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美术研究>研究论著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宝鸡民间美术论》(第七章 皮影)

常智奇

    宝鸡的皮影各县区均有,尤以凤县、陇县的皮影最具代表性。人们把陇县的皮影称为“陕西西路皮影”。皮影,是以牛皮为材料的雕刻艺术,有人把它称为皮雕。又因靠灯光照射在幕皮上显影的特征,所以大家又把它叫作“灯影戏”。灯影戏是一种人员少,设备简单,起行方便,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形式。它以各地的音乐曲调为演出形式,例如:凤翔的“西府曲子”,千阳的“灯盏头碗碗腔”,陇县的“扬燕麦“等。
                                        第一节 皮影的历史
    当代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影戏必为中国固有的艺术无疑。”“且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周秦两汉至隋唐当以其地为最盛。”千阳雕刻艺人侯珠喜老人说,皮影戏是“孔圣人隔帘说书流传下来的”。传说孔子周游列国,到处讲学,每到一处,搭台张灯,从早上一直讲到晚上。另外有人认为,皮影戏是古秦人“击缶而歌”的遗存。民歌云“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人百姓家。”此歌说明皮影之戏的雏形始成于汉,据唐宋史料云“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这些都说明民间皮影戏艺术是从以听为主的说唱艺术,逐步发展到与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的结合。隔帘说书的帘子发展到后来的皮影晾子,说书的散文变成散文与韵文的结合,说书辅助的扇板发展到乐器伴奏。至今皮影戏仍然保留说白多于唱词的说书的特点。从发生学的角度讲,我们认为,皮影艺术的最早是从民间剪纸发展而来的。据《汉书·李夫人传》记载,汉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及张灯烛,设帐帷,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戚”。唐、宋时皮影戏已十分繁荣,技巧相当高超。《梦梁录》“百戏技艺”条中有具体记述,“更有弄彤戏者,元汴京初此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此雕形,用以彩色妆饰,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褒贬于其间耳”。《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中认为:“中国影戏发源地在陕西,自周、秦、两汉及隋、唐皆以其地为最盛”。
    据《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市卷》记载,清康熙三十年至五十年(1691—1711),岐山人王庆,由祖籍宝鸡县阳平迁至马江,组建拴板腔皮影家班,演出西府一带。清雍正元年(1723),岐山马江王庆拴板腔皮影家班,由其子王忠清启乐盛班,改习碗碗腔。清乾隆五十年(1785),千阳县齐家背后出现了碗碗腔(创始人佚名)皮影戏,后逐渐流播千阳、陇县、麟游及甘肃灵台等地。清乾隆六十年(1795),岐山碗碗腔皮影乐盛班改演西府秦腔。清光绪五年(1879),宝鸡县杨家沟巩家泉李学民创办西府碗碗腔皮影班,由祖孙三代人组成,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千阳县碗碗腔皮影班已发展30多个。宝鸡地区皮影班,先后有226个组织出现。
