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心人物>张学良>张学良参考书架>英雄本色:张学良口述历史解密

  


英雄本色:张学良口述历史解密-二十三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张学良父子回乡情结揭谜

毕万闻

                            
  1.祖国大陆备好飞机,随时准备迎接少帅
  问:张学良晚年的最大愿望,恐怕就是回东北老家看一看了。自从张学良获得全面自由以来,他也曾多次表达过渴望回访故乡东北的愿望。可是,张学良晚年这个“最后的”一大心愿,直到他去逝也没有实现。这到底是为什么?
  答:张学良带着未能回到家乡看一看的遗憾去见上帝,其原因很简单,其过程很复杂。2002年3月17日《中国时报》上发表了记者林博文先生采写的一篇《张学良口中最喜欢的女人蒋士云:怅望神州少帅应有悔》,张学良的红粉知己贝夫人蒋士云女士比较明确地讲了张未能回大陆的原因。这篇大文写道:
  贝夫人透露,少帅居停纽约时,北京派不少人来看他,中共当局已准备妥一架专机,只要少帅愿意返大陆,专机即随时飞至纽约搭载少帅,贝夫人当时曾力劝少帅回大陆看看,并说这是他的“大好机会”,少帅本人亦很想回东北老家瞧瞧,然终未成行。
  做事一向果断、爽快的少帅,为何舍弃良机,未回睽违40余载的故国?少帅向贝夫人解释说,李登辉“总统”准许他到美国来,他不能借此机会就跑去大陆,这样做对李登辉不好交代,而他是讲义气的人,不愿为难李登辉。贝夫人对少帅说不要管那么多,就利用这个好时机回去走走。少帅一直犹豫不决,他对贝夫人说,他回到台湾后,将请示李登辉,批准他回大陆。贝夫人答道:“你不用问他,问也白问,他一定不准。”少帅请示的结果,果如贝夫人所料,李劝少帅勿去大陆。贝夫人说,少帅上了李登辉的当,又说李是“假圣人”。一九九三年底,少帅离台,定居檀岛,去年十月病逝,始终未赴大陆。
  据贝夫人和其他亲近少帅的人士说,张夫人赵一荻(赵四小姐)反对少帅回大陆,也是促成少帅终老海外、怅望神州的原因之一。贝夫人说:“少帅后来嘴巴虽不讲,但心里一定很后悔没回大陆。”    
  贝夫人蒋士云的父亲蒋履福(范五)是我国老外交家,江苏吴县人,北大毕业,曾任驻比利时公使馆随员,驻意大利代办。1932年,蒋士云在欧洲与丧偶的贝祖诒结婚,做续弦夫人,贝的元配庄氏生了6个子女,老大即是贝聿铭。贝祖诒曾任中央银行总裁,我国外汇制度创始人,是宋子文的手下大将,1982年病逝纽约。贝祖诒与蒋士云育有一女,现在纽约一家书廊做事。贝夫人说,贝先生和少帅有一点很相同,即口才好,会讲话、爱说笑话、有热闹。
  以下我想谈一下张学良将军未能回大陆的简略经过。
  2.张学良首次访美,确想回乡一游
  1991年2月中旬,美国记者纪思道在台北市北投区复兴3路70号张学良的家里,采访了张学良。2月20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该记者的访问,说张学良表示“愿意不久就去美国访问”。这位记者很机警,当即追问张学良:“是否想到大陆访问?”张学良不由自主地用一种“充满怀念之情”的声音说:“我渴望访问大陆,因为那是我的家乡。”这是自张学良幽居数十年来,第一次向外界公开表示回访故乡的愿望。不过他的话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以为他只是兴之所至,随便说说而已;人们当时更没想到,实际上,当时他已获准到国外旅游,他与这位记者的谈话正是向世人发出的预报。
  半个月后,即3月10日,张学良携夫人赵一荻离台去美。登机前,张学良在桃园机场回答记者说,他是军人,军人四海为家,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并进而明确地说:“我不排除到东北的可能性,大陆是我的国家,我当然愿意回去!”他说:“我要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回去!”这一次,他的话立即引起了传媒的极大重视,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
  但是,当时外界并不了解这些话里所蕴藏的多层含义。首先,这确实表达了张学良渴望回乡的心愿;然而,更重要的,他是借此表明他的行动的确是完全自由的;而最重要的,则是他想借此试探一下台湾当局对他的回乡的心愿持何态度。
  原来,张学良的老朋友,国民党元老张群于1990年12月14日去世之后,张学良心境十分孤寂,遂通过李登辉的副秘书长邱进益向李登辉表示出去散心的意思,李登辉表示赞成。1991年2月14日,农历除夕,李登辉邀请张学良夫妇共度除夕。见面时,张学良轻描淡写地表示,他的儿孙及亲友大多在美国,他们都盼望他出去走走,他本人50多年没有出去了,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他都不知道,自己也想出去看看,但不知当局的态度如何?李登辉当即表示:“我看可以出去散散心。”访问美国之事就这样定下来了。然而,当时并没有言及回访大陆。几十年的“修炼”,早已使张学良懂得如何适可而止。何况,他深知自己身份特殊。可是,数十年的思乡之情也实在是刻骨铭心,难以去怀,他期望台湾当局体谅他的苦衷,主动鼓励他回乡一游。
  然而,政治毕竟不同于人情。台湾当局没有表示什么。而大陆方面则有人以为,既然张学良已经明白表达了其回乡的心愿,台湾当局又没有表示反对,那么,张学良肯定就会取道美国回乡一游。
  3.周恩来担心蒋去世前对张下毒手
  3月24日,大陆方面新闻发言人姚广先生公开表示:非常欢迎张学良先生回祖国大陆看一看。海外有人认为,祖国大陆欢迎张学良回乡,是因为他回乡会在政治上给祖国大陆增光添彩。其实,这恐怕是一种误解。祖国大陆方面早已注意到赵一荻女士的声明:张学良“并不爱哪一党,亦不爱哪一派,他所爱的就是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祖国大陆方面完全清楚,张学良现在决不会站在海峡两岸或国共两党中的任何一方,去指责另一方了。但是,尽人皆知,长期以来,祖国大陆方面就对张学良怀有一种非常深挚的感情。因为在1936年12月,当危及中国生存并势必严重影响中共命运的国共大内战即将爆发之际,张学良不顾牺牲个人的一切,毅然发动并迅即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从而形成了国共和解一致抗日的新局面。张学良这种为国家民族宁肯自己两肋插刀的义举,深深地感动了中共领袖。正如周恩来所言,这也使中共领袖觉得“对不起”张学良。周恩来与张学良一样,是位非常讲情义的人。1935年8月,长征途中,周恩来又累又饿,得了重病,寸步难行,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与战士一道,坚持为周恩来抬担架,总算走出了草地。19年后,杨立三去世了,早已当上了国家总理的周恩来亲自为杨立三抬棺送葬。周恩来以及周恩来的战友、部下怎么能忘了张学良啊!此后,随着张学良幽禁之遥遥无期,祖国大陆方面对张学良的思念、尊敬和感激亦绵绵不尽。
  可是,这是世界上一种特殊的“情债”。在蒋家父子主政台湾的时代,祖国大陆方面过于直白的关怀和赞誉,反而会使张学良在台湾的处境更加难堪,甚至可能危及他的人身安全。所以,周恩来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关系,暗中了解张学良夫妇的状况,关心他们的一切。周恩来私下曾多次对来自台湾的朋友们说:“如果张学良将军的生命有个一差二错,我们就不好见面了,不好说话了。”1974年,即蒋介石去世的前一年,香港的一些朋友得悉蒋已病重,准备乘机发动舆论攻势,要求恢复张学良的人身自由。周恩来当即赞扬他们这种主持正义的精神,但又说服他们放弃了这种做法。周说:“蒋介石还没有去世,但他对张学良的忌恨已经淡化了,你们这么一呼吁,戳了蒋介石的疮疤,搞不好,可能刺激蒋介石用西太后对付光绪皇帝的办法,在自己临死前对张学良下毒手,结果反而对张学良大大不利!”然而,真情愈深,表达的愿望愈切。前面提到,生平一向谨慎务实的周恩来,生前还亲笔给张学良写了封十六个字的短信,秘密转交给在台北的张学良夫妇。笔者曾专程去采访张学铭夫人朱洛筠大姐(即朱六小姐),她虽80多岁了,记忆力却惊人地好,许多往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可是,当我问起此事时,她却说:“那时候,周总理曾不止一次地找过张二爷(张学铭排行老二),他们谈了些什么,二爷一个字都没有讲,当时只有一种神秘兮兮的感觉。”可见此事是多么保密!但周恩来生前期盼再晤张学良的心愿,最后并没有实现,临终时他还为此而悲伤,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嘱咐主管对台工作的老部下:“不要忘了台湾的老朋友!”
