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西安回民古玩业史话

马德宏


  我父亲马羽鹤和三叔马静轩都是经营古玩行业的商人。虽然我没有继承家风而改了行,但耳濡目染,对这一行的情况还知道一些,兹就回忆所及和几位健在老人的叙述将这一行业的活动略述如下:
  (一)
  古玩俗称古董,包括古铜、古陶、古玉、古瓷器、象牙雕、骨雕、竹木雕、漆器、螺甸,牙骨镶嵌、石刻、石象、碑帖、古器拓片、古画、古书、珍珠、宝石、宝玉等等,种类繁多。古人曾分类著录成书,如《宣和博古图》、《三代铜器》、《古玉图》、《古钱谱》等。上述这些古玩,今天都可以称为古代文物。对于这些古代文物,历代都有不少收藏家、鉴赏家,相应地也就产生经营这些古物的商人,而且有不少典籍记载着他们的活动。唐人笔记中记载这类事迹的就很多。经营者多系番商、胡贾。在这些番商、胡贾中,有一些是回族的先民。后来,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回民中,许多人继承了先民的衣钵,继续经营古玩行业。北宋时,长安也有古玩行。明代人中有“识宝回回”的说法。 
  从清代起,西安回民中已出现经营古玩的行业。其中有开古董铺的,有跑街的(掮客),有长途贩运的(京沪),也有在乡下寻求收购的。他们中虽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通过长期的实践,都具有一定的辨认古董的能力。
  在辨认古董方面,他们并不完全依靠书本知识,主要靠长期接触实际积累的经验。如每个朝代器物的造型、花纹,代表各个朝代的风格。象宋瓷,从釉色、瓷质、工艺水平来看都较元瓷为优,还易辨认。但对究竟是宋瓷十大窑(柴、汝、文、官、哥、定、钧等)哪一个窑的产品,就非有多年经验才能确定。因此,他们的认货眼力如何,就成了第一要事。有一位在古董行业被人誉为“瓷圣”的老先生,对瓷器的理论说的头头是道,但一接触实际往往真假难辨,可见不断实践是多么重要。
  古董行过去也有个别人发财致富的。光绪年间,回民最早在北院门鼓楼北开古董铺的苏兆年、苏兆祥兄弟二人,一天在西安鼓楼南一条很窄狭、人称砖头缝(即现在鼓楼南巷)的小巷内,看见一家炉院(搞冶炼的)院子内放着一个铜鼎,鼎上有铭文。苏就问炉匠准备将铜鼎咋办?炉匠说准备化铜打成门扣。苏氏兄弟接着问打成门扣能卖多少钱?答可以卖30两银子。苏氏兄弟二话没说出了30两银子将铜鼎买回。鼎拿回后,苏氏兄弟即给北京京官陈官俊的儿子陈介祺写信告知此事,陈接信后即汇来白银100两,以50两作为货款,50两作为运费,由苏氏兄弟雇了一辆轿车,专程将铜鼎送到北京。陈介祺见到后视为至宝,将铜鼎锁在一间房内,不准任何人打印拓片。陈给了苏氏兄弟1000两银子作为报酬。苏氏兄弟回到西安后即用这笔巨款购置了房产,就洗手不干了。这个鼎就是举世闻名的毛公鼎(按:毛公鼎为周代毛*(外厂内音)所造,内有铭文300多字,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此鼎后由陈介祺转手以5万银元卖出,后又有姓文的以20万元的高价转买。据说仅毛公鼎的一张拓片,后来可以卖到30两银子。
  约在民国10年前后,回民马德俊下乡收货,忽见一家井台上放着一个钧窑挂红宋瓷碗,是当地农民给鸽子饮水用的,马见到后为之一惊。开始咋说主人都不卖,说是先人留下的,经过几番周折,终将碗买回,转手卖了1000多银元,从此也再不干古董行了。这是回民从事古董行业流传比较突出的两件轶事。
  (二)
  过去回民开设古董铺大都集中在北院门鼓楼一条街。最早的就是前面说的光绪年间苏氏兄弟,以后相继有李二(李凤祥老人的父亲)、华茂轩、先父马羽鹤、三叔马静轩,还有白云秀、白云鹤,马步云以及刘瑞亭等七八家,到解放初期只剩下两家了。过去古董铺主要经营出土文物,也包括象牙制品、玉石雕刻、翡翠、玛瑙、刺绣、鼻烟壶、明清瓷器等。古董铺一般门前挂着所谓“望子”,在长方形白布上面画着各种青铜器、陶器、玉器、瓦档、古钱币等图样,引人注目。