    《千阳县戏曲志》载:“清及民国初期,千阳戏曲班社遍及全县。1934年,仅四万人口的千阳就有三十多个皮影班在常年活动,演出剧目达一百多本(折)。”这些班主多为世传,其中柳家鼠的皮影二尺有余,晾子宽大,为他人所不及,齐保奎双手挑线,提袍甩袖,吹胡子交战,动作娴熟,各种唱腔样样精通,亮影技术居全县之冠。
                                 第二节 皮影特点及其风格
    皮影戏是由艺人操纵彩雕皮人表演,灯光照射,使其在屏幕(晾子)映出形象,让观众欣赏的视觉艺术。它的舞美分晾子、灯光,皮人制作、影人形制。
    晾子,指皮影戏台面。装置方法是在“小戏”台口(修建的木偶、皮影戏台)或搭设的戏棚口沿,横放表演台桌,用支架把“晾子”撑开绷展,模放于台桌前,略向外侧倾斜8—10度,用麻绳或铁丝固定于台桌前边两条桌腿,后悬照射灯光,即可演出。“晾子”是由晾面、晾边、水筒、支架、台桌等组成,其形制用途如下:
    晾面,显示形象的屏幕中心区。白色,细丝箩底制作。旧时形制为160厘米长,60厘米宽。建国后一般为180—220厘米长,100厘米宽。各戏班不等。
    晾边,晾边四周的边条,有保护晾面不易损坏和美观作用。宽约10—15厘米,有黑、白、蓝三种色彩,各戏班不一。多用布料制作,上下两条长边设有穿支架棍的套口,供支撑时穿套棍用。
    水简,晾面下部与晾边上部连结的边沿沟缝。边沿由双层布缝成边条,高约1厘米,与晾面之间形成一条沟槽,俗称为“水筒”。演出时可放置固定不动的桌椅、布景、影人及各种变化,使其不能掉落。
    支架,固定晾子的装置。4根长约250厘米的木棍为一副支架(粗细不等)。用时,一根棍横穿晾边上部套口,称天棍,一根棍横穿晾边下部套口,称地棍;另两根棍称立棍,下端固定于台桌两侧前腿,上端各接天棍,中部各接地棍,用绳或铁丝扎紧,使晾子绷展,横立于台桌,不因风吹而摆动,以免影响演出。
    台桌,艺人表演时,放置剧本物件、皮人及操作的工作台面。横放于台口,上面放置支架、晾子。桌长约250厘米,宽约50厘米,高约100厘米。搭栅演出者,台桌下有布帐遮挡,以免观众直视后台。若无台桌,以木凳架置木板代替。
    灯光,照射皮影演出的灯具。使用时,将灯具悬于晾面后约30厘米的中部。灯具除朝晾面方向外,其余三面用纸板或其他物件遮挡,使灯光集中照躬’,让皮人彩雕充分晾面。早期皮影以菜油灯为亮,民间中期用汽灯,建国后改用灯或灯具。灯的形制有:菜油类、汽灯、电灯,建国前后始用于皮影戏,均为单只灯炮,光亮一般为100瓦左右。斗子灯,建国后部分皮影戏班自制灯具。以单只灯泡安装于木质或铁皮制成的方形槽内,用时将斗口一面向晾面照射即可。
    陕西皮影分东路和西路两大流派。以陇县牙科乡陈秀文的已故父亲陈召贤为代表的陕西西路皮影,其特点是体型高大,造型优美,图案雕刻细腻,影身高一尺以上,与华阴县为代表的陕西东路皮影人物形体矮胖有明显区别。西路皮影的艺术风格影响到山西、甘肃、宁夏等地。陈秀文家祖传三代从事皮影刻制艺术,他吸收了传统绘画剪纸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图案装饰和色彩运用都很讲究,轮廓整体概括,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刀法上与民间剪纸相借鉴。其父留下创作绘制的画稿(粉本)800余幅影形脸谱,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纯熟的传统白描技法,通过方圆适度的线条,勾勒出夸张变形的头部形象,人物形象的处理上;生、丑、净、旦和性格上的奸忠非常明显,相貌、身材、衣着区别很大,平眉、皱眉、净脸、花脸、大丑、小丑、老旦、青旦等较戏剧脸谱更为夸张,图案性强。夸张变形,使人物充满了浪漫色彩;且角的娇媚,生角的俊美,净角的刚强,丑角的丑陋,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陇县皮影戏班社,一般有影形500余件,有人物文、武、生、丑、净、旦、番王、士卒、衙役、官、臣等60件身子,四百多个头,六套桌椅(帅桌、印桌、穷桌、绣桌、神仙石桌)。花草、树木、独角兽、坐骑、马人、狮、虎、龟、蛇、龙、凤、蝙蝠、花园、绣楼、亭子、拱桥、云朵、背光、龙床、殿帐等道具。