  4.张学良的援助使邓小平的生命转危为安
  周恩来去世了,与张学良有过直接交往的中共高层干部也愈来愈少了。他们的后代会不会忘记张学良呢?聂荣臻元帅去世的时候,邓小平的女儿毛毛(邓榕)写了一篇悼念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西安事变发生前,父亲(指邓小平——引者)在甘肃庆阳得了非常严重的副伤寒,昏迷不醒,什么东西也不能吃,生命十分危险。正好此时张学良将军和共产党搞统战,派人送来两车慰问品,其中有一些罐装牛奶。
  聂伯伯(指聂荣臻——引者)当即决定:所有的牛奶全给邓小平。
  正是靠了这些牛奶,才救了父亲的命。
  与其说是这些牛奶救了邓小平的命,还不如说是聂荣臻的正确决定救了邓小平的命;与其说是聂荣臻的决定救了邓小平的命,还不如说是张学良的援助救了邓小平的命。毛毛是在感激聂荣臻,但言外之意,也是在感激张学良。这是救命之恩啊,毛毛怎么能忘得了!  
  其实,何止毛毛一个人忘不了,红军战士、中共干部及其无数后代恐怕都忘不了。1936年秋,由于“陕北甘北苏区人口稀少”,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和围剿,“红军之财政粮食已达十分困难的程度”,食物和冬装成为威胁红军生存的严重问题。中共中央在电催共产国际赶紧送来援款之时说:“不论五万十万都要快”,否则,“你们多推迟一天,则红军的冻死饿毙(者)即多增一人”。困难时刻,张学良派人送去的一万套冬装,数万双鞋子、大批粮食和数十万元巨款,犹如雪中送炭,令人感激不尽。不过,在张学良幽禁的时代,出自对张学良安全的考虑,这种感恩图报的心理,总是尽量地加以克制。周恩来在世时就一再这样告诫各方面有关人士。然而,越是深藏不露的感情越是需要淋漓尽致的表达。前辈私下对后代的倾诉恐怕比世界上最好的历史教科书更能打动人心。加之,随着台湾当局对张学良“管束”的逐渐放宽,祖国大陆方面有关张学良生平的各种传奇作品大量涌现,祖国大陆百姓对张学良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地有了重大改变(从军阀改为英雄了),对张学良的尊敬和怀念愈发深切。
  5.江主席召集会议,准备热情迎接张将军
  机会似乎真的来了。先是台湾当局公开为张学良庆祝90大寿,接着是日本广播协会(NHK)播放了他们采访张学良的实况录像,然后是张学良离开台湾游访美国。张学良自由了!并且明确表示渴望回乡一游。
  张学良要回来了!祖国大陆方面终于可以当面向他尽情地表达对他的思念、尊敬和感激了!许多民众,尤其是东北父老乡亲,到处奔走相告,兴高彩烈。但官方担心产生负面影响,还是有所克制。邓小平便对江泽民、杨尚昆等人说:“你们应当开个会呀,研究研究这个问题。”于是,便利用纪念西安事变54周年的机会,原东北军将领吕正操、郭维城、万毅将军等人,开了个会。当时他们尚不知张学良会离台赴美,但也提出了1991年的三项准备工作:一是1991年张学良九十整寿,准备庆贺;二是“九·一八”事变60周年,准备纪念;三是其他事项,如修葺张学良在沈阳的故居张氏帅府等等。张学良离台赴美(1991年3月10日)之后,又在人民大会堂开了一次会,由江泽民主席亲自主持,研究如何邀请和欢迎张学良回访大陆的种种事宜。
  会后,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和对台办主任王兆国两位领导人到沈阳进行视察和部署。在这前后,长期占用张氏帅府的辽宁省图书馆、省文联、省作协等单位择址迁出。帅府加紧修葺,以便恢复历史原貌;锦州驿马坊张作霖的葬墓和抚顺元帅林(张作霖空置的陵墓)也要修整;通往张学良出生地台安县张家窝棚的土路需要改修成柏油路,张学良办的沈阳、海城两个中学复校为同泽中学;东北大学准备复校;……甚至张学良在沈阳的私人房产也须调查清楚,准备归还。总之,一切应想到的都想到了,一切准备工作都在加紧进行着。
  6.吕正操赴美拜谒,邓颖超受邓小平之托写信邀请
  5月,张学良旧属吕正操将军悄然赴美“探亲访友”。吕正操将军原来是东北军的团长,建国后曾任铁道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退休后仍享受副总理级待遇。目前,在来自东北军的中共高级干部中,他的职位最高。吕正操到纽约后,先后四次拜谒“老长官”张学良,头一次见面是在曼哈顿公园大道上张的女友贝祖诒夫人的家里,吕将军觉得在那里谈话不方便,第二次第三次都是由中国驻美大使馆派车,把张学良接到另外的地方晤谈的。第四次是张学良的亲属请张聚餐,也请了吕正操。吕初次拜望张学良时,就把周恩来夫人邓颖超的亲笔信交给了张学良。邓在信中诚恳地邀请汉卿先生回访祖国大陆。邓颖超函原文如下:
  汉卿先生如晤: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年海天遥隔,想望之情,历久弥深。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今先生身体安泰,诸事顺遂,而有兴作万里之游,故人闻之,深以为慰。
  先生阔别家乡多年,亲朋故旧均翘首以盼,难尽其言。所幸近来两岸藩篱渐撤,往来日增。又值冬去春来,天气和暖,正宜作故国之游。今颖超受邓小平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之时回访大陆,看看家乡故土,或扫墓、或省亲、或观光、或叙旧、或定居。兹特介绍本党专使□□□同志趋前拜候,面陈一切事宜。望先生以尊意示之,以便妥为安排。
  问候您的夫人赵女士。
  即颂
  春祺!
