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一)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乾陵无字碑研究综述

徐宏件 王 琪

                                         
  在乾陵司马道东侧,耸立着一块巨形石碑,因其初无一字,故称之为“无字碑”。无字碑并非是初立时的原名称,而是几经变更长期沿袭的约定俗成。据考证,大约在九百年前的北宋元祐年间,陕西转运使游师雄曾主持绘制过一张乾陵图,图中记载了陵前石雕的数量和名称。“无字碑”之名即始于此。但以后直到明前期的咏乾陵诗文都常用“空碑”、“没字碑”来称呼无字碑。明中叶之后,李梦阳作《乾陵歌》,王尚炯作《无字碑题诗》,则直书为“无字碑”。李诗云“九重之城双阙诗,前有无字碑,突兀云霄里”,王诗曰“无字碑,谁立竖?”从此,“无字碑”的名称约定成俗,一直流传到今。也正因为其“不铭一字”,成为1300多年来人们竞相猜测的“千古之谜”。20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对无字碑进行过研究,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试对无字碑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加深对无字碑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 无字碑的来源和形制
  关于无字碑来源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文献。宋敏求《长安志》卷十九记载:“高宗乾陵与武则天合葬,在县西北五里梁山乡丈八、青仁、埪子三村界,周八十里,有于阗国所进无字碑。”这里明确记载了“无字碑”是于阗国所贡。此外,清嘉庆年间刑部侍郎王昶著《金石萃编》一书,其中两次谈到乾陵无字碑是“于阗国所进”。一处是在叙述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的《述圣纪》中,一处是在叙述《乾陵无字碑题记十三段》一文中。陕西巡抚毕沅撰《关中胜迹图志》也说:“乾陵,周八十里,有于阗所进无字碑。”[1]以上是古人关于“无字碑”碑石来源的记载,当代学者大多沿袭了以上说法,但也有学者通过考察和探究得出更具体的结论。张永祥在《乾陵<无字碑>》一文中认为“于阗国贡《无字碑》说,渊于明代,是一疑案。于阗之地即今新疆和田县。千里迢迢,远离长安,贡上百吨之《无字碑》给唐王朝,极不可能”,他说:“《无字碑》的石质,和现在乾陵东乳峰下的石质完全相同,此处还有取石遗迹,《无字碑》可能取材于此地。”[2]杨正兴、杨云鸿《乾陵无字碑》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3]。另外,王翰章同意“无字碑为于阗国所进”,但同时认为“于阗国远离长安数千里,所谓进碑,当然不可能由于阗运来,而是就地取材凿成。”[4]因此,通过历史工作者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使这个问题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
  至于“无字碑”的具体形制,目前有好几种说法。《雍州金石记》载:“碑高三尺,厚六尺余,阔几一丈,碑侧镌龙凤形。”这只是一种大概的说法,后来学者经过仔细研究,提出了更加确切的数据。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乾陵堪查记》认为,经实地测量,碑高6.30,宽2.10,厚1.49米[5]。随后,贺梓城著《乾陵》[6],罗哲文、罗扬著《中国历代帝王陵寝》[7],孙中家、林黎明编著《中国帝王陵寝》[8]以及《乾县志》[9]中都采用了这种说法。王双怀《乾陵“无字碑”之迷》指出:乾陵“无字碑”由一块巨石雕成,高6.23米,宽2.1米,高1.49米,重约一百吨。碑侧有“升龙图”,座有“狮虎图”[10]。张永祥《乾陵<无字碑>》则认为镌成后高7.53米,宽2.1米,厚l.49米,总重约有98.8吨。碑额有九条螭龙盘绕,左右侧各四条,碑额阳面正中一条,亦曰九龙碑……碑身两侧各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幅,高4.12米,宽0.66米的狮马相斗图[11]。大多数学者同意张永祥的观点。韩志宽《“无字碑”上的字》又认为“碑高7.9米,宽2.7米,厚1.3米,重98.9吨”[12]。
