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共方面>周恩来>周恩来参考书架>周恩来在陕西纪事

  


伟业篇-在直罗镇战役前线

雷巧玲 任培秦

                                  
  红军初到西北根据地,就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伟大胜利,歼灭国民党东北军第一○九师和第一○六师一个团,粉碎了国民党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使西北革命根据地出现了一个大发展的新局面。毛泽东曾盛赞这次战役“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这次战役,是由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等直接指挥的,周恩来亲临战场,对取得战役的全胜起了重要作用。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甘边苏区的吴起镇。红军长征的胜利使得国民党方面极度惊慌。“西北剿总”调集东北军5个师的兵力分东西两路进犯,主力由西向东进攻,沟通沿葫芦河的东西封锁线,并打通洛川与延安之间的联系,构成沿洛河南北的封锁线,尔后采取南进北堵,逐步向北压缩的战法,妄图在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围歼红军。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央政治局于11月3日在甘泉县下寺湾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当时的军事行动。会上毛泽东提出应该在本月内粉碎敌人对西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这次政治局会议的决定,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红一方面军开赴前线,准备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西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
  根据当时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制定了正确的作战计划:将敌放进直罗镇,乘敌立足未稳,集中我军主力采取侧击包围、突然发起攻击的战法,歼灭突入之敌;然后再歼灭敌军的后续部队。为了保证在直罗镇歼敌,以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的一个团继续围困甘泉,另以一个团在羊泉镇地区配合游击队积极箝制鄜县、中部之敌,防敌西援。
  直罗镇是个不过百户人家的小镇,三面环山,一条从西而来的大道,从镇中央穿过。镇子东边,有座古老的小寨,里面的房屋虽然倒塌,石头砌的墙却大部完好;镇的北半边,是一条流速缓慢而平静的小河。    
  11月20日下午,东北军第一○九师在6架飞机的掩护下,孤军深入,沿葫芦河进入直罗镇。当天晚上,毛泽东下达命令,按原定部署,红一军团从北向南,红十五军团从南向北,在拂晓前包围直罗镇。在部队进入阵地后,毛泽东准备与周恩来一同去指挥所,指挥所设在距直罗镇不远的一座高山上。当时天还没亮,情况不明。为了毛泽东的安全,周恩来拦住毛泽东说:“我先去指挥所看看情况,你慢一步上。”毛泽东却说:“咱们一块上。”周恩来不同意,毛泽东也不让,结果还是两人一起上了山。
  21日拂晓,红军突然从南北高山上向直罗镇猛扑下来。一○九师虽有防备,却没想到红军会如此迅速,等到发觉被包围后,直罗镇两边的山岭已被红军占领。南面一响枪,敌人立刻向北撤,北边一响枪,他们又反过来向南扑。一○九师被夹击在两山之中的一条川里,处处挨打,山谷中到处是枪声、喊杀声。敌一○九师师长牛元峰见势不妙,率残敌逃到镇东头的一处石头寨里顽抗。这里易守难攻,红军冲击效果不大。消灭这些敌人成为这次战役取得全胜的关键。
  下午2时左右,红十五军团的徐海东打电话汇报战况。电话是周恩来接的。他听完后用手捂住话筒,向毛泽东报告了情况。毛泽东坚决地说:“这‘牛’一定不能让它跑掉,要抓活的!”周恩来大声地传达了这个指示。接着他又亲自带了几个同志奔赴前沿阵地,亲临指挥。当周恩来赶到阵地时,徐海东他们正在组织第二次猛攻。周恩来详细地询问了第一次攻击的情况,又向徐海东了解了准备进攻的路线。周恩来观察了战场,认为寨子的地形险要,白天进攻,必定会有较大的伤亡,于是对徐海东说:“敌人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寨子里既没有粮,又没有水,他们总是要逃跑的,争取在运动中消灭它。”
  红军以一部围困直罗镇小寨之敌,一部阻击东面援敌,而以主力迎击西面援敌。在红军的猛烈攻击下,敌一○六、一一一师支持不住,遂置一○九师残部于不顾,掉头西撤。红军跟踪追击,在张家湾地区歼敌一个团。东面援敌见势不妙,也慌忙撤退。这时牛元峰已在小寨里困守了两天,待援无望,便在第三天趁着夜色突围往西向着安泰川、张家湾及太白镇逃跑,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跟踪追击,猛追了25里,在直罗镇西南一个山上,将牛元峰及他率领的残部歼灭,牛元峰被抓获。
  直罗镇一役,打死打伤敌军1000多人,俘虏5200多人,缴获长短枪3500多支。
  战斗结束后,周恩来回到毛泽东所在的指挥所,毛泽东迎上前去,紧紧地握着周恩来的手,连声说:“辛苦了!”
  

周恩来在陕西纪事/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