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汉文化比较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汉陶质兵马俑制作比较

赵 昆 兰德省


  秦汉陶质兵马俑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发现已有四处:秦始皇陵兵马俑、汉景帝阳陵兵马俑、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兵马俑、杨家湾汉墓兵马俑。虽然其时代、地域以及丧葬制度不同,但他们分别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陶俑制作水平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军事实力。秦俑与汉阳陵兵马俑属于国家军队和皇家侍卫军的缩影,徐州汉兵马俑是地方政权军事实力的反映,杨家湾汉兵马俑代表了一代武将的军旅生活。它们是帝陵陪葬坑的陪葬品。这些兵马俑群都以陶土为原料,模拟不同形象和不同内涵的军队、人物及生活现实来作为供奉亡灵侍用的陪葬品,尽管其外形和排列方式不同,内容各异,但其制作工艺却一脉相承,自成体系。本文试就秦汉陶质兵马俑制作的共性和异性作一比较,以求教于方家。
  第一:从制作方法上来看,秦汉兵马俑虽然大小不一,但在制作上却前后相连,后者从前者脱胎而来,双方有着一定的继承性和相似性。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时期的陶俑基础上创新而形成的。先秦时期的陶俑,大多数采用堆、贴、刻、塑、捏、挖等技法①,并且俑体多有彩绘。从数量上看比较少,从个体上看比秦兵马俑更瘦小,趋于小型化,目前发现的不超过25厘米②。制作方法很简单,直接用红胶泥堆塑而一次成型,并且运用了堆、贴、刻、塑、捏、挖等手段。秦兵马俑厚重高大(重120—150公斤,高1.75—1.96米)比较难以制作,主要采用模塑结合法,重在雕塑,模制为辅,分段模制,以外模形式为主。其制作的工艺程序是模型→雕塑→组合粘接→窑烧→(或组合粘接)→赋彩③。具体制作是先从足踏板开始④。
  1.足踏板:模制,分三种:一是近似方形,长31—37、宽35—41、厚2.5—4厘米,双脚并立的陶俑;二是五角形,前后长15—25、宽47.5、厚3—3.5厘米,双脚成“稍息”姿势的陶俑,三是长方形,长32、宽16、厚3厘米,双脚立成“丁”字形状的陶俑。在近似方形的踏板中,个别底面有方格纹。在近似方形和长方形的踏板中,少数与脚连作在一起。
  2.足(包括鞋或靴):手制,分三种:一是一次成形的;二是足前后两段分作;三是足由上下两层合成,且底层高出足踏板约1—1.5厘米。底层制作是在作足踏板的同时,堆贴一层泥而加以刮削形成脚形,所以足底与足踏板成为一个整体,粘接面分别有线纹或绳纹。另外在二号坑出上的彩绘跪射俑的双足下,无足踏板,右脚直立,左脚鞋头着地。作鞋时,在胎泥未干之前,用一直径0.3--0.5厘米的圆竹木杆在鞋底上按压出鞋纹。
  3.腿: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腿的横断面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圆形腿多是腿扎行縢的俑,椭圆形的腿多是腿裹护膝的甲俑。实心腿有分段制作的(其下段将胎泥搓成与腿形大体相似的泥条,上段的短裤作成高约10厘米、厚2厘米的泥圈套在下段腿的顶端)、有一次成形的(其制作方法与前基本相同,在腿上段周围缠裹舶泥形成短裤。在未裹泥片前,多数在腿的上段周围拍打成绳纹,便于粘合)、也有使用模范。还有一种是在短裤以下约20厘米中空,中空部分用泥条盘筑法,向上接一段泥圈代表短裤;空心腿的制作是从足跟至底盘通体中空,胎壁厚1.5-2厘米,中部有一道上下接缝,证明采用了泥条盘筑法。
  4.体腔:分实心和空心。实心的体腔在制作之前先在两腿顶端之间填泥将两腿连接固定起来,再复泥成“半椭圆”形,向上用泥条盘筑垒砌体腔,空心的体腔,一种先在两腿裤之间填泥,将两腿连接起来,然后在两个腿裤上端周围堆泥作出底盘,再用泥条盘筑法垒砌体腔。另一种全腿都空心,作体腔时,也先在两腿裤之间填泥成裤裆形,把两腿连接起来,再在裤的上部周围缠裹泥片作成袍摆,然后用泥条盘筑法制作体腔。有的陶俑体腔内泥条盘筑层接层清晰,泥条层约高3一l0厘米,厚约3厘米,为了上下之间泥条粘接牢固,在体腔内用手指捺压或工具拍打所形成的手指纹、麻点纹和绳纹清楚。为控制形状,有的使用范模,最后套合起来。在现场修复过程中看得非常清楚。
  5.臂:有空心和实心之分,但以空心为主,用泥条盘筑法做成,泥层每层高约5—8厘米,臂形不规整。另一种是将泥片搓成与臂等长的泥条,然后压成泥片,卷成臂状。实心的臂是先将泥条搓成臂状,再趁湿修整弯曲而成。
  6.手:模制和手制两种。模制有一模制成四指和手背,另一模制成手掌心和大拇指,也有合模成形的;手制大多出土在二号坑内的将军俑手上。