  邓颖超
  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日
  吕正操还向张学良转达了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对他的问候和欢迎的口信。
  吕正操将军回大陆时,张学良当着陪同吕将军的阎明光女士(张学良朋友和部下阎宝航之女)的面,给邓颖超写了回信,张问阎,应该怎么称呼她?阎说,在我们大陆,通常都称她为“邓大姐”,张便借用这一称呼,但实际上,张比邓还大三岁呢。阎明光看着这位已90周岁的高龄老人写信,他写得很快,随写随改;其思维之敏捷精确,遣词用字之简练古雅,都给阎明光女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学良函原文如下:
  周夫人
  颖超大姐惠鉴:
  □□□来美交下尊札,无限欣快,又转述中枢诸公对良之深厚关怀,实深感戴。良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
  敬请□□□代向中枢诸公
  致敬。另转请□□□转陈愚见。肃此
  敬颂
  夏安
  张○○顿首 再拜
  六月二日
  祖国大陆方面,从下到上,欢迎张学良回访,就像喜事临门一样,禁不住内心的喜悦。此情此景,一位外国人的记述亦可聊见一斑。1991年3月,日本NHK文化节目制作人井上隆史先生来到北京采访,他写道:
  就在《人民日报》大张旗鼓地报道张学良访美消息的第三天,经人介绍,我在北京市内的一家饭店见到某位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公子。我们谈起了张学良。
  “我爹他们都看了你们的节目,已经把日语解说词译成中国话了。我爹他们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节目……”
  “‘我们已经准备好欢迎张学良访问了,张学良到达首都机场的日子不会太远啦。’他高兴地笑着,离开了饭店。”
  井上隆史先生还预测说,张学良也许“能架起一座连结大陆与台湾的桥梁”。大陆方面希望这位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促成者能够促成第三次国共合作。往昔的深情与今日的愿望结合在一起,对张学良回乡的期盼就更加热烈了。
  7.传媒帮倒忙,巧合生误会
  好在井上隆史先生的记述是很久之后才发表的,如在当时发表,恐怕定会增加台湾当局的疑虑。可是,正当祖国大陆方面紧锣密鼓而又不愿声张地为“欢迎”做种种准备之时,台湾报刊却发表了其特派记者从沈阳、北京发回的现场报道,说“张学良在北京、东北的亲属透露”,“少帅将于近期内返乡”,张学良的旧部和亲属“相当激动与兴奋,现正积极研商如何接待少帅”,连日来积极筹备各项接待事宜。说张学良回乡日程“除会见亲朋故旧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将其父亲张作霖的遗骸,由锦州的驿马坊迁葬到抚顺的元帅林,并称此一行为‘划时代的返乡之旅’。”这种报道把大陆方面怕届时赶不及而预先做的单方面准备,说成是张学良与大陆两方面商定的结果,这自然比张学良个人的思乡表白更令台湾当局担忧,因为张学良离台湾前没向台湾层峰说要去大陆一游。
  无独有偶,另一条消息更令台湾当局难以接受:张学良在离台去美之前,已“派”张捷迁先生“潜赴”大陆,为张学良回乡之行“预做安排”。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呢?
  天下的事情,有时真是巧合,巧合得令人难以置信。如前所述,在张学良访美之前半个月,曾经为争取张学良的自由呐喊助威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捷迁教授和夫人张素坤,为了到祖国大陆来争取恢复东北大学而特意绕道台北,探望了这位旧东北大学的老校长张学良。张学良对争取恢复东北大学之事未表可否,但在言谈中顺便告诉他们,自己不久将去美国游访。张捷迁问张学良是否也要去祖国大陆,张学良当即明确地回答:“我非常想回大陆,但我不能偷偷摸摸地回去,我要光明正大地回去。”
  张学良叮嘱张捷迁夫妇不要在祖国大陆预先宣布他的访美之行,只是请他向祖国大陆方面的两位领导人转达自己的问候:一位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另一位是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
  张捷迁夫妇到祖国大陆后,祖国大陆高层人士也很谨慎,杨尚昆、邓颖超两位都未予接见,他们只是见到了台办副主任杨思德。杨思德因太忙还派自己的秘书与张捷迁谈了话,杨思德抽空宴请了他们夫妇一次。张捷迁给邓颖超写了一封信,是托杨思德转呈的。随后,张捷迁就与东北大学北京校友会的理事们(郭维城等人),一道商量如何争取东大复校。沈阳的东北工学院和长春的东北师范大学都是东北大学的后身,为考察东大复校是否确有条件,张捷迁夫妇又从北京转赴沈阳和长春,察看了东工和东北师大。待张捷迁夫妇自东北回到北京,方知北京有关方面已传下话来:只要张学良回来,东北大学就复校。张捷迁夫妇就高兴地转回美国,去参加在纽约举行的张学良祝寿会了。
  当时,大陆方面许多不了解实情的人,都以为张捷迁是受张学良派遣,为张学良回乡来探路的。不才起初也曾作如是想,但为了查实台湾报纸的报道,不才特意拜访了张捷迁本人和他此行所会晤过的许多人士,结果发现,张捷迁此次大陆之行,所写所谈,只是力争东大复校,至于为张学良回乡“预做安排”或“探路”云云,纯系子虚乌有。但台湾“特派记者”的这种报道,也并非完全凭空捏造,他们听了辽宁大学两位学者对张捷迁此行的猜测,为了抢先发表,没做调查,就写出了报道。
  8.张学良改变回乡路线
  然而,这种不实的报道却令台湾当局颇为不安。他们当初所以同意张学良去美国“散散心”,原因之一,就是要表明台湾当局“尊重人权”,证实张学良已“完全自由”。如果张学良从美国回大陆,这岂不等于说张学良无法从台湾直接回大陆,只好绕道美国才行,这不是羞辱台湾当局吗?于是,就有消息说,台湾方面派了人到纽约劝说张学良“勿返大陆”。这种传闻是否准确,不才至今无法查实,作为历史研究者,不才只好存疑。但台湾的郭冠英先生在一年之后写道:“张先生赴美,外人皆不知,后来报章喧腾说他要转赴大陆,我等甚惊,大家皆认为他应去,但不应在此次由美转去,此间(指台北——引者)东北长辈为之忧,曾建议我赴美了解。我后在未通知任何人之下赴美。”显然,郭先生确实曾专程到纽约,劝说张学良不要由美国转赴中国大陆(郭先生后来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说张回乡一游)。至于台北的东北长辈,是否是受台湾当局授意,那也不便猜测。但在纽约游访的张学良,即于1991年4月22日在女友的家里,接见《世界日报》的记者,说他“不希望再卷入政治里”,而大陆那边的活动搞得太多了(台湾方面的报道,却把“活动”一词改成了“动作”),他“如果回去看看,势必又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目前没有回大陆的计划”。这是自盛传他将由美国回乡以来,张本人首次公开表明态度。
