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五)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西安历史街区的保护——以七贤庄历史街区保护为例

曹婷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历经了5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次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5月6日,《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1]。作为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它对西安今后的发展无疑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以城市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有机更新的原则,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对历史资源整体的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文物古迹,大遗址,河湖水系等,体现西安特色,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同时,它还强调要加强老明城的整体保护。在老明城内,保护与恢复历史街区,形成一环(城墙),三片(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三街(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和文物单位,传统民居,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树名木等组成的保护体系,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改善老城的城市功能,增强老城活力,通过一些列保护措施,彻底改变西安老明城“有古城墙而无古城”的局面,构建具有古城特色的和谐西安。其中,保护的三片街区中,北院门、三学街是西安最具代表性的两条历史街区,无论是从它的历史特性,还是保护手法方面都做过很多研究。而七贤庄作为近代建筑,在西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首次被纳入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到目前为止,七贤庄主要是作为红色革命教育的基地保存至今,而这次纳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不仅是作为红色革命教育的基地保护,更重要的是作为西安近代建筑群进行保护。
  本文拟通过实地的调查和实地采访,对七贤庄保护地区的历史文化要素进行调查,明确这一保护地区都有哪些历史文化要素和保护价值,街区的保护现状。根据实地调查明确的保护现状,结合日本历史街区保护的理念和经验,对七贤庄地区今后保护的具体措施的实施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 七贤庄地区的历史形成
  西安七贤庄建筑群建于西安明城内,位于西安东北部新城区北新街东侧。民国初年,这里已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银行资本家做房地产开发,于1934年在这里建造房屋。经过两年的施工,于1936年春,建成由西向东排列组成的10座建筑风格大致相同,布局略异的砖土木混合的工字型庭院建筑。十座庭院均南北开设大门,每院南北长80多米,东西宽16米。占地面积13600平方米。于当时城内广大地区,铁路两侧低洼阴暗的棚户区相比,七贤庄建筑群成为当时西安城内最整齐,美观的住宅群之一[2]。
  七贤庄落成之日,借魏晋时“竹林七贤”美传,取七贤庄雅名,由西安知名人士成柏仁(1889—1958)题书“七贤庄”,镶嵌于庄首门楼。自1936年至1946年的十年间,七贤庄先后为我党设于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随着办事处业务的不断扩大,相继租用了七贤庄的3、4、7号院,办事处所占1、3、4、7号院面积为5068平方米。
  二 七贤庄地区的历史文化元素及其保护价值
  1.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红色遗产的价值
  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革命旧址占据七贤庄1、3、4、7号院落,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但楼屋依然,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保护这处革命旧址,于1959年在七贤庄1号馆建立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3号馆为基本陈列。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1979年,叶剑英同志题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名。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列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作为七贤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场所,它在西安乃至全国都是进行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的重要窗口。纪念馆现对外开放有七贤庄1号院旧址原状复原陈列、3号院基本陈列和4号院“海伦·斯诺生平”专题陈列。
