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心人物>杨虎城>杨虎城参考书架>杨虎城大传

  


杨虎城大传-第四章 追崇孙文 信仰主义

杨瀚

                                                                
  陕西靖国军是1917年12月至1922年5月间,中国北方惟一响应孙中山发动的反对北洋政府的护法斗争的一支武装力量。它的斗争也称陕西护法运动,历时四年多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有力地宣传和践行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锻炼造就了以杨虎城为代表的革命武装力量,为国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陕西打下了社会基础。是陕西近代史和杨虎城暨十七路军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章。它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所表现出的陕西人民寻找、追求革命解放道路所经历的艰难痛苦过程和执著不挠的精神,斗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是永远值得后入学习传承的。
  1. 靖国军兴 追崇孙文
  北洋军阀段祺瑞,在粉碎张勋的复辟梦后,又重新执掌了北洋政府。段祺瑞二次执政后,继续推行反对民主,坚持封建独裁统治和投靠日本帝国主义的卖国政策,两次解散国会,拒不恢复民元约法,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孙中山于1917年8月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成立军政府并宣布护法。
  孙中山派民党人士回陕组织护法军,发动反段(祺瑞)驱陈(树藩)斗争。委任民党人士驻防白水的骑兵团团长高峻为陕西护法军总司令,陕西警备军统领耿直为陕西靖国军招讨使。 
  1917年12月3日,高峻首先在白水起义,打响了陕西护法斗争第一枪,对全省影响非常大。7天后耿直率部在西安起义,后在北洋军的围攻下撤离西安,西走户县、周至。郭坚在凤翔得知西安举义,即率部赶赴西安增援,兵到城郊,才知起义军已撤往户县,遂开赴户县与耿部回合。郭坚、耿直在周至召开所部军官会议,发布护法讨陈檄文,宣布成立陕西靖国军,郭任总司令,耿任副总司令,下设8个支队。
  2. 参加靖国军 浴血护法
  1918年1月25日,陕西第一旅第二团张义安营,在董威(振五)、邓宝珊等协助下,于三原起义反陈(树藩),第二团团长为胡景翼。2月2日,胡景翼、曹世英发出檄文讨陈(树藩),并分任陕西靖国军右翼军、左翼军总司令。    
  陕西靖国军右翼军、左翼军两军组成后,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决定分东西两路进攻西安。
  2月9日,杨虎城率陕西陆军第三混成团第一营,由同州驻防区开至临潼栎阳镇,誓师起义,响应靖国军。随后率部加入靖国军,归陕西靖国军左翼军总司令曹世英节制,任第五游击支队司令,参加了靖国军右翼和左翼两军从西、东两面进攻西安城的战争。对这次战役,杨虎城年谱有如下的记载:“2月15日,凌晨4时,杨虎城率部跣足徒涉灞水。未及纳履即攻陈树藩部属据守之赵村。破赵村,又乘势夺获灞西一带十余村堡。至午12时分兵攻光台庙,午后3时半得之,是晚营部驻于此。是役夺获步枪56枝,毙敌连、排长各一及兵卒百余名。2月16日,杨虎城部与来争夺光台庙之陈树藩部的四个营激战。杨命李子高连当正南。御刘世珑旅两个营;任子扬连当正西,御陈健营;李云城连布西南,御张飞生营;刘香亭率骑兵居中,互相策应;留第四连为预备队。是晨7时接战至12时,杀伤陈部官兵二百余人,生擒营长一名,连、排长四名,得枪六十余枝。后奉令退驻新筑镇西南隅之空堡中。”
  2月17日。杨虎城率部与陈树藩部进逼新筑镇的五个营激战。杨当时率军驻镇之西南,他命姬汇伯率三连御正南,刘香亭率骑兵防西南,任子扬连守正西。李子高连守西北及正北,第四连保辎重守营部。自晨8时许接战,酣战六个多小时。因友军郭坚、康振邦等部未战先退,至下午3时不得已,且战且退,退至耿家集。2月22日,杨率部驻南王堡,准备配合友军分路围攻西安城。