  5月,当吕正操到纽约拜望张学良之时,张对吕说,他离开台湾的时候,只说要到美国看看子女和亲友,没有说要回中国大陆,他很想回故乡看看,但他不能从美国回去,他要从台湾回去。张学良公开对记者说:“虽然李(登辉)先生劝我自由自在,但我这个人,就是不愿对不起人。”
  5月31日,张学良在给随同吕正操赴美的阎明光题词时写道:“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表白了张学良想回乡又不能回乡的无奈情怀。1991年6月26日,张学良回到了台湾。
  3月10日,离开台湾那一天,张学良说大陆是“我的国家”,“我当然愿意回去”;6月26日,回到台湾这一天,他又说,台湾是“自个儿的家”,“要回台湾来”。张学良,一个海峡两岸都赞许为热爱祖国的人,却不得不搞“平衡内交”,这与其说是张学良的悲哀,到不如说是我们中国的一种悲哀。
  9.张学良回乡与日本天皇访华
  但张学良仍然没有放弃回乡之愿,而是等待他所说的“适当的”机会。1992年8月下旬,台湾《联合报》和《中国时报》先后刊出记者报道,说张学良将于9月上旬回乡一游。《联合报》说,“张学良一再强调”,此行“纯为私人探亲活动”,“决不涉及任何政治活动及传达两岸任何讯息,也不做长期定居大陆的打算”,两份报纸都说张学良此行的主要心愿就是前往父亲张作霖大帅坟前扫墓拜祭。两报也都说,此次反乡,已获台湾层峰同意。据《中国时报》说,张学良曾亲自向层峰报备,但李登辉官邸人士说,张学良已经是92岁的老人,也无公职身份,返乡不需报备。《联合报》在刊登此则报道时,还郑重地说是出自“可靠消息来源”甚至连此行的路线和所换乘的飞机都讲明了。可是,很快就再无下文。
  当有人问到张学良时,他只是说了一句,那是别人“替他安排的”。据了解内幕的郭维城将军讲,原来有一位原东北军军长的儿子,美籍华人某某(笔者暂隐其姓名,请读者鉴谅),为了了却张学良晚年最大的心愿,特意自费到台北去,到北京来,两边都“跑通”了,张学良也同意了。计划中,就像《联合报》记者程川康所报道的那样,“由台北搭乘华航班机取道香港启德机场”,再转乘由大陆特派的迎驾专机飞回东北。
  可是,历史的诡谲和奇巧有时真是令人难解。先是张学良于8月中旬因感冒住进了医院。后来,正当回返大陆的计划即将付诸实施之时,张学良获悉日本天皇明仁将于10月份访问中国大陆。依照计划,张学良9月份回乡,要在大陆逗留两三个月才能返回台北,这样,张学良10月份势必与日本天皇同时在大陆游访。现任天皇明仁是已故的前任天皇裕仁之子,而裕仁天皇是日本当年疯狂推行侵华战争的精神领袖,在世时一直没有为侵华战争承担罪责,明仁天皇也不肯明确地向受害的中国正式赔罪。张学良曾经说过,他的一生,几乎被日本给毁了,因此,他憎恨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1990年夏,当日本NHK记者采访张学良时,矶村尚德先生曾对张学良说,1945年蒋介石在日本战败时发表的演说中,主张对日本不要报仇雪恨,而要以德报怨(后来,蒋还首先放弃了战争赔款),矶村问张学良是否也有同样的情怀?张学良表情立刻严肃起来,并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我和蒋‘总统’不一样。日本应该对中国赔罪!”当时,张学良还反问矶村等人说:“日本为什么把东条英机这种战犯放在靖国神社祭祀!战犯不是日本国家的罪人吗?你们祭祀他们,是不是认为他们是英雄?”(不过,在公开播放时,NHK把这些镜头都删掉了)——据说,不愿在中国欢迎日本天皇之时回游大陆,就是张学良首次取消回乡计划的实际原因。(这一点,恐怕也为大陆方面当初策划天皇访华的外交人士,所始料不及吧。)不过,同时还传出另外一种说法,也是在张学良即将启程之前,张的一位近亲放出风来说,我们张家的事,由我们张家管,姓□的不要伸手,不要出头。据说,大陆方面,一些参与和关注此次安排的人,对由谁来联络此事,也有不同想法,张学良误以为大陆方面有不同意见,于是,就此叫停。那位东北军军长热心肠的儿子,不吝金钱,不怕辛苦,往返奔波,结果落得的,却是瞒怨。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却为此伤心得流了不少泪水。
  10.欣逢东大复校的大好良机
  不久,回乡之事又遇到了新的机会,于是,又产生了新的希望。原来,张学良曾担任过校长的东北大学虽然早已解体,但自80年代初以来,东北大学的校友们一直在争取恢复东北大学。这一活动已坚持了多年,东大海内外大批校友都参与了。1991年春,张学良访美期间,中央一位领导人已表示张学良回乡时,便恢复东北大学的校名。可回乡之愿未成,复校之事也就拖下来了。机会终于来了。1993年,既是东大建校70周年,也是张学良任校长65周年。东大的海内外校友们,计划在庆祝建校70周年暨张学良任校长65周年之际,实现复校的愿望,并齐集沈阳,欢迎老校长张学良光临复校庆典,同时为老校长恭祝93岁寿诞。在张学良的老部下宁恩承先生与东大学生张捷迁教授等人再三再四的催促之下,1992年11月30日,张学良在台北家中亲笔题写了“东北大学”校名。祖国大陆方面随即在内部酝酿将在沈阳的东北工学院(东大后身之一)改名为东北大学,东大复校已成定局。但张学良能否到沈阳参加计划在1993年春天举行的复校典礼呢?为促成此事,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东北大学复校促进会会长张捷迁教授,于1993年元旦从美国给台湾李登辉先生发了封传真信,信中说:
  他(指张学良——引者)珍爱台北家园,依靠基督,自称浮云孤鹤,心灵自由,怡然自得,仙人一般。不过,老年时常念念不忘故乡故旧,六十多年来未扫父墓,难免凄然。特别听到他创办的东北大学(此处有误,东大不是张创办的)于1951年被取消名义,分母校师生为两部分,改为东北工学院(在沈阳),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春),难免耿耿在心……本年4月26日,是东北大学70年校庆,同时母校校友会筹备在沈阳举行复校典礼。拟请原创校人张学良校长亲莅(现)场剪彩,……老校长认为母校夭折42年复活,可算大学教育史上奇迹。由93高龄原创校人前来剪彩,更为希有,他老慨然应允此行……。如他老不访故乡,不扫父墓,不为复校剪彩,似乎未尽道义责任,不会甘心,临终将难以瞑目。    