  2.民国时期的建筑群落——传统民居的价值
  七贤庄建筑群落不仅是红色革命教育的基地,同时也是西安近代建筑保护群落。七贤庄院落建筑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近现代民居的重要代表。它由10座建筑风格大致相同,布局略异的砖土木混合的建筑组成,布局合理,工艺精致,为西安地区保留不多的近现代建筑群。
  2006年,西安启动了“西安百座传统民居”保护项目,代表西安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七贤庄也列在其中。2007年已经将10个院子的产权收归政府,并且开始进行整体的修复保护。
  3.七贤庄历史文化地区——社会价值
  七贤庄是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地区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七贤庄地处西安老明城的东北部,是西安新城区的中心地带,东南紧邻革命公园,南邻后宰门小学,距陕西省政府也非常近,省政府内保存有杨虎城新城公馆旧址,新城黄楼等近代历史建筑,东边解放路附近有西京招待所旧址。七贤庄的保护中,应该结合周边环境,统一规划,做到由一个文物点的保护到一条历史街区的保护再到促进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和经济建设。
  三 七贤庄保护的现状
  1.一期工程
  从2007年11月开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政府对七贤庄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闭馆整修。2008年8月1日正式免费向游人开放。作者在2008年8月份开馆后的调查中,得知此次修缮作为一期工程,除了八办纪念馆的修缮外,对七贤庄整体保护也做了全面的考虑。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针对1号院,2、3、4号南院的老式民居砖木结构的墙面潮湿、木质结构腐蚀油漆剥落等问题,在此次整修中,对展区内的门窗、地板进行了重新油漆整修,局部墙面进行了粉刷,旧址展示上增加了与“八办”有关联的展品和历史图片,还原历史原貌。对七贤庄门前的道路,以及七贤庄西侧的北新街也进行了整修。最西边是1号院,依次向东是2、3、4、5号院的南院。1号院是八办的主要展区,2号院的南院作为办公区使用,3号院和4号院的南院分别设有两个展厅,4号南院的一部分以及5、6号南院现在开设了一家青年旅行社,主要接待来自海外的游客。
  第二,此次在七贤庄3号院基本陈列展室内,4号院展区的《伟大的女性——海伦·斯诺生平展》[3]内,增加了许多新展品,同时展览配合现代化声、光、电技术支持的新的展览、互动手段,生动完美的再现了当时的许多场景。并且两个展室都配有专门的解说人员,免费为游客介绍展览馆的情况。
  第三,2007年,政府收回了七贤庄10个院落的所有产权,对2—10号北院非传统建筑进行了拆除;8、9、10号北院作为停车场使用;对8、9、10号南院进行了复建。在此之前,2—10号院的北院,8、9、10号南院都是大杂院。7号院的北院,被改建成一个四层高的饭馆。一期的保护修复工程中,主要是拆除2—10号北院搭建的这些建筑,其次就是完全复建8、9、10号南院。8、9、10号南院的重建正在进行,预计年内完工。
  2.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最主要的就是要恢复七贤庄的整体面貌,其中2—10号院北院的复建就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二期工程具体实施的时间尚未定,但是前期方案设计等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作者针对各个院落的北院遗存现状进行了调查。
  1号院:位于10个院落最西边,西临北新街,北临西七路。10个院落中1号院的北院作为八办展览馆保存是最为完整的。除了北侧临西七路的一间门房仍在出租做小卖部外,其余的部分在一期工程里得到修复,保护状况比较好。
  2号院:2号院保存有门房,正房两部分。总平面呈长方形。正房和1号院正房结构基本相同,平面都呈工字状,带地下室。门房面宽5间,墙体保存较好,墙表皮破损严重,窗户由于改建的比较严重,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拆除。
  3号院:只保留一个五开间的门房,有一个外地打工者暂住在门房东侧房间内。正房、东西厢房、南房在一期工程中被拆除。
  4号院:现在保留一五开间门房,除房顶外,门房的格局以及墙体改动比较大,基本上是红砖,水泥墙体。4号院还保留一正房和一东西厢房,窗户和门都有较大改动,所以都基本拆除。
  5号院:现存门房,东西厢房,正房,后房。门房由于人为因素已经发生改变,和6号院子共用一个大门。正房也成不规则状态,只剩西边一个开间。后房是一个和6号院连起来的10开间建筑。
  6号院:有一两开间的门房,一西厢房一正房,最南边和5号院连通的后房。东厢房已经在居民增建过程中毁坏掉。
  7号院:90年代新建的4层高酒店已被拆除,作为空地保留。
  8—10号院:全部拆除作为停车场在使用。
  四 保护中存在问题及今后保护措施
  在这次调查中发现西安历史街区民居保护的意识方法已经有着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
  首先,在一期工程中对北院增建建筑物的拆除时,应该更注意传统建筑的保护。一个历史建筑一旦被拆除就很难再恢复。所以,在这次拆建的过程中,3、8、9号北院采取全部拆除的做法有待改善。根据拆除以前的资料[4],3、8、9号院内确实增建破坏现象很严重,但是历史建筑的价值以及其原真性的体现正是要保留它的真实性。历史建筑物是历史的见证人,是西安古都特色的体现。所以在拆除、改建时更应该特别留意古建筑的保护,避免不可挽回的破坏。