  2月23日,午后2时,杨虎城命李子高、任子扬、姬汇伯三个连,各选精锐一个排,攻夺光台庙。激战数小时,得枪9枝,毙敌十余名。守军张飞生营的两个连向南逃跑。
  陈树藩被靖国军东西两夹击,难以招架,就以省长的职位为诱饵,向盘踞在豫西的刘镇华镇嵩军求救。刘镇华部大多原是河南的土匪,后被段棋瑞收编,为北洋政府所驱使。刘镇华率5000镇嵩军进入陕西来为陈树藩助战。3月2日,刘镇华的镇嵩军入关西进。陈兵白花寨、韩信一带的靖国军左翼各部,移驻豁口一带,截击镇嵩军。3月3日至4日。扬虎城率部数次追击西进镇嵩军的尖兵,使其溃窜骊山西麓。3月5日,杨率部与西进的镇嵩军激战于柳树村。并掩护友军,且战且退,退至马家寨附近。共杀伤嵩军五十余名,得枪十余枝。
  3月8日,陕西靖国军全体军官会议,举唐继尧为川、滇、黔、陕四省靖国军联军总司令。    
  4月14日。靖国军左翼各部由高陵开至关山。次日,陈树藩部15个营号称精兵4万向关山进逼。企图包围并消灭靖国军。
  4月15日,杨虎城奉命率部由关山移驻界坊村。界坊村距关山二里半,为关山东北之屏蔽,界坊有失,关山决不能守。未进界坊村即挖壕备战,命秦屏侯连守村之东北,李子高连守村之东面,任子扬连守东南,姬汇伯连为预备队。齐心待敌痛击。4月16日,上午9时,杨率部与陈军激战,俘排长一名兵卒十名,夺密拉斯枪23枝。4月17日,傍晚,杨部秦屏侯连40名勇士冲入陈军垒中格杀,伤敌兵二十余人,已亦受伤十余人。
  4月18日,拂晓,李子高又率精兵一排冲入敌垒,三进三退,夺枪5枝。午12时,姬汇伯率兵二十余名,四次冲入敌垒里许,头部中枪。4月19日,杨率部固守界坊村。4月20日,晚12时,进逼关山之陈树藩部撤退,关山战事方停。
  杨虎城部以不满千人之军,与北洋军万余之众拼杀一周多时间,虽然伤亡惨重,终于遏止了北洋军的进攻。对靖国军可谓功勋卓著。随军参谋蒙浚僧后来说:“界坊之役,杨虎城司令自始至终常在战斗最激烈最危险的地方督战,至一夜数巡,目不交睫者,一礼拜有余。每闻报告某处危险,即挺身先往,躬冒矢石,身先士卒,故个个官能用命,士乐效死,或有誉其乐于战斗者,而不知其精神义烈有以鼓荡之也。自新筑、霍口两败仗,我部独能殿诸友军之后,保全甚大,论者兢以三路中间分子相推许,及此次战役终结,全军中心,移于我部,实为全局所倚重也。”①
  在战后举行的追悼阵亡将士大会上,于右任、井勿幕送了这样的挽联:
  百战功高,魂影归随秦塞月;
  三军泪堕,哭声欲撼栎阳城。
  关山战役,激战一周,粉碎了陈树藩精心策划企图包围消灭靖国军的计划。靖国军形成了以三原为中心的渭北根据地。
  靖国军在四个多月的护法战斗中,得到发展壮大。但由于各部队来源不同,成分复杂,各自为政,号令不一,纪律松懈。鉴于此,胡景翼、曹世英等将领和民党人士商定,派代表到上海请于右任回陕主持军务。时逢孙中山被西南军阀排挤由粤至沪,会见了代表。于右任受孙中山之命,于1918年7月回到了陕西三原。经各部代表商议,决定于右任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张钫为副司令,并立即宣布取消陕西靖国军各总司令的名号。于右任、张钫通电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副司令职。并布告四方,“驱除小丑,绥定西陲,以求竟吾军民未竟之绪,兼以大慰吾父老昆弟、军将士卒希望和平之心。”靖国军总部设于三原,下分六路,路下分编支队。杨虎城为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第三路司令为曹世英,郭坚为第一路司令。靖国军的改组促进了内部团结,统一指挥,对加强和坚持护法反陈斗争,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部队的实权仍分掌在各支队司令手中,各自为政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经过改组的靖国军军威大振。在一段时问内,各路军都有较大的发展。经过多次战斗。靖国军的辖区已遍及关中各地,陈树藩则被迫困守在西安和东路几个县了。
  不幸的是9月18日,发生了靖国军第四路司令胡景翼被陈树藩诱捕的事件,使靖国军受到很大打击。到11月,北洋政府增援陈树藩的军队相继入陕,中旬又发生了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被内奸杀害的事件。陕西靖国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各部队进行了顽强激烈的战斗,有力地打击了北洋政府,坚持了护法斗争。