  而刘向阳在其《唐代帝王陵墓》一书中指出碑高6.65米,宽2.10米,厚1.49米[13]。总之,对“无字碑”的雕刻图像的认识都是大体相同的,但对于碑高、宽和重的认识有多种说法,可能由于测量的方位和标准不同的缘故。
  二 无字碑为何人所立
  “无字碑”究竟是谁立的?什么时候所立?这是搞清楚它缘何没有刻字的前提条件,因此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但因树碑时间未见文字记载,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为武则天自己所立。持这种观点者,又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按武则天死时遗诏所立。该观点最早由郭沫若提出。牛芸在《无字碑昭示的历史悲剧》一文中说武则天“死前却遗诏去掉大周皇帝称号,以李家媳妇的身份随夫合葬乾陵,并在乾陵立了这块无字碑。”[14]一说是武则天生前亲手所立。徐见三《没字碑》认为实际上此碑当是立于武氏生前,碑文欲待死后再行撰刻[15]。田亚岐与高发分析研究史料后认为:根据乾陵建筑对称布局的特点,“无字碑”与“述圣纪碑”显然是在高宗去世时由武则天同时主持竖立的,而且武则天还为“述圣纪碑”撰写了长达8000余字的碑文,为高宗歌功颂德,那么这另一块碑自然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16]。赵文润《论武则天遗制》也认为此碑石是武则天营建乾陵时所立,它与“述圣纪碑”隔司马道因山势走向基本上形成东西对称;也只有武则天的权势和个性,才能违反旧制,生前为自己和高宗在陵前立碑并亲自为“述圣纪碑”撰文。她死后政局动荡多年,中宗又很懦弱,为她破例在陵前立碑的可能性甚小[17]。《乾县志》也认为:从陵园格局来看,无字碑当与述圣纪碑同时树立。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主持陵园修建,在为高宗立述圣纪碑的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一块高大的空碑[18]。
  另外,也有少数学者主张为武则天死后其嗣帝中宗李显所立。王双怀认为武则天之葬乾陵,是她死后才决定的事。她怎么会提前将自己的功德碑立于乾陵阙前?中宗因景龙元年武三思等人在乾陵祈雨而“感悦”,令刻郑愔所撰《圣感颂》于石,此石理当立于乾陵的这块“无字碑”[19]。林集友《武则天陵前的无字碑试析》指出无字碑不是立于武氏生前,而是立于其死后合葬乾陵之时[20]。《中华名胜古迹趣闻录》(下册第200页)和樊英峰、李向阳《乾陵无字碑之谜》同样主张此碑为武则天死后其嗣帝中宗李显所立[21]。师荃荣等《乾陵无字碑新考》更加确切地指出:从武则天对乾陵的设计和营建上的颇费心机就完全可以看得出来,无字碑应是武则天生前谋划死后中宗李显亲立。在神龙三年五月随着启乾陵归葬武则天的同时,也在乾陵的陵园司马道东侧巍然竖起[22]。
  三 无字碑缘何无字
  为什么乾陵会出现这种没有文字的石碑呢?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同时历来也是学者关注和重点讨论的热点问题。民间亦有不少传说和轶闻,众说纷纭,无从定论。《读礼通考》卷九十八曰:“唯乾陵西南隅有大碑……表里无一字,亦不知其何谓而立。”《徐氏笔精》卷七亦云“泰山顶有秦无字碑。唐武后乾陵亦有无字碑。盖碑缘文而立,立而无字,诚不可晓。”可见明清之际人们已对乾陵陵前立碑而不刻一字感到迷惑不解。
  现在,对无字碑缘何不刻一字徒留空碑,其评说就更多了。目前最权威的说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遗言说。此说是郭沫若在《我是怎样写武则天》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说,无字碑是纪念武则天的碑,原无文字。据说是根据武后的遗言:自己功过让后人评价,不刻文字[23]。谁知这一观点一出,纷纷认同。孙家中编著《中国帝王陵寝》[24]和罗哲文等《中国帝王陵》[25]等都认同郭老的观点。二是德大说。此说最早见于明人胡侍的《珍珠船》。胡氏不言取意《论语》,只是赞同“重难制述之意”而已。贺梓城、王仁波《乾陵》[26]和常武《乾陵》[27]都持相同观点,认为初立碑时,未刻一字,表示帝王“功高德大”,取《论语》“民无德而称焉”的意思。