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西安市-神话故事传说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大慈恩寺的红叶

巍 山


  相传唐朝时大慈恩寺内有一大片柿树园,每当深秋,满树满园红灯般的柿子收完以后,那硕大的柿叶也渐渐变成红色,柿林一片丹红,仿佛彩霞降临地上,煞是好看。“雁塔柿叶红”,遂成为京城长安的一景。
  诗人杜甫和他的挚友、画家兼书法家郑虔来到大慈恩寺里游览。他们瞻仰了玄奘法师从西天竺取回的贝叶经、佛像,又登临了大雁堪,随后,便到柿树园里去散步。他们边走边谈,杜甫凝视着红红的柿叶在酝酿着惊人的诗句;而郑虔呢,却在埋怨着“长安纸少而且贵,使自己不能如意地练习书法。”忽然,一片硕大的柿叶落到了郑虔的怀里,他拿起柿叶看了看,心里忽地一亮说:“这满园的柿叶不就是我郑虔练字的纸么!哈哈哈!我有纸了,我有许许多多的纸了!”说着,他就俯下身去捡拾地上的柿叶。
  杜甫见了,深受感动,便也帮他捡拾起柿叶来。不一会儿,两人的衣襟里便兜满了柿叶。杜甫直起了身子,郑虔却把自已兜的柿叶往杜甫身边一堆,说了声:“帮我看着,别让风吹走了,我再去捡!”说着又满柿园跑着去捡他的“练字纸”去了。杜甫看着他,不由得赞许地点点头,自语道:……弱齐(郑虔的字)如此刻苦,必能成才!”
  夕阳西下时,杜甫身边的柿叶已堆成了一座小“山”,这时郑虔又兜着一兜红叶转来了,杜甫两手一摊说:“纸’是不少了,只是凭你我两手怎么能把这座‘纸山’搬到府上去呢?”
  郑虔无忧无虑地说:“这有何难,我找主持僧去借两条麻袋,咱俩一个扛上一麻袋,不就把它们扛回去了?子美兄,扛回家后,小弟作东,请兄在长安西市的张家楼酒家痛饮一杯,如何?哈哈哈!”
  “不需去找了,老僧在此静观多时了!……”
  郑虔和杜甫回头一看,原来主持僧正笑吟吟地站在他们身边哩!郑虔上前一步正要开口借麻袋,主持僧却一把抓住他说:“郑施主,请随我来!”说着,拉着郑虔就往经院里走去。杜甫不解其意,也跟着进了经院。只见主持僧打开了一间屋子,拉郑虔进屋去看,杜甫也跟了进去,只见满屋子堆放着一叠一叠的柿叶!郑虔一见,大声叫好,杜甫也看傻了眼;主持僧解释道:“老僧主持慈恩寺以来,见片片柿叶烧了可惜,又想,天竺等国无纸时用贝叶写经,今我大唐纸虽多,但柿叶不是也可练字抄写经卷么,于是每年都把柿叶收存起来。——但是今日的寺僧眼光高了,不屑用柿叶练字写经,老僧仍旧年年收存起来,如今已收存了这样整整七屋了!……”
  郑虔、杜甫闻言,不由得对主持僧肃然起敬。
  主持僧接着说:“今日我见二位施主满园奔走捡拾柿叶,作练字之用,深有所感,心里非常高兴,因为一日遇到两位知已!今老僧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郑虔是个心直口快之人,连忙嚷道:“请法师快快赐教,快快赐教!”
  主持僧诚恳地说:“老僧想邀郑施主搬到寺中来住,这七屋子的‘纸’,全赠郑施主练字用,不知郑施主意下如何?”
  郑虔闻言,向主持僧深深一躬,拜谢道:“在下敢不从命,谨谢法师相助之恩!”
  主持僧连忙扶起他,三人越谈话越投机,真是相识恨晚,这时郑虔说:“还是请法师借两条麻袋给我。”
  主持僧一愣,问道:“难道郑施主又变卦了,难道怕寺中招待不周?”
  郑虔一笑说:“哪里话!我是想把刚刚捡的那些柿叶扛回来!”
  主持僧惊问;“这七屋子柿叶还不够你练字?”
  郑虔说:“在我来说,是多多益善啊!……”
  主持僧和杜甫闻言,相视大笑,郑虔自己也笑了。
  于是,郑虔就搬进大慈恩寺内居住了。他每天天不亮就开始练字,每夜点灯熬油地练至三更方歇。后来他嫌这样太浪费寺里的灯油,就每晚携带着笔墨柿叶,到大殿的长明灯下练字。
  一个多月后,杜甫思念郑虔不已,携酒来看望他,谁知却吃了“闭门羹”!郑虔对关在门外的杜甫说:“子美兄请回,小弟字未练成,恕不开门纳客,他日必当谢罪。”
  就这样,郑虔日日夜夜在柿叶上练字,写完正面又写反面,经年累月,竟把七屋子柿叶全写完了!
  俗话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在柿叶上的苦练,郑虔终于练出了一手好字。
  在唐玄宗生日千秋节时,郑虔画了一幅画,并题上一首诗,献给玄宗。玄宗看后龙颜大悦,拍案叫绝,还亲笔给他的诗画上题了“郑虔三绝”四个大字,盛赞郑虔的诗、书、画可称当时的“三绝”,无人可比!
  由于唐玄宗的御笔亲题,郑虔的名声大振,身价百倍,连他练过字的柿叶也成了珍宝,有不少王公贵族上门求购,愿以重金相酬!这时的郑虔虽然做了广文馆博士,但家境仍很穷,可他却不贪钱财,不出卖一片柿叶!他把全部练过字的柿叶,施舍给了大慈恩寺,让主持僧卖了作为修缮塔寺之用;这还不算,他还无偿地为大慈恩寺画了许多画,写了许多诗,为塔寺增辉不少。
  传说,主持僧并没有出卖郑虔练过字的柿叶,他把这些柿叶——排列起来,按时日和字体装订成数十百册,作为“寺宝”,与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来的贝叶真经放在一起,供世人瞻仰,并学习他们那锲而不舍的刻苦精神。
  可借的是,这一“寺宝”,在唐末的战乱中,和寺庙及其它经书、题诗等珍宝,一起毁于兵火了。
  

出处: 《西安风物传说》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