  当时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南方军政府和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政府,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双方的军事主战场集中在了湖南和陕西。由于力量相当,各方都无法取胜,形成胶着状态。1918年5月孙中山被迫辞去军政府大元帅职务,出走上海。各国列强处于各自在华利益的考量,由美、英、法、意、日五国公使出面,于当年10月23日共同向中国南北两个政府提出和平“劝告”。
  同日。熊希龄、蔡元培、王宠惠等社会名流24人,通电成立“和平期成会”,呼吁和平。经过一番努力,11月16日北洋政府下达了停战令。11月23日南方军政府也下达了停战令。1919年2月在上海召开了南北“和会”。通过谈判和战场较量,南北双方划定了各自的控制域界。1919年4月,陕西的划界基本结束。靖国军控制的地区有三原、泾阳、高陵、富平、白水、蒲城、澄城、同官八县的全部或一部。形成隔渭水与陈树藩南北对峙的局面。靖国军在其控制区内行使行政管理权,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进行当地的管理与建设。总司令部明令废除了北洋政府所订的各项苛捐杂税,撤销了盐禁,调节民食的政策,严禁烟毒,制裁农村地主豪绅高地租、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恢复发展交通运输,保护促进商贸活动,促进恢复经济与发展。在三原建立省议会,与北洋政府控制的省议会相抗衡,以扩大政治影响力。实行政治言论和学术自由。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当地学生运动十分活跃,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宣传苏联十月革命的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等。并在辖区内办起了《战事日刊》、《正义报》、《救国日报》等一些报刊,宣传进步思想,传递时事消息。
  靖国军还十分重视军政人才培养与地方教育的兴办。各部队普遍设立了教育机构,开展对官兵的军事、政治、文化教育。总司令部先后选拔了200多下级军官送到南方民党领导的讲武堂深造。在总司令部设立教育处,专门从事恢复发展地方的教育事业。大力提倡军人办学,先后建立了三原渭北中学、三原女子学校、富平立诚中学等一批中学,新建立的小学就达17所。1920年杨虎城在部队驻地临潼县栎阳镇创办了“栎阳小学”。
  1920年夏,陕西发生特大旱灾,于右任、胡景翼等靖国军领导积极筹办赈灾救济。在国内外募得的善款70万元,在渭北20余县发救济11次,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1921年秋,靖国军总司令部支持三原县成立了渭北水利委员会,利用赈灾余款,兴办引泾河水的水利工程。经约两年大体完成了勘测设计,但因靖国军的失败,未能动工。却为杨虎城在1930年后修建“泾惠渠”水利工程奠定了一定基础。    
  自从参加靖国军投身孙中山所领导的护法斗争,杨虎城率部队征战东西,英勇杀敌,成为靖国军中一支劲旅。在战斗中,杨虎城感到自己受教育太少,文化和军事知识都不能与之相适应。客观条件又不允许他系统地进行学习,他自己找了一个方法,就是:广交知识分子,虚心向他们学习,请他们为自己讲解各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开阔视野,研究问题。通过这个方法,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提高他本人和部队的素质,他吸收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如留日学生韩望尘、张瑞卿等。他以这些人为骨干组建“广益社”,经常定期向部队官兵讲授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分析中国社会政治和讲授一些文化科学知识,力图提高部队的政治文化水平。通过这些学习和对自己苦难经历的反思,杨虎城坚定了革命立场,成为了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他认同三民主义就是他多年追求的理想,相信通过奋斗可以实现。现在靖国军所做的事情都是在践行着三民主义,符合他们这些贫苦农民的利益。因此这条路不管多么艰辛也要坚持走下去。这就是他后来坚持靖国军大旗不倒的根本初衷。