    陇县皮影戏的演出,一个班社一般5—7人,演唱时,古时多以男子配唱,分别唱出男女声调。现在演出一般配有1—3名女子演唱人员专唱女角,一部分班杜由女子挑皮影表演,演唱时,一人手执皮影在幕帐上表演,其余人用锣鼓、弦管乐伴奏,演唱人员除表演唱段,同时双手伴奏乐器。唱腔以秦腔为主,兼唱眉户腔或碗碗腔。演出剧本多用戏曲台本,也有班社内传统台本。一般一个皮影班可演出30至50本剧目。传统剧目《王翦灭燕国》、《全家福》、《王兴儿进宝》、《龟蛇二将闹长安》、《福寿图》、《花亭相会》等。如花亭相会一场戏,剧情主要是写状元高文举与张梅英的忠贞爱情故事,北宋年间,高文举双亲去世,在舅父张员外家中度生,表姐张梅英熟通诗书,教高文举读诗书,其间两人青梅竹马,许定终身婚姻。高文举上京考取首名状元后,温丞相有意将女儿嫁给高文举,扣压了高文举给张梅英的往来信,并假借高文举名义给张梅英写了退婚休书。张梅英上京寻找高文举,被温丞相府中收买为丫环,高文举知情后无比痛恨温丞相,他不畏权势,两人在花亭商定要诉状告倒温丞相,实现两个恩爱婚姻团聚的目的。解放后,陇县皮影班社还编演了《三世仇》、《血泪仇》、《穷人恨》等新剧目,刻制现代人物影形120余幅。使古老的皮影戏,焕发了新姿。
                                         第三节 西路皮影的造型
    宝鸡皮影属西路皮影体系,外形尺寸8寸至1尺。镂刻基本与剪纸同,可以说是剪纸的放大。它同样讲究透光,讲究阴刻与阳刻手法的结合。为了表现众多人物的不同性格和身份,它大量地吸收了社火脸谱的造型和着色方法,在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眼、眉、鼻、脸、下巴等部位,运用一定的纹式,配以相应的衣帽,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艺人们说“皮影是七分像,社火脸谱是十分像。”皮影均以侧身造型,便于贴晾子投影,宜于漫画手法的渗入。下面我们以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分别叙述。
    生:也叫俊扮。相对于花脸,生脸轻描淡画,故民间俗称净脸,依年龄分小生、老生、须生。生一般是正面人物,脸正眉平,与现实中的人相差无几。眉多是平眉、皱眉、善眉、寿串眉、清秀眉。眼多是鲤鱼眼。鼻子多是箭杆形、金字形。嘴多为瓦面口形。下巴周正。
    旦:俊扮,女性角色中的正面形象。这类人物的性格及造型与生角类似,属于逼真型艺术形象。旦角眉多是新月眉、柳叶眉、凤尾眉。眼多为丹风眼。鼻多为箭杆形。额头无皱纹。面容娇好,衣饰华美,性格温和。
    净:即花脸,多属男性人物。性格鲜明,外貌特征突出。
    丑:皮影丑角极富有浪漫色彩,夸张恰到好处。眉多为疙瘩眉、鬼眉、白眉、梳子眉、一字眉。眼多为豆豆眼、羊眼;鸡眼、昏眼、眯缝眼。鼻子多为冲天大鼻子、椿树嘟啦鼻于、亮鼻子、牛鼻子、肿实鼻子。额岗、低不等,凸凹不平,大小不一,极不规则。皱纹当数鸡冠纹和云头纹为多。龇牙咧嘴,吐舌抿唇,形象怕人。胡子如鸡嘴,如蒿草,如拖把,人物的神态反映得极为生动可笑。
    皮影由于人面与头饰刻在一块整体上,所以因时间、地点、地位等变化,往往一个人物需刻多种样子。如皇帝坐朝时戴平顶冠,访亲戴礼帽,在内宫饰便装,戴软帽,生病时又系包巾,上阵戴盔帽或紫金冠。不同的头饰反映出不同的时间、地点、地位及气度,它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有衬托作用,如各种丑角尤显突出,千阳皮影打上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烙印,它的诸多帽盔主要有软、硬两类。冠、盔、巾、帽的具体名目繁多,常见的有帅盔、信子盔、相盔,平顶冠、九龙冠、凤冠、草王冠、皇巾、相巾、包巾、将巾、张生巾、贫生巾、员外巾、八卦巾、许仙巾、纱帽、相巾、状元头帽、英雄帽、差役帽、风帽、草帽。此外还有勒条、额子、套翅、翎子、狐尾、缨花、结子、绒球,飘带、佛冠、清朝帽、民国大盖帽及精怪特定的衣帽。