另外,林集友《武则天陵前的无字碑试析》从武氏的尊号中的“则天”二字入手分析,认为既然在李唐皇室看来,武氏媲美唐尧,允称则天,自然巍巍荡荡,民无不名,因此,当其合葬乾陵之时,要为之歌功颂德,同样认为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赞美。于是,只好为她树立一块没字碑,暗示武则天的丰功盛德同唐尧一样,“荡荡乎,民无能名焉。”[28]还有惠焕章的《陕西帝王陵》也认为无字碑其意为皇帝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所以初立碑时其上不刻一字[29]。三是称谓说。这种观点出现在《中华名胜古迹趣闻录》(下册第200页)提到,“无字碑”不是武则天自立的,而是唐中宗李显给武则天立的。白碑立好后,在武则天称谓(称皇帝还是母后)问题上意见分歧。唐中宗举棋不定,从而形成了“无字碑”。王双怀在《乾陵“无字碑”之谜》一文中对上述说法一一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上述观点都带有猜测性质,不能令人满意[30]。张沛同样反驳了上述三种说法[31]。林集友对“遗言说”也进行了批驳。南翔宇《任人评说的唐乾陵“无字碑”》则详细论证了“遗言说”是不可能的[32]。除此之外,比较有影响的说法还有:仿效说,自惭说,非碑说。仿效说是后人根据无字碑上的一首题词推测出来的。题词:祖龙作无字碑,今乾陵亦□□□光谓高宗非武后□□□性□后□□□堪与秦皇配也。张永祥《乾陵(无字碑)》,录取题词时指出,题词中“祖龙”隐语始皇。秦始皇封泰山,曾作无字碑。此意言武则天的行为可以和秦始皇相匹配[33]。后来,《乾陵文物志》第85页乾陵“无字碑”题词中有相同观点。自惭说即认为:武则天临终前欲立碑以歌功颂德,但至撰写碑文时,感到自己所作所为极不光彩,十分惭愧,故留下“无字碑”。范文光在《首夏上乾陵》(《乾州志稿别录》)诗中这么解释的,“自愧生前事,难题碑上辞”。后来也有学者赞同以上观点。非碑说则认为“无字碑”不是碑,而是“祖”,代表宗庙,当然不写文字。最早持这种观点者是何汉南先生,他在《唐代乾陵石刻取象初探》中首先提出这种观点[34]。后来张沛《乾陵“无字碑别论”》经详细论证指出:唐代帝、后无立碑之礼,乾陵“无字碑”及其西侧的《述圣纪》刻石均不该称之为“碑”。“无字碑”是唐朝皇帝的祖宗牌位,《述圣纪》刻石代表“天子太社”[35]。王双怀在《乾陵无字碑之谜》对上述观点进行了缜密的分析,指出“仿效说”有些牵强,“自惭说”漏洞比较明显,至于“非碑说”完全为了标新立异。魏明孔《“无字碑”何以无字》(《丝绸之路》1994年第4期)[36]、王翰章《关于乾陵无字碑等问题的商榷》也引用大量史料驳斥了“非碑说”[37]。
  王双怀在《乾陵无字碑之谜》一文中根据武三思等人在乾陵祷雨之事,推断“无字碑”很可能就是唐中宗下令刊刻《圣感颂》的碑石。但或由于树了贞石正准备刻字时唐廷内乱而被迫搁置刻字,或由于种种原因碑石树起刻字后被磨掉了,从而变成了“无字碑”[38]。魏明孔提出:“无字碑”是对清高者的美誉,唐代人们崇尚清介,世人重“无字碑”之号,故武则天借此自喻;武一生推崇佛教,立无字碑或与佛教崇尚虚无也有关系;他还认为无字碑与武的名有关等比较新异的观点[39]。樊英峰等《乾陵无字碑之谜》提出:碑之阳面,从上到下,布满了4.5厘米见方的格子,可见当初立碑之时准备往上面刻字,而且已经写好碑文,后因嗣君中宗对生母武则天的功过难于启齿等等多种原因没刻文字[40]。田亚岐、高发也认为“无字碑”当初立碑时有碑文,但武则天的继任者因各种原因不愿铭刻[41]。南翔宇《任人评说的唐乾陵“无字碑”》也认为中宗长期在其淫威下惶恐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公开发泄对母亲的憎恨,但实实在在也讲不出对她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干脆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空留下一块“无字碑”。武则天在世时撰写的碑文极有可能埋藏在乾陵的地宫里[42]。而孙焕英《武则天的“无字碑”有字么》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阳面布满了4.5厘米见方的细线刻格子,恰恰是“无字碑”无字的证据。武则天既然要立一个无字的碑,却又刻了那么多的格子,可能寓意着丰富的涵义[43]。