  3.不惧压力 独擎大旗
  北洋军中的直系军阀在直皖战争中打败了皖系军阀,随即开始夺取原由皖系军阀控制的地盘。1921年5月,北洋政府派直系吴佩孚的下属阎相文督陕。6月阎相文率冯玉祥等部入陕,就任陕西督军。随后将皖系军阀陈树藩的部队打挎。
  阎相文督陕后,为了笼络人心,对各方表示友好,相继邀请靖国军各路将领到省城西安会晤。8月,冯玉祥在西安以宴请为名,设计杀害了靖国军中比较骁勇的大将第一路司令郭坚,严重打击了靖国军的士气,削弱了靖国军的力量。同月,阎相文又自杀,冯玉祥轻松地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新的一任陕西督军。
  冯玉祥督陕后,加紧了对靖国军的瓦解工作,力图通过受编,彻底消灭陕西靖国军。一时间,各类说客使者往返于西安与三原之间,络绎不绝。在靖国军内,胡景翼、曹世英、高峻等各路将领都主张接受冯的改编;只有总司令于右任极力反对,由于无兵无将,反对终无效用。各路人马相继接受了北洋政府的改编。在此期间,孙中山曾致函靖国军将领邓宝珊,表示他反对陕西靖国军接受北洋军阀的改编,指出此举“不特败坏纪纲,为西南各省所不容,即于其个人节操,亦有大亏。”1921年9月胡景翼在三原召开了“国民代表会议”随后通电取消了陕西靖国军。派兵查封了靖国军总司令部,赶走了总司令于右任。这样风云一时,给人们带来一线民主希望的陕西靖国军,在北洋军阀的压迫利诱下瓦解了。
  就在靖国军各路司令相继接受北洋政府改编之时,唯有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杨虎城始终反对改编,坚决表示要把陕西靖国军的旗帜坚持到底。为坚持斗争,杨虎城率部队由临潼县栎阳向西进发,于1920年2月间,攻克武功县城,全歼北洋军一个营,缴获大量武器和物资,接着占领扶风等县,兵力由原来的千人发展到三千余人。部队由原来的三个营扩编为五个营:第一营姬汇伯,第二营任子扬,第三营冯钦哉,第四营鲍贵堂,第五营孙蔚如,另外还有一个卫队连和一个骑兵连。
  为了争取杨虎城接受改编,北洋政府首脑曹锟、吴佩孚特派参议员武叔斌去武功见杨,表示“吴大帅”的器重之意。并允给杨编一个独立旅,枪支经费都可从优。杨虎城的答复是:“我所争的只是靖国军的这面旗帜,并不是师长旅长一类的官职,如果‘吴大帅’同意我继续树立这面旗帜,那么。任何官职我都不计。”胡景翼派人持亲笔信劝杨“受编”,并为自己表白说:“余之受编,是依人也,非降人也。”杨虎城严词拒绝了这些利禄引诱。而派参谋韩望尘去请于右任来武功,恢复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对此,孙蔚如回顾说:“这对于于右任说来,真是喜出望外,遂欣然接受。表现出‘老兵休道戎衣薄,大地阳春可唤来’的乐观态度”。(以上诗句见:《右任诗存笺》)②
  1922年3月23日,于右任偕李元鼎,在杨虎城率队亲自欢迎下来到武功。经过研究,重新设立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于凤翔,并设行营于武功。发表杨虎城为陕西靖国军第三路司令;李夺(郭坚旧部)为第一路司令。使陕西靖国军的旗帜继续飘扬了起来。
  4.浴血苦战 坚持到底
  在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恢复不久,杨虎城就率领部队积极作战,与北洋军展开了浴血拼杀。孙蔚如对这一时期作了这样的回忆:“甘肃督军陆洪涛买的一批枪弹,要经过西安、乾县运回甘肃。此事为杨部参谋张澍(号雨生,甘肃陇南人,因此事为陆所含恨,后在兰州遇害)所侦悉,当即报告杨虎城,杨令其继续侦察,并秘密作截械准备。雨生对给他的任务很认真负责,在细心侦察周密研究后,预计这批运输枪弹和担任保护的约5个营的部队于3月26日将达到铁佛寺。但直军和新受编的岳维峻旅均住在不远的地方,陆洪涛派的迎接队伍,听说也快到达,因此这一战斗要求以极其敏捷勇敢的行动于短暂时间内结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经缜密部署,决定以刘香亭的骑兵连为先锋,第一、第二两营跟进,五营为预备队,均于先一日在乾县之临平集结完毕,二十六日上午开始行动。大约八、九点钟前后,我先锋已与对方的护送部队接触,对方退入铁佛寺镇内与我对抗,一、二两营遂向这个小集镇展开攻击战。可是那些护运队伍的抵抗并不算弱,直到下午,一、二营曾几次组织强攻,尚未得手,适预备队五营赶到,一举攻占了铁佛寺西的制高点秃子山,以猛烈火力向镇内撖射,那些护运的队伍。垂头丧气,顿时混乱。一、二营趁机猛扑,在不大的时间内结束了战斗。这时陆洪涛的迎接队伍已距铁佛寺不远,只好撤回。是役计缴获各种枪械一千多枝,子弹五六十万发。这对于当时枪弹两缺的靖国军第三路来说,确实是一次了不起的补充。”