  李登辉如何回应张捷迁的信,不得而知。但1月15日,张学良在台北接见了日本《东京新闻》记者佐藤光明,张再次说到西安事变,他强调说,发动西安事变,与其说是共产党工作的结果,莫如说是作为爱国者自己决定干的。他还赞扬周恩来对于促成抗日统一战线释放蒋介石和解决混乱的事态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学良还说:“周恩来是极有才能和大胆的人,使共产党强大的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笔者以为,张学良题写“东北大学”校名和赞扬中共领袖两事,表明张学良确想借东大复校之机回乡一游。张捷迁致李登辉函中所说“他老慨然应允此行”也证实了这一点。1月12日,张学良的部下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刘鸣九老先生给张学良去信,期盼他能回乡晤面把谈,2月13日,张学良亲笔回信,说“返乡之事,现在尚未定。”
  4月13日,张捷迁受东北大学校长蒋仲乐教授之委托,从美国飞到台北,向张学良面呈东北大学名誉校长与名誉董事长的聘书,邀请他回沈阳参加4月22日举行的东大复校典礼。张学良欣然接受了两项名誉职务,但表示还是暂不回大陆。为什么呢?据张捷迁说,张学良的主要顾虑是4月下旬海峡两岸四十年来首次半官方的“汪辜会谈”将在新加坡举行,张学良不愿在这敏感时刻回乡,担心卷入政治漩涡,因而想继续等待下去,待政治气候合适,两岸谈判有了完满的结果及完善的协议,再考虑回大陆;次要的原因是,赵四小姐因患老年骨质疏松症而住院治疗,张学良本人轻微的骨刺症也未完全好。这些恐怕都是表面说法,实际原因,恐怕还是未获台湾当局赞同。
  大陆有关方面自然比较失望。不过,如前所述,4月下旬,中国第三届花卉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时任世界兰蕙交流协会荣誉会长的张学良,不仅为博览会撰写了贺词,还把一盆自己培育了20多年的取名“爱国号”的兰花,托世界兰蕙协会会长黄秀球先生从台北带到北京,黄于4月25日将这盆兰花亲自交给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
  11.名望之累与百姓之愿
  1993年5月末,张学良向老友透露了两件事,一是他将有乔迁之喜,将从幽居了三十多年的台北北投大屯上的旧居(借口是这里比较阴冷潮湿,对老年身体不利)搬迁到台北天母荣民医院附近的一套租用的公寓里,他说,这是他幽禁50多年后“第一次在自由意愿下选择住宅”(从其后来的行止看,他是在变卖财产和房屋,准备赴美定居)。二是返回大陆探亲的时间将延期,在明年(1994年)视实际情况而定。他还表示,返乡探亲是他“最大的愿望”。但听说家乡为欢迎他,花钱把一些建筑翻修了,还准备发动家乡父老欢迎他(这都是不实的谣传,家乡父老,还用“发动”吗?),他为此感到不安,并因此而推迟行期。后来,他在接见日本《产经新闻》记者吉田信行时说,回东北故乡,“我只想以普通一百姓的身份前往。这不是客套,这样可以随意自由地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我不喜欢受人照顾。迄今未能回大陆,理由也是这一点……我到美国时想到处看看,结果到处被包围拍照,结果只得作罢。我出去并不是为了想被别人看”。7月下旬,大陆的广播电视部说唱艺术团到台访问,张学良在五弟张学森的家里接见了黄宏等演员,表示他“非常想念”东北的老少爷们,但对为什么没有回乡的询问,只字没有回答。黄宏特意问了张身边的人,这位人士说,回乡是将军久有的夙愿,前年他刚从美国回来,去大陆毕竟与美国不同啊!那么多的乡亲故旧、亲朋好友,有多少事要将军去出面应酬啊!尽管他身体尚健,但也毕竟是93岁的老人了,亲人们都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啊!据说,这确实是赵四小姐等人对张学良回乡的一大顾虑。因为1991年游访美国时,在纽约的东北同乡和亲友于5月29日为张将军祝寿,宴会上“人人争先恐后要和张学良照相、握手、问候……闪光灯更照得老人眼睛刺痛,待包柏漪女士发表祝寿演讲时,张学良已是扶额揉眼,几乎撑不住了”。1990年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做寿后,张学良就说,“做一次寿好比去一层老皮”,而在纽约那一次,张学良“几乎当场累垮,令他的家人捏了一把汗”。1993年8月27日,张学良因脑膜出血住进荣民总医院,立即施行手术,在头上打了两个洞,抽出180CC血水,术后恢复良好,不到一周就可以下床活动了。病虽然很快就好了,但健康毕竟受到了影响。这时,在辽宁沈阳,复校后的东北大学为了欢迎名誉校长张学良莅校视察,特意把原本计划与复校典礼一并举行的建校70周年校庆,挪到秋天举行。结果,张学良还是没能去参加。不过,在此前后,他曾两次表示,回乡探亲,只是“延期”,“明年”(94年)他也许能回去。
  12.人生自古伤离别,母子最是难割舍
  问:令人遗憾的是,张学良直到去世也未能了却回乡探望的心愿。但他与赵四所生的儿子张闾琳却两次到大陆访问。请您谈谈有关情况。
  答:张闾琳两次来大陆,当时张学良和赵一荻都健在,这或许是对张学良本人未能回访大陆的一种弥补吧。下面,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
  1993年12月15日,张学良夫妇第二次乘机飞往美国,先在旧金山与儿女团聚了十来天,然后,于24日飞抵四季如春的夏威夷休养。那里有他五弟张学森的住宅,但张学良夫妇不愿给别人添太多的麻烦,不久就租住在公寓里。试住了两个多月后,他们感到夏威夷的气候(是否还包括政治气候?不得而不知)对他们特别适合,就托人把台北北投幽居了30多年的住宅(60年代初自费修建的)卖掉了,把迁居不久的在天母的住宅也退租了。他们决定在夏威夷安度晚年,遂向美国移民局申请长期居留的“绿卡”。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早已计划好了的。但他们飞往夏威夷时,还买了回程票,让外人觉得,他们只是短期旅游。