  其次,8、9、10号南院的重建,应该建立在保护老建筑,修复老建筑,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进行重建这样的原则下进行,而不应该像我国目前为止实施的完全拆除后,进行没有历史根据的仿古建筑。
  作为和我们国家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的日本,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他们就对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开始进行保护与修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和保护,他们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保护理念和保护手法。有些保护理念和手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日本进行一个历史街区的保护修复之前,细致的实地调查、真实的民意调查、翔实的建筑史料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之上,绘制总结出该地区传统建筑的原貌图或者作出该地区传统建筑的一个修复标准。在实际保护街区中,保护价值很高的传统建筑作为该地区其他建筑的修复参照,尽可能地恢复原貌。有些建筑物已经遭到一些破坏的,根据最初总结出的该地区传统建筑的修复标准,修复或重建成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的建筑。
  具体到一些修复手法,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凸现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在日本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的修复中,一些已经腐朽必须更换的部分,在修复更换时会很明显的区分出修复更换过的部分和历史遗留下来的部分,让居民也罢,外来参观的游客也罢能够非常一目了然的看出它们的区别。窗框、墙壁、路面的翻修,也是力求做到完全的复原。对每一块石块,木料都要标记清楚,经过处理后要完全按照原样进行复原。这些保护修复的手法实际操作起来,确实是一件费力费时的事情,但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这些珍贵的遗存,是需要我们认真的有耐心的去让它们留存下去。中国的传统民居由于生活设施方面的滞后,修复起来除了建筑的修复外,还要面对比如生活设施的更新等更多的挑战。所以更应该重视修复前的历史学地理学等科学的实地调查及民意调查,科学准确地制作出修复的标准,珍惜历史给我们留下来的每一点遗产。
  七贤庄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保护它时要注意它多方面的保护价值、教育价值、建筑价值、地区经济价值等。二期工程的开始,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保护好西安的历史遗产,建设好更有西安历史文化特色的古都西安。
  注释
  [1]2008年7月《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在西安市巡展时得到的资料。
  [2]参考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志》第一卷《总类》,西安出版社,1996年;西安市新城区志编纂委员会:陕西地方志丛书《新城区志》,三秦出版社,2000年,刘彤璧编:《西安七贤庄》,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3]海伦·斯诺女士,美国著名作家,曾在1937年北上革命圣地延安采访,采访结束后停留“八办”,并随后写下了《续西行漫记》(其丈夫埃德加·斯诺曾写下著名的《西行漫记》)。展品中,如海伦穿过的衣物,在中国工作期间使用过的英文打字机和电子管收音机等。
  [4]八办提供的拆除之前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周生玉、张铭洽:《长安史话·民国分册》,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
  2.中国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编:《抗日战争时期的八办》,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3.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志》第一卷《总类》,西安出版社,1996年。
  4.西安市新城区志编纂委员会:陕西地方志丛书《新城区志》,三秦出版社,2000年。
  5.刘彤璧编:《西安七贤庄》,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6.村上訒一,龟井伸雄·苅谷勇雅·江面嗣人编:『日本の町並み调查报告书集成第9卷近畿地方の町 み』东洋书林,2003,117—125页。
  7.苅谷勇雅:『日本の町並み调查报告书集成解题』(村上訒一·龟井伸雄·苅谷勇雅·江面嗣人编:『日本の町並み调查报告书集成 第10卷 近畿地方の町並み』东洋书林,2004)3—9页。
  (曹婷,陕西师范大学日语系讲师,历史学博士)

乾陵文化研究(五)/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9

您是第 位访客!