    值得一提的是,千阳皮影保留的大量梢怪人物和梢怪动物,属今人罕见,不少道具、布景也富有地方特色。为了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其造型,我们列表如下:
                                          第四节. 皮影的制作
    皮影的制作工序大致分选料、制皮、画稿、雕镂、彩绘、压平、安缀合成等七个阶段。
    1、选料,皮影用上等牛皮作材料,一般选用四至六口(四至六岁)的活母牛为最佳,这种牛皮质地坚韧,透明度强,如选用黑牛皮,不论公牛或母牛均可。
    2、制皮,将牛皮泡入净纯的凉水内四天左右,取出后即刮油污,刮后再泡,反复四次。刮到厚度通常为0.1至0.3毫米即可。刮时注意刀力均匀,如轻重不一即可出现刀痕。然后放在阴凉处晾干,不能暴晒。
    3.画稿,在画稿前需要先将浸透了水的毛巾覆盖在成品牛皮上浸软,然后用木棒在皮子上反复推磨,直到压平磨光,再将牛皮放在已设计好的图样上(或底谱图样上),用钢针把图样照描在皮子上,这叫过稿,也叫画稿。即可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刻制了。
    4.雕镂,皮影制品的雕刻法是“镂空”和“留实”,所谓“镂空”是指在雕刻皮影中把突出影人造型的线条留下,把其余的部分刻掉。这种技法的主要特点是皮影的造型线条清晰简练、古朴、曲雅;所谓“留实”,是指雕刻皮影时,刻去皮影造型的线道(留断刀),用镂空线条分清层次和颜色。这种技法主要使皮影制品具有强烈地真实感,并且十分精美细腻。 
    皮影刻完后,还需要用木板压平,再用温布擦去皮上的污物,为彩绘做好准备工作。
    5.彩绘,皮影的着色彩绘是渲染突出皮影形象的一道主要工序。彩绘皮影的色彩,过去多以民间古法炮制的矿、植物质的大红、大绿、普蓝、槐黄为主的颜色点染。涂色的浓、淡、混、浊,必须恰当地表现出明暗、虚实和层次。50年代以来,着色的原料多采用透色水,使皮影色彩更加万千变化,丰富多彩。
    6.压平,压平也叫脱水,这是皮影制作的最后一项关键性的工艺。其目的是为了使皮影着色的色彩和胶质,经过适量高温渗入皮内,使皮内水分挥发。现改为用熨斗熨烫,使皮影色彩保持不变,同时也防止卷曲变形。
    7.定缀合成,定缀的次序可按“先小后大,先零后整”的原则,如人身分十二节,定缀时找出其各部分的编号或符号,先把左右手臂部的零件(共三节)边缀起来。其次是颈,再加腿和腰,这些皮影人物部件相互缀结起来,皮影人物的形体构造即告完成。
    皮影雕刻分影人、变花两类。影人指在剧中充当角色人物的皮人,除能作为静态雕刻艺术品观赏外,还能操纵表演,进行拟人形态的动作,使观者有动感艺术的特点。影人均为侧身形象,一般35厘米高,6—10厘米宽,裤管口最宽,腰身处最窄。由头和身躯两部分构成,头高约8厘米左右,身躯约27厘米。另有马人(指骑马的影人),高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表演时,将影人头下的楔子(又称头楔),插人身躯肩部缝制的小孔,使影人身首连为一体,再将挑棍装置于肩、手、兵器与手连接处的几千部位,即可操纵表演。一般影人由三根挑棍操纵,但也不等。按影人用途,挑棍分以下5种:
    项棍,接连影人项肩部位的挑棍。细竹棍制,长约43厘米,棍头有细铁丝钩或环,可插入影人肩部小孔或细铁丝环,使棍与影人连接,执棍可挑动影人身躯来回走动,是影人主要操纵杆。
    手棍,操纵影人上肢的挑棍。设于影人手部,长约43厘米,细竹棍制成,棍顶端设有细铁丝环或钩,与影人手部小孔或铁丝环连接。一般影人双手各套一棍;也有以手为棍,一手为兵器棍者,主要操纵上肢表演,做各种手势或挥舞兵器道具等。
    兵器棍,也称道具棍。细竹棍制,长约35-厘米,棍顶端有细铁丝钩或环,与影人手或道具、兵器相接。操纵影人挥舞兵器打仗,使用道具动作表演的挑棍。