  另外,刘向阳《唐代帝王陵墓》一书中推测:“无字碑”之所以无字,或因嗣君中宗、睿宗对生母武则天的功过难于启齿;或因继位人对违反祖制立的“述圣纪”碑不赞同;或是与当时朝廷内外的形势、当权者个人的情况以及武则天遗制“祔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等有关系[44]。郎享伯《寄残梦于黄泉——武则天无字碑猜想》又提出更加迷人的看法,认为表露出武则天一种遗恨人间死不瞑目的无奈心态,等待着一旦武三思夺权成功,无字碑刻上大周开国皇帝武则天的字样,为她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无憾的句号。她走向黄泉依然做着皇权残梦[45]。牛芸《无字碑昭示的历史悲剧》认为,武则天深昧一个普通女子难在那样的社会有所作为,即就是有所作为,传统的观念也要将她扭曲得一无是处,甚至走向否定的极端。这也许是武则天给自己立一块无字碑的真正苦衷[46]。还有师荃荣等《乾陵无字碑新考》提出,无字碑是武则天的儿子中宗李显所立,立碑已选诏时任秘书员外少监的韦承庆制撰了《则天皇后纪圣文》,并已按碑文的字数,再碑上刻制了3300个方格,后因对“归陵”出现激烈争议,中宗李显为既保证母亲遗制的实现,又不影响自己的皇权统治,以同意不镌刻碑文对反对者作了妥协让步,才留下了这块不书一字的千年巨碑[47]。
  总之,以上都是对无字碑为何不刻一字的种种解释,而且越来越微观化、多样化。但这些都是推测,无史料明确记载,因此缺少更为有力的证据。“无字碑”还是一个谜。
  四 后世在无字碑上的题刻
  无字碑初立时,本无文字,因此称之为“无字碑”。如今留在碑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是宋、明以来文人学士游乾陵时的题诗刻文。史书对于碑上之后世题刻均未重视。《金石萃编》收乾陵无字碑题字十三段,其中有至今比较清晰的金天会十三年(1135)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纪”的题记: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向以疆场无事猎于梁山之阳。至乾陵,殿庑颓然,一无所睹,爰命有司,鸠工修饰。今复谒陵下,绘像一新,回廊四起,不胜欣怿。与礼阳太守酣饮而归。时天会十二年岁次甲寅仲冬十有四日。尚书职方郎中黄应期、宥州刺史王圭从行,奉命题,右译前言。张永祥《乾陵<无字碑>》指出:碑身有历代名人题词42段,阳面32段,阴面10段。题词始于北宋,金元有之,明时最多,清代绝迹。最早的一首题词是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这从王谷的题词便可看出。在《无字碑》的阴面刻有“开封王谷正叔按行边部,南还京兆,道经奉天,同邑尉李定应之恭拜乾陵。时男仅行。崇宁癸未季冬初八日题”。同时,他还对题词逐一进行录取,认为题词者计三十九人,四十二段,大致可分抒怀和记游两大类[48]。《乾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同样对四十二段题词逐一进行录取[49]l。此外,还有一些论著、论文对部分题词进行了解释说明,特别是“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题词。但相对来说,对题词的研究是不够的。
  五 对无字碑研究的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大批学者的不懈努力下,乾陵“无字碑”的研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一些研究比较深入,出现了许多颇具眼光和特色的研究成果。但也应看到,目前的成果还不能令人满意。概而言之,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不足:
  1.对史料的关注和发掘不够。“论从史出”是史学研究的最基本原则,可有些学者对史料的搜集不够,仅仅从史料中的只言片语进行推断,缺乏缜密的研究和考证,不是从美好愿望出发的合理想像,就是以物联想的彼此推测。譬如关于“无字碑”无字原因的研究中的“遗言说”,有关武则天的史料,根本不存在即在此类遗言的。因此,必须更广泛的搜集文物、考古等资料,从整体上进行详实的考证。
  2.研究工作有待深化。对乾陵无字碑的研究也是研究武则天的主要问题之一。但目前对无字碑的研究仅仅局限在来源、形制、何以无字等几个方面,而且研究得并不透彻。因此,还应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察无字碑,比如从它对后代碑刻制度、雕刻艺术等方面的影响来全面深入地研究无字碑以及有关武则天相关方面的评价问题等等。
