从杨虎城主任的命令,此谕。”杨虽然对这样放蒋有意见,但到此时深为张的真诚所感动,并且听说十七路的军官们也在酝酿什么,如果真的发生变故,实在太危险。杨虎城于是也置个人的生死利害于不顾,慨然同意了张的意见。这时已是下午二时了。
  四 张学良亲送蒋介石
  二十五日下午三时,设计委员会开会,先由高崇民报告高级将领们反对无保证放蒋的情况,接着大家又讨论起来,研究应该提什么条件,有什么保证才能放蒋走。正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忽然听见天空响起一阵机声,跟着接到副司令公馆来电话,说蒋介石、宋美龄等已坐飞机走了,张副司令也陪着他们一齐走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真好象晴天霹雳,震得大家耳聋目眩,又好象劈头一盆冷水,浇得大家浑身颤抖。会不开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杜斌丞才拍胸顿足说:“我们是不是在做梦,天地间竟会有这种事!”说完就向床上一躺,两手抱头,不再言语了。申伯纯含着眼泪,激动地说:“既是走了,就算对吧!”有的人摸着自己的脑袋说:“这个吃饭的家伙长不牢了!”还有人带着丧气的口吻替自己解嘲说:“好了,紧张了半个月了,我们今晚好好打他娘的一场麻将吧!”
  原来张杨在当天下午二时决定立即放蒋以后,他们就在三时半,张同蒋夫妇同乘一车,杨和宋子文、端纳同乘一车,悄悄地直开西郊飞机场。因为怕他们的部下知道了会发生事故,所以在临走的时候,行动非常秘密,连周恩来也没通知。
  汽车一进飞机场,他们就看见飞机场上有一二千学生和群众队伍。这批人本来是等候欢迎在绥远抗日的傅作义将军的,可是蒋介石不知道,以为是对付他的。他恐怕群众出来留难,不让他走,就着急慌忙地对杨虎城说:“我答应你们的条件,我以‘领袖的人格’保证实现,你们放心,假如以后不能实现,你们可以不承认我是你们的领袖。我答应你们的条件,我再重复一遍: (1)明令中央入关之部队于廿五日起调出潼关,从本日起如再有内战发生,当由余个人负责。(2)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3)改组政府,集中各方人才,容纳抗日主张。(4)改变外交政策,实行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的国家。(5)释放上海各被捕领袖,即下令办理。(6)西北各省军政,统由张、杨两将军负其全责。”    
  蒋重申六项诺言以后,即与宋子文、宋美龄、端纳一同登上飞机,立即起飞,张学良登上自已的飞机跟着起飞,这时已是下午四时了。
  张学良送蒋走后,卫士营营长孙铭久才得到卫士们的报告,说“副司令和杨主任已同蒋介石到飞机场去了”。孙铭久立即赶到周恩来同志那里问他说;“周先生,你知道副司令同蒋委员长一同到飞机场去了吗?”周非常惊愕,说:“我不知道,他们走了多少时候了?”孙说有十多分钟了,周着急地说:“你怎么不早来告诉我!”随即同孙乘汽车赶赴飞机场,想再劝阻张不要亲自送蒋到南京。可是他们刚刚赶到飞机场时,蒋、张等所乘的飞机早已飞上天空了。周恩来同志叹息地对人说;“唉!张汉卿就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看坏了,现在他不但要‘摆队送天霸’,而且还要‘负荆请罪’啊!” 
  

西安事变纪实/申伯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