  张学良夫妇是以年老投奔儿子张闾琳的理由申请“绿卡”的,在申请过程中,为了证实父子关系,美国移民局希望张学良能提供张闾琳出生于中国大陆的证明文件。张闾琳是赵一荻于1930年11月28日在天津协和医院生产的。1939年冬,携子生活在香港的赵一荻,得知在贵州修文阳明洞陪护张学良的于凤至因患乳腺癌需要去美国就医,决心放弃自己的人身自由,代替大姐于凤至去阳明洞陪护张学良。母子情深,人皆如此。赵一荻对张学良的爱情至真至纯,所以她对与张学良结合而生的儿子更是十分珍爱。在怀上张闾琳时,赵一荻背上生了“瘩背”,疼痛难忍,又不能仰卧,结果早产了。初生的张闾琳又小又弱,赵一荻对幼儿的关护十分细心周到,为了看护好孩子,赵一荻自愿做了绝育,这在那个时代还是十分少见的事。后来总算把张闾琳养育得非常健康可爱。张学良被囚后,母子俩在香港相依为命,更是难舍难分。可是赵一荻要离开香港远去贵州阳明洞,前途茫茫,吉凶难卜,怎能带着独生子张闾琳一道去呢?为了孩子的安全、教育和前途,考虑再三,赵一荻决定把张闾琳托付给张学良忠诚的美国朋友伊雅格(J.C.EI-der)。伊雅格一家原本是苏格兰人,张作霖在世时,伊雅格的父亲在(北)京奉(天)铁路上做“包饭”老板。伊雅格从小就生活在中国,会说汉语,与张学良很要好。后来伊雅格到美国去,张学良曾将一大笔财产委托他保管。赵一荻带着张闾琳秘密来到美国,将张闾琳亲自交给伊雅格,请他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设法让他上学读书,但不许孩子轻易接触外界,叮属伊雅格不要向任何人谈及有关这个孩子的情况,总之,不要暴露这个孩子的身世。
  赵一荻与张闾琳分手的时候,想到将来还能不能与爱子相见,何年何地才能相见,一切都是未知数,心中异常凄楚。幼子张闾琳,完全不懂世事,只知道紧紧地抱着妈妈的腿,哭叫着非要跟妈妈再回中国不可。……1940年春,当赵一荻到阳明洞见到张学良之后,向张学良诉说与孩子离别的情景时,特别是孩子反复不停的哭喊声:“妈妈,我要回中国去,我要回中国去!我要跟你在一起,我要跟你在一起!我想爸爸,我也要去见爸爸!妈妈呀!我要跟你一起去照看爸爸!”——那哭喊声真是撕心裂肺,使赵一荻哽咽不止,无法继续说下去。张学良只好一边流着泪一边安慰她。
  13.无奈与凄哀
  张闾琳只身一人,在远隔重洋的异国他乡,内心里时常想念父母,思念故乡和祖国。但他不能公开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父母的处境,祖国的命运,只能压在他心底的最深处。严峻的环境迫使他加入了美国国籍,漫长的岁月使他连汉语都不会讲了。爱国者的儿子失去了祖国,这是张学良正直人生的无奈,这是蒋介石专制政治的凄哀。然而,正如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可他内脏里跳动着的仍然是“一颗中国心”。他仍时常想念着能重回中国。
  1959年以后,张学良在一个小范围内逐渐有了一定限度的自由。张闾琳曾被允准到台湾去探望父母。最近一次去台,是1990年台湾当局公开为张学良庆贺90大寿。但张闾琳一直没能回过故乡,没能回过中国大陆。张家父子自然清楚,在蒋家父子执政台湾的时代,在国共两党敌对的状态下,不要说张学良的儿子回返大陆,就是在美国与中共官员稍有接触,那也会刺痛台湾最敏感的政治神经,那种后果无异于引火烧身。但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台湾解严了,大陆开放了。历史的风云逐渐淡化了政治的恩仇。于是,1993年5月,中国大陆一位航天方面的技术专家,在旧金山与张闾琳见了面。
  原来,张闾琳也是航天技术方面的一位电脑专家,在美国的一个公司工作多年,当时已经退休,在家赋闲,很想回中国大陆,看一看魂牵梦绕的故乡,如果可能的话,甚至想在自己的业务专长方面为祖国贡献点余热。张闾琳的三姨(赵一荻的三姐)赵嫌云有个女儿叫李棠,也是美籍华人,嫁给了大建筑师贝聿铭的弟弟贝聿昆。近年来贝氏兄弟都常来中国大陆。通过贝氏兄弟的介绍,中国大陆航天方面的那位专家,也是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的官员,乘去美国参加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的机会,在旧金山与张闾琳夫妇会面交谈,邀请他们游访大陆,进行技术交流。原定1993年9月份,也即张学良计划回乡的同一个月份(前述因天皇访华而取消的那一次)来大陆。张闾琳夫妇已经准期到了香港,但据说,到港后张闾琳就患了感冒,因此没有来成。后来,通过在北京的贝聿昆夫妇,商定1994年5月初再来。
  不知是否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在这前后,已经移居夏威夷的张学良夫妇,再次接受了宁恩承、张捷迁等友人的建议,准备于5月到沈阳视察东北大学。原来,东北大学以名誉校长兼名誉董事长张学良的名义,聘请海内外著名华人做东北大学董事会的董事,美国方面,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杨振宁、数学家陈省身、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还有宁恩成和张捷迁;台湾方面有前“中研院院长”吴大猷、诺贝尔奖获得者现任“中研院院长”李远哲,还有台湾前“行政院院长”东北籍名人孙运璇,等等,这些人大多是世界级的科学家,1993年11月,东北大学代表团到台北拜访老校长张学良时,就已商议过,待东大董事会正式成立时,邀请张学良来校主持董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94年春,东大利用捐款新建的现代化的张学良图书馆已经建成,也准备待张来校时由他亲自剪彩。1994年4月初,东大获悉,“经多方协商”,张学良已经同意,在接到东大的正式邀请函之后,将于5月21日与夫人赵一荻一道飞抵沈阳。
  14.少小离家老大回
  在这之前,张学良之子张闾琳夫妇于4月30日飞抵香港。那里有不少他们的亲友,张闾琳的夫人陈淑贞是广东军政名人陈济棠的侄女,她就是在香港出生的,张闾琳的二姨(赵一荻的二姐)赵紫霜的儿子王尔荣等人也在香港。他们在香港探亲访友,休息三天。5月3日早晨,他们乘港龙330航班,于6点到达北京。