    旗角棍,固定影人运用的挑棍。细竹棍制,长约35厘米,设于影人头顶或龙套旗顶端。将旗角棍顶端细铁丝钩或环,套于影人头顶或龙套旗顶端小孔,挑动彤人活动,使固定影人(见固定影人条)能来回走动。停止时即用棍靠停,进行固定。
    扎棍,固定变化、彤人的用具棍。长约35厘米,细竹棍制,棍顶端有锥子针状的细针,用时将变花、影人用细针斜扎于晾面,再把棍尾支于桌上,使变花、影人贴于影面,不致掉落。
    影人式样繁多,有传统剧生、旦、净、丑各类人物;现代剧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各种人物形象;神话传说的神仙、佛祖、各类菩萨、罗汉;地狱中奇形怪状的阎君、判官、牛头马面的小鬼;水族中拟人形象的鱼鳖海怪等。它们虽千姿百态,造型各异,但制作基本有以下三种式样:
    两节影人,影人身躯(不含头部)由两节组成。上身一节,下肢两腿为一节,身躯与腿之间,胳膊与肩之间,胳膊上下段之间,均穿小孔,以细绳串连,使胳膊、腿可自由摆动。肩与项棍,手与手棍均连接,可操纵表演。
    三节影人;即影人身躯(不含头部)由三节组成。上身一节尻蹲一节(腰臂部),下肢两腿一节。上身与尻蹲、下肢两腿之间,胳膊上段与肩部之间,均可自由摆动,肩前侧,两手有孔或细铁丝环、钩,与项棍、手棍连接,可操作表演。
    马人,剧中人或仙怪角色乘骑的马或各类怪兽的雕刻。其特点是人与马,仙与兽同连一体进行表演。马人由三节组成,影人上身一节,尻蹲与马(兽)身一节。四条腿为一节,均穿小孔,以纲绳串连,使其能自由摆动。前肩、双手连接项棍、手棍或兵器棍,可操纵进行列队、打仗等宏大场面的表演,一般常见有马、狮子、老虎、豹子、麒麟、大象、四不象等10多种奇异怪兽。
    固定影人,即不能活动表演的影人。全身为—整块牛皮雕成,各部不能自由摆动,仅在影人头顶或所执小旗顶上以细铁丝环或钩,连接旗角棍,挑动影人来回走动或固定一处。多用于青衣、龙套、兵丁或固定造型的影人、马人。
    各类影人的服饰样式,与西府秦腔大同小异。传统戏均按生、旦、净、丑行当体制的角色服饰进行雕刻。但服饰花纹没有细致的类别区分,仅以皮影人雕刻特点,进行简单的男女式样划分,男服有蟒、靠、道袍、花道疱、八卦衣、箭衣、短衣、内官服、龙套服、清服,背壶旗等。女服有女蟒、女靠、女战裙、女长衫、裙子、清服等。所刻花纹有长龙纹、海水纹、朝阳纹、水纹、团龙纹、团花纹、八卦纹、波浪纹、各种花纹、兽纹等10多种。靴、鞋、有厚底靴子、薄底靴子、草鞋、花鞋等几种。
    影人头饰分男、女两类,男角包括生、净、丑。头饰按西府秦腔头盔式样雕刻,有帅盔、尖盔、(信子盔)、金相、黑相、状元头、纱帽、大额子、将巾、包巾、王帽、青衣帽、平顶冠、夫子盔、独独冠、梢子、翎子、清代大辫,各类清帽等20多种。女角主要指旦角。其头饰雕刻式样花样各异,每个头都有自己的式样,无通用头饰,常用者分小旦头、正旦头、大辫子头、武旦头、丑旦头、老旦头几类,每类则又有多种不同式样的头饰。
    影人脸雕分俊脸、花脸两类式样,生、且为俊脸,净、丑为花脸。花脸雕刻样式繁多,常见者约有20多种。
    皮影中的变花,是指舞台布景、表演道具、各种图案、画面的造型雕刻。这类雕刻,只作静态的观赏艺术,其内容广泛而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表现神怪角色的静态造型,腾云驾雾、众多马人、影人同时交战的场面,美术画面般的列队、骑马、坐轿,宏大的殿堂楼阁摆设等,对皮影戏演出起着极大的陪衬作用。使用变花时,凡应放于地面的物件,均插于水筒或用扎棍顶于晾面,高空布置的,则以变花上设置的细铁丝钩,挂于晾面。传统戏使用变花其中布景类有:金銮殿、天官府、文帅坊、武帅坊、山景、绣阁、灵堂、城门、八卦太极图、公堂等10多种大型画面雕刻。道具类有:各种式样、大小不同、类型不同的套刻桌椅(一桌二椅至四椅)、树木、花草、鱼缸、假山、花池、向日葵、花盆、方形、圆形的花盆架等10多种。影人画面造型类有:表现神仙的天官赐福、菩萨神、二郎神、雷神、黑虎、灵官、护法、韦陀等驾云图案;表现地狱的牛头马面、夜叉的各类小鬼:十八层地狱图案的金桥、银桥、奈河桥、对窝桥、抽筋剥皮狱、抽肠换肚狱、扯锯分尸狱、蛇钻七窍狱、剜眼拔舌狱、倒挂脊筋狱、阴阳树狱、倒腿研磨狱、刀山狱、火鳌狱、油锅狱、五毒狱、迷魂汤狱、望乡台狱等;表现妖魔海怪的鲤鱼王、乌龟精、蚌精、蜈蚣精、蜗牛精、王八精、青蛙精等50多种。