  总之,我们不应尽在某个问题上纠缠,或进行简单重复,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具体分析的原则,认真仔细的排比考证、去伪存真,把握焦点、重点和难点。我们盼望着有天才能破解这一个千古之谜,从而对其进行有根据的正确的解释。
  注释:
  [1]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26。
  [2][11][33][48]张永祥:《乾陵<无字碑>》,《文博》1988年第1期。
  [3]杨正兴、杨云鸿:《乾陵无字碑》,《文史杂志》1998年第2期。
  [4][37]王翰章:《关于乾陵无字碑等问题的商榷》,《文博》2001年第2期。
  [5]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乾陵堪查记》,《文物》1960年第4期。
  [6][26]贺梓城、王仁波:《乾陵》,《文物》1982年第3期。
  [7]罗哲文、罗扬著:《中国历代帝王陵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84年版。
  [8][24]孙中家、林黎明编著:《中国帝王陵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18][49]《乾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19][30]王双怀:《乾陵“无字碑”之迷》,《中外历史》1987年第1期。
  [12]韩志宽:《“无字碑”上的字》,《中国审计》2003年第22期。
  [13][44]刘向阳:《唐代帝王陵墓》,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14][46]牛芸:《无字碑昭示的历史悲剧》,《武则夭与咸阳》,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15]徐见三:《没字碑》,1994年1月16日《中国文物报》。
  [16][41]《无字碑并非无字》,载2000年7月24日《文汇报》。
  [17]赵文润:《论武则天遗制》,《武则天与咸阳》,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20][28]林集友:《武则天陵前的无字碑试析》,《四川文物》1997年第2期。
  [21][40]樊英峰、李向阳:《乾陵无字碑之谜》,《乾陵文物史迹述丛》,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
  [22][47]师荃荣等:《乾陵无字碑新考》,《武则天与嵩山》,中华书局2003年版。
  [23]郭沫若:《我是怎样写武则天》,1962年7月8日《光明日报》。
  [25]罗哲文等:《中国帝王陵》,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版。
  [27]常武:《乾陵》,《文博》1986年第1期。
  [29]惠焕章:《陕西帝王陵》,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
  [31][35]张沛:《乾陵“无字碑别论”》,《文博》2000年第6期。
  [32][42]南翔宇:《任人评说的唐乾陵“无字碑”》,《前进论坛》2003年第3期。
  [34]何汉南:《唐代乾陵石刻取象初探》,《咸阳文物考古论丛》第二辑。
  [36][38]王双怀:《乾陵无字碑之谜》,《荒冢残阳:唐代帝陵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魏明孔:《“无字碑”何以无字》,《丝绸之路》1994年第4期。
  [43]孙焕英:《武则天的“无字碑”有字么》,《汉字文化》2001年第1期。
  [45]郎享伯:《寄残梦于黄泉——武则天无字碑猜想》,《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4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乾陵文化研究(一)/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