  靖国军第三路司令杨虎城,在缴获了甘肃陆洪涛枪弹之后,积极充实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亲自督促,加紧各营的训练,经常在直军驻地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以熟悉那些地区的地形和迷惑直军的注意。同时联合第一路军李夺,筹商扩大靖国军的政治影响与军事地区的计划。适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全部开出关外,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可利用来打击在陕直军的好机会。于右任遂令第三和第一路第一支队麻振武部,共同进攻马嵬(杨贵妃自杀的地方),于得手后,趁机向兴平、咸阳扩大战果。4月21日杨虎城率部东进,22日拂晓以装作军事演习模样,趁马嵬敌军迷惑不清疏于防范之际。一举攻占马嵬,全歼直军阎治堂的两个整营。第二日敌纠合附近所驻的各部队,猛力反扑,杨军奋勇抵抗,战斗极为激烈,终以友军没有及时赶到,被迫撤回原防。这一仗按当时情况说如果第一路的麻振武部能在杨部攻占马嵬时赶到,不给敌以喘气机会,攻占临近直军的一些据点,第二日敌人可能不会组织反攻,即使第二日敌人反攻,在双方鏖战正酣的时候适时增援,则杨部也不会放弃已攻占的马嵬。可惜的是麻振武贪图小利,在答应出兵策应的那天晚上,没来马嵬却分兵两路去终南山麓攻夺直军的军用物资,而由于晚间两路联络不好,彼此误为敌人互相打起来,反被守护物资的直军,趁其互打混乱之间,给以猛烈的攻袭,麻振武率残部狼狈逃回岐山。
  直军并不以恢复原防地——马嵬为满足,为了消灭这支革命性最强,对他们威胁最大的靖国军第三路,集合了直军阎治堂第二十师、郭金榜第二旅及镇嵩军第五路柴云升部等北洋军,配备大炮40余门,向杨虎城部发动了全面进攻。而杨部,既无炮兵,武器也不太好,就以步枪刺刀、手榴弹与倍数的敌人相拼。
  史家疙瘩的阵地守卫战打得尤为惨烈。杨部守军只有一个连,而镇嵩军第五路柴云升部。用全部兵力昼夜进攻好几日,反复争夺阵地,在其他部队的增援下打退敌人五个营的进攻。后来,大部队转移时,留下周子健连在该处掩护,该连最后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拼坏了,就用镢头、铁锨和敌人拼命,就这样坚持了三天三夜,掩护了大部队从容撤退。
  在武功坚守战的半个多月的昼夜战斗中,北洋军依仗优势兵力、优势火力,用40多门山野炮,不停地轰击,多次组织强攻。由于杨虎城指挥有方,身先士卒,将士用命,阵地始终屹然未动,敌军始终未能突破防线,两军形成对峙状态。后来由于北洋军不断增援,对杨的部队形成四面包围的情势。同时由于部队长期作战,兵员和枪弹都得不到补充,很难坚持。不得已,杨虎城5月5日放弃武功退到岐山,与靖国军第一路的部队靠拢。
  1922年5月11日杨虎城率领经过苦战的部队到达凤翔县的田家庄。受到总司令于右任和第一路官兵的热烈欢迎。杨、于会合后,对形势做了认真的分析。认为就全国整个形势来说,对革命是不利的南方,孙中山广州革命政府遭受挫折;北方,陕西靖国军大部已被瓦解改编,第三路虽然高擎靖国军大旗,但终究势单力薄,一时扭转不了大局。为图今后的革命大业,应该保留好这批革命的骨干、种子,而决不能让敌人消灭了。杨虎城对于右任表示说:“你到广东去找孙中山先生。看今后怎么办。我带队伍去沙陀国(指陕北)敬待后命。”③经与于右任及部属商议后决定,派小部士兵护送于右任经甘南绕道重庆去上海,向孙中山先生请示机宜;由杨虎城率第三路军其余主力杀出重围向陕北转进,依托陕北镇守使井岳秀以保存革命实力,为西北保存革命火种,徐图再起。
  ①贾自新;《杨虎城年谱》。
  ②孙蔚如:《杨虎城在武功继续坚持靖国军旗帜》,《陕西文史资料》,第十五辑第5页。
  ③同上,第8页。

杨虎城大传/杨瀚著.—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