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吴忠回族的工商业

牛百川 张山林


  吴忠是宁夏回族人民聚居的地方之一。元朝时,大批波斯人、中亚人和阿拉伯人迁徙这一地区,带来了阿拉伯人的传统手工艺和善经营,喜交易的传统。明、清两代,吴忠一带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集市贸易繁荣。
  抗战初期由商业户集资创办了一个小型的手工业织布厂,名曰“立新工厂”,推举王宪之任经理,李凤藻(回族)任董事长。有资金8000元,买回几十台人力织布机,厂址在东门外刘公祠 (现吴忠中学),有厂房15间,于1944年投产。生产了一段时间,因棉纱来源困难,改用当地原料羊毛织毛毯和粗毛布,很受群众欢迎。在该厂准备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时,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派财政厅长赵文府到吴忠,声称“主席有令,私人不能办工厂”,强行没收全部生产工具,运到银川转交给“宁夏毛织工厂”,“立新工厂”被侵吞。商业方面,在民国初年,本地富户纷纷进城经商,有李、白、牛、马四大家之称,商号名称为“天成和” (李)、“永兴隆”(白)、“万生财”(牛)、“福顺安” (马),嗣后发展成八大家,即马季林、马五洲、马月坡、马汉武、何义江、丁生魁、李凤藻、杨春光、杨志杰。这八大家除马季林开的“谦益店”是汉族外,其余七大家都是本地的回族富户。据《吴忠县志》记载,当时吴忠有坐商商号87家,资金在万元以上的24家,千元以上的58家,超过10万元资金的有“忠义荣”、“福兴奎”、“谦益店”、“宣德堂”、“振兴永”等。超过20万元资金的有“天成和”、“义顺源”。属于批发行栈的16家。这些商号的经营方式基本上采取“四兼”,即兼股东、兼会计、兼采购、兼运输。他们苦心经营,竞相发展,商品周转灵活,资金周转期短。经营范围和项目有:绸缎、布匹、百货、山货、海味、食品、饮食、旅店、行栈、金银手饰以及糖茶、水旱烟、粗老布、小农具等。由陕、甘、包、绥,远至京、津地区进货,少数商号也从沪、穗进货。几家大的商号都有骆驼队,如“天成和”有骆驼200多峰。他们单独或联合组织将近百峰的骆驼队,驮上宁夏的土特产品由吴忠出发,昼夜兼程,经过内蒙古伊克昭盟到包头卸货后,又将采购的货物运回吴忠。往返一次,需时月余。在当时吴忠的商业中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行商、单帮、小商小贩占商业贸易额的比例很大。还有一些私商与马鸿逵的一些军政官员相勾结,收购大量的鸦片,雇用当时专搞走私的马队(马帮)带枪护送。他们或单人独马,或结群搭帮,经过草地,避开关卡,运送到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包头等地销售。这些马帮都是一些会使枪用棒的亡命之徒。在起运之前讲明命价,由雇主一次付清,如遇官家的马巡队逮捕或遇大股土匪袭击被害丧命,雇主慨不负责。如果能侥幸生还,可发一笔小财。到抗战后期,宁夏烟土大涨价,包、绥敌占区种植鸦片,这些走私商人又从包、绥收购烟土运回宁夏贩卖,大发其财。
  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吴忠回族工商业蓬勃发展。当时复兴巷设立了一家地方工业“民生织布工厂”,东街又设立“建新织布工厂”。两家工厂都以回族马五洲、何义江、李凤藻为主。“建新织布工厂”有厂房30余间,机器10台,资金6万元, 20余名工人,经营业务主要给国营花纱布公司原料加工,生产白布、劳动布,兼营洗染。该厂当时在吴忠影响较大。1955年,以该厂为主体与几家同行厂家联合,实行公私合营,改名为“新合棉织工厂”。
  在同一时期,先后由回族马兴洲、何凤祥等人开设了“巨源恒”、“巨兴永”棉布商店,资金均在万余元,职工4至5人。
  回族开设的饭馆比较大的有贾长俊、丁从兴、周尚仁、马四等几家。经营具有民族地方风味的饭菜,尤以白水鸡、抓羊肉、炒揪面片、锅贴包子、炒糊卜等远近闻名。回族群众经营的小吃摊点遍布大街小巷,据统计当时有300多个。这些小摊点以手推肩挑为主,本钱在10元以上、100元以下,大体有杂碎、熟牛羊肉、饹饹、凉粉、粽糕、挂面、馍馍等。还有杂货、小百货、小农具等摊点。回族人民还经营旅店,以王雨廷、满振江、田遇春等开的旅店较大。牛奶业有马南全、郭玉文等经营的小型牛奶场,有奶牛五六头。还有,回族马鸿钧、金占祥等七八家经营的驼运业,共有骆驼150余蜂,以自己牵引或雇用个把人帮工,往返于包头、伊盟、盐环、银北、阿拉善旗等地,为商号、行商驮运商品。个别经营的还有打铁、皮毛加工、麻绳等手工业。1955年国家实行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回族工商业也进行公私合营,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
  《西北回族与伊斯兰教》 (第四章 历史悠久的工商业)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