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西安市-神话故事传说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隋炀帝凿曲江

《西安风物传说》


  西安城的东南角,有一处风光明媚的游览胜地,名叫曲江。
  相传隋朝时候,隋炀帝有一天带着御林军出了大兴城(隋文帝时在汉代的长安之南,新建了大兴城,即后世的长安城)南门,驰马在鸿沟原上围猎。到日当中天之时,他们还只猎到些野免、獐子等小猎豹,但已口干舌燥、浑身热得不行。这时,他们多盼望有一池水能帮他们消渴解热啊!但眼前除了高底不平的旱原外,哪里有一汪河水啊!隋炀帝站在高阜上极目四望,但见大兴城北渭水如带,城西沣河和昆明池交相辉映,城东浐、灞二水平行而流,只有这城南缺水。于是他即降旨:以三年为限,必须在这土原上开凿一池,池周广建宫室,以供他休息,游乐。
  圣旨一下如山倒。大兴城里外的众百姓却遭了殃,如狼似虎的差役们峰涌到各家各户摊捐派款,抓丁拉夫。隋炀帝派出大批的御林军协助官府衙役,驱赶着成知上万的工匠、民夫赶凿水池,营造行宫亭阁楼台。民夫们镢挖、肩挑,异常劳苦。夏天,炎日高照,汗流如雨,却又缺水饮用,活活地渴死了不少民夫;寒冬,风雪交加,地冻如铁,一镐下去一个白印,多少人虎口被震裂,脚趾被冻烂。转眼,三年过去了,池周围的行宫殿宇全建好了,但池仍未控成,隋炀帝勃然大怒,派了大批御林军包围凿池工地,抓了一千多名民 夫、式匠,连同监修此池的官员、衙役,在沟沿上开刀问斩,直杀得尸骨堆山,血流成河,染红了整个沟岸。——从此,这个地方就得名叫“红沟岸”。
  以后又修了半年,一个南北长四百零八丈、宽约一日五十丈的大湖总算挖成了。但这里地势高,东边浐河里的水无法引上来。结果,这水池不成水池——因里边没有水。不讲理的隋炀帝不说自己的湖址没有选好,反而怪罪修池的民夫、工匠和监修官无能,有意违忤圣旨,于是又抓了五百民夫、工匠连同监修官一齐斩了。限期三月修通渠道,给池中注满碧水,并在池中广栽莲藕,周围满植垂柳。民夫、工匠们日夜挖渠,连歇息喘气的功夫都不给。这样,又活活累死了不少人。眼看三月期限将到,渠道才只挖了一少半,而且引水上原的法子也没有想出来,大伙看到实在没有指望完工了,不由得放声痛哭。成千上万人的哭声,震天动地,惊醒了终南山石砭峪河里的老龙王。这位老龙王心地善良,知是京城百姓有杀身之灾,于是腾空而起,飞至东海,饱饱地吸了一大口水,趁夜深人静时,吐水入池。第二天,人们起来等着被杀,谁知一看,满池尽是碧绿的水,水上浮着连天的碧荷,池周广栽着飘拂的垂柳……一时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热泪满面,跪地谢天。
  隋炀帝听监修官说水池和宫室均已修好,便带着萧后和众妃子前去游玩。他见湖水荡漾,莲荷放香,垂柳成荫,宫室整齐……不由得满心欢喜,连声称赞,立即决定给监修官加官进爵,重重封赏。
  隋炀帝一行,乘上特制的龙舟,绕湖游览了一圈;刚刚登岸,便发现这湖为什么没有进水的渠道?监修官战战兢兢地回答说:“渠道尚未修通,从浐河引水上原注湖的难题也没有解决,这湖的水乃上天所赐,是大吉之兆。”隋炀帝不等他把话说完,便怒斥道:“休得狡辩!水无源而自枯,臣违旨而当斩!再限三个月,务必要凿通渠道,引来活水;倘若再次违旨,全部活埋不赦!”
  于是,民夫们边修渠边痛哭,哭声惊动了石砭峪里的老龙王。它掐指一算,三个月期满,京师修渠的民工将有绝灭之祸。便从义峪出山,途径杜陵塬,硬是用自己的双角、四爪,拱出长长的一道水渠,引义峪水流入湖里,又—次救了万民。人们为纪念老龙王的功德,便把这条渠称作“龙拱渠”。至今,这条渠还残留在义峪至引驾回镇之间。
  由于老龙王的相助,湖成渠竣以后,人们见这湖弯弯曲曲很象葫芦,修湖又经过这么曲折多难,就把这湖称作“曲江池”,简称“曲江”。众民夫、工匠们在返回家园以前,都纷纷地来到池边,用清澈的池水,洗去自己身上的血迹和尘垢,祛除往日的不祥,寄托今后的希望。因为回家的这天,正好是农历三月初三;所以,三月三踏青曲江,水边清洗、去祸祈福的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出处: 《西安风物传说》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