  7.头和颈;俑头初胎大部分前后合模而成,合模缝有在耳前,有在耳中,合模线比较整齐。胎壁厚薄不一。颈有空心和实心,长短不同,最长约12—14厘米,最短与下巴齐平。空心颈与俑头一次合模制成,为了加固与头的支撑力,有的在颈内插一泥棒。实心颈是将泥块搓成泥棒,再用刮刀刮削而成。
  汉兵马俑在制作上有所不同,以模为主,模绘结合,分件模制,采用外模的形式⑤。其制作的工艺程序是模型→修整→组合粘接→烧窑→赋彩→着衣等步骤。因其陶俑的个体小,高度稍异,一般高度为:杨家湾汉俑44.5—48.5厘米⑥,狮子山兵马俑42—48厘米⑦,阳陵兵马俑高62厘米⑧,约是秦俑高度的l/4到1/3,所以分件做模也相应的少。但更重要的是汉俑比秦俑的制作工序少了一个环节——二次复泥和不再雕塑(从汉阳陵和徐州狮子山兵马佣中可以观察到),而是分模制作组合后,将初始的大形加以修整而成,然后入窑焙烧,再在陶俑个体上外敷一层白色的“胎衣”,最后在胎衣外绘彩,勾画出人物的细部,如发髻、眼睛、服饰等。
  秦汉陶马的制作也是分模合制,然后各部位组合粘接,差别不大。其一,头和颈部都用双模作成,然后将两片粘合起来。秦代陶马的双耳、马绺是捏塑,马耳的长短、厚薄以及马绺形状、大小多不相同。而汉代陶马双耳系模制。其二,体腔都是分段双模制作组合而成,且下部留孔,有利于焙烧或体腔合模后粘接马腿时需要将手伸入体内进行粘接或拍打。其三,马腿均模制,马尾在秦代是手塑,雕刻成型,在汉代用模作成实心。其四,秦代陶马体高量重,而汉代相对较小。
  第二:从制作题材上来看,秦汉兵马俑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差别却是非常的明显。秦俑主题题材较窄,秦代官兵形象的模拟和布置多以军事内容为主,军人形象尤为突出。但也有表现其宫廷生活的陶俑。1999年上半年,在秦始皇陵封土东南角的内外城垣之间的铠甲坑中,发现一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经局部试掘,出土了一批“百戏俑”⑨,它们上身和四肢赤裸,下身穿短裙,通体彩绘,从陶俑身上刻划的陶文可知,百戏俑与兵马俑的作者似为同一批人,制作的时间当为一前一后相距不远⑩。从已修复好的5件百戏俑看,制作方法相同(11)。虽然其取材和性质上与兵马俑有所区别,但是它没有突破社会生活和物质生产等人文活动内容。
  汉化的陶俑除军人形象外,题材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与汉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有关。西汉初年,积极推行“黄老”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景象,国家兴旺,人民富足,社会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的现实必然反映到丧葬礼制上来,对“离秦之苦”的百姓来说是莫大的宽慰。官府手工作坊的工匠的处境与心情相应的宁静与融洽。从阳陵和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可以得到体现。陶俑的种类增多,有车马出行、歌舞宴乐、家畜家禽等等,从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死者生前的现实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
  第三:从制作水平上来看,秦汉兵马俑不相上下,各有千秋。秦俑更多注重写实,“写实多于夸张,严肃胜过活泼”。兵马俑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马相似,制作的形体不脱离写实的基本轮廓,象征着地下王国的一支防御性武装力量,装束如战袍、铠甲等都是当时军队服饰的模拟,陶俑身上的兵器、陶马驾驭的战车,均是实用之物。所以,不论从总体上,还是个体上,力求追求着协调,并运用传神、概括、寓意、象征、夸张等手法,在一比一的模仿比例中,表现其真善美的意念。把写实与视角效果相统一。
  汉俑则在写实的基础上,艺术种类增加,从写实趋向夸张,写意味道更浓,写意成为汉俑制作的主导思想,技法纯熟,表现能力增强,手中所持多为象征性兵器,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写意风格更为明显。从严肃冷酷走向活泼清新(12),从保守走向开放,从高大向瘦小方面发展。
  第四,从制作的难易程度上来看,秦汉兵马俑是截然不同的。秦俑个体高大,均面宽唇厚。多留胡须,反映了关中人的健壮强悍,其制作相对较难,必须分模,模塑结合,重点在塑。先做出初胎,然后运用堆、贴、捏、塑、刻、划等手法交叉运用,手法灵活多变,雕刻繁缛,眉、目、发髫等缕缕刻出,一丝不苟,费时费力费料。根据兵马俑身上的陶文发现,“现在获知的陶工名68人”(13),这些在陶俑身上不断重复出现的陶工名,绝不是普通的工匠,而是工头之名(14),他们是兵马俑制作的雕塑大师。若以每人带5个工徒计算,一二三号兵马俑坑约8000件陶俑、陶马的制作时间需要2年左右”(15),时间较长,制作难度也是相应比较大些。