    现代戏皮影:建国后始提倡,60年代曾有“大演革命现代戏,把才子佳人赶出灯晾子”的口号,故现代皮影戏开始盛演。现代戏皮影人制作与传统戏影人、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服饰、头饰、面雕、鞋等的样式不同。现代戏影人是沿用现代人各个时期所不同装饰打扮,依据剧情所需要的人物特点来进行创作雕刻,无具体行当类别区分。其变化的雕刻也依时代的特点,创作刻制。
    近年来,作为古老民间艺术中的动画片一皮影,已被愈来愈发达的影视技术排挤,因而出现了用透明塑料和玻璃纸制作的新“皮影”,外形扩大了,色彩更艳了,透光性能更好了,并配以电子录音、扩音设备,一人皮影班应运而生。但它同时失去了古皮影戏说书谝闲传的特点,“正儿巴经的,没味道。”不为观众所欢迎。
                                           第五节 代表人物
    陈招贤(1922—1986),陇县牙科乡预村后庄人,皮影制作能手,出身农民家庭。祖父陈善伍对皮影制作与皮影演唱均有研究,曾置皮影箱,自为箱主。陈招贤少年时代,千阳县皮影刻制艺人李西平常来他家刻制皮影因而受到熏陶。后拜李为师,学习皮影刻制技艺两年。此后,认真钻研,技艺愈加精湛。1956年,他为县皮影团制作传统戏皮影150多件,又刻制现代皮影1箱。这些皮影,设计新颖,刻工精细,器物美观逼真,人物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深受群众喜爱。当年冬季,其皮影作品参加陕西省皮影观摩演出获奖。1981年,他的作品又先后在西安、北京、上海等地展出,参与了同外国友人的文化交流活动,得到国内外民间艺术工作者的称赞。
    西路皮影制作艺术传人陈秀文,生于1958年,陇县牙科乡镇村后庄人,出身农民家庭,其家三代从事皮影制作艺术,曾祖父陈善伍对皮影制作与演唱有研究,置皮影箱,自为箱主。其父陈招贤,陕西西路皮影制作艺术代表人,少年时代拜千阳县皮影艺人李西平为师,认真钻研皮影制作艺术,经他创作的千余幅图案(粉本)体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纯熟的传统白描技巧,从艺四十余年中,刻制传统与现代戏剧人物、景物皮影3000余件。1956年他以西路皮影艺术代表人的身份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木偶、皮影观摩大会,其皮影作品受大会奖励。1987年,他的150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9年他入典《中华民间艺人名人录》。陈秀文从小随父学习皮影制作艺术,1986年其父去世后,他继承了父亲艺业。
    陈秀文制作的皮影,采用上等牛皮精心炮制,经过熟皮上光、设色、拎扎等工序加工制作。制作的皮影特点是:图案装饰和色彩运用讲究,轮廓整体概括、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造型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线条变化疏密相间,虚实有致,细处刻工精巧,粗处简明概括,具有极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夸张变形的形象,使皮影人物充满了浪漫色彩,旦角的娇媚,生角的俊美,净角的刚强,丑角的刁陋;其刀法运转自如,刀迹流畅,起顿准确,弯曲有致,色调合谐,色泽明快艳丽。
    二十余年来,他制作的皮影已有600余件,有的远销西北各省及日、法、美等国,有的被市、省、国家美术研究部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