  祖国大陆有关方面尊重张闾琳夫妇的意愿,只按普通外籍专家的身份接待他们,一切活动尽可能悄悄地进行,都不做公开宣传(有关方面已经清楚,此前欢迎张学良回来,搞得太热了,反而使张学良难于成行)。到机场迎接的是国务院外专局联络司宋多经司长,从前也是搞航天工业的,与张闾琳是同行。此外,还有贝聿昆和李棠夫妇。张学良失去自由之后,1937年赵一荻即带张闾琳去了香港。1939年张闾琳又离开香港去了美国,从那时到1994年5月踏上中国大陆,已经过去了55年。古人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发灰,张闾琳却乡音既改鬓发也灰。他们在美国虽然听过许多转述,许多传言,也看过不少录像,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美国,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这一点。因为是第一次回来,他们担心下机后没人来接,找不到路,就在飞机上与一位多次来过北京的美国人攀谈,并请他下机后多加关照。而外专局的那位司长,为了方便他们,特意办了手续,到一般人不能进入的卫星厅去迎接。他们一下飞机,刚出过道口,这位司长就迎了上去。出了卫星厅,又见到了贝聿昆夫妇。张闾琳夫妇被安排在四星级的友谊宾馆,住三楼10361号房间。在宾馆接待簿上,他们是用真实姓名登记的,但一般人并不知道张闾琳就是张学良的儿子。
  5月3日这天,怕他们劳累,没安排什么活动。4日请他们到航天工业总公司运载火箭研究院参观座谈。晚上,外国专家局两位局长宴请他们,把精美的集邮册和纪念邮票作为礼物赠给了他们,5日到航天工业总公司卫星研究院去参观,专家向他们做了介绍,双方做了交流,张闾琳在卫星地面控制系统的测试方面确有实践经验,他对中国卫星技术的水平评价很高。6日,他们在北京市内雍和宫等处游览。中午,吕正操将军在北京饭店贵宾楼宴请他们。7日,他们还游览了天安门、长城。晚上,全国政协的杨拯民(杨虎城的儿子)、万国权(东北军军长万福麟之子)、孙孚凌(工商联负责人、政协副主席)等人在人民大会堂山西厅为他们举行了欢迎宴会。参加作陪的还有张学思的儿子张仲昆夫妇以及贝聿昆夫妇。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西安事变之后50多年以来,张学良的儿子与杨虎城的儿子初次会晤。8日,贝聿昆夫人李棠陪他们游玩了一天。他们在北京期间非常谨慎,人们对张学良有感情,禁不住打听张学良的身体状况,表示欢迎他什么时候回大陆来看一看——但只要主人方面一提起张学良,他们就不讲话,或者马上转到别的话题上去,答非所问。
  15.乡情感动游子心
  8日晚上,由外专局宋多经司长陪同,他们乘53次特快列车去沈阳。去前,国务院外专局特意为此向辽宁省有关方面发了文件,指示他们和北京一样,基本上按外籍专家规格接待,可辽宁方面抑制不住家乡对游子的深情厚谊,几位省长专门召集会议,研究如何接待,他们定的接待规格相当高,相当隆重,租了大林肯车,前面有警车开道。外专局得讯后,又给他们打电话说:虽然张闾琳回沈阳有些特殊情况,但他毕竟只是一般专家,他本人又不愿意惊师动众,享受太高的礼遇,你们不是期盼着张学良回乡吗?搞太热了,对张学良回乡反倒不利。辽宁答应压低一些,把警车开道等接待方式取消了,但还是没有像外专局所建议的那样用“奥迪”而是用了大“林肯”。张闾琳一行于9日早晨7点半抵达沈阳。
  上午,他们参观了九·一八事变纪念馆,他们在九一八日历碑前留了影。下午参观张家故居帅府。这时,天下起雨来,淅淅沥沥的雨丝,似乎在诉说着张氏父子的悲壮经历。他们撑着雨伞,看得十分仔细,十分认真。
  看到大帅府历经63年的风风雨雨,仍保存维修得那样完好,他们似乎感到意外。在看院外的赵四小姐楼时,张闾琳颇为动情。他们在美国早就看过了不少录像,但毕竟没有亲眼所见那么亲切,那么富有实感。张闾琳的态度很随和很友好,但夫人陈淑贞时尔示意不要多说话。晚上辽宁省省长和省台办主任以及张学良的部下、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刘鸣九老先生等人宴请他们,并请他们把生日礼物茅台酒等带给张学良。家乡毕竟不同于他乡。10日早晨去抚顺,在沈阳、抚顺交界处有许多人欢送和迎接,并有警车开道。上午先参观了抚顺露天煤矿,并在山上宾馆鸟瞰抚顺全市,稍事休息后,便到大房身水库参观元帅林(张作霖墓),张闾琳夫妇后悔没带摄像机来,只好用随身带着的照相机拍照,一连拍了好几个彩卷。下午参观抚顺战犯管理所,看了伪满傀儡皇帝溥仪的牢房。晚上主管外事的副省长宴请他们。两天来,谨慎的张闾琳夫妇终于被乡亲们自发的真情所感动,他们再也不回避了,一再答应把乡亲们欢迎张学良回乡的愿望和对他的问候带给父亲。
  张闾琳早就主动提出要参观东北大学。11日,去了东大。东大校园绿树成荫,宽敞而整齐,这给张闾琳夫妇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校门口,他们在张学良题写的校牌前照了像,还看了新建的张学良图书馆。在东大的自动化中心和软件中心,张闾琳看得很仔细。他是在航天方面搞电脑控制的,对这两个中心很感兴趣,也很内行,提了好多问题。他夫人会说汉语,给他当翻译。东大的软件中心,是国家的软件中心,代表了祖国大陆的水平。他们还参观了医用CT(X射线全身扫描机)制造所,这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原来全世界只有美、日、德、荷四国能制造医用CT,因为它在技术上涉及到自动化、光学、中子学、机械和影像等许多尖端技术,中国是第五个能制造医用CT的国家,而制造中心就在东大。这是东大的两位青年教师郑全禄、李甲弟研制成功的。东大资源工程(主要是矿业资源)、冶金材料学、机械工程等四个学科在大陆都是拔尖的,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东大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诸多成就,大出张闾琳夫妇之意料。他们对校园环境、教学设备和师生精神面貌等各方面相当满意。中午,校长蒋仲乐教授请他们吃饭,讲了学校董事会准备成立的情形,向他们说明,学校准备借董事会成立的机会,邀张学良莅校指导。下午,去沈阳军区司令部参观老东北大学原址,在汉卿南楼和北楼的外边转了转,没有进入楼内。
  晚上,沈阳市任副市长特意在“少帅府酒家”宴请他们。这个酒家,是帅府(即张学良将军旧居纪念馆)办的,做了最拿手的张氏帅府家传饭菜。这次宴会共做了10个莱,每上一道莱,都为他们介绍一番,比如“甜口红烧肉”,是赵四小姐爱吃的菜。“珍珠萝卜球”,据说是1924年12月初,张作霖为北上天津的孙中山先生接风,在蔡家花园设宴时所上的第一道菜,这是张氏帅府原来的厨师现已90多岁的朴丰田老师傅做的。主食还吃了小窝窝头。他们吃得挺开心,挺满意,张闾琳老是笑,陈淑贞说,原来以为东北的饭菜主要就是饺子,没想到这么丰盛,这么好吃。临走时,他们还在该饭店贵宾簿上签了字。