  西汉建立之后,一切制度“大抵皆秦故”(16),丧葬用俑也同样如此,崇尚厚葬。但由于汉初经秦末动乱和楚汉之争,经济凋敝,加之汉王朝则慑于秦王朝对百姓苛刻过甚导致迅速灭亡的前车之鉴,自汉初到文、景帝时,一直崇尚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力求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所以帝王之丧仪,不能完全追循秦始皇那样盛大奢靡。文帝临死前曾下诏节葬,“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17)。即使如此,皇帝仍力求效仿秦皇葬制,但微有收敛。反映在随葬陶俑上,虽然规模较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陶俑体形较秦俑明显减小,不再模拟真人的体高和重量,这样,制作时耗费的人力、物力自然大大缩小。
  汉俑个体较小显得卑薄,以狮子山兵马俑为例,脸型上宽下窄,不留胡须,体现了一种清秀的特点。其制法模绘结合,以模为主,制作手法单一,对象多样化,操作简便,雕刻简单,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制作相对容易。
  综上所述,在制作上,秦俑是汉俑的基石,汉俑是从秦俑中脱胎而来,双方有着一定的继承性和共同之处,但异性也是很明显的。由于各自制作的要求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因而所达到的效果不同。总体上,陶俑个体制作的发展趋势是由小→大→小方向变化。秦俑是在制作和雕塑技法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在继敢和吸收先秦时期陶俑制作水平的基础上,“开创了我国雕塑史上纪念性大型群塑的先河”。而汉俑则是在秦俑制作的基础上,对秦俑制作的繁缛性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去掉了秦时的写实性,同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写意味道,使我国古代写意雕塑作品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①呼林贵:《早期秦俑简述》《文博》1987年1期。
  ②呼林贵:《早期秦俑简述》《文博》1987年1期。
  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编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④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陶马制作工艺》《考古与文物》1980年3期。
  ⑤王学理:《秦俑专题研究》,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
  ⑥陕西省文管会、博物馆、咸阳市博物馆、杨家湾汉墓发掘小组:《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4年6期。
  ⑦(16)徐州博物馆:《徐州狮子山兵马俑第一次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12月。
  ⑧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二号简报》,《文物》1994年6期。
  ⑨⑩袁仲一:《关于秦陵百戏俑几个问题的探讨》,《文博))2000年4期。
  (1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12)王学理:《秦俑专题研究》,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
  (13)袁仲一:《秦陵兵马俑的作者》,《文博》1986年4期。
  (14)刘占成:《秦兵马俑陶文浅析》,《中国考古研究论文集——纪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三秦出版社1987年12月。
  (15)刘占成:《原大秦俑制作的考察与研究》,《考古与文物》1997年5期。
  (16)《史记·礼书》。
  (17)《史记·孝文本纪》。
  

秦汉文化比较研究: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究论文集/吴永琪,杨绪敏,邱永生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