  古董出路大致有这几方面:一是卖给在西安的京客(大都集中在西安马坊门几家旅店内),一部分卖给西安有名望的古董商,然后转手卖给上海、北京的国民党达官富翁。过去上海有所谓古董行4大公司,有的老板象戴叔宝、张雪庾等都亲自出马来西安买货,还有一部分卖给上海等地的古董客。古董商在西安有名望的象阎甘园、白辑云等由先父马羽鹤(马二)、金启恒(金三)经手买过古董。
  过去跑乡收购古董要担很大风险,旧社会乡下土匪多,碰上不仅财物被抢,甚至连性命都丢掉了。如回民孙主麻、白辑云下乡买货,在益店遭到土匪杀害,留下孤儿寡妇,生活悲惨。人们常说古董行有能发财致富的,但也有常年不得温饱或遭到不幸的。
  (三)
  “行行出状元”,古董行也有几位经验丰富的行家。如李家三娃子,先父马羽鹤,今尚健在的83岁高龄的刘汉基等都是这一行出类拔萃的人物。古董行已故的孟廷杰讲过这样一件事:白辑云买了一件银壶,别人都说年分不够,但经刘三娃子鉴定,认为是唐器,后由南院门李道生买下,拿到北京卖了大价。孟廷杰称赞三娃子辨认古董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又如先父马羽鹤在世时,北院门有位牙科医生吴云樵举办一次古玩展览,他去参观,买了一个没有花纹的豆青瓷碗,当时仅用了10元钱。他对我说这是宋瓷官窑,造型规矩,瓷釉厚,一般人认为是粗瓷,所以看不上眼。我奶奶生前曾对我说过:你三叔认古董不如你父亲,有次你三叔买回一件铜器让你父亲鉴定,你父亲未打开包袱用手掂了掂说是假的。你三叔不信,以后经别人看后确定是假的,才相信了。
  刘汉基先生现在文物商店工作,对金石书画、出土文物,特别是对古钱、古币有很高的鉴定能力,现虽病休在家,文物商店有时还拿着收购的文物专门去请刘老鉴定。1952年,西安北广济街南口(胡全林刀剪铺前)挖下水道时,刘老路经那里,发现了弃置路旁的《司马芳碑》,立即用电话向文物馆报告,并及时运到博物馆。这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极其珍贵,现藏碑林第二展室。刘老病休期间,文物商店领导关怀备至,工资全部照发,医疗费用由单位包干,并派专人护理。这和旧社会回民从事古董行业的颠沛生活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古董行回民中还有一位手艺高强的人,叫马德良(已故),人称“葫芦娃”,是焊壶的,对修补青铜器复原有高超的技艺。比如铜器有破损,甚至三层花或者耳子不全,经他修复,和原有花纹一模一样,真能以假乱真,连有经验的京客一时都分辨不出。可惜这一手艺未能流传下来,深感遗憾。
  现在古董行回民老人尚在的除刘汉基外,尚有李凤祥、马培文等,年龄都在80岁以上。
  (四)
  解放后,按照国家保护文物政策,回民从事古董行业的相继自动转业。如我父亲转业经销茶叶,刘汉基、马培文、孟廷杰、李凤祥也都做了其他工作。
  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由古董商白辑云等发起文物义展,征集组大都是回民。他们为义展征集了不少文物,有的还将自己珍藏的文物拿出参加义展,这个义展达数月之久。通过义展活动,文物馆很想吸收一部分回民参加工作,但多不愿意去,最后我父亲到文物馆工作,为时很短。1954年,文物馆又请刘汉基参加工作,直到现在。
  (五)
  总之,回民从事古董行业的大都是无师自学,文化程度低,缺乏研究,有时东西卖出去后才明白真正的价值。只知道卖古董赚钱,就心满意足,有的搞了一辈子古董,还是糊里糊涂,说不出个名堂来。现在回民中对古董行的知识了解的人更少了。
  本文承刘汉基老先生在病中提供宝贵资料,特此表示谢忱。
  《西北回族与伊斯兰教》 (第四章 历史悠久的工商业)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