  11日晚他们乘54次特快列车离沈回京。12日晚,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万绍芬女士宴请他们,万郑重地表示:张学良先生什么时候回家乡,回来后要去哪些地方,要见哪些人,我们全都尊重他老人家个人的意见,年岁大了,怕应酬不过来,怕影响健康,我们完全理解,我们可以派专机去接,请他老人家解除顾虑,我们一切都不会强加于他。
  13日,他们会晤了姑姑舅舅的后代,有在北京的,也有特意从秦皇岛赶来的。14日,他们的朋友,做中美贸易的美籍华人雷平女士陪他们到故宫、景山、颐和园等处游览,在各处他们都与普通游客一样,排队买票。他们还去了古董街,张闾琳对收集古钱、古瓷等很感兴趣。15日,他们应邀到姑舅兄弟妹妹家作客,这也满足了他们想了解祖国大陆普通家庭情景的愿望。16日上午,他们乘港龙331班机离京赴港,结束了在祖国大陆的首次访问。走前,他们表示,在大陆的13天,过得很愉快,以后有机会,还想再来。
  张闾琳首次来大陆,是否有为张学良回访大陆做准备这层意思?张闾琳夫妇俩只字没有透露。但大陆方面,特别是沈阳各接待单位,确实是这样理解的。在辽宁省科委5月7日发给东北大学的准备接待张闾琳夫妇的文件里,就是这样讲的。这种判断是否正确?张闾琳夫妇走后,张学良的五弟张学森(已于1995年9月8日在北京病逝)来大陆做生意时,特意从北京打电话给东北大学,约见该校领导,想听听东大董事会成立的筹备情况。东大原拟5月下旬成立董事会,但董事会的组成须经国家教委审批,批准后,东大才能给名誉董事长张学良及海内外各位董事(如前所述,多为世界级著名科学家)发邀请函。张学森在北京与东大派来的校长办公室主任会见时说,他大哥张学良“原来打算5月21日飞抵沈阳”,一直等着这边发邀请函,这边一发,那边就来。这位主任推托说,拖下来的原因,主要是董事会的组成还有110家大型企业,得一家一家地拜访,商妥后才行。张学森立即说:“我知道为什么,我知道——上边没批准!”看来,他已经从更高层的渠道获悉了实情,这位主任不好坚决否认,只好说110家大企业没拜访完也是原因之一。张学森说,原来计划借董事会成立的机会,由他大哥给东大新竣工的图书馆剪彩,也在沈阳给他大哥庆贺94岁生日。这个安排落空了,张学良回乡计划又一次没能实现。
  16.张闾琳第二次回乡
  1995年6月,张学良之子张闾琳夫妇应阎明复、阎明光等人之邀,实现了第二次访问祖国大陆的愿望。阎明复、阎明光是张学良的好朋友、爱国志士阎宝航的子女。阎明复也在东北大学念过书,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春天那场政治风波之后,改任民政部副部长。阎明光是上海申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1年以后,阎明光不止一次地到美国去为张学良祝寿(迎驾专使吕正操去美国,就是由阎明光陪同并导引的)。1995年6月18日,是阎宝航百年诞辰,辽宁省各界人士在沈阳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张闾琳夫妇专程飞抵沈阳,出席了所有的纪念活动。6月18日,张闾琳在纪念大会上用英语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张学森的女儿张闾蘅在旁为他担任翻译。
  张闾琳说:  
  “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谢谢阎明复部长、阎明光总经理给我这么好的款待,请我到东北来,我回来非常高兴,而且对回到家乡来感到非常光荣,我想借着这个机会,祝阎伯父宝航全家所有的子女们长寿、健康、快乐!谢谢!”
  张闾琳还把张学良95年6月初在檀香山过生日的照片赠给了海城人民。张闾蘅在译完堂兄的英语讲话之后,又在大会上朗读了90年6月1日赵一荻写的那篇《张学良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她加重声音强调了她伯母的这句话:“他并不爱哪一党,亦不爱哪一派,他所爱的就是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她显然是有意以此来矫正某些片面不实的宣传。张闾琳夫妇离开沈阳后,还曾到大连等地游览。
  西安事变时,阎宝航被蒋介石任命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书记兼干事,并兼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行营参议,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失去自由,阎宝航曾利用自己与蒋介石、宋美龄的上下级关系,全力营救张学良,奔走呼号,不遗余力。十年浩劫期间,阎宝航在“东北叛党集团”假案中惨遭迫害,于1968年5月22日在秦城监狱含冤去世。张学良曾向阎明光打听过阎宝航惨死的经过,并为老友之死深为哀伤。近年,张学良曾多次给阎明复、阎明光写信。这次阎宝航百年诞辰,他又亲笔为《阎宝航纪念文集》、《阎宝航》照片集等书写了多份题词。
  17.张学良夫妇在夏威夷的日子
  1995年6月初,阎明光又到美国给张学良祝寿,并代表海城百万乡亲邀请张学良回乡小住(海城既是张作霖的故乡,也是阎宝航的故乡),张学良以身体欠佳为由表示无法前往,但又宽慰地说“会有机会的”。“机会”,不能说不会再有了。但是,对这位耄耋老者来说,也实在是不多了。1990年5月31日,年迈多病的邓颖超,特意往台北张学良家中拍去了祝贺他九十大寿的贺电。邓颖超住院后,还多次表示希望能与张学良会面晤谈。1992年7月11日,她以87岁高龄辞世。她和周恩来一样,生前念念不忘老朋友张学良。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卢广绩是张学良的好友和部下,1990年10月,他收到了张学良的亲笔来信,那年卢老已经96岁了,他期盼着能与张学良见上一面,盼啊盼,直盼到1993年8月他去世也未能如愿。前铁道部部长郭维城将军曾是张学良的机要秘书,晚年为争取张学良的完全自由,为争取东大复校而奔走呼号,因挫折、劳累而患病住院后仍然天天期盼着与张汉公晤面,他挣扎着活到83岁,终于遗憾地于1995年1月1日去世了。给张学良当过卫队营营长的孙铭九老先生,因心脏病几次住院,他非常恳切地说:“只盼在我有生之年,能够再见汉公一面!”……
  可是,这些期盼都没有成为现实,张学良将军跌宕起伏的百年人生,走过了整个20世纪,终于在2001年10月北京时间15日14时50分(夏威夷时间14日20时50分)划上了句号。
  

英雄本色:张学良口述历